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烽火连天的意思

fēnghuǒliántiān

烽火连天



拼音fēng huǒ lián tiān

注音ㄈㄥ ㄏㄨㄛˇ ㄌ一ㄢˊ ㄊ一ㄢ

解释烽火:古代边境报警时点起的烟火。到处都在打仗;战火燃遍各地。

出处明 汤显祖《牡丹亭 移镇》:“待何如,你星霜满鬓当戎虏,似这烽火连天各路衢?”

例子倾城将士,两两相遇,虽然是件韵事,倘使相遇在烽火连天之下,便不欢乐了。(清 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

辨形“烽”,不能写作“锋”。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战争。

感情烽火连天是中性词。

繁体烽火連天

近义狼烟四起、炮火连天

反义国泰民安、歌舞升平

英语flames of battle raging everywhere

日语戦火飛(と)びかう

德语überall loderten die Flammen des Kriegs auf.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fēng   注音  ㄈㄥ   
部首  火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OTDH  仓颉  FHEJ  郑码  UORC  四角  97854  结构  左右电码  3536  区位  2373  统一码  70FD  笔顺  丶ノノ丶ノフ丶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烽的拼音:fēng(ㄈㄥ)  

⒈ 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烽火(a.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b.喻战争或战乱)。烽烟。烽燧。烽火台。烽鼓(烽火和战鼓,指战争)。

统一码

烽字UNICODE编码U+70FD,10进制: 28925,UTF-32: 000070FD,UTF-8: E7 83 BD。

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烽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㶻㷭炐熢

汉英互译

beacon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signal fire; tower where signa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烽的拼音: fē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火,夆( fēng  )声。本义: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2) 同本义 [signal fire;beacon fire]

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 赵寇至,且入界。”——《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烽警(报警的烽火)

(4) 指战火 [flames of war]。如:烽火连天(形容战火到处燃烧);烽燹(战火)

(5) 指烽火台 [beacon tower]。如:烽子(守卫烽火台的士兵);烽侦(烽火台);烽候(指烽火台);烽台(即烽火台);烽墩(烽火台)

(6) 泛指举火 [fire]

后[许] 章坐走马 上林下烽驰逐,免官。——《汉书》

常用词组

烽火、烽火台、烽燧、烽烟

  拼音  huǒ   注音  ㄏㄨㄛˇ   
部首  火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OOOO  仓颉  F  郑码  UO  四角  90800  结构  单一电码  3499  区位  2780  统一码  706B  笔顺  丶ノ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火的拼音:huǒ(ㄏㄨㄛˇ)  

⒈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⒉ 紧急:火速。十万火急。

⒊ 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

⒋ 发怒,怒气:火暴。火性。

⒌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

⒍ 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

⒎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⒏ 姓。

统一码

火字UNICODE编码U+706B,10进制: 28779,UTF-32: 0000706B,UTF-8: E7 81 AB。

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火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夥灬煷

汉英互译

ammunition、anger、fire、urgen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像火焰形

English

fire, flame; burn; anger, ra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火的拼音: huǒ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 同本义 [fire]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说文》

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春秋·元命苞》

离为火。——《易·说卦》

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左传·昭公九年》

火,日气也。——《论衡·诘术》

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大者曰灾,小者曰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火令药熔。

(3) 又如:火链(旧时打火用的火力);火厝(火葬);火筒(烟筒);火火烛烛(火势很大);火厄(火灾);火备(防火设施)

(4) 火灾;发生火灾 [fire (as a disaster)]

凡四遭火。——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火兵(负责救火的兵);火事(失火事故);火殃(古时指预兆火灾的天象);火所(发生火灾的地方)

(6) 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lights;torch]

江船火独明。——唐· 杜甫《春夜喜雨》

拥火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火且尽。

火尚足以明。

(7) 又如:火鼓(火炬和战鼓);渔火;火燎(竹烛;火炬)

(8) 光芒 [brilliant rays;radiance]。如:火眸(火眼金睛)

(9) 热;热气 [heat,steam]。如:火杂杂(形容非常热);火流(形容酷热);火风(炎热的风)

(10) 五行 [fire]——中国古代哲学的五个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之一。如:火欲殂(指汉朝将亡。因古代用五行生克来讲朝代兴亡替代的道理);火位(五行中火行的方位)

(11) 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huo,a military unit]

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12) 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Mars]。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七月流火。——《诗·豳风·七月》

大火谓之大辰。——《尔雅·释天》。按:“东方之宿三星,中一星色赤而大,故命之曰火。”

火为口舌之象。——《论衡·言毒》

(13) 又如: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火角(火星芒角);火官(古时掌祭火星、行火政之官);火房(火星的分野)

(14) 指枪炮弹药 [firearms]。如:军火

(15) 比喻战争 [war]。如:交火;开火;停火

(16) [中医]∶指阳性、热性一类的物象或亢进的状态 [internal heat]。如:上火,败火

(17) 古时通“伙” [ancient var.of 伙]。如:火家(伙计帮工);同火;合火;一火贼;火计(火家。伙计);火仓(伙食)

词性变化

火的拼音: huǒ  

〈词性:动〉

(1) 焚烧;烧毁 [burn down]

火,燬也。——《说文》

火,言毁也,物入中皆毁坏也。——《释名·释天》

(2) 又如:火人(以火烧人);火库(焚烧敌方兵库);火队(焚烧敌方队伍,以乱其行阵);火积(焚烧敌方的储备)

(3) 用火烧物使熟 [cook]。如:火灶(烧火做饭的设备。多以砖坯砌成)

(4) 生气 [anger;temper]。如:他火了;火冒(发火;生气);火剌剌(发火忿怒的样子)

火的拼音: huǒ  

〈词性:形〉

(1) 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red]

朱鳞火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火云(红云);火采(红光);火狐;火旆(红色的旌旗);火树(形容开满红花的树)

(3) 紧急 [urgent;pressing]。如:火匝匝(火杂杂。形容紧张、急迫);火崩崩(形容十分紧急);火签(差役办理紧急公务的凭证);火牌兵符(最紧急的命令;通知)

常用词组

火把、火伴、火爆,火暴、火并、火不登、火柴、火场、火车、火冲冲、火铳、火床、火地岛、火电、火毒、火夫、火攻、火怪、火光、火棍、火锅、火海、火海刀山、火红、火候、火呼呼、火花、火化、火环、火鸡、火急、火齐、火家、火架、火剪、火碱、火箭、火箭炮、火经、火井、火警、火镜、火居道士、火炬、火锯、火炕、火坑、火辣辣、火烙铁、火犁、火力、火力发电、火镰、火亮,火亮儿、火烈、火龙、火龙、火笼、火炉、火轮、火冒三丈、火帽、火媒、火煤,火媒,火媒儿、火门、火棉、火棉胶、火苗、火捻,火捻儿、火奴鲁鲁、火炮、火盆、火票、火漆、火气、火器、火钳、火枪、火墙、火情、火球、火圈、火热、火绒、火色、火山、火山灰、火山口、火上加油、火上浇油、火烧、火烧火燎、火烧眉毛、火烧云、火舌、火石、火势、火势、火树银花、火速、火炭、火塘、火烫、火头、火头军、火头上、火腿、火网、火险、火线、火硝、火星、火星人、火刑、火性、火性子、火眼金睛、火焰、火药、火药味、火印、火油、火源、火灾、火葬、火躁、火纸、火中取栗、火种、火烛、火主、火柱、火箸、火砖

  拼音  lián   注音  ㄌ一ㄢˊ   繁体    
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LPK  仓颉  YKQ  郑码  HEW  四角  34305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47  区位  3312  统一码  8FDE  笔顺  一フ一丨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连(連)的拼音:lián(ㄌ一ㄢˊ)  

⒈ 相接:连日。连夜。连年。连亘(接连不断)。连襟(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连载。连缀。连理。烽火连天。连篇累(lěi   )牍。

⒉ 带,加上:连带。连坐(一个人犯法,他的家属、亲族、邻居连带受处罚)。

⒊ 就是,既使,甚至于:连我都不信。

⒋ 联合:外连东吴。

⒌ 军队的编制单位,“排”的上一级:连长。

⒍ 姓。

⒎ 古同“琏”,古代宗庙盛黍稷的器具。

⒏ 古同“链”,铅矿。

统一码

连字UNICODE编码U+8FDE,10进制: 36830,UTF-32: 00008FDE,UTF-8: E8 BF 9E。

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连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mpany、connect、join、link、even、in succession、including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join, connect; continuous; eve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连的拼音:

lián  

〈词性:名〉

(1) (会意。从辵( chuò  ),从车。本义:人拉的车)

(2) 同本义 [man-drawn carriage]

連,负车也。——《说文》。段注:“连即古文輦也。

连车组輓。——《周礼·故书巾车》

与其輂连。——《周礼·乡师》

行服连轺辇者。——《管者·海王》

民相连而从之。——《庄子·让王》。郑君、 房君、 司马君皆云:“读为辇。”

[太后]曰:‘老妇持连而瞏(還)。’——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

(3) 姻亲关系 [affinity;relationship by marriage]

[吕嘉]及 苍梧(地名) 秦王有连。——《史记·南越列传》

(4) 又如:连亲(连姻);连昏(连婚。本有姻亲关系而又结亲。即俗称亲上加亲)

(5) 由若干个排组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营 [company]。如:连长;连指导员

(6) 连词的简称 [conjunction]

(7) 古州名 [Lian prefecture]

(8) 在今广东连县一带

(9) 在今四川筠连县

(10) 通“兰”。兰草 [fragrant thoroughwort (Eupatorium fortunei )]

薜荔白芷、蘼芜椒连。——《管子·地员》

(11) 通“链”。铅 [lead ( plumbum )]

长沙出边锡。——《史记·货殖列传》

(12) 通“辇”。用人拉的车 [a mandrawn carrriage]

往蹇来连。——《易·蹇》。注:“连,辇也。”

(13) 姓

词性变化

连的拼音:

lián  

〈词性:动〉

(1) (自汉以来,习用连,不用联,故反以借字改正字)

(2) 连接;相连 [link;joint connect]

一曰连山。——《周礼·太卜》

云连徒州。——《国语·楚语》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 五岳掩赤城。——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东连吴会,西接 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藕断丝连;连观(互相连接的楼台);连舻(舟船相连);连属(连接;连续);连枝(树枝相连;连在一起的树枝);连行(鱼类相随而行);连眉(两眉相接连);连云(比喻高与云齐)

(4) 连续,不停止 [in succession;one after another;repeatedly]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 又如:连仍(连续不断);连住子(陆续地);连延(连续不断的样子);连更晓夜(昼夜不停);连珠儿(接连不断)

(6) 牵连 [involve;implicate]

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连缠(纠缠,牵连);连引(牵连;引及);连手(交情,牵连;勾搭)

(8) 联合;结合 [ally oneself with;join;unite]

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

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吕氏春秋·审为》

约以连兵大举。——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连城(连成一片的好多城池);连横(也作“联衡”。战国时秦国对付六国的一种战略。古以南北为纵,东西为横)

(10) 同时获得 [gain simultaneous]

一钓而连六鳌。——《列子》

(11) 包括;全部在内 [include]。如:连他一共五口人;连皮 200 斤

连的拼音:

lián  

〈词性:介〉

(1) 自;从 [from]

连太太起,里里外外的都不干净。——《红楼梦》

(2) 并;合并。并为一起。介绍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 [together]。如:连职(一起供职);连步(并走;同行)

连的拼音:

lián  

〈词性:形〉

(1) 艰难 [hard]

孟轲虽连蹇,犹为万乘师。—— 扬雄《解嘲》

(2) 又如:连嵝(委曲,困顿);连蹇(艰难,困厄)

(3) 满 [full]。如:连宵(连天;满天);连冬(整个冬天);连江(满江)

连的拼音:

lián  

〈词性:副〉

连续;多次 [continuously]

匈奴复连发大兵侵击 乌孙。——《汉书》

连破其众。——脱脱《宋史》

连的拼音:

lián  

<连>

含有甚而至于之意 [even]。如:这个,连小孩子也知道

常用词组

连比、连璧、连鬓胡子、连城之璧、连词、连带、连抵其隙、连队、连发、连罚、连杆、连亘、连拱、连贯、连贯性、连锅端、连合、连衡、连环、连环画、连枷、连接、连襟、连累、连理、连连、连络、连袂、连绵、连忙、连蒙带骗、连年、连辟公府不就、连篇、连篇累牍、连翘、连橇、连任、连日、连声、连手、连手、连书、连署、连锁、连天、连通、连通器、连同、连系词、连线、连宵、连写、连续、连夜、连用、连载、连珠、连珠炮、连缀、连字符、连坐

  拼音  tiān   注音  ㄊ一ㄢ   
部首  大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GDI  仓颉  MK  郑码  AGD  四角  10804  结构  上下电码  1131  区位  4476  统一码  5929  笔顺  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天的拼音:tiān(ㄊ一ㄢ)  

⒈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⒉ 在上面: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⒊ 气候:天气。天冷。

⒋ 季节,时节:冬天。

⒌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天。

⒍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天上。天宫。

⒎ 自然界: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⒏ 〔天干(gān  )〕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⒐ 自然的、生成的: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a.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b.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统一码

天字UNICODE编码U+5929,10进制: 22825,UTF-32: 00005929,UTF-8: E5 A4 A9。

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天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䒶兲靝

汉英互译

day、God、Heaven、nature、sky、weather

相关字词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sky, heaven; god, celestia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天的拼音: tiān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 同本义 [top]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3)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4)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tatto in front]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5)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 虞注:“黥额为天。”

(6) 天空 [sky]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天苍苍。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仰视天。——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如:天澄澄(天色澄清的样子);天色(天空色);天宇(天空);天日(天空与太阳);天角(天之一隅);天盘(天际);天弩(天空;天空高远)

(8) 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Heaven]

休祲降于天。——《战国策·魏策》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书·商书》

天下所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天赐也。

天其或者将逮诸。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天将降大任。——《孟子·告子下》

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资治通鉴》

(9) 又如:天可怜见(上天救助,老天保佑);天庖(天帝的庖厨);天马(神马;骏马的美称);天丁(天兵);天功(天的职任;天然形成的工巧);天打雷劈;天休(天赐福佑);天佑(上天佑助)

(10) 天堂 [palace]。

(11) 如:天居(住在天上);天陛(天宫台阶)

(12) 一昼夜 [day;period of timt in a day]。

(13) 如:天把(一两天,一天半天);夏天天长夜短;今天;明天

(14) 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god]

违天不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15) 又如:天晓得;我的天

(16) 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nature]

与天不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7) 又如:巧夺天工;天性如此;天衣无缝;文章天成;天演(自然进化);天巧(自然工巧);天式(自然法式);天光(自然的智慧之光);天财(自然财富)

(18) 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season]。

(19) 如:天中节(端午节);夏天;黄梅天

(20) 气象状态 [weather]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21) 又如:天风馋(冷风袭人,易使人生病);天变了

(22) 丈夫 [husband]。

(23) 如:失其所天

(24) 指先天不足 [defects of male]

此天之所不足也。——《灵枢》

(25) 古代指君王 [emperor]。

(26) 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27) 头等大事[major event;matter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28) 人的额部 [front]。

(29) 如:天炙(朱水点额)

(30) 姓

词性变化

天的拼音: tiān  

〈词性:形〉

(1) 天然的;天生的 [natural]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庄子·庖丁解牛》

(2) 又如:天性;天资

(3) 顶上的;架空的 [built on stilts;suspending in midair]。

(4) 如:天桥;天窗;天棚

常用词组

天安门、天半、天宝、天崩地坼、天边、天兵、天禀、天不绝人、天不怕,地不怕、天不转地转、天才、天差地远、天长地久、天长日久、天朝、天赐之福、天赐良机、天从人愿、天大、天道、天敌、天底、天底下、天地、天地良心、天帝、天电、天顶、天罚、天翻地覆、天方、天方夜谭、天分、天府、天府之国、天父、天赋、天干、天高地厚、天高皇帝远、天高气爽、天各一方、天工、天公、天公地道、天宫、天沟、天钩、天光、天国、天寒地冻、天汉、天河、天黑、天候、天花、天花板、天花乱坠、天荒地老、天皇、天昏地暗、天昏地暗,天昏地黑、天鸡、天机、天极、天际、天假良缘、天骄、天经地义、天井、天镜、天开、天空、天籁、天蓝色、天朗气清、天老儿、天老爷、天理、天理教、天理良心、天理难容、天理昭彰、天良、天亮、天灵盖、天伦、天伦之乐、天罗地网、天麻、天马行空、天门、天门冬、天明、天命、天幕、天南地北,天南海北、天年、天牛、天怒人怨、天棚、天启、天平、天气、天气形势、天气预报、天遣、天堑、天桥、天穹、天球仪、天趣、天然、天然气、天壤、天壤之别、天人、天人相应、天日、天色、天山、天上人间、天生、天圣、天师、天时、天使、天授、天书、天数、天塌地陷、天坛、天堂、天梯、天体、天天、天条、天庭、天头地角、天外有天、天王、天王老子、天王星、天网恢恢、天威、天文、天文地理、天文数字、天文台、天文望远镜、天无二日、天无绝人之路、天物、天下、天下大乱、天下鼎沸、天下归心、天下太平、天下乌鸦一般黑、天下无双、天下一家、天仙、天险、天线、天香国色、天象、天象仪、天晓得、天心、天性、天幸、天旋地转、天悬地隔、天涯、天涯海角、天涯若比邻、天呀、天演、天爷、天衣无缝、天意、天有不测风云、天哟、天渊、天渊之别、天缘、天缘奇遇、天运、天灾、天灾人祸、天葬、天造地设、天真、天真烂慢、天之骄子、天知道、天知地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天值地值、天职、天质、天诛地灭、天竺、天主、天主教、天主堂、天姿、天姿国色、天资、天资雄厚、天资卓越、天子、天字第一号、天纵、天尊、天作之合

烽火连天: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