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ēn bié bù jū
注音ㄈㄣ ㄅ一ㄝˊ ㄅㄨˋ ㄐㄨ
解释分别:分辨,区分;部居:按部归类。分类排列。
出处汉·史游《急就篇》卷一:“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
用法作谓语;指分门别类。
感情分别部居是中性词。
繁体分別部居
近义分门别类
反义杂乱无章
英语sort out into categories
动物生肖牛,虎,蛇
分的拼音:fēn(ㄈㄣ)
⒈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⒉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⒊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⒋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⒌ 辨别:区分。分析。
⒍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⒎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分的拼音:fèn(ㄈㄣˋ)
⒈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⒉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⒊ 料想:“自分已死久矣”。
⒋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分字UNICODE编码U+5206,10进制: 20998,UTF-32: 00005206,UTF-8: E5 88 86。
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分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份瓣紛
cent、centavo、centimo、chon、dispart、marking、minute、rappen
合、总
会意:从八、从刀
divide; small unit of time etc.
详细解释◎ 分的拼音: fēn
〈词性:动〉
(1) (会意。从八,从刀。“八”就是分;从“刀”,是以刀剖物,使之分开的意思。本义:一分为二)
(2) 同本义。分开,分成,分出,与“合”相对 [divide;separate]
分,别也。——《说文》
死生分。——《礼记·月令》
然则何以分之?——《荀子·礼论》
以齐之分,奉之而不足。——《荀子·仲尼》
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晋· 干宝《搜神记》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文官武将…分两行而入。——《三国演义》
(3) 又如:分合(分开与合并);分地(分割土地;分封土地);分间(分开,间隔);分灶(分家度日)
(4) 辨别,区分 [distinguish]
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元· 关汉卿《窦娥冤》
(5) 又如:分绝(区别;分隔);分划(区分;划分);分殊(区分;区别);分年(区别年岁)
(6) 分给,分配 [distribute;assign;allot]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庄公十年》
而官与吏剖分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分与(分给);分茅裂土(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向用白茅包土给予受封者)
(8) 离开;离别 [part;leave]
执手分道去,各自还家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分袂(分手、离别);分北(分离);分首(离别);分违(分隔。离别)
(10) 分派,委派某人到某一岗位上去或担任某一职务 [assign]。如:分任务;分工作
(11) 分散 [disperse]
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孙子·谋攻》
(12) 又如:分损(分散,减少);分披(披散;分散)
(13) 把…隔开成两半 [halve]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清· 姚鼐《登泰山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14) 又如:分界牌(分别阳间和阴间(生和死)的界标);分墨(中分墨线。相当于设计图的中心线)
(15) 排解,调和矛盾 [mediate]
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矣。——《后汉书》
(16) 分担,共同承担 [enter into]
己乃分城而守。——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17) 又如:分过(分担过失、过错);分谤(分担别人受到的诽谤)
◎ 分的拼音: fēn
〈词性:名〉
(1) 表示分数 [fraction]。如:三分之一;五分之四
(2) 计数单位的十分之一 [one tenth]。如:分贝;三分成绩
(3) 节候名 [Equinox]。如:春分;秋分
◎ 分的拼音: fēn
〈词性:量〉
(1) 时间单位,等于1/60小时,或60秒 [minute]
(2) 角度测量单位,等于1/60度或60秒 [minute]
(3) 长度单位,寸的十分之一 [1/3 centimetre]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4) 价值等于某货币单位百分之一的单位 [cent]
(5) 用数字表示的质量等级[score](如牲口或黄油的等级);常以100分为最高等级,并根据某种规定的方案,对一些指定的重要特征(如形态、皮毛的情况、香味等)分配分数,总分恰为100分
◎ 分的拼音: fēn
〈词性:副〉
(1) 分头;分别 [respectively;separately]
吾与足下分任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分遣贝勒及它将略定东南郡县。——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2) 又如:分置(分别设置);分统(分别统率);分掌(分管);分治(分别治理)
◎ 分的拼音: fēn
〈词性:形〉
(1) 分出的(部分) [branch]。如:分店;分号;分行;分卡(分站)
(2) 通“纷”。乱,杂 [disorderly]
分其师众,人既迷芒,必其将亡,亡之道也。——《管子·势》
(3) 又如:分错(纷乱错杂)
(4) 另见 fèn
分贝、分崩离析、分辨、分辩、分别、分别、分别、分兵把守、分拨、分布、分餐、分册、分叉、分岔、分成、分词、分寸、分担、分档、分道扬镳、分店、分段、分队、分而治之、分发、分肥、分封、分赴、分割、分割包围、分隔、分工、分管、分行、分毫不差、分号、分号、分红、分洪、分化、分化、分会、分机、分级、分家、分角器、分节、分解、分界、分界、分界线、分斤掰两、分进合击、分居、分局、分开、分科、分类、分离、分理、分理处、分力、分列、分裂、分流、分馏、分路、分路、分门别类、分米、分泌、分娩、分秒、分秒必争、分明、分母、分派、分配、分批、分期、分期分批、分清、分区、分区、分权、分散、分色、分色镜头、分设、分身、分神、分时、分手、分数、分水岭、分水线、分说、分说、分送、分摊、分庭抗礼、分头、分头、分文不取、分析、分享、分销店、分晓、分校、分心、分星掰两、分忧、分赃、分争、分支、分至点、分装、分子、分子量、分子式、分组
◎ 分的拼音: fèn
〈词性:名〉
(1)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component;part]
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孙子·谋攻》
(2) 又如:股分;部分;分资(共同送礼或办事情时每个人所分摊的钱);分例(按规定或习惯分发的每人一份的钱或物);分均(各分相等)
(3) 分际,合适的界限 [demarcation line]
两个正斗到分际。——《水浒传》
(4) 又如:分际(紧要关头;程度;地步;分毫);分直(分齐。犹分际)
(5) 成分。特定物质包含、提供或产生的量 [component]。如:水分;盐分;养分;肥分
(6) 职分;本分 [duty,what is within one's duty]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本分;分守(职守);分事(职分);分素(职分确定)
(8) 原则;原理 [principle]
况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分乎?——《荀子》
(9) 身分 [status]。如:分上(本分之内;情面;有面子、能说情的人);分理(名分与事理);分限(本分);分势(地位权势)
(10) 资质 [natural endowments]
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成。——《人物志》
(11) 缘分;命运;机遇 [lot]。如:分福(福分);分缘(缘分)
(12) 情分 [mutual affection]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曹植《赠白马王彪》
(13) 又如:分好(情义,友谊)
◎ 分的拼音: fèn
〈词性:动〉
(1) 甘愿;满意 [content]
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
(2) 又如:分甘(甘愿)
(3) 意料;料想 [anticipate]
自分已死久矣。——《汉书·苏武传》
(4) 又如:分定(命中注定)
(5) 另见 fēn
分当、分量、分内、分外、分外、分子
别的拼音:bié(ㄅ一ㄝˊ)
⒈ 分离:别离。别情。别绪(离别时离别后的情感)。分别。告别。久别重逢。分门别类。
⒉ 差别:霄壤之别。
⒊ 分类:类别。性别。职别。级别。派别。
⒋ 另外的:别人。别号。别字。别墅。别论。别开生面。
⒌ 卡住,插住,绷住:别针。别花。
⒍ 不要,不准:别动。
别(彆)的拼音:biè(ㄅ一ㄝˋ)
⒈ 〔别扭〕不顺心,不相投(“扭”读轻声)。
别字UNICODE编码U+522B,10进制: 21035,UTF-32: 0000522B,UTF-8: E5 88 AB。
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别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別彆
leave、other、distinction、distinction
会意:从刂、从另
separate, other; do not
详细解释◎ 别的拼音: bié
〈词性:动〉
(1) (会意。从冎( guǎ ),从刀。“冎”,《说文》:“剔人肉置其骨也。”“别”的小篆形体,是一个表示用刀剔骨头的会意字。本义:分解)
(2) 同本义 [cut apart;divide up]
别,分解也。——《说文》
桀之力,别觡伸钩。——《淮南子·主术训》
(3) 又如:别割(分割);别产(分割家产;分家);别国(从一国分化而成的国家;现常指别的国家)
(4) 分离;分开;分出 [divide;separate;leave;part]
岷山导 江,东别为 沱。——《书·禹贡》
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汉书·张禹传》
有别券者几何家?——《管子·问》。注:“别券,谓分契也。”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汉书·李广苏建传》
(5) 又如:别疏(分离疏远);别宥(除去蒙蔽。指排除主观成见);别脚(破绽)
(6) 区分;辨别 [distinguish]
知国之安危臧否,若别白黑。——《荀子·君道》
我又欲与若别之。——《列子·杨朱》
如丝体变为缕体,缕体即是丝体,有何别焉。——南朝梁· 范缜《神灭论》
(7) 又如:鉴别(辨别);分门别类;别白(分别明白。明辨);别族(区别氏族)
(8) 离别;告别 [leave]
余既不难夫难别兮。——屈原《离骚》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 杜甫《石壕吏》
自君别我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10) 又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别”的时间长;“离”的时间短。)
别君去兮何时还?——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1) 又如:告别(离别;告辞);话别(别离前在一块儿谈话);别情(离别之情);别绪(离别时的情感)
(12) 送别 [see sb off]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唐· 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13) 又如:别筵(送别的宴会);别敬(旧时送别时赠钱名目之一)
(14) 用别针等把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布等上 [pin]。如:把玫瑰花别在衣服上;把表格别在一起
(15) 扭、转过去 [turn]
老都管别了脸对众军道…——《水浒传》
(16) 又如:别转(扭过去;掉转);别折(折断;拗折)
◎ 别的拼音: bié
〈词性:形〉
(1) 另外的,不同的 [another;other]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
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徐霞客游记》
(2) 又如:别驾(官名。指州刺吏的佐史。因随刺史出巡时另乘传车,故称)
(3) 特殊的 [special]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 又如:别致(新奇,特别,不同寻常);别材(特殊的才能);别真(格外纯真);别趣(趋向各异)
(5) 其他 [else]。如:别兵(官名。别兵曹,掌“胡骑”、“越骑等别种族的兵);别请(佛教用语。即在众多的比丘中,特请一位比丘来供养)
◎ 别的拼音: bié
〈词性:副〉
(1) 另外(古代没有“另”字,现代“另、另外”的意义在古书中常用“别”字来表示) [besides;in addition]
宜别图之。——《资治通鉴》
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资治通鉴》
已别有旨。——《后汉书·班超梁慬传》
是无难,别具本章。——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又当别论;别有心肠(别有心肝。别有肺肠。另有打算或企图);别置(另行安排);别婚(另娶)
(3) 各;各自 [by oneself;on one's own;separately]
成树之后,树别下子一石。——贾思勰《齐民要术》
死生别处,终始异居。——班固《白虎通》
(4) 又如:别裁(分别裁定,决定取舍);别自(各自);别食(分别进食)
(5) 表示劝阻或禁止 [advise sb.not to]。如:别太悲伤;别自做主张
(6) 表示揣测 [conjure]。如:他今天不来上班,别是生病了
(7) 另见 biè
别扭
部的拼音:bù(ㄅㄨˋ)
⒈ 全体中的一份:部分(“分”读轻声)。外部。腹部。局部。全部。部件。部位(位置)。
⒉ 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外交部。编辑部。部队(军队)。
⒊ 具有统属关系:所部五十人。部下。部将。部属。部首。部落(luò )。
⒋ 安置安排:部署。
⒌ 量词:一部小说。三部汽车。
部字UNICODE编码U+90E8,10进制: 37096,UTF-32: 000090E8,UTF-8: E9 83 A8。
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部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郶
part、board、ministry、office
形声:右形左声
part, division, section
详细解释◎ 部的拼音: bù
〈词性:名〉
(1) (形声。从邑,( fǒu )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汉地名。约在今甘肃省天水、清水、秦安、两当、礼县、徽县一带)
(2) 同本义 [Bu,an ancient place]
部,天水狄部。——《说文》
(3) 古代军事编制单位,后泛指部队,军队 [army]
瑜为前部大督。——《三国志·周瑜传》
(4) 又如:部阵(队伍);部校(部队;泛称武官);部将(部下的武官;军中偏将)
(5) 中央行政官署。有时也称一般衙署、地方行政官署 [central government;board;department]
还部白府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如:部费(向吏部行贿以便批准任职所用的钱);部尺(由工部制造的标准尺);部曹(旧指京师各部司官);部堂(清代各部尚书、侍郎称部堂。又各省总督多带兵部尚书衔者,也叫部堂);国防部;外交部;财政部
(7) 地区。古代监察或行政区域名 [area;district]
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汉书·尹翁归传》
(8) 部落 [tribe]
曾祖莫护跋, 魏初率其诸部入居 辽西。——《晋书》
(9) 分类,门类 [category]
名属教坊第一部。——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0) 又如:部索(分部搜索);部居(分门别类的排列);古籍分经、史子、集四部
(11) 部分 [part;section]。如:上部;南部
(12) 单位 [unit;department]。如:编辑部;批发部
(13) 军队领导机构 [headquarters]。如: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师部
◎ 部的拼音: bù
〈词性:动〉
(1) 统率 [command]
汉王部五诸侯兵。——《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部人(被统率的人);部握(统管,掌握);部率(统率)
(3) 安排,布置 [arrange]
部署诸将。——《汉书·高帝纪》。注:“分部而署置。”
(4) 又如:部索(部署搜索罪人)
(5) 管辖 [administer]。如:部县(所辖之县,属县);部领(统辖率领);部事(所属的事情)
◎ 部的拼音: bù
〈词性:量〉
(1) 用于书籍、机器、电影等
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又如:一部书,两部机器,三部电影
部队、部分、部件、部将、部类、部领、部落、部门、部首、部属、部署、部头、部委、部下、部长、部族
居的拼音:jū(ㄐㄨ)
⒈ 住:居住。居民。同居。隐居。居处(chǔ )(a.住所;b.指生活处境)。
⒉ 居住的地方:新居。故居。迁居。蜗居(喻窄小的住所)。
⒊ 当,占,处于:居首。居中。居高临下。二者必居其一。
⒋ 安着,怀着:居心(怀着某种念头,有贬义)。
⒌ 积蓄,储存:奇货可居(a.指商人把珍稀的货物储存起来,等待时机高价出售;b.喻挟持某种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谋求功名利禄)。
⒍ 停留:居守。
⒎ 平时:平居。
⒏ 姓。
居字UNICODE编码U+5C45,10进制: 23621,UTF-32: 00005C45,UTF-8: E5 B1 85。
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居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㝒㞐凥踞
assert、house、occupy、reside
象形:像人曲胫蹲踞形
live, dwell, reside, sit
详细解释◎ 居的拼音: jū
〈词性:动〉
(1) (象形。金文字形,是“踞”的本字,象人曲胫蹲踞形。本义:蹲着)
(2) 同本义。后作“踞” [squat;sit]
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俗居从足。——《说文》
不宜居见长者。——《史记》
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左传》
(3) 居住 [dwell;live;reside]
则居可知矣。——《易·系辞下》
仁者居之。——《吕氏春秋·离俗》
卒不居赵地。——《吕氏春秋·达郁》
寝居直梦。——《淮南子·地形》
居者,居其所也。——《谷梁传·僖公二十四年》
天王出居于郑。——《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楚人贫居。—— 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君子居必择乡。——《荀子·劝学》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柳宗元《捕蛇者说》
城居者未之知。——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居者皆猎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4) 又如:居俭(居家俭约);居恒(安闲度日);居移气,养移体(人的所处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供养可以改变人的体质)
(5) 坐 [sit;have a seat]
居,吾语女。——《礼记·乐记》。注:“坐也。”
孔子闲居。——《仲尼燕居》
数各居其上三分。——《礼记·王制》
令女居其上。——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6) 处在,处于 [be in;be in a certain position]
佛印居石。——明· 魏学洢《核舟记》
鲁直居左。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居右者椎髻。
(7) 又如:居先(处于先位);居卖(在市场上做买卖);居贫(处于贫困的境地);居安资深(掌握学问牢固而根底深厚);居易(处于平常情况)
(8) 积储 [store up]
假货居贿。——《国语·晋语》
居物致富。——《汉书·张汤传》
居为奇货。——《聊斋志异·促织》
居之以为利。
(9) 又如:居积(囤积财物);居仁由义(内心存仁,行事循义);居物(囤积财物);居贩(居积贩卖)
(10) 占 [occupy]
谋计居多。——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11) 又如:二者必居其一;居多(占多数);居有(据有,占有)
(12) 治理;安置 [manage]
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柳宗元《梓人传》
(13) 又如:居材(处置木材);居处(安置;处置)
(14) 停止;休息;止息 [stop; rest;stay]
居十日。——《韩非子·喻老》
居五日。
居数月。——《淮南子·人间训》
不可久居。——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15) 当;担任 [hold the post of]。如:居位(居官任职);居职(在职,任职)
(16) 〈词性:形〉 通“倨”。傲慢 [arrogant]
莫肯下遗,式居娄骄。——《韩非子·诡使》
◎ 居的拼音: jū
〈词性:名〉
(1) 住所,住宅 [house;residence;dwelling]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左传·宣公二年》
居停主人勿复言。——《宋史·丁谓传》
其居仅仅足。——清· 洪亮吉《治平篇》
一人之居。
(2) 又如:居停(主人,东家;寓所,临时借住的地方);居址(住所地址);居庐(泛指住房);居宿(指住处)
(3) 平素家居[dwell usually]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4) 又如:居平(居常);居冠(古代官员退朝居家时所戴的帽子);居盈(过富贵生活);居常(平时,平常)
(5) 可以吃到茶点、饮料或饭菜的店铺[restaurant]。如:六朝居;同和居;金陵居;砂锅居
居安思危、居第、居多、居高临下、居功、居功自傲、居官、居间、居经、居家、居里、居留、居民、居民点、居民区、居奇、居然、居人、居丧、居舍、居士、居室、居孀、居所、居位、居心、居心叵测、居址、居中、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