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éng jī lì duàn
注音ㄈㄥˊ ㄐ一 ㄌ一ˋ ㄉㄨㄢˋ
解释犹言当机立断。
出处唐·元载《故相国杜鸿渐神道碑》:“观公之辨政,消烦解结,逢机立断。”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人很果断。
感情逢机立断是褒义词。
繁体逢機立斷
近义当机立断
反义优柔寡断
动物生肖牛,虎,蛇
逢的拼音:féng(ㄈㄥˊ)
⒈ 遇到:逢遇。久别重逢。逢凶化吉。狭路相逢。
⒉ 迎合,巴结:逢迎。逢君之恶。
⒊ 姓。
逢字UNICODE编码U+9022,10进制: 36898,UTF-32: 00009022,UTF-8: E9 80 A2。
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逢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逄夆
meet
遇、遭
形声
come upon, happen meet; flatter
详细解释◎ 逢的拼音: féng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表示与行走有关。夆( fēng )声。本义:遭逢,遇见)
(2) 同本义 [meet;come upon]
逢,遇也。——《说文》
魑魅罔两,莫能逢之。——《左传·宣公三年》
而亲以逢殆。——《楚辞·天问》
(3) 又
逢彼白雉。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王勃《滕王阁序》
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相逢何必曾相识。——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 又如:逢辰(遇到好的时刻);逢会(遇到时机;相会,会合);逢场(遇到或到达某场合);逢晤(当面相遇)
(5) 迎,迎接 [meet face to face]
道而得神,是谓逢福。——《国语·周语上》。注:“逢,迎也。”
逢君之恶。——《孟子·告子下》
主人能爱客,终日有逢迎。——唐· 王维《与卢象集朱家》
(6) 迎合 [pander to]
逢君之恶其罪大。——《孟子·告子下》
(7) 又如:逢君(迎合君主的心意);逢意(迎合他人心意);逢合(迎合);逢恶导非(逢迎坏人,助长恶行)
◎ 逢的拼音: féng
〈词性:形〉
(1) 大的 [big]
子孙其逢。——《书·洪范》
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礼记·儒行》
(2) 又如:逢掖(宽大的衣袖);逢长(久长);逢衣(古时儒者所穿的一种宽袖衣)
(3) 通“丰”( fēng )
(4) 壮大,茂盛 [strengthen;lush]
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书·洪范》
(5) 又如:逢昌(壮大昌盛)
(6) 宽大 [loose]
逢衣浅带,解果其冠。——《荀子·儒效》
汝逢衣徒也。——《列子·皇帝》
◎ 逢的拼音: féng
〈词性:名〉
通“烽”。烽火。古代边防要塞报警的烟火 [signal fire]
大汉之德,逢涌原泉。——《汉书·司马相如传》
逢场作戏、逢集、逢年过节、逢凶化吉、逢迎
机(機)的拼音:jī(ㄐ一)
⒈ 事物发生的枢纽:生机。危机。转(zhuǎn )机。契机。
⒉ 对事情成败有重要关系的中心环节,有保密性质的事件:军机。机密。
⒊ 合宜的时候:机会。机遇。时机。
⒋ 由许多零作组成可以做功或有特殊作用的装置和设备:机器。机动。机关。
⒌ 有生命的生物体器官的作用:机能。有机体。
⒍ 灵活,能迅速适应事物变化的:机智。机敏。机巧。机变。
⒎ 指“飞机”:客机。机场。机组。
机字UNICODE编码U+673A,10进制: 26426,UTF-32: 0000673A,UTF-8: E6 9C BA。
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机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榿機
chance、crucial point、engine、machine、occasion、organic、pivot、plane、flexible
形声:从木、几声
desk; machine; moment
详细解释◎ 机的拼音: jī
〈词性:名〉
(1) 木名。桤木树 [long penduncled alder]
机,机木。从木,几声。——《说文》
单狐之山多机木。——《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
春机杨柳。——左思《蜀都赋》
(2) 通“几”。几案,小桌子 [small table]
奔其机。——《易·涣》。注:“承物者也。”
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庄子·秋水》
围巾几(机)筵。——《左传·昭公元年》
(3) 又如:机杖(几案与手杖);机案(泛指案桌);机筵(几案和坐席);机榻(几案与床榻)
◎ 机的拼音:
機 jī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幾( jī )声。本义:弓弩上的发射机关。按:“机”与“機”古代是两个字。“机”本木名,即桤( qī )木树。现在“机”是“機”的简化字)
(2) 同本义 [engine]
主发谓之機。——《说文》
耳目,心之枢机也。——《国语·周语》。注:“枢机,发动也。”
施关发机。——《后汉书·张衡传》
一龙发机。
一龙机发。
机发吐丸。(机关发动吐出铜丸。)——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3) 又如:机牙(机互。弩上发箭的含矢处和钩弦制动的机件);机括(机栝。弩上发矢的机件;可开关的机械装置;圈套,计谋;机密,关键);机郭(弩上机牙的外壳);机发(谓弩机发射)
(4) 指机械,器械 [machine]
在璇机玉衡。——《虞书》。马注:“机,浑天仪可旋转,故曰机。”
公输班为 楚设机。——《战国策·宋策》
(5) 又如:工作母机;电动机;起重机;柴油机;机石(古代用机械引发的石头)
(6) 捕鸟兽的机关 [trap]
机,捕兽机槛也。——《后汉书·赵壹传》注
(7) 又如:机弋(泛指猎取禽兽的器械);机阱(圈套;设有机关的捕兽陷阱);机网;机槛(设机具捕鸟兽的陷阱)
(8) 指织机 [spinning machine]
验机杼始出握机矩法。——《易·通卦》
多于机上之工女。——唐· 杜牧《阿房宫赋》
(9) 又如:机绝(织锦的绝巧);机房仔(方言。清代纺织工人的俗称);机神(织机之神);机素(织机上的白绢);机梭(即机杼。指织机);机轴(织机上卷布帛的部件)
(10) 事物的关键;枢纽 [crucial point]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11) 又如:机门(关键,机密所在);枢机(事物的关键);机缄(原指造成事物变化的造化力量,后用以指运气);机密房(机要部门办事处所);机柄(权柄;掌握事物关键的重要手段)
(12) 事物变化之所由 [cause]
皆出于机。——《列子·天问》。注:“机者,群有之始。”
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
(13) 又如:机由(契机,原由);机理(事物变化的道理)
(14) 先兆,征兆 [omenen]
知机其神乎。——《易·至乐》
睹其机兆。——《三国志·蜀书·吴主传》
(15) 又如:机兆(先兆);机道(事物变化的迹象、征兆);机微(事物变化的最初征兆);机先(事机萌动未发之时)
(16) 时机,机会 [opportunity]
因机变化。——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17) 又如:机不容发(比喻时机紧迫);机不旋踵(比喻时机短暂);机便(机会;机宜)
(18) 计策,计谋 [plan]。如:机见(计策,谋略,智谋);机勇(机谋与勇气);机略(谋略,韬略);机钤(犹机智机谋);机画(谋略)
(19) 心计;心意[idea]
吾机先被孔明识破。——《三国演义》
(20) 又如:机括(计谋,心思);机轴(比喻诗文的构思、词采、风格)
(21) 星名。北斗七星中的第三星,大熊座γ星,,又称玑或天玑 [Phachd]。如:机衡(北斗七星中第三星天玑(天机)与第五星玉衡的并称。也代指北斗)
(22) 指飞机 [plane]。如:机群;机声(飞机声)
(23) 机密,机要。多指军国大事 [secret]
助理万机。——《汉书·百官公卿表》
(24) 又如:机臣(机要近臣);机廷(掌握军国机杼大事的官署);机任(机要重任);机近(机密近要的地位)
◎ 机的拼音:
機 jī
〈词性:形〉
(1) 机巧;机灵灵巧 [swift]
大夫不闻齐、 鲁之多机乎?——《列子·仲尼》
(2) 又如:机急(机智敏捷);机悟(反应快理解力强);机捷(机警敏捷);机巧心术(机诈权变的心计);机带双敲(用心深沉或语言模棱两口。双敲:双关)
(3) 通“异”。殊异 [strange]。如:机服(异服。奇异的服装)
(4) 危险 [dangerous]
处高而不机。——《淮南子·原道》
机变、机不可失、机舱、机场、机床、机动、机锋、机工、机构、机关、机关报、机关枪、机灌、机会、机会主义、机件、机降、机井、机警、机灵、机灵鬼,机灵鬼儿、机米、机密、机敏、机谋、机能、机弩、机器、机枪、机巧、机身、机事不密、机体、机务、机械、机心、机修、机样、机要、机要秘书、机宜、机翼、机油、机遇、机缘、机缘、机诈、机长、机制、机智、机杼、机组、机座
立的拼音:lì(ㄌ一ˋ)
⒈ 站,引申为竖起来:立正。立柜。立足(a.站得往脚;b.处于某种立场)。立场。屹立。顶天立地。
⒉ 做出,定出:建立。设立。树立。立意。立此存照。
⒊ 存在,生存:自立。独立。势不两立。
⒋ 马上,即刻:立时。立刻。立等。
⒌ 姓。
立字UNICODE编码U+7ACB,10进制: 31435,UTF-32: 00007ACB,UTF-8: E7 AB 8B。
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立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establish、exist、immediate、stand
坐、破
象形
详细解释◎ 立的拼音: lì
<动、名>
(1)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2) 同本义 [stand]
立,侸也。——《说文》
君子以立不易方。——《易·恒》
哙遂入,披帷西乡立。——《史记·项羽本纪》
持璧却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立有间。——《韩非子·喻老》
卖油翁释担而立。—— 宋· 欧阳修《归田来》
或立或卧。——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挺立(直立);坐立不安;把电线杆立起来;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立托(依托);立容(站立时的仪态容表);立戟(卫士持戟侍立守卫);立谈(停立交谈)
(4) 耸立;树立;建立;竖起 [erect;set upright]
大石侧立千尺。——苏轼《石钟山记》
乃立宗庙于薛。——《战国策》
且立石于基墓门。——张溥《五人墓碑记》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之不彰雅。——《世说新》
(5) 又如:立事(建功立业);立方(立德);立言(指著书立说);立业(建树功烽);立勋(建立功勋);立石(树立碑石);立权(树立权威);立眉嗔目(竖眉瞪眼);立德(树立德业);立德立言(儒家认为,为了匡时济世,应树立圣人之德,宣谕圣人之言);立碑垂成(刻文于石碑留作规戒)
(6) 设置;设立 [set up;put up;establish;found]
故立君。——《吕氏春秋·荡兵》
商君佐之,内立法度。—— 贾谊《过秦论》
(7) 又如:立元(建立年号);立仗(设立仪仗);立本(建立根本;确立根基);立表下漏(设置日晷、漏刻以计时);立事(设置治事小臣);立制(建立制度)
(8) 制定;订立 [lay down;draw up;conclude]。如:立文书;立军令状;立券(订立契约);立格(订出标准)
(9) 确定;决定 [define;decide;determine]
人之立志。——清· 澎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人患志之不立。——《世说新语·自新》
复立楚国之社稷。——《史记·陈涉世家》
足以立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0) 又如:立限(确定期限);立计(决意;打算);立报(立志报效);立愿(立定意向);立语,立说(立论)
(11) 存在;生存 [exist;subsist]
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资治通鉴》
(12) 又如:立命(修身养性以立天命);立品(培养品德);立行(建德修行);立计(立业;谋生);立身(处世为人)
(13) 立身;立足 [conduct oneself in society;have a foothold]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史记·魏公子列传》
(14) 又如:立崖岸(做出高傲不凡、难以亲切的样子);立士(能自立的士人);立身(立足;安身);立行(行为举动);立脚(安身;立身)
(15) 登位,即位 [be enthroned;ascend the throne]
湣王立。——《韩非子·内储说上》
当立者乃公子。——《史记·陈涉世家》
(16) 又
陈胜自立为将军。
(17) 又
陈涉乃立为王。
(18) 又如:立子(古代帝王或诸侯选立太子或世子);立君(确立君王);立政(确立为政之道);立朝(指帝王在位);立极(登帝位;秉国政)
(19) 扶立;确定某种地位 [help;establish]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史记》
(20) 又如:立人(扶持、造就人);立子(立庶子为太子或世子);立王(所立的君王;在位的君王);立后(册立皇后);立朝(指在朝为官);立储(立为太子)
(21) 推荐 [recommend]。如:立主(竭力主张);立贤无方(推举贤人不以常法)
(22) 指出仕 [become an official]。如:立班(上朝时依品秩站立);立幕(管理文案的差役)
(23) 显现 [manifest oneself;reveal oneself]。如:立挣(发怔;发呆);力睁(目瞪口呆)
(24) 停止;停留 [stop;stay]。如:立车(停车);立定(站住)
(25) 通“莅”。临,到 [arrive;be present]
乃为坛场大水之上,而与王立之焉。——《韩非子·内储说上》
立事者贱者劳而贵者逸。——《淮南子·泰族》
(26) 通“粒”。进食 [take food]
五种天不宜,其立后而手实。——《管子·地员》
〈词性:名〉
通“位”。爵次、位次 [precedence]
代立不忘社稷。——《商君书·更法》
◎ 立的拼音: lì
〈词性:副〉
(1) 立时;立刻 [immediately]
上大怒,立命斥出。——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指物作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赵立奉璧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立定(马上,立即);立马造桥(立即兑现,不容拖延);立成(立刻完成);立便(立刻;立时)
立案、立逼、立场、立春、立等、立地、立地生根、立定、立冬、立法、立方、立方根、立方米、立方体、立竿见影、立功、立功赎罪、立国、立户、立即、立僵、立交、立脚、立决、立刻、立论、立马、立马良久、立眉瞪眼、立仆、立秋、立射、立身、立身处世、立时、立式、立誓、立体、立体几何、立体声、立夏、立宪、立像、立效、立心、立雪、立言、立业、立意、立有间、立约、立约人、立正、立志、立柱、立锥之地、立足、立足点、立足之地
断(斷)的拼音:duàn(ㄉㄨㄢˋ)
⒈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断裂。断层。断面。截断。断肠。断魂。断线风筝。
⒉ 不继续,禁绝:断粮。断水。断炊。断奶。断档。断流。断种(zhóng )。断交。断片。断续。断子绝孙。
⒊ 判定,决定:判断。诊断。断狱(审理和判决罪案)。
⒋ 一定,绝对:断乎不可。断然施行。
断字UNICODE编码U+65AD,10进制: 26029,UTF-32: 000065AD,UTF-8: E6 96 AD。
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断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斷㫁
break、break off、give up、sever、snap、stop
续
会意
详细解释◎ 断的拼音:
斷 duàn
〈词性:动〉
(1)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2) 同本义 [cut off]
断,截也。——《说文》
断木为杵。——《易·系辞下》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公孙弘断发而为 越王骑。——《韩非子·说林下》
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韩非子·用人》
(3) 又如:断梗(断枝。比喻飘泊无定;指微贱的东西);断金(同心协力,坚固难移);断袖(旧时指男宠;比喻友情深厚);断颡(断头;砍头);断袖之宠(男宠);断头话(决绝的话);断裳(截断裳衣)
(4) 断开;断绝 [break;snap]
断者架木通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切肉肉断而发不断。——《韩非子·内储说下》
天门中断 楚江开。—— 唐· 李白《望天门山》
(5) 又如:断纹(琴上涂漆的裂纹);断头香(燃至中途熄灭的香。迷信者以为再烧此香,即对神佛不敬,来世必遭报应)
(6) 拦截;拦劫 [intercept]
坐断兵马禀缣。——《后汉书·杜茂传》
因军兴,断盗数千万。——《后汉书·盖勋传》。注:“断,谓割截。”
(7) 又如:断取(截取);断盗(拦截抢劫)
(8) 判断;裁决 [judge]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
(9) 又如:断配(判决发配);断决(判决);断冤(审理冤狱);断遣(断决,处理);断没(判断没收归公)
(10) 分;区分;划分 [divide]
断,段也,分为异段。——《释名》
(11) 又如:断限(划定的年代界限);断方(划为方形)
(12) 禁止 [inhibit]。如:断酒(禁止酿酒);断尽(禁绝);断渡(禁渡,停渡)
(13) 戒掉,有意地抑制自己不行动 [abstain from]。如:断酒
(14) 斩杀,宰杀 [kill]
大者立断。——《汉书·淮南历王长传》
(15) 又如:断除(除灭,杀掉);断杀(砍杀);断首(砍头)
(16) 治理,治,管理…的事物 [administer]。如:断遗(处理;处分)
◎ 断的拼音:
斷 duàn
〈词性:副〉
(1) 绝对;一定 [absolutely]
断无消息石榴红。——唐· 李商隐《无题》
(2) 又如:他的话断不可信;断无此理;断无(绝无);断省(明断);断黑(全黑);断喝(极严厉的吆喝)
◎ 断的拼音:
斷 duàn
〈词性:形〉
(1) 残缺;片断 [broken]。如:断想(片断的感想);断碎(残缺破碎);断霞(片断的云霞)
(2) 陡峭 [abrupt]。如:断壁(峭壁);断石(陡峭的岩石)
断案、断案、断壁、断壁残垣、断编残简、断层、断肠、断炊、断代、断代史、断档、断点、断电、断定、断断、断断续续、断顿、断发文身、断根、断喝、断黑,断黑儿、断后、断鹤续凫、断乎、断魂、断火、断机、断齑画粥、断简残编、断交、断金、断经、断井颓垣、断句、断绝、断开、断口、断粮、断裂、断流、断垄、断路、断面、断命、断奶、断念、断片、断七、断气、断然、断水、断死、断送、断头、断头台、断瓦残垣、断弦、断线、断线风筝、断想、断行、断续、断言、断语、断狱、断垣残壁、断章取义、断折、断肢、断种、断子绝孙、断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