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逢恶导非的意思

féngèdǎofēi

逢恶导非



拼音féng è dǎo fēi

注音ㄈㄥˊ ㄜˋ ㄉㄠˇ ㄈㄟ

解释谓逢迎坏人,助长恶行。

出处《明史 ·张文明传》:“且言江彬遣恶导非,亟宜行诛,朝臣匡救 无闻,亦当罚治。”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感情逢恶导非是贬义词。

繁体逢惡導非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féng   注音  ㄈㄥˊ   
简体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TDHP  仓颉  YHEJ  郑码  RSCW  四角  37305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46  区位  2374  统一码  9022  笔顺  ノフ丶一一一丨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逢的拼音:féng(ㄈㄥˊ)  

⒈ 遇到:逢遇。久别重逢。逢凶化吉。狭路相逢。

⒉ 迎合,巴结:逢迎。逢君之恶。

⒊ 姓。

统一码

逢字UNICODE编码U+9022,10进制: 36898,UTF-32: 00009022,UTF-8: E9 80 A2。

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逢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逄夆

汉英互译

meet

相关字词

遇、遭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come upon, happen meet; flatt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逢的拼音: féng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表示与行走有关。夆( fēng  )声。本义:遭逢,遇见)

(2) 同本义 [meet;come upon]

逢,遇也。——《说文》

魑魅罔两,莫能逢之。——《左传·宣公三年》

而亲以逢殆。——《楚辞·天问》

(3) 又

逢彼白雉。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王勃《滕王阁序》

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相逢何必曾相识。——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 又如:逢辰(遇到好的时刻);逢会(遇到时机;相会,会合);逢场(遇到或到达某场合);逢晤(当面相遇)

(5) 迎,迎接 [meet face to face]

道而得神,是谓逢福。——《国语·周语上》。注:“逢,迎也。”

逢君之恶。——《孟子·告子下》

主人能爱客,终日有逢迎。——唐· 王维《与卢象集朱家》

(6) 迎合 [pander to]

逢君之恶其罪大。——《孟子·告子下》

(7) 又如:逢君(迎合君主的心意);逢意(迎合他人心意);逢合(迎合);逢恶导非(逢迎坏人,助长恶行)

词性变化

逢的拼音: féng  

〈词性:形〉

(1) 大的 [big]

子孙其逢。——《书·洪范》

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礼记·儒行》

(2) 又如:逢掖(宽大的衣袖);逢长(久长);逢衣(古时儒者所穿的一种宽袖衣)

(3) 通“丰”( fēng  )

(4) 壮大,茂盛 [strengthen;lush]

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书·洪范》

(5) 又如:逢昌(壮大昌盛)

(6) 宽大 [loose]

逢衣浅带,解果其冠。——《荀子·儒效》

汝逢衣徒也。——《列子·皇帝》

逢的拼音: féng  

〈词性:名〉

通“烽”。烽火。古代边防要塞报警的烟火 [signal fire]

大汉之德,逢涌原泉。——《汉书·司马相如传》

常用词组

逢场作戏、逢集、逢年过节、逢凶化吉、逢迎

  拼音  è wù ě wū   
注音  ㄜˋ ㄨˋ ㄜˇ ㄨ   繁体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GOGN  五笔98  GONU  仓颉  MCP  郑码  AKWZ  四角  10331  结构  上下电码  1921  区位  2281  统一码  6076  笔顺  一丨丨丶ノ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恶的拼音:è(ㄜˋ)  

⒈ 不好:恶感。恶果。恶劣。恶名。丑恶。

⒉ 凶狠:恶霸。恶棍。险恶。凶恶。

⒊ 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恶贯满盈。

其他字义

恶的拼音:wù(ㄨˋ)  

⒈ 讨厌,憎恨,与“好(hào   )”相对:可恶。厌恶。好(hào  )恶。

其他字义

恶(噁)的拼音:ě(ㄜˇ)  

⒈ 〔恶心〕要呕吐的感觉;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

⒉ (噁)

其他字义

恶的拼音:wū(ㄨ)  

⒈ 古同“乌”,疑问词,哪,何。

⒉ 文言叹词,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

统一码

恶字UNICODE编码U+6076,10进制: 24694,UTF-32: 00006076,UTF-8: E6 81 B6。

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恶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噁惡悪僫

汉英互译

badness、evil、ferocity、vice

相关字词

好、美、爱、善

造字法

形声:从心、亚声

English

evil, wicked, bad, fou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恶的拼音:

(1) 惡、噁 ě  

(2) 另见 è;wū;wù  

常用词组

恶心、恶心

基本词义

恶的拼音:

è  

〈词性:名〉

(1) (形声。从心,亚声。本义:过失)

(2) 同本义 [fault]

恶,过也。——《说文》

恶上安西。——《颜氏家训》

吾以志前恶。——《左传·定公五年》

君子之遏恶扬善。——《易·象传》

(3) 又如:恶恶从短(对于人的过失,不十分苛责,适可而止)

(4) 泛指一般罪恶 [evil]

恶积祸盈。——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5) 又如:恶逆(奸恶逆乱。古代刑律十恶大罪之一);恶障(佛语。指杀生、偷盗等妨碍修行的罪恶);恶头儿(罪名);恶心钱儿(干坏事得来的钱财);恶孽(罪恶;弊病)

(6) 恶人;坏人 [evil person;villain]

元恶不待教而诛。——《荀子·王制》

(7) 又如:恶杀都来(刽子手在刑场上逞威风而发出的叫喊声。恶杀:即凶神恶煞)

(8) 为一项罪行被控告的人;犯罪的人 [culprit]。如:首恶必办,协从不问

词性变化

恶的拼音:

è  

〈词性:形〉

(1) 丑陋 [ugly]

五曰恶。——《书·洪范》。传:“丑陋也。”

人莫知其子之恶。——《礼记·大学》

恶者美之充也。——《管子·枢言》

今子美而我恶。——《韩非子·说林上》

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 纣, 纣以为恶。——《战国策·赵策》

昔贾大夫恶,取妻而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2) 又如:恶丈夫(丑陋汉子);恶女(容貌丑陋之女)

(3) 粗劣 [coarse]。如:恶食(粗劣的食物);恶衣(粗劣的衣服);恶札(柮劣的书札。多指书法不善,字迹欠佳)

(4) 坏;不好 [bad]

廉君宣恶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恶衣恶食,陋车驽马。——《汉书·王莽传上》

岁恶不入。——贾谊《论积贮疏》

(5) 又如:恶宾(不受欢迎的客人。即恶客);恶逆(不善,不顺)

(6) 凶暴;凶猛 [fierce]。如:恶狞(凶恶狰狞);恶茶白赖(恶叉白赖。凶恶刁钻,无理取闹);恶赖富丽(无理贪求富有豪华。恶赖:无理取闹,耍无赖)

(7) 污秽;肮脏 [dirty]

色恶不食,臭恶不食。——《论语·乡党》

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裾,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恶路(恶露。妇女产后由阴道排出的液体);恶水(泔水);恶水缸儿(泔脚水缸)

(9) 令人难堪 [discomfiting]。如:恶戏(恶作剧);恶剧(恶作剧);恶谑(令人难堪的嘲弄)

(10) 恶毒 [venomous]。如:恶歆歆(凶狠恶毒的样子);恶支沙(恶支杀。恶狠狠地,十分凶恶的样子);恶势煞(凶恶的样子)

(11) 庸俗 [vulgar]。如:恶辞(庸俗之词);恶谈(庸俗不堪的话);恶字(不堪入目的字眼)

(12) 贫瘠 [(of land) barren]

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齐民要术·耕田》

(13) 又如:恶郡(贫瘠荒远的州郡);恶处(贫瘠的地方)

恶的拼音:

è  

〈词性:动〉

害;伤害或损害 [harm]。如:恶说(说话触犯);恶讪(得罪);恶事(做坏事);恶款(作恶犯法的条款);恶尽人(把人都得罪了)

恶的拼音:

è  

〈词性:副〉

(1) 甚;很 [very] 表示程度。如:恶烦(非常烦恼)

(2) 另见 ě;wū;wù  

常用词组

恶霸、恶报、恶病质、恶补、恶叉白赖、恶臭、恶德、恶斗、恶毒、恶恶实实、恶妇、恶感、恶贯满盈、恶鬼、恶棍、恶果、恶狠、恶狠狠、恶化、恶疾、恶迹、恶口、恶辣、恶浪、恶劣、恶骂、恶梦、恶梦、恶名,恶名儿、恶魔、恶癖、恶气、恶人、恶煞、恶少、恶舌、恶声、恶事、恶事传千里、恶誓、恶水、恶俗、恶岁、恶损、恶徒、恶习、恶相、恶行、恶性、恶性循环、恶凶凶、恶言、恶意、恶语、恶语伤人、恶语中伤、恶运、恶战、恶仗、恶作剧

基本词义

恶的拼音:

  

〈词性:代〉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么” [what]

恶,安也。——《广韵》

恶识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弃父之命,恶用子矣!——《左传·桓公十六年》

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恶能无纪。——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词性变化

恶的拼音:

  

<叹>

(1) 表示惊讶 [wu]

恶,是何言也?——《孟子》

恶,是何言。——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2) 另见 ě;è;wù  

基本词义

恶的拼音:

  

〈词性:动〉

(1) 讨厌;憎恶 [loathe;hate]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荀子·天论》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好逸恶劳。——清· 黄宗羲《原君》

怨恶其君。

(2) 又如:甚恶(讨厌之极;非常讨厌;反感之至);恶忌(厌恶猜忌);恶生(厌生);恶不去善(不因厌恶其人而抹杀他的优点);恶杀(厌恶杀生);恶紫夺朱(厌恶以邪代正);恶嫌(讨厌);恶惮(厌恶畏惧);恶识(冒犯;得罪);恶上(憎恶长上);这人真可恶;憎恶(憎恨;厌恶);深恶痛绝;恶恶(憎恨邪恶)

(3) 嫉妒 [be envious;be green with envy]

[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资治通鉴》

(4) 诽谤;中伤 [slander]

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书·秦誓》

太子痤美而狠,合佐师畏而恶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比而恶之。——《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人有恶苏秦于 燕王者,曰:“ 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战国策》

(5) 又如:恶讪(诽谤)

(6) 忌讳 [taboo]

大史典礼,执简记奉讳恶。——《礼记》

词性变化

恶的拼音:

  

〈词性:形〉

(1) 羞耻,羞愧 [ashamed]

无盖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2) 又如:恶囊(窝囊)

(3) 另见 ě;è;wū  

常用词组

恶湿居下

  拼音  dǎo   注音  ㄉㄠˇ   繁体    
部首  寸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NFU  仓颉  RUDI  郑码  YYBD  四角  77341  结构  上下电码  1418  区位  2128  统一码  5BFC  笔顺  フ一フ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导(導)的拼音:dǎo(ㄉㄠˇ)  

⒈ 指引,带领:领导。引导。向导(引路的人)。倡导。推导。导引。导游。导向。导师。导言。

⒉ 传引,传向:传导。导热。导致(引起)。

⒊ 启发:开导。教导。因势利导。

统一码

导字UNICODE编码U+5BFC,10进制: 23548,UTF-32: 00005BFC,UTF-8: E5 AF BC。

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导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uide、lead、teach、transmit

造字法

形声:从寸、道声

English

direct, guide, lead, conduc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导的拼音:

dǎo  

〈词性:动〉

(1) (形声。从寸,道声。“寸”与“手”意思相近。本义:以手牵引,引导)

(2) 同本义 [lead;guide]

导,引也。——《说文》

其治宜导引按轎。——《素问》。注:“谓摇筋骨动支节。”

导官令本。——《续汉书·百官志》。注:“择也。”

导官。——《后汉书·邓后纪》。注:“主导择米以供祭祀。”

导一茎六穗于庖。——《汉书·司马相如传》。郑氏曰:“导,择也。”

虞人导前,鹰犬罗后。——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导子(官员出行时在前面开路的仪仗队);导从(古代官员出行时,担任前导和后从的人);导仗(前导的仪仗)

(4) 教导 [instruct;teach]

而不可以导人。——《淮南子·缪称》。注:“教也。”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5) 又如:导播(电视台中指导表演、监督整个节目播出的专业人员);导训(引导而使和顺)

(6) 疏通 [dredge]

为川者决之使导。——《国语·周语上》

(7) 又如:导行费(汉灵帝时,郡国、地方每在进贡朝廷之外,另有物品给中署,做为所献之物的导行费);导款(疏通);导泄(疏导排泄)

(8) 启发,开导 [inspire]

忠信以导之。——《吕氏春秋·适威》。注:“犹先也。”

是以导于民。——《国语·晋语》。注:“训也。”

然后导以取保,出启于外。——清· 方苞《狱中杂记》

(9) 又如:导谕(劝导晓谕);导示(指导启示)

(10) 传导 [transmit;conduct]。如:导电;导热

(11) 引诱 [lure;seduce]

导之以政。——《论语》。皇疏:“谓诱引也。”

(12) 又如:导欲宣淫(倡导情欲,宣泄淫乱之事);导谀(谄媚阿谀,曲意逢迎。)

(13) 导致;引起 [cause]。如:导因(起因);导迎(招致)

词性变化

导的拼音:

dǎo  

〈词性:名〉

(1) 向导,引路人 [guide]

乌孙发导译送骞还。——《史记·大宛列传》

(2) 又如:导首(前导;领头);前导(领头人)

导的拼音:

dǎo  

〈词性:介〉

顺着 [along]

常用词组

导弹、导弹基地、导电、导读、导管、导航、导航、导航台、导火线、导轮、导论、导热、导师、导体、导线、导向、导言、导演、导演、导扬、导引、导游、导源、导致

  拼音  fēi   注音  ㄈㄟ   
部首  非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DJDD  五笔98  HDHD  仓颉  LMSY  郑码  KC  四角  11111  结构  单一电码  7236  区位  2339  叠字  二叠字统一码  975E  笔顺  丨一一一丨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非的拼音:fēi(ㄈㄟ)  

⒈ 不,不是:非凡。非法。非分(fèn   )。非礼。非但。非同小可。啼笑皆非。

⒉ 不对,过失:痛改前非。文过饰非。习非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

⒊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非看这本书。

⒋ 责怪,反对:非难(nàn   )。非议。无可厚非。

⒌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非。西非。

统一码

非字UNICODE编码U+975E,10进制: 38750,UTF-32: 0000975E,UTF-8: E9 9D 9E。

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非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blame、evildoing、have to、non-、not、wrong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非的拼音: fēi  

〈词性:动〉

(1) (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2) 同本义 [violate;run counter to;not conform to]

非,违也。从飛,下翅取其相背也。——《说文》

非刀匕是共。——《礼记·檀弓》。皇氏注:“不也。”

非礼也。——《礼记·礼运》。注:“犹失也。”

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世说新语·简傲》

(3) 又如:非常异义(违背经文正义的异说);非度(违反法度);非道(不合道义);非德(不合道德;违背道德);非理(不合常理;违背情理)

(4) 责怪;非难;反对 [blame;censure;reproach]

私田稼不善则非吏。——《谷梁传·宣公十五年》。注:“责也。”

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史记·秦始皇本纪》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5) 又如:非驳(非难驳斥,诘责缺失);未可厚非

(6) 讨厌 [detest]

吾岂厌喧而求静,吾岂好丹而非素?——宋· 王安石《白鹤吟示觉海元公》

(7) 讥刺 [satirize]

非世而恶利。——《史记·李斯传》

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唐· 韩愈《答李翊书》

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8) 又如:非讥(讥评,议论);非笑(讥笑)

(9) 通“诽”( fěi  )。诽谤,诋毁 [slander]

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庄子·刻意》

民释实事而诵虚词,则力少而非多。——《商君书·慎法》

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韩非子·有度》

(10) 又如:非誉(诽谤与赞誉);非而不用(诽谤而不予重用);非世(诋毁世俗);非孝(非难毁诋孝行);非怨(诋毁,怨恨)

(11) 通“避”。躲开 [avoid]

古者周公旦非 关叔,辞三公,东处于 商盖[ 奄],人皆谓之狂。——《墨子》

(12) 〈词性:方〉∶必须 [have got to;simply must]

(13) 下决心一定要;坚决要——常与“不”相呼应。如:非说不可;要学好一种语言,非下苦功夫不可

(14) 在口语中,“非”后也可以不用“不可”等词,表示一定要…不可。常用于承接上文或反问句中。如:他不来就算了,为什么非叫他来;干这活非得胆子大

(15) 无;没有 [not have]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荀子·劝学》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清· 刘开《问说》

然陈涉…才能不及中人,非有 仲尼、 墨翟之贤, 陶朱、 猗顿之富。—— 汉· 贾谊《过秦论》

(16) 又如:非辜(无辜,无罪);非材(无能;不才);非意相干(没事寻衅,无故制造事端);非钱不行(有钱才能成事。讥讽民风不淳,世人但知逐利)

词性变化

非的拼音: fēi  

〈词性:名〉

(1) 不对;错误 [error;wrong]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似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吕氏春秋·察今》

(2) 又如:不明善恶,不辨是非;分清是非

(3) 疑惑烦恼的问题 [problem]。如:无事生非

非的拼音: fēi  

〈词性:副〉

(1) 相当于“不”、“不是” [no;not]

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是非贿得之。——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非时(不是时候);非计(失策,不是良计);非义之财(不应得的财物);非直(不但,不仅);非细(不小);非据(不应据有的职位)

非的拼音: fēi  

〈词性:形〉

(1) 不真实 [untruthful]

近日小人妄造非语。——宋· 苏轼《谏买浙灯状》

(2) 邪,不正 [evil]。如:非心(邪心)

常用词组

非常、非常、非此即彼、非但、非得、非独、非法、非凡、非分、非官方、非驴非马、非命、非难、非奇、非亲非故、非人、非特、非同小可、非惟、非昔是今、非写实主义、非刑、非议、非正规军、非正式、非正义战争、非洲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