成语

翻箱倒笼的意思

fānxiāngdǎolǒng

翻箱倒笼



拼音fān xiāng dǎo lǒng

注音ㄈㄢ ㄒ一ㄤ ㄉㄠˇ ㄌㄨㄥˇ

解释翻:反转;笼:大的竹箱。形容彻底搜寻、查检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翻箱倒笼,满屋寻一个遍,那有些影儿。”

例子张爱玲《连环套》:“霓喜走上楼去,只见几个大脚妇人在她屋里翻箱倒笼。”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彻底搜寻。

感情翻箱倒笼是中性词。

繁体飜箱倒籠

近义翻箱倒柜

英语rummage through chests and cupboards(turn over things in thorough search)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fān   注音  ㄈㄢ   
部首  羽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8画  
五笔  TOLN  仓颉  HWSMM  郑码  PFYY  四角  27620  结构  左右电码  5064  区位  2313  统一码  7FFB  笔顺  ノ丶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丨一フ丶一フ丶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翻的拼音:fān(ㄈㄢ)  

⒈ 歪倒(dǎo   ),反转,变动位置,改变:推翻。翻车。翻卷。翻滚。翻腾。翻工。翻阅。翻身。翻地。翻修。翻建。翻改。翻脸。人仰马翻。翻江倒海(形容水势浩大,多喻力量或气势非常壮大)。翻云覆雨(喻反覆无常或玩弄手段)。

⒉ 数量成倍的增加:翻番。

⒊ 越过:翻越。

⒋ 飞。

统一码

翻字UNICODE编码U+7FFB,10进制: 32763,UTF-32: 00007FFB,UTF-8: E7 BF BB。

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翻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繙飜

汉英互译

cross、search、translate、turn over

造字法

形声:从羽、番声

English

flip over, upset, capsiz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翻的拼音:

(1) 飜、繙 fān  

〈词性:动〉

(2) (形声。从羽,番声。本义:鸟飞)

(3) 同本义 [fly]

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王维《辋川闲居》

(4) 又如:翻泊(或飞或止);翻翔(翻飞,飞翔);翻簸(飞驰)

(5) 翻转;翻腾 [turn over;toss]

波翻晓霞影。——李白《姑熟十咏》

(6) 又如:翻滚滚(上下急速滚动的样子);翻海(形容声响如海浪翻腾);翻雪(形容白浪翻滚);翻扑(翻腾)

(7) 反转,倾倒,变动位置 [change]

钿头银篦击节碎,白色罗裙翻酒污。——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多少好汉被蒙汗酒麻翻了。——《水浒传》

(8) 又如:翻席(吃完一席,再到他处吃另一席);翻台(嫖客在一妓院宴毕,再到另一妓院饮宴);翻手(翻转手掌。形容时光迅速或处事轻便)

(9) 推翻;改变 [reverse]。如:翻变(翻悔,变卦);翻异(事后改变主意);翻样(变换花样);翻盘(推翻承诺)

(10) 翻过;越过 [cross over]。如:翻墙(翻过墙壁)

(11) 回返 [return]。如:翻回(回返)

(12) 翻阅,披览 [browse;look over]。如:翻披(翻阅,披览);翻撷(翻检)

(13) 翻译 [translate]。如:翻经(翻译佛经);翻绎(犹推演)

(14) 反复研讨 [study]。如:翻空(形容作文构思时奇想联翩);翻思(反复思考)

(15) 谱写;改编;移植 [write;adapt;rearrange]。如:翻梓(翻刻;翻印);翻謄(改作;抄写誊录);翻意(变换文意)

(16) 演唱;演奏 [play]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宋· 辛弃疾《破阵子》

(17) 又如:翻出(演奏)

(18) 数量成倍增加 [multiply]。如:翻一番(增加一倍)

(19) 翻脸 [fall out;suddenly turn hostile]。如:翻面皮(翻脸);翻腔(突然改变说话的语气和态度);翻口(改口,变卦)

词性变化

翻的拼音: fān  

〈词性:副〉

(1) 表示转折,相当于“反而”、“却” [on the contrary]

秦人半作 燕地囚,胡马翻衔 洛阳草。—— 唐· 李白《猛虎行》

(2) 又如:翻调(反正)

常用词组

翻案、翻把、翻版、翻本、翻查、翻肠倒肚、翻车、翻船、翻唇弄舌、翻地、翻动、翻斗、翻番、翻飞、翻风滚雨、翻覆、翻复无常、翻改、翻个儿、翻跟斗、翻耕、翻供、翻滚、翻过儿、翻悔、翻检、翻江倒海、翻搅、翻旧账、翻卷、翻来覆去、翻老账、翻脸、翻脸不认人、翻录、翻弄、翻然、翻然悔悟、翻晒、翻山越岭、翻身、翻身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翻腾、翻天覆地、翻箱倒柜、翻箱倒笼、翻新、翻修、翻秧子、翻译、翻译、翻印、翻涌、翻越、翻阅、翻云覆雨、翻造、翻转、翻嘴、翻作

  拼音  xiāng   注音  ㄒ一ㄤ   
部首  竹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TSHF  仓颉  HDBU  郑码  MFL  四角  88963  结构  上下电码  4630  区位  4768  统一码  7BB1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一丨ノ丶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箱的拼音:xiāng(ㄒ一ㄤ)  

⒈ 收藏衣物的方形器具,通常是上面有盖扣住:箱子。衣箱。书箱。药箱。

⒉ 像箱子的器具:冰箱。风箱。信箱。集装箱。

⒊ 同“厢”。

统一码

箱字UNICODE编码U+7BB1,10进制: 31665,UTF-32: 00007BB1,UTF-8: E7 AE B1。

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箱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ox、chest、case、trunk

造字法

形声:从竹、相声

English

case, box, chest, trun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箱的拼音: xiā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竹,相声。本义:车箱)

(2) 同本义 [compartment]

箱,大车牝服也。——《说文》

不以服箱。——《诗·小雅·大东》。传:“箱,大车之箱也。”

乃求万斯箱。——《诗·小雅·甫田》

絷騕裹以服箱。——张衡《思玄赋》。注:“箱,大车也。”

尔乃乘露箱,御良马。——晋· 夏侯湛《猎兔赋》

(3) 厢房,古代居室前堂两旁的房屋,也称“个”或“序”。后作“厢” [wing-room]

篬,序也。——《埤苍》

公揖,退于箱。——《仪礼·公食礼》。注:“东夹之前俟事之处。”

俟几俟于东箱。——《仪礼·觐礼》。注:“东夹之前相翔待事之处。”

西箱踟蹰。——王逸《鲁灵光殿赋》。注:“西序也。”

(4) 旁。后作“厢” [side]

两箱悬崖数万仞,窥不见底。——《水经注》

(5) 靠近城的地区。后作“厢” [the vicinity outside of the city gate]

而城箱内外,义民不下四万,实不忍委之于贼,惟有竭力固守待援。——清· 魏源《圣武记》

(6) 箱”字 汉以前无箧笥之称。盛物的箱笼,有盖有底的方形盛物器 [chest;case;box]

箱帘六七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开箱睹黑裘。——杜甫《村雨》

十指不动衣盈箱。——王建《当窗织》

(7) 又如:箱钱(嫖妓的花费);箱匣(盛物的器具);箱箧(方形与矩形的盛物竹器)

词性变化

箱的拼音: xiāng  

〈词性:量〉

一个箱所装的量 [case;box]。如:一箱宝石;一箱珠宝

常用词组

箱底、箱笼、箱子

  拼音  dǎo dào   注音  ㄉㄠˇ ㄉㄠˋ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GCJ  仓颉  OMGN  郑码  NHKD  四角  22200  结构  左右电码  0227  区位  2125  统一码  5012  笔顺  ノ丨一フ丶一丨一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倒的拼音:dǎo(ㄉㄠˇ)  

⒈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

⒉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

其他字义

倒的拼音:dào(ㄉㄠˋ)  

⒈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

⒉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倒水。倒茶。

⒊ 反过来,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

⒋ 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车。

⒌ 却: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统一码

倒字UNICODE编码U+5012,10进制: 20498,UTF-32: 00005012,UTF-8: E5 80 92。

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lose down、collapse、converse、fall、inverse、move backward、pour

相关字词

正、顺

造字法

形声:从亻、到声

English

fall over; lie down; take turn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倒的拼音: dǎo  

〈词性:动〉

(1) (形声。从人,到声。本义:倒下)

(2) 同本义 [fall]

对此欲倒东南倾。——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倒头(躺下睡觉;死亡);倒路(亦路倒。死在路上);倒卓(倒栽);倒断(山倒锁断);倒指(屈指,屈指计算);倒路死(诅咒人死在路上);倒床(卧倒在床上)

(4) 失败,败落[fail;be on the decline]

于今日卿等门户倒矣。——《三国志·曹爽传》

(5) 又如:倒灶(倒霉);倒扁儿(向人挪借钱财或货以应急需);倒满(倒霉;晦气)

(6) 导致法律上的破产 [bankrupt]。如:银行倒了;倒账(倒闭,破产);倒盆(倒闭);倒风(大批倒闭)

(7) 移动;替换 [move;replace]。如:颠倒是非;颠倒黑白;颠三倒四;倾箱倒箧;排山倒海;倒票(倒换银票);倒替(轮换);倒包(冒名顶替)

(8) 停止;中断 [stop]。如:倒断(倒顿。休止,间断,完结;决断;了断;清楚)

(9) 坍塌;垮台 [collapse]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10) 又如: 倒口子(决口);倒溃(倒塌崩溃);倒坏(倒塌崩坏)

(11) 将货物或商店企业作价给人 [sell out]

我东头街上谈家当铺折了本,要倒于人。——《儒林外史》

(12) 又如:倒盘(把全店存货作价盘售);倒本(赚回本钱)

(13) 另见 dào  

常用词组

倒把、倒败、倒班、倒闭、倒毙、倒仓、倒槽、倒茬、倒车、倒蛋、倒伏、倒戈、倒戈卸甲、倒海翻江、倒换、倒嚼,倒噍、倒买倒卖、倒卖、倒霉、倒霉、倒弄、倒手、倒塌、倒台、倒坍、倒腾、倒替、倒胃口、倒卧、倒卧、倒下、倒休、倒爷、倒运、倒灶、倒账

基本词义

倒的拼音: dào  

〈词性:动〉

(1) 上下、前后颠倒 [put upside down;be upside down;be inverted]

倒筴侧龟于君前。——《礼记·曲礼》

倒影江中。——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倒序(颠倒次序);倒用印(将印信颠倒使用);倒错(颠倒错乱);倒景(倒影);倒三不着两(行事无准则,颠三倒四)

(3) 向相反方向移动 [reverse;move backwards]

酒酣渴月使倒行。——李贺《秦王饮酒》

(4) 又如:倒车;倒回(退却;倒退);倒兵(掉转武器向己方攻击);倒仰(仰面跌倒);倒跟脚(指脚跟向后突出)

(5) 将容器倾斜或反转,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pour out;empty]

倒杯开水

倒垃圾

(6) 又如:倒熟话(重复老一套的话);倒囷(尽出仓里的贮米);倒垃圾

(7) 浇铸 [cast]。如: 倒一锭银子; 倒铧叶子

词性变化

倒的拼音: dào  

〈词性:副〉

(1) 表示跟一般情理相反 [on the contrary;instead]

不曾与天下分忧,倒来苦害俺这里百姓。——《陈州粜米》

(2) 又如:倒不得(岂肯);妹妹倒比姐姐高

(3) 表示跟事实相反 [indicating the notion that the matter is not as one thinks]。如:你说得倒简单,你试试看

(4) 表示出乎意料 [indicating unexpectedness]。如:有这样的事?我倒要听听(表示不相信)

(5) 表示让步 [indicating concession]。前一小句与后一小句之间常用“就是、可是、但是、不过”等呼应。如:质量倒挺好,就是价钱贵点儿

(6) 用于追问或催促 [indicating an urging or questioning]。如:你倒说说看

(7) 另见 dǎo  

常用词组

倒背如流、倒背手,倒背手儿、倒彩、倒插门、倒车、倒春寒、倒刺、倒打一耙、倒放、倒粪、倒挂、倒灌、倒果为因、倒过儿、倒睫、倒开、倒空、倒苦水、倒立、倒流、倒赔、倒数、倒数、倒锁、倒贴、倒退、倒相、倒[立]像、倒行逆施、倒叙、倒悬、倒悬之急、倒影、倒栽葱、倒映、倒置、倒转、倒装、倒装句、倒座儿

  拼音  lóng lǒng   注音  ㄌㄨㄥˊ ㄌㄨㄥˇ   繁体    
部首  龙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86  TDXB  五笔98  TDXY  仓颉  HIKP  郑码  MGM  四角  88414  结构  上下电码  4705  区位  3393  统一码  7B3C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笼(籠)的拼音:lóng(ㄌㄨㄥˊ)  

⒈ 用竹篾、木条编成的盛物器或罩物器:灯笼。熏笼。

⒉ 用竹篾、木条或金属丝等编插而成的养鸟或虫的器具:鸡笼。鸟笼。蝈蝈笼。

⒊ 旧时囚禁犯人的东西:囚笼。牢笼。

⒋ 用竹木或金属材料制成的有盖的蒸东西器具:笼屉。蒸笼。

⒌ 泛指包络之物:笼头。

其他字义

笼(籠)的拼音:lǒng(ㄌㄨㄥˇ)  

⒈ 较大的箱子:箱笼。

⒉ 遮盖,罩住:笼罩。烟笼雾罩。

⒊ 概括而不分明,不具体,称“笼统”。

统一码

笼字UNICODE编码U+7B3C,10进制: 31548,UTF-32: 00007B3C,UTF-8: E7 AC BC。

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笼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籠儱

汉英互译

cage、hutch、basket、coop

造字法

形声:从竹、龙声

English

cage; cage-like baske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笼的拼音:

ló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竹,龙声。本义:竹笼)

(2) 用竹片编成的盛物的器具 [bamboo box]

笼,举土器也。——《说文》

共丘笼。——《周礼·遂师》

貂裘而负笼。——《淮南子·说山》

荷笼负锸。——《汉书·王莽传》

青丝为笼系。——《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

桂枝为笼钩。

(4) 又如:笼臿(盛土的笼和铲挖泥土的锹);笼篰(竹笼和小竹篓);笼屉(蒸笼)

(5) 饲养鸟、虫、家禽等的笼子 [cage]

闭以雕笼。——祢衡《鹦鹉赋》

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庄子·庚桑楚》

若脱笼之鹄。——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蟋蟀笼虚。——《聊斋志异·促织》

(6) 又

掇置笼中。

笼归。(装在笼子里,带回家去。笼,名词用为动词,装在笼子里。)。又如:牢笼;木笼;笼驯(把鸟兽关在笼中使之驯服);笼狎(将动物畜养于笼中加以戏弄);笼阿(鸟笼中的一角);笼鸟槛猿(笼中鸟与槛中猿。比喻受拘禁而不得自由的人)

(7) 罩箍 [hoop]。如:笼灯(灯笼);笼冠(古代武官所戴的帽);笼裙(用丝绢制的裙)

(8) 竹名 [bamboo’s name]。如:笼竹

(9) 羁绊牲畜的工具 [muzzle]。引申为驾驭、控制的意思。如:笼绊(受牵绊束缚);笼络(笼与络都是羁绊牲畜的工具)

(10) 蒸饼 [steaming cake]。如:笼饮(蒸饼的别名);笼饼(馒头的旧称)

词性变化

笼的拼音:

lóng  

〈词性:动〉

(1) 生火 [fire]

脚炉手炉也交出去了,你可逼着他们给你笼上。——《红楼梦》

(2) 在袖内藏东西 [put sth. in sleeve]

笼盖四野。——《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3) 又如:笼馒头;笼袖(把两手相对伸入两袖中)

(4) 另见 lǒng  

常用词组

笼钩、笼鸟、笼屉、笼头、笼养、笼着手、笼嘴

基本词义

笼的拼音:

lǒng  

〈词性:名〉

盛衣物的箱笼 [large box;trunk]。如:笼仗(箱笼;行李);笼箧(竹箱。大的称笼,小的称箧)

词性变化

笼的拼音:

lǒng  

〈词性:动〉

(1) 笼罩;遮掩 [shroud]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2) 又如: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天地虽大,都可概括进形象,万物虽多,都可描绘于笔下。挫,折,有收拾役使的意思);笼葱(青翠葱绿)

(3) 包括;包罗 [envelop]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唐·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4) 又如:笼罗(包罗);笼取(收罗);笼利(搜罗财利)

(5) 缠绕;戴 [twine;wind]。如:笼头(束发;做头发);笼络

(6) 牵制[pin down;tie up]。如:笼绊(羁绊,受牵制);笼驾(拦道阻行。比喻影响、阻碍)

(7) 控制;垄断 [control]。如:笼扎(犹束缚)

(8) 点燃 [light;kindle]。如:笼火(生火;点火)

(9) 另见 lóng  

常用词组

笼络、笼统、笼罩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