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ēi liáng wǎn mò
注音ㄈㄟ ㄌ一ㄤˊ ㄨㄢˇ ㄇㄛˋ
解释同“飞刍挽粟”。
出处《隋书·食货志》:“既而一讨浑庭,三驾辽泽,天子亲伐,师兵大举,飞粮挽秣,水陆交至。”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迅速运送粮草。
感情飞粮挽秣是中性词。
繁体飛糧輓秣
近义飞刍挽粟、飞刍挽粒、飞刍挽粮
动物生肖牛,虎,蛇
飞(飛)的拼音:fēi(ㄈㄟ)
⒈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飞跃。飞鸟。
⒉ 在空中运动:飞雪。火箭飞向太空。
⒊ 形容极快:飞驶。飞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⒋ 极,特别地:刀子飞快。
⒌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飞语。
⒍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飞桥。飞阁。
⒎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飞眼。
飞字UNICODE编码U+98DE,10进制: 39134,UTF-32: 000098DE,UTF-8: E9 A3 9E。
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飞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飛蜚亴
fly、swiftly
象形
fly; go quickly; dart; high
详细解释◎ 飞的拼音:
飛 fēi
〈词性:动〉
(1)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
(2) 同本义 [(bird) fly]
飛,鸟翥也。象张翼之形。——《说文》
飞鸟遗之音。——《易·小过》
明珠弹于飞肉。——《太玄·唐》。注:“飞肉,禽鸟也。”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鸟倦飞而知还。——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鸢飞戾天者。——吴均《与朱元思书》
(3) 又如:飞凫(飞翔的凫鸟);飞翰(飞翔的小鸟);飞鸿(飞翔中的鸿雁)
(4) 泛指飞翔 [fly]
飞龙在天。——《易·乾》
彗孛飞流。——《汉书·天文志》。注:“绝迹而去也。”
(5) 又如:飞虫(能飞的昆虫类);飞蝗(指善飞的蝗虫);飞鱼钩(叉鱼的钩子)
(6) 物体随风在空中飘游浮荡 [hover or flutter in the air]
桃李阴阴柳絮飞。——唐· 王维《酬部给事》
胡天八月即飞雪。——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茅飞渡江洒江郊。——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樯橹灰飞烟灭。——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又如:飞絮(空中飘摇的柳絮);飞天光棍(手段高强的地痞无赖);飞火(爆竹的声音与火光);飞星(流星般迅疾)
(8) 矿物药或颜料,研成细末,置于水中以漂去其浮于水面的粗屑 [skim off]
这些颜色,咱们淘澄飞跌着。——《红楼梦》
◎ 飞的拼音:
飛 fēi
〈词性:形〉
(1) 疾速 [swiftly]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一夜飞渡镜湖月。——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又如:飞风(迅速;飞快);飞云掣电(形容迅疾);飞骑(像飞一般奔驰的马);飞报(迅速报告);飞递(迅速递送);飞札(飞速写成的信件或诗笺)
(3) 没有根据的 [groundless;unfounded]
乃悬飞书诽谤,下狱死。——《后汉书·梁松传》
(4) 又如:飞飞扬扬(议论纷纷);飞扎(凭空陷害;敲诈勒索);飞言(没有根据的话。同飞语、蜚语、流言)
(5) 不具姓名的 [anonymous]
飞书者,无根而至若飞来也。——《后汉书·梁松传》注
(6) 又如:飞书(不具姓名的书信。即匿名信);飞章(不具姓名而诬害他人的书信。同飞书);飞条(匿名信。同飞书)
(7) 意外的 [unexpected;accidental]。如:飞灾(意外的灾祸);飞变(报告紧急事变的文书);飞祸(意外之灾祸。也作飞来祸、飞来横祸、飞殃走祸、飞灾横祸);飞谤(意料之外所传出的诽谤之言)
(8) 凌空,高 [high]
燕巢于飞幕之上。——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又如:飞陛(高耸的台阶);飞观(飞阁,高耸的楼观)
(10) 通“肥”( féi )。肌肉丰满 [be fat and plump]
文君为我端著兮,利飞遁以保名。——《后汉书·张衡传》
飞遁离俗。——曹植《七启》
◎ 飞的拼音:
飛 fēi
〈词性:名〉
(1) 禽鸟和有翅的小虫 [bird and insect]。如:飞潜(飞禽和水生动物);飞肉(指鸟);飞走(飞禽与走游);飞翮(指鸟);飞虫(飞鸟的别称)
(2) 奔驰的马 [quick horse]
今陛下骋六飞,驰不测山。——《汉书》。颜师古注引 如淳曰:六马之疾若飞也。
(3) 飞星,流星的一种 [fly star]
彗孛飞流。——《汉书》
◎ 飞的拼音:
飛 fēi
〈词性:副〉
表示程度,相当于“很”、“极” [very]。如:农民们说话是飞灵的飞红(鲜红,通红);飞利(非常锋利);飞智(突然产生的念头或智谋)
飞奔、飞驰、飞船、飞弹、飞刀、飞地、飞碟、飞短流长、飞蛾投火、飞红、飞黄腾达、飞机、飞机场、飞溅、飞快、飞来飞去、飞来横祸、飞灵、飞龙乘云、飞毛腿、飞跑、飞禽、飞禽走兽、飞沙走砾、飞沙走石、飞升、飞逝、飞速、飞腾、飞舞、飞翔、飞行、飞行员、飞絮、飞檐走壁、飞眼,飞眼儿、飞扬、飞扬跋扈、飞跃、飞越、飞涨、飞针走线、飞舟、飞转
粮(糧)的拼音:liáng(ㄌ一ㄤˊ)
⒈ 可吃的谷类、豆类等:粮食。粮仓。粮荒。弹尽粮绝。
⒉ 作为农业税的粮食:公粮。钱粮。
粮字UNICODE编码U+7CAE,10进制: 31918,UTF-32: 00007CAE,UTF-8: E7 B2 AE。
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糧
grain、provisions
形声:从米、良声
food, grain, provisions
详细解释◎ 粮的拼音:
糧 li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米,量声。本义:旅行用的干粮;行军作战用的军粮)
(2) 同本义 [provisions]
糧,谷食也。——《说文》
(3) 桂馥曰:“谷也者,非古训。糧乃行者之干食。”
则治其糧与其食。——《周礼·地官·廪人》。注:“行道曰糧,谓糒也。”
共其资糧屝屦。——《左传·僖公四年》。注:“糧谓米粟,行道之食也。”
兵精粮多。——《资治通鉴》
(4) 又
多载资粮。
赢粮而景从。——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粮仗(粮草和兵器);粮台(清代经理部队粮饷军需的机构)
(6) 引申指谷类;粮食 [grain]
在陈绝糧。——《论语·卫灵公》。释文:“糧,郑本作粻。”
粻,食米也。——《说文新附》
乃裹糇糧。——《诗·大雅·公刘》。释文:“糧,本亦作粮”。
韩绝其粮道。——《史记》
(7) 又如:粮站;漕粮(漕运的粮食);秋粮(秋季收获的粮食);粮房书办(管粮库的小吏)
(8) 田赋 [feudal land tax]
戒州县加收耗粮。——《宋史·高宗纪》
(9) 又如:钱粮(田赋);完粮(交纳钱粮);粮户(缴纳田赋之民户。方言亦指地主)
粮仓、粮草、粮道、粮店、粮行、粮荒、粮库、粮秣、粮食、粮食作物、粮饷、粮栈、粮站
挽的拼音:wǎn(ㄨㄢˇ)
⒈ 拉,牵引:挽弓。挽留。
⒉ 设法使局势好转或恢复原状:挽救。力挽狂澜。
⒊ 追悼死人:挽词。挽联。挽幛。
⒋ 古同“晚”,后来的。
⒌ 同“绾”。
挽字UNICODE编码U+633D,10进制: 25405,UTF-32: 0000633D,UTF-8: E6 8C BD。
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挽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輓鋔
coil up、draw、lament sb.'s death、link、pull、roll up
形声:从扌、免声
pull; pull back, draw back
详细解释◎ 挽的拼音:
輓 wǎn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免声。古字从“车”,免声。本义:牵引;拉)
(2) 同本义 [draw;pull]
挽,引也。——《小尔雅·广诂》
輓,引之也。——《说文》
輓,輓车也。——《广韵》
或輓之,或推之。——《左传·襄公十四年》。注:“前牵曰輓。”
娄敬脱輓辂。——《史记·刘敬传》
转粟輓输以为之备。——《汉书·韩安国传》
挽炮车者。——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挽郎(出葬时,牵绋唱挽歌的少年);挽强(拉强弓);挽满(拉满弓);挽车(拉车);挽住(憋住);挽手儿(缰绳);挽歌郎(出殡时替丧家在灵前唱挽歌的人);挽强为弱(使强变弱)
(4) 悼念死者 [lament sb.'s death]
现今胡三公子替 湖州鲁老先生征挽诗,送了十几个斗方在我那里。——《儒林外史》
(5) 又如:挽章(挽词。哀悼死者的词章);挽诗(哀悼死者的诗);挽歌(哀悼死者的丧歌);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挽辞(哀悼死者的言辞)
◎ 挽的拼音: wǎn
〈词性:动〉
(1) 通“绾”。卷起 [roll up]。如:挽裤腿儿
(2) 同“绾”。编结 [coil up]。如:挽手(鞭子);挽角(童年)
(3) 扭转;挽回 [reverse]
火攻破敌,挽强为弱。——《三侠五义》
(4) 又如:挽狂澜(扭转局面或风气);挽正(纠正);挽转(挽回);挽通(勾结;买通)
(5) 荐引 [recommend]。如:挽推(引荐;扶持)
(6) 勾;挎 [carry on the arm]。如:不由分说,拉着文君就走,挽其腰;手挽小篮
(7) 请,托 [please]
怎奈蔡攸处挽心腹催促公人起身。——《水浒全传》
◎ 挽的拼音: wǎn
〈词性:形〉
(1) 后,迟。通“晚” [late]
必用此为务,輓近世塗民耳目,则几无行矣。——《史记·货殖列传》
(2) 又如:挽近(近世,近代。同晚近)
挽词,挽辞、挽额、挽歌、挽回、挽救、挽具、挽力、挽联、挽留、挽幛
秣的拼音:mò(ㄇㄛˋ)
⒈ 牲口的饲料:粮秣。
⒉ 喂牲口:秣马厉兵(亦作“厉兵秣马”)。
秣字UNICODE编码U+79E3,10进制: 31203,UTF-32: 000079E3,UTF-8: E7 A7 A3。
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秣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䬴
hay、provender
形声:从禾、末声
fodder, horse feed; feed horse
详细解释◎ 秣的拼音: mò
〈词性:名〉
(1) (形声。从禾,末声。本义:喂马的谷饲料) 同本义(如干草、植物、谷草) [fodder]
骥病思偏秣。——杜甫《敬简王明府》
七日刍秣之式。——《周礼·天官》
(2) 又如:刍秣(刍为喂牛羊的草饲料;秣为喂马的谷饲料)
◎ 秣的拼音: mò
〈词性:动〉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诗·周南·汉广》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秣马秣驹(本为喂马及驹,借指求婚);秣马(喂饱马匹);秣谷(用谷物喂马)
秣马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