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ēng tún yǐ fù
注音ㄈㄥ ㄊㄨㄣˊ 一ˇ ㄈㄨˋ
解释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出处宋 李纲《上道君太上皇帝札子》:“犬戎之众,蜂屯蚁附,渡壕临城,梯长如云,箭落如雨。”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成群的人聚集在一处。
感情蜂屯蚁附是中性词。
繁体蜂屯蟻坿
近义蜂屯蚁聚、蜂屯乌合
动物生肖牛,虎,蛇
蜂的拼音:fēng(ㄈㄥ)
⒈ 昆虫,会飞,多有毒刺,能蜇人。有“蜜蜂”、“熊蜂”、“胡蜂”、“细腰蜂”等多种,多成群住在一起。
⒉ 特指“蜜蜂”:蜂巢。蜂房。蜂蜡。蜂蜜。蜂乳。蜂王(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蜂,专司产卵,通常每个蜂群只有一只。亦称“母蜂”)。蜂腰(a.蜂腰中间细,喻居中者最差;b.诗律“八病”之一;c.书法笔病之一)。
⒊ 〔蜂鸟〕鸟类中最小的一种,大小如大拇指,嘴细长。吃花蜜和花上的小昆虫。产于南美洲。
⒋ 众多:蜂起。蜂拥。蜂聚。蜂集。
蜂字UNICODE编码U+8702,10进制: 34562,UTF-32: 00008702,UTF-8: E8 9C 82。
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䗦䗬蚌蠭
bee、in swarms、wasp
形声:从虫、夆声
bee, wasp, hornet
详细解释◎ 蜂的拼音: fēng
〈词性:名〉
(1) (形声。从虫,夆( fēng )声。本义:蜂,一种昆虫。有蜜蜂、胡蜂、细腰蜂等。特指“蜜蜂”)
(2) 同本义 [wasp]
蜂,飞虫螫人者。——《说文》
蜂虿有毒。——《左传·僖公十二年》
蜂目而豺声。——《汉书·文元传》
蜜为液,蜂则阳物也。——《论衡·言毒》
(3) 又如:蜂虿(蜂与蝎子。泛指小毒虫);蜂臣(指蜂王以外的众蜂);蜂扇蚁聚(蜂翅扇动,蚂蚁聚合。比喻人虽众多起不了大作用)
(4) 特指蜜蜂 [bee;honey-bee]。如:蜂粉(蜜蜂采的花粉)
◎ 蜂的拼音: fēng
〈词性:形〉
(1) 比喻众多成群 [in swarms]
楚蜂起之将。——《史记·项羽本纪》
蜂午并起。——《汉书·刘向传》
谗言之徒蜂生。——《汉书·中山靖王胜传》
乡民蚁拥蜂攒,布满山麓。——《广东军务记》
(2) 又如:蜂出(群拥而出);蜂至(群集而至);蜂溃(像蜂群四处飞散样逃亡);蜂出泉流(像群蜂倾巢,如泉水涌流);蜂合豕突(如群蜂聚集,似野猪奔突。比喻众人杂沓会合,横冲直撞);蜂簇(群蜂簇拥)
(3) 通“锋”。兵器的尖端。引申为锐势,势头 [tendency]
今君起江东, 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 楚将,为能复立 楚之后也。——《汉书·陈胜项籍传》
蜂巢、蜂毒、蜂房、蜂糕、蜂聚、蜂蜡、蜂蜜、蜂起、蜂王、蜂窝、蜂窝煤、蜂箱、蜂拥
屯的拼音:tún(ㄊㄨㄣˊ)
⒈ 聚集,储存:屯粮。屯积。屯聚。
⒉ 驻军防守:屯兵。屯垦。屯田(驻军开垦田地)。
⒊ 村庄:皇姑屯。屯子(村庄)。
屯的拼音:zhūn(ㄓㄨㄣ)
⒈ 困难:屯蹇(不顺利,艰难困苦)。
屯字UNICODE编码U+5C6F,10进制: 23663,UTF-32: 00005C6F,UTF-8: E5 B1 AF。
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屯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collect、station、store up、village
会意:从贯一
village, hamlet; camp; station
详细解释◎ 屯的拼音: tún
〈词性:动〉
(1) (会意。从屮贯一。屮( chè ),草。一,土地。象草木初生的艰难。①( zhūn )本义:艰难。②引申义:聚集)
(2) 聚集 [assemble]
屯,聚也。——《广雅·释诂三》
胜广皆为屯长。——《汉书·陈胜传》。 师古曰:“人所聚曰屯。”
火与日,吾屯也。——《庄子·寓言》
屯骑罗而星布。——张衡《思玄赋》
(3) 又如:屯聚(会合,聚集);屯屯(聚集);屯合(聚集);屯行(集中行进);屯萃(聚集);屯结(聚集;集结);屯塞(聚拢堵塞);屯师(集结军队);屯居(聚居)
(4) 戍守,驻扎 [garrison]
屯大泽乡。——《史记·陈涉世家》
屯于境上。——《史记·魏公子列传》
屯新野。——《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屯封(屯守之地);屯堡(军队戍守的保垒);屯卫(派兵驻守护卫);屯籍(登载屯兵的名册);屯夫(守卒);屯列(布防,屯驻);屯次(驻扎);屯防(驻兵防御);屯住(屯驻。驻守);屯泊(驻扎)
(6) 屯田 [have garrison troops open up wasteland and grow food grain]。如:屯政(有关屯田的事务);屯丁(屯田之人);屯田客(募来屯田的农民);屯弁,屯衙(管理屯田的小吏);屯收(屯田的收益);屯利(屯田之利);屯官(掌管屯田事务的官)
(7) 积聚。聚集储存起来 [store up]
蜂屯蚁杂,不可爬搜。——唐· 韩愈《送郑尚书序》
(8) 又如:屯积(积聚财货);屯粮;屯积居奇(把奇货储存起来,待机高价出售);屯云(积聚的云气)
(9) 阻塞 [block]。如:屯门;屯路;屯咽(阻塞);屯街塞巷
◎ 屯的拼音: tún
〈词性:名〉
(1) 屯子,村庄 [village]。如:屯落(村庄;村落)
(2) 兵营 [camp]
请以令发师置屯籍农。——《管子》
(3) 小山 [hill]
生于陵屯。——《庄子·至乐》
(4) 河港靠船之处 [pier]
有七十二道深河港屯。——《黄花峪》
(5) [马雅历法]∶年 [tun],由十八个月、每月二十天构成的三百六十天的周期,并且用作再加五天的三百六十五天的马雅历长年的基础
屯兵、屯积、屯集、屯街塞巷、屯聚、屯垦、屯守、屯戍、屯田、屯扎、屯长、屯驻、屯子
◎ 屯的拼音: zhūn
〈词性:形〉
(1) 艰难;困顿 [hard]
屯,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从屮,贯一尾曲。一,地也。指事。——《说文》
屯者,物之始生也。——《易·序卦》
屯见而不失其居。——《易·杂卦》
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易》
见僧心暂静,从俗事多屯。——唐· 项斯《落第后归觐喜逢僧再阳》
(2) 又如:屯穷(困顿贫穷);屯邅(困顿不得志);屯蹇(艰难困苦,不顺利);屯謇(艰难,不顺利);屯蹶(艰难困顿)
(3) 迟钝 [slow]。如:屯钝(迟钝,笨拙);屯闵(迟钝愚鲁)
◎ 屯的拼音: zhūn
〈词性:动〉
(1) 吝惜 [grudge]
屯其膏。——《易·屯》
(2) 又如:屯膏(吝于对下广施德泽)
(3) 另见 tún
蚁(蟻)的拼音:yǐ(一ˇ)
⒈ 〔蚂蚁〕昆虫的一科,种类很多,一般体小,呈黑、褐红等色,多在地下做窝,群居生活。简称“蚁”:蚁封(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蚁聚。蚁命(喻微贱的生命)。蚁民(旧时人民对官府的自称,多用于诉状呈文)。
蚁字UNICODE编码U+8681,10进制: 34433,UTF-32: 00008681,UTF-8: E8 9A 81。
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蟻螘
ant
形声:从虫、义声
ants
详细解释◎ 蚁的拼音:
蟻、螘 yǐ
〈词性:名〉
(1) (形声。从虫,义声。本作“螘”。本义:蚂蚁)
(2) 膜翅类昆虫名。俗称蚂蚁 [ant]
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螘也。——《庄子》
(3) 又如:蚁附蝇趋(如蚁附膻,如蝇逐臭。意指攀附、奉承);蚁聚蜂屯(像蚂蚁和蜜蜂一样杂乱地聚集在一起)
(4) 酒的泡沫 [foam]。如:蚁绿(有浮沫的酒);蚁尊(酒杯。借指酒);蚁瓮(酒坛)
(5) 玄色 [black]
麻冕蚁裳。——《书》。郑玄注:“蚁谓色玄也。”
(6) 又如:蚁裳(玄色下衣)
◎ 蚁的拼音:
蟻 yǐ
〈词性:形〉
比喻卑微;微末;小 [tiny;humble]。如:蚁悃(谦称自己的诚挚心意);蚁鼻(比喻微细);蚁窍(小洞);蚁斗(比喻微末的争斗);蚁斗蜗争(比喻微末的争斗)
蚁蚕、蚁巢、蚁垤、蚁甲、蚁民、蚁丘、蚁酸、蚁王、蚁冢
附的拼音:fù(ㄈㄨˋ)
⒈ 另外加上,随带着:附体。附件。附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附庸。附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附附”;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附附,十年乃成”)。附赘悬疣。
⒉ 同意,赞同:随声附和。附议。
⒊ 捎带:“一男附书至”。
⒋ 靠近:附近。附耳低言。
⒌ 依从:依附。归附。趋炎附势。
附字UNICODE编码U+9644,10进制: 38468,UTF-32: 00009644,UTF-8: E9 99 84。
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附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孚坿駙
add、appose、attach、enclose
形声:从阝、付声
adhere to, append; rely on near to
详细解释◎ 附的拼音:
坿 fù
〈词性:动〉
(1) (形声。从阜,付声。从“阜”( fù ),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 bù )本义:小土丘。《说文》:“附娄,小土山也。”)
(2) 沾着,附着 [adhere]
如涂涂附。——《诗·小雅·角弓》
是故涂不附。——《考工记·轮人》
丈人附耳谓先生曰:“有匕首否?”——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附缠(附着,纠缠住);附离(附着)
(4) 依傍;依附 [rely on;depend on]
附于诸侯,曰附庸。——《礼记·王制》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史记·魏公子列传》
齐人勿附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5) 又如:附势;附籍天潢(依附皇室);附郭(近城的地方;郊外);附纳(依附交结);附顺(依附顺从);附权(依附权贵)
(6) 附带 [add;enclose;attach;annex]。如:附项(附带的事项);附记(附带记述);附呈(附带送上);附款(文件中的附带条款或款项);附答(附带)
(7) 归附 [submit to the authority of another]
荆州之民附 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
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汉书·食货志》引汉· 贾谊《论积贮疏》
(8) 又如:附众(使众人归附);附款(归附款服);附化(归化);附就(俯就,屈己从人);附悦(顺从悦服)
(9) 附会 [strain one's interpretation]。如:附甲(在他人的奏议上签名以示附议);附合(附会);附讹(附会讹谬)
(10) 佩带 [wear;attatch]
西门豹急,佩韦以自缓; 董安于缓,带弦以自促。急之与缓,俱失中和,然而韦弦附身,成为完具之人。——《论衡》
(11) 靠近 [be near]
燕不用而耳不附。——《韩非子·用人》
其附于刑者,归于土。——《周礼·大司徒》
(12) 又如:附火(靠近火取暖)
(13) 增益 [gain]
刻死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荀子·礼论》。注:“附,增益也。”
(14) 如:附益(增益,增加);附说(增加解说)
(15) 搭乘[船] [take]。如:附搭(搭乘);附舟(搭船)
(16) 捎带;寄 [bring]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 杜甫《石壕吏》
(17) 通“抚”( fǔ )。体恤,抚慰 [show solicitude for;placate]
昭公之弟商人以 桓公死争立而不得,阴交贤士,附爱百姓。——《史记·齐世家》
◎ 附的拼音: fù
〈词性:名〉
(1) 树木外表的粗皮 [coarse bark]
(2) 中草药“附子”的简称 [prepared a conile root]
(3) 通“腑”。脏腑 [viscera]
臣幸得托肺附。——《汉书·楚元王传》
(4) 姓
附带、附带、附点、附耳、附和、附会、附骥、附骥尾、附加、附加、附近、附录、附设、附属、附属国、附图、附言、附议、附庸、附庸风雅、附载、附则、附注、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