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丰肌弱骨的意思

fēngruò

丰肌弱骨



拼音fēng jī ruò gǔ

注音ㄈㄥ ㄐ一 ㄖㄨㄛˋ ㄍㄨˇ

解释丰润的肌肤,柔嫩的骨骼。形容女子或花朵娇嫩艳丽而有丰韵。

出处宋 范成大《园丁折花七品各赋一绝》:“丰肌弱骨自喜,醉晕妆光总宜。独立风前雨里,嫣然不要人持。”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女性。

感情丰肌弱骨是中性词。

繁体豐肌弱骨

近义丰肌秀骨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fēng   注音  ㄈㄥ   繁体    
部首  丨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DHK  仓颉  QJ  郑码  CI  四角  50000  结构  单一电码  0023  区位  2365  统一码  4E30  笔顺  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丰(豐)的拼音:fēng(ㄈㄥ)  

⒈ 容貌好看:丰润。丰腴(a.身体丰满;b.富裕;c.丰饶)。丰盈。

⒉ 风度神采:丰采(亦作“风采”)。丰度(美好的举止姿态,风度)。

⒊ 盛,多,大:丰盛。丰碑(高大的石碑,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丰富。丰沛。丰饶。

⒋ 姓。

统一码

丰字UNICODE编码U+4E30,10进制: 20016,UTF-32: 00004E30,UTF-8: E4 B8 B0。

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丰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仹䒠豐

汉英互译

abundant、great、plentiful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abundant, lush, bountiful, plen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丰的拼音:

fēng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一器物盛有玉形,下面是“豆”(古代盛器)。故“豐”本是盛有贵重物品的礼器。这由“豊”字可以得到证明。古文“豐与“豊”是同一个字,《说文》:“豊,行礼之器也。”本义:古代盛酒器的托盘)

(2) 中国古代礼器,形状像豆,用以承酒觯 [bean-like vessel]

豐,豆之豐满者也。——《说文》

饮酒实于觯,加于丰。——《仪礼·公食大夫礼》

(3) 蒲草 [the stem of cattail]

东序西向,敷重丰席,画纯。——《书·顾命》

(4) 地名

(5) 周国都名 [Feng capital]。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

(6) 秦沛县之丰邑,汉置县 [Feng county]。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

(7) 传说中的古侯国名 [Feng state]。如:丰侯(传说中的古代因喝酒而亡国的诸侯)

(8) 姓。春秋时鲁有丰愆。又如:丰将(复姓)

词性变化

丰的拼音:

fēng  

〈词性:形〉

(1) 草木茂盛 [luxuriant]

豐,茂也,盛也。——《广韵》

在彼丰草。——《诗·小雅·湛露》

丰殖九薮。——《国语·周语下》

韭曰丰本。——《礼记·曲礼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2) 又如:丰容(草木茂盛);丰彤(林木茂密的样子);丰林(丰茂的林木);丰荣(花木繁茂)

(3) 大;高大 [great;tall]

丰,大也。——《易·丰卦》

欲其丰也。——《周礼·考工记·函人》

(4) 又

羽丰则迟。

畜义丰功谓之仁。——《国语·周语中》

其亦必有丰败也哉!——《国语·楚语上》

铭功彝器,纪德丰碑。——《隋书·杨素传》

(5) 又如:丰石(高大的石碑);丰岸(大堤);丰居(高大的房屋);丰狐(大狐狸);丰祠(高大的祠堂);丰堂(高大的厅堂)

(6) 丰满;胖 [plump;full and round]

第一个肌肤微丰,身材合中。——《红楼梦》

(7) 又如:丰肌(丰润的肌肤);丰壮(丰满健壮);丰洁(健壮;俊美);丰致(美好的容貌和举止)

(8) 指农作物收成好 [bumper]

(9) 稻花香里说丰年。—— 宋· 辛弃疾《西江月》

(10) 又如:丰稔(庄稼成熟、丰收);丰歉(收成好坏);丰成(丰收);丰信(丰收的音信);丰索(年成的好坏);丰虚(丰收与荒歉。偏指荒歉)

(11) 盛多。多指事物的数量 [numerous]

不为丰约举。——《国语·楚语》。注:“盛也。”

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荀子·君道》

(12) 又如:丰沛(盛多的样子);丰财(多财);丰融(盛多的样子);丰霈(盛多的样子);丰露(盛多的甘露)

(13) 丰厚;富裕 [be rich;thick]

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14) 又如:丰利(丰厚的利益);丰施(丰厚的施与);丰秩(丰厚的俸禄);丰禄(优厚的俸禄);丰雍(丰厚雍和)

(15) 富饶 [richly endowed;fertile]

地沃野丰。——张衡《西京赋》

(16) 又如:丰阜(富饶);丰壤(肥沃富饶的土地);丰土(富饶的地方)

(17) 豆器所盛丰富的 [abundant]

故礼丰不足以效爱,而诚可以怀远。——《淮南子》

丰的拼音:

fēng  

〈词性:动〉

增大;扩大 [increase]

树中天之华阙,丰冠山之朱堂。——班固《西都赋》

丰的拼音: fēng  

〈词性:形〉

(1) 容貌丰满美好 [fine-looking;handsome]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诗·郑风·丰》

升长皆丰容。——谢灵运诗。注:“悦茂貌。”

(2) 又如:丰妍(丰美艳丽);丰容(容貌丰润美丽)

丰的拼音: fēng  

〈词性:名〉

通“风”。风度,风姿 [demeanor;graceful bearing]

一少年出,丰采甚都。(美好。)——《聊斋志异》。又如:丰雅(丰采文雅);丰裁(丰采,风姿,风度);丰格(风度格调);丰仪(风度仪表)

常用词组

丰碑、丰采、丰产、丰登、丰富、丰富多彩、丰功伟绩、丰厚、丰满、丰年、丰盛、丰收、丰衣足食、丰盈、丰腴、丰韵、丰姿、丰足

  拼音    注音  ㄐ一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86  EMN  五笔98  EWN  仓颉  BHN  郑码  QQD  四角  77210  结构  左右电码  5133  区位  2801  统一码  808C  笔顺  ノフ一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肌的拼音:jī(ㄐ一)  

⒈ 人或动物体内附着在骨头上或构成内脏的柔软物质,由许多纤维组成(通称“肌肉”):肌肤。肌理。心肌。随意肌。

统一码

肌字UNICODE编码U+808C,10进制: 32908,UTF-32: 0000808C,UTF-8: E8 82 8C。

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肌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lesh、muscle、thew

造字法

形声:从月、几声

English

muscle tissue; meat on bone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肌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几声。本义:肌肉)

(2) 同本义(先秦时期,“肌”表示人的肉;“肉”表示禽兽的肉) [muscle]

肌,肉也。——《说文》

度制,肌肤血气之情也。——《春秋繁露》

病在肌肤。——《韩非子·喻老》

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史记·扁鹊列传》

(3) 又如:肌肥骨重(形容身躯壮实魁悟);肌肌(肌肉强直的样子);肌肪(肌肤);肌革(肌肤,皮肉);肌骨(肌肉与骨骼)

(4) 引申指皮肤 [skin]

肌理细腻骨肉匀。——杜甫《丽人行》

一肌一容。——唐· 杜牧《阿房宫赋》

肌肤之所浸渍。——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肌衄(皮肤出血)

常用词组

肌肤、肌腹、肌隔、肌腱、肌觉、肌肉、肌体、肌质、肌注

  拼音  ruò   注音  ㄖㄨㄛˋ   
部首  弓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XUXU  仓颉  NMNIM  郑码  YZYT  四角  17127  结构  左右电码  1726  区位  4085  叠字  二叠字拆字  两个—  统一码  5F31  笔顺  フ一フ丶一フ一フ丶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弱的拼音:ruò(ㄖㄨㄛˋ)  

⒈ 力气小,势力小,与“强”相对:弱小。柔弱。脆弱。薄弱。弱不禁风。柔心弱骨(形容人心地温柔,性格和顺)。

⒉ 年纪小: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⒊ 不够,差点儿,与“强”相对:三分之一弱。

⒋ 差,不如:弱于。弱点。

⒌ 丧失(指人死):又弱了一个。

统一码

弱字UNICODE编码U+5F31,10进制: 24369,UTF-32: 00005F31,UTF-8: E5 BC B1。

弱字由两个—字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弱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bb、feebleness、infirmness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weak; fragile, delic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弱的拼音: ruò  

〈词性:形〉

(1) (会意。小篆字形,两把弯曲的弓,“彡”( shān  )象毛羽之形,合起来表示柔弱。本义:气力小;势力差)

(2) 同本义。与“强”相对 [weak;feeble]

弱,桡也。上象桡曲,彡象毛氂桡弱也。——《说文》

栋桡,本末弱也。——《易·大过》

颉遇王子弱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志弱而事强。——《淮南子·原道》

辅隙者则国必弱。——《孙子·谋攻》

众散为弱。——《左传·哀公十年》

有土者不可以言贫,有民者不可以言弱。——《商君书·错法》

两争曰弱。——《周书·武顺》

然操能克 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陈寿《隆中对》

弱者道之用。——《老子》

弱湍驰文舫,闲谷矫鸣鸥。——陶潜《游斜川》

(3) 又如:弱植(软弱无能,无法扶植);弱道(道家语。柔弱之道);弱人(势弱之人);弱湍(舒缓的流水);弱力(力量单薄;能力不强的人);弱才(才能平庸低下);弱孤(力孤力弱);弱门(胆小之人)

(4) 纤柔;软弱 [delicate]

苗其弱也欲孤。——《吕氏春秋·辨士》

弱柳青槐拂地垂。——唐· 卢照邻《长安古意》

(5) 又如:弱约(柔弱美好);弱骨(骨柔软;伶仃瘦骨);弱劣(软弱无力);弱愿(柔顺善良);弱蒂(细弱的叶柄或花蒂);弱腕(微细的手腕);弱藻(柔弱的水草)

(6) 虚弱;瘦弱 [infirm]

小人弱息,当得一子。——《南史·周盘龙传》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红楼梦》

(7) 又如:弱甲(老弱之兵);弱疾(身体瘦弱的疾病);弱息(柔弱的女子)

(8) 年幼,年少 [young]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9) 又如:弱笄(未成年的少女);弱丧(年少时丧失故居);弱岁(少年,弱冠的年龄);弱年(幼年);弱口(人口中之幼小者);弱年(年少;弱冠之年);弱辰(幼年);弱弟(幼弟)

(10) 小 [small]。如:弱门(小户);弱湍(微小的激流)

(11) 不足,略少 [less]

黄道日之所行也,…与赤道交于角五少弱。——《晋书》

(12) 坏 [bad]

有些儿好弱,你根柢不舍!——《西厢记诸宫调》

词性变化

弱的拼音: ruò  

〈词性:名〉

年少的人 [young]。如:弱息(子女;孩子)

弱的拼音: ruò  

〈词性:动〉

(1) 衰败 [decline]

姜族弱矣,而 妫将始昌。——《左传·昭公三年》

(2) 丧失 [lose]

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左传》

(3) 减少 [reduce]

不弱兵,欲攻齐。——《战国策》

(4) 削弱 [weaken]

专祸楚国,弱寡王室。——《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汉· 贾谊《过秦论上》

(5) 又如:弱寡(削弱孤立);弱敌(削弱敌人)

(6) 侵害 [encroach on]

鲁为 齐弱久矣。—— 宋· 苏轼《论孔子》

(7) 败 [be defeated]

战而不胜,则国亡兵弱,身死名息。——《韩非子》

(8) 惧怕 [fear]

别人弱他官府,我却不弱他。——《古今小说》

常用词组

弱不禁风、弱不胜衣、弱点、弱冠、弱碱、弱柳、弱脉、弱肉强食、弱视、弱手、弱酸、弱小、弱者、弱智、弱烛光灯

  拼音  gǔ gū   注音  ㄍㄨˇ ㄍㄨ   
简体部首  骨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骨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MEF  仓颉  BBB  郑码  LW  四角  77227  结构  上下电码  7539  区位  2539  统一码  9AA8  笔顺  丨フフ丶フ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骨的拼音:gǔ(ㄍㄨˇ)  

⒈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

⒉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⒊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⒋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其他字义

骨的拼音:gū(ㄍㄨ)  

⒈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⒉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统一码

骨字UNICODE编码U+9AA8,10进制: 39592,UTF-32: 00009AA8,UTF-8: E9 AA A8。

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bone、jackstraw、os

造字法

象形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骨的拼音:   

(1) ——表示声、形、动作。如:骨都都(形容连续不断向外冒);骨骨农农(咕咕哝哝;嘀嘀咕咕);骨辘辘(象声词。滚动声)

(2) 另见   

常用词组

骨嘟、骨朵儿、骨碌、骨碌碌

基本词义

骨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从冎( guǎ),  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

(2) 同本义 [bone]

骨,肉之覈也。——《说文》

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风生木与骨。——《管子·四时》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战国策·燕策》

以刀刺骨。——《韩非子·安危》

而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骨头,脊椎动物的骨骼的各个坚硬的部分。解剖学名词。如:骨空(即骨孔);骨腔;尺骨;肋骨;龙骨(鸟类的胸骨);听骨;颌骨

(4) 比喻在物体内部支撑的架子。如:钢骨水泥;船的龙骨;主心骨;骨扇(折扇)

(5) 人的躯干 [torso]。如:骨相(依人的骨胳与相貌,可推测其穷通祸福之五星);骨骸(形体)

(6) 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dead]

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骨殖;骨朽(死亡已久)

(8) 人的品质、气概 [character]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唐· 杜甫《送孔巢父发游江东兼呈李白》

(9) 又如:傲骨;媚骨;骨清(超凡脱俗,具有神仙资质);骨格(品德;气度)

(10) 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frame or forcefulness of a piece of writing]

蓬莱文章 建安骨,中间 小谢又清发。—— 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 又如:骨格(诗文的体式和风格);风骨(诗文雄健有力的风格)

(12) 比喻刚毅正直 [resolute and steadfast;upright]。如:骨直(躯干挺直。比喻刚正强毅);骨鲠之臣(刚正直谏之臣)

(13) 比喻瘦劲的书体 [vigorous]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引 南朝梁· 袁昂《古今书评》

(14) 又如:骨力

(15) 另见   

常用词组

骨刺、骨董、骨朵、骨肥厚、骨干、骨骼、骨鲠、骨鲠在喉、骨化、骨化、骨灰、骨灰盒、骨架、骨节、骨科、骨刻、骨力、骨立、骨料、骨瘤、骨牌、骨盆、骨气、骨肉、骨肉相连、骨瘦如柴、骨髓、骨炭、骨头、骨头架子、骨头节儿、骨血、骨折、骨殖、骨子、骨子里

丰肌弱骨: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