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粉妆玉琢的意思

fěnzhuāngzhuó

粉妆玉琢



拼音fěn zhuāng yù zhuó

注音ㄈㄣˇ ㄓㄨㄤ ㄩˋ ㄓㄨㄛˊ

解释白粉装饰的,白玉雕成的。形容女子妆饰的漂亮或小孩长得白净。也用来形容雪景。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

例子江山万里,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峻青《瑞雪图》)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定语;形容女子妆饰白净。

感情粉妆玉琢是中性词。

繁体粉妝玉琢

近义粉妆玉砌、粉装玉琢

英语decked out beautifully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fěn   注音  ㄈㄣˇ   
部首  米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OWVN  五笔98  OWVT  仓颉  FDCSH  郑码  UFOY  四角  98927  结构  左右电码  4720  区位  2359  统一码  7C89  笔顺  丶ノ一丨ノ丶ノ丶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粉的拼音:fěn(ㄈㄣˇ)  

⒈ 细末儿:粉末。粉剂。粉尘。米粉。花粉。药粉。漂白粉。

⒉ 特指化装用的粉末:香粉。粉墨登场。粉黛。扑粉。粉霜。

⒊ 用涂料抹刷:粉刷。粉饰。

⒋ 使破碎,成为粉末:粉碎。粉身碎骨。

⒌ 白色的或带粉末的:粉墙。粉蝶。粉连纸。粉笔。

⒍ 用豆粉或别的粉做成的食品:粉丝。凉粉。粉皮。粉芡(qiàn  )。米粉肉。

⒎ 浅红色:粉色。粉花。

统一码

粉字UNICODE编码U+7C89,10进制: 31881,UTF-32: 00007C89,UTF-8: E7 B2 89。

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powder

造字法

形声:从米、分声

English

powder, face powder; plast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粉的拼音: fěn  

〈词性:名〉

(1) (会意。从米,从分,分亦声。本义:米细末。亦指谷类、豆类作物子实的细末)

(2) 同本义 [rice powder]

粉,傅面者也。——《说文》

藻火粉米。——《书·益稷》。郑注:“粉米,白米也。”

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世说新语·汰侈》

(3) 妆饰用的白色粉末,亦有染成红色者 [face powder]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 魏明帝疑其傅粉。——《世说新语·容止》

(4) 又如:脂粉;粉面(傅粉的脸)

(5) 泛指细末状物质 [powder]。如:粉沸(粉末飞扬腾涌);粉节(带有白粉的竹节。亦借指竹)

(6) 用米、豆类或马铃薯等淀粉制成的食品,特指粉条或粉丝 [noodles or vermicelli made from bean or sweet potato starch]

他一时慌了,弯下腰去抓那粉汤。——《儒林外史》

(7) 又如:米粉;炒粉;凉粉;粉汤(粉丝汤);粉团(食品名。用糯米制成,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犹今之麻团)

(8) 绘画用的颜料 [paint]。如:粉墨(绘画用的白粉与黑墨。泛指绘画颜料);粉绘(粉缋。彩色的图画)

词性变化

粉的拼音: fěn  

〈词性:动〉

(1) 研成粉末;粉碎 [smash]

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释名》

(2) 又如:粉零麻碎(极言粉碎);粉骨捐躯(谓粉碎骨,献出生命)

(3) 涂饰;粉饰 [white-wash]。如:粉拂(粉扑。敷粉时用以蘸粉拍脸);粉堞(用白垩涂刷的女墙)

(4) 奖饰,称誉 [cosmetic;praise]。如:粉饰

粉的拼音: fěn  

〈词性:形〉

(1) 白色的;带白色的;粉红色的 [white;pink]

粉粳五十斛。——《红楼梦》

(2) 又如:粉粳(呈粉红色的粳米);粉巾(白色汗巾);粉白(形容女子面容白皙、姣好;亦形容洁白);粉色(白色;亦指粉红色。常用以形容有关艳情的事件)

常用词组

粉笔、粉肠,粉肠儿、粉刺、粉黛、粉坊、粉末、粉墨、粉墨登场、粉嫩、粉皮、粉芡、粉墙、粉墙、粉身碎骨、粉饰、粉饰太平、粉刷、粉丝、粉碎、粉条、粉头、粉妆玉琢

  拼音  zhuāng   注音  ㄓㄨㄤ   繁体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UVG  仓颉  LMV  郑码  TIZM  四角  34140  结构  左右电码  1182  区位  5517  统一码  5986  笔顺  丶一丨フ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妆(妝)的拼音:zhuāng(ㄓㄨㄤ)  

⒈ 修饰、打扮:化妆。妆饰。妆点。

⒉ 供打扮用的物品,演员的衣装服饰:上妆。卸妆。

⒊ 女子出嫁时陪送的衣物:嫁妆。

⒋ 修饰,打扮的式样:时妆。古妆。

统一码

妆字UNICODE编码U+5986,10进制: 22918,UTF-32: 00005986,UTF-8: E5 A6 86。

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妆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妝娤粧糚䊋

汉英互译

make up、trousseau

造字法

形声:从女、爿(zhuānɡ)声

English

to adorn oneself, dress up, use make-u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妆的拼音:

妝、粧 zhuāng  

〈词性:动〉

(1) (形声。从女,爿( pán  )声。本义:梳妆打扮)

(2) 同本义 [apply makeup]

妝,饰也。——《说文》。字亦作娤。

不待饰装(妆)。——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靓莊(妆)刻饰。——司马相如《上林赋》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唐· 白居易《琵琶行》

(3) 又

梦啼妆泪红阑干。

绿云扰扰,开妆镜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鬓衰颜不复妆。——鲍照《拟行路难》

想着他眉儿浅浅描,脸儿淡淡妆。——王实甫《西厢记》

(4) 又如:妆束(打扮的样式);妆台(妇女梳妆用的镜台。亦借指闺房);妆严(妆束;打扮)

(5) 假装。同“装” [pretend]

叉手躬身,妆聋做哑。——王实甫《西厢记》

(6) 又如:妆谎子(装腔,作假);妆晃(装门面,摆样子)

词性变化

妆的拼音:

zhuāng  

〈词性:名〉

(1) 女子身上的妆饰、脂粉 [woman's personal adorn ments]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乐府诗集·木兰诗》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杜甫《新婚别》

(2) 又如:艳妆;浓妆;妆光(盛装的容貌);妆盒(盛梳妆品的盒子);妆泪(女子的粉泪);妆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等物)

(3) 演员身上的装饰 [decorations]。如:卸妆

(4) 装饰的式样 [style]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啼妆自俨然。——唐· 李群玉《黄陵庙》

(5) 又如:宣和妆;宫样十八九妆;妆束(服饰);妆梳(梳妆打扮的款式);妆饰(打扮的样式)

常用词组

妆扮、妆奁、妆饰、妆新

  拼音    注音  ㄩˋ   
部首  玉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GYI  仓颉  MGI  郑码  CS  四角  10103  结构  单一电码  3768  区位  5181  统一码  7389  笔顺  一一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玉的拼音:yù(ㄩˋ)  

⒈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⒉ 美,尊贵的,敬辞: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⒊ 姓。

统一码

玉字UNICODE编码U+7389,10进制: 29577,UTF-32: 00007389,UTF-8: E7 8E 89。

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jade、pure、fair、beautiful、handsome

造字法

象形:像绳子串着玉石

English

jade, precious stone, ge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玉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 同本义 [jade]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文》

君无故玉不去身。——《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

五玉。——《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王齐则共食玉。——《周礼·王府》

惟辟玉食。——《书·洪范》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3) 又如:玉情儿(玉石的质量、成色);玉墀(白玉台阶);玉阙(宝座;皇宫);玉虚(道教指玉帝的居处);玉树(指槐树);玉砚(玉石制的砚台);玉雕(玉石雕成的工艺品);玉栏(玉石制的栏杆)

(4) 泛指玉石的制品 [jade]。如:玉尺量才(考试);玉鉴(玉镜);玉斝(玉酒器);玉辇(君后坐的车);玉笈(玉饰的书籍)

(5) 指玉制的乐器 [jade instrument]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

(6) 又如:玉徽(美玉装饰的琴);玉轸(琴上的玉制弦柱);玉振金声(演奏古乐,以钟发声,以罄收韵,集众音之大成。金指钟,玉指罄)

(7) 比喻色泽晶莹如玉之物 [sth.resembling jade]。如:玉色瑗姿(色泽如玉,姿态万行);玉溜(目光);玉箸(玉筯。死后垂下的鼻涕);玉笋(美女的手指);玉竹(一种竹,颜色青黄相间)

(8) 比喻美德、贤才 [virtue;moral excellence;worthy person]

君子比德如玉。——《礼记》

(9) 又如:玉笋之班(人材行列。唐末朝士风貌优异有才华的人,称玉笋。得与其列者称玉笋班);玉堂金马(指翰林出身;亦指出身高贵,文武双全);玉堂(翰林院);玉音(帝王的话语)

词性变化

玉的拼音:   

〈词性:形〉

(1) 敬辞。多用以尊称对方的身体言行等 [your]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战国策》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白居易《长恨歌》

(2) 又如:玉文(对文字的美称);玉面(尊称人的容颜);玉札(对别人书信的敬称);玉躬(玉体);玉声(对他人言语的敬称)

(3) 形容美好 [beautiful]。如:玉蕴辉山(周身包含着耀人的光彩);玉女(美女;仙女)

(4) 形容洁白 [pure as jade]。如:玉魄(月华);玉屑(喻洁白的雪花);玉珥(太阳两边的云气);玉羽(洁白的羽翼)

(5) 珍贵 [valuable;precious]。如:玉苗(珍贵的幼苗);玉编(珍贵的典籍)

常用词组

玉版宣、玉帛、玉成、玉带、玉雕、玉斗、玉壶、玉皇、玉茭、玉洁、玉洁冰清、玉兰、玉兰片、玉立、玉米、玉米面、玉米片、玉盘、玉佩、玉器、玉清宫、玉容、玉润、玉搔头、玉色、玉山、玉食、玉石、玉石俱焚、玉蜀黍、玉碎、玉体、玉兔、玉玺、玉言、玉叶金枝、玉液、玉音、玉宇、玉簪、玉札、玉照

  拼音  zhuó zuó   注音  ㄓㄨㄛˊ ㄗㄨㄛˊ   
简体部首  王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玉部  
五笔86  GEYY  五笔98  GGEY  仓颉  MGMSO  郑码  CGS  四角  11132  结构  左右电码  3820  区位  5533  统一码  7422  笔顺  一一丨一一ノフノノ丶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琢的拼音:zhuó(ㄓㄨㄛˊ)  

⒈ 雕刻玉石,使成器物,常喻用心推敲考虑、刻意求工:琢磨。雕琢(a.雕刻玉石等;b.过分地修饰文字,使人觉得不自然,如“琢琢之风不可长”)。琢刻。琢句。玉不琢,不成器。

其他字义

琢的拼音:zuó(ㄗㄨㄛˊ)  

⒈ 〔琢磨〕思索、考虑,如“他的话我琢琢了很久,不明白什么意思”(“磨”读轻声)。

统一码

琢字UNICODE编码U+7422,10进制: 29730,UTF-32: 00007422,UTF-8: E7 90 A2。

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琢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arve、chisel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polish jade; cut jad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琢的拼音: zhuó  

〈词性:动〉

(1) (形声。从玉,豖( chù  )声。本义:雕刻加工玉石)

(2) 同本义 [carve and polish;chisel]

琢,治玉也。——《说文》

雕谓之琢。——《尔雅》

玉不琢,不成器。——《礼记·学记》

和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子宝。——《荀子》

如琢如磨。——《诗·卫风·淇奥》。毛传:“玉曰琢,石曰磨。”

(3) 又如:琢玉(雕刻加工玉石);琢火(琢石冒出火星);琢治(雕琢玉石等);琢克(雕刻);琢雕(雕琢,指雕刻金玉为器)。泛指雕刻加工其他物品

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墨子》

(4) 撰文时的修改加工,琢磨 [polish]

良工存旧笔,老叟琢新诗。——赵汴《游青城山》

浅斟杯酒红生颊,细琢歌词稳称声。——苏轼《和致仕张郎中春书》

(5) 又如:琢句(修饰文句);琢刻(修饰文辞)

常用词组

琢磨、琢石

基本词义

琢的拼音: zuó  

另见 zhuó  

常用词组

琢磨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