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ǒu jí yáng huí
注音ㄈㄡˇ ㄐ一ˊ 一ㄤˊ ㄏㄨㄟˊ
解释犹言否极泰来。
出处清·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祸盈业满,否极阳回。”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厄运结束。
感情否极阳回是中性词。
繁体否極陽迴
近义否极泰来、否极泰回
英语After rain comes clear shining.
动物生肖牛,虎,蛇
否的拼音:fǒu(ㄈㄡˇ)
⒈ 表示不同意,不认可:否定。
⒉ 不,用在表示疑问的词句里:可否?。
⒊ 不如此,不是这样,不然:否则。学则正,否则邪。
否的拼音:pǐ(ㄆ一ˇ)
⒈ 不好,坏,恶:否极泰来(“否”和“泰”,前者是坏卦,后者是好卦。指事情坏到了极点,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化)。未知善否。
否字UNICODE编码U+5426,10进制: 21542,UTF-32: 00005426,UTF-8: E5 90 A6。
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不
deny、nay、negate、no
可
会意:从不、从口
not, no, negative; final particle
详细解释◎ 否的拼音: fǒu
〈词性:副〉
(1) (会意。从口,从不。“不”亦兼表字音。本义:不然,不是这样)
(2) [古]∶不,不然,不如此 [nay;no]
否,不也。——《说文》
否臧凶。——《易·师》
否德黍帝位。——《书·尧典》。注:“皆训不。”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战国策·魏策》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这是妥当的办法吗?否
(4) 非,不是 [not]
大人否亨。——《易·否卦》
否则熟虑而从之。——《礼记·表记》。注:“谓非己志也。”
夫建国设都,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也。——《墨子》
(5) ——用于“能否”、“可否”、“是否”中。如:明日能否出发,需视天气而定
(6) 用在疑问句末,构成是非问句
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又如:汝知之否
(8) 另见 pǐ
否定、否决、否决权、否认、否则
◎ 否的拼音: pǐ
〈词性:动〉
(1) 闭塞;阻隔不通 [block]
否,隔也。——《广雅》
否难知也。——《诗·小雅·何人斯》
否者,蔽固不通之称。——《匡谬正俗》
否者,闭而乱也。——《汉书·刘向传》
(2) 又如:否滞(停滞;阻塞);否塞(闭塞不通);否结(阻滞,郁结。比喻运数不好);否隔(亦作“否鬲”。隔绝不通);否道(壅蔽之道);否闭(闭塞不通)
(3) 贬斥 [denounce;censure]
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世说新语》
(4) 变坏;灭绝 [become extinct]
若到天地昏曚而万物否矣。——《西游记》
不择善否。——《庄子·渔父》
◎ 否的拼音: pǐ
〈词性:形〉
(1) 困厄;不顺 [poverty-stricken]
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左传·宣公十二年》
(2) 又如:否屈(困顿受挫);否败(穷困;时运不好);否往泰来(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否而末泰(时局动荡不安);否运(恶运,坏运)
(3) 恶 [evil]
未知臧否。——《诗·大雅·抑》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4) 又如:否心(邪恶之心);否德(卑劣的品德);否臧(善恶)
(5) 通“鄙”。鄙陋 [superficial;shallow]
不善少而否老。——《庄子·大宗师》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6) 又如:否妇(鄙陋的妇女)
〈词性:名〉
(1) 通“痞”。病名,胸中满闷结块的病 [lump in the abdomen]
心下否痛。——《素问·五常政大论》
(2) 又如:否肿(痞块肿胀)
(3) 另见 fǒu
否极泰来、否泰
极(極)的拼音:jí(ㄐ一ˊ)
⒈ 顶端,最高点,尽头:登极(帝王即位)。登峰造极。
⒉ 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磁体的正负两端:极地(极圈以内的地区)。极圈。北极。阴极。
⒊ 尽,达到顶点:极力。极目四望。物极必反。
⒋ 最高的,最终的:极点。极限。极端。极致。
⒌ 国际政治中指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和国家集团:多极化趋势。
⒍ 准则:为民立极。
⒎ 疲乏:人极马疲。
⒏ 古同“亟”,急。
⒐ 古同“殛”,杀或罚。
⒑ 副词:表示最高程度:极其。极为(wéi )。
极字UNICODE编码U+6781,10进制: 26497,UTF-32: 00006781,UTF-8: E6 9E 81。
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极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裕極㭲
bally、best、damned、fearfully、mighty、pole、terribly
形声:从木、及声
extreme, utmost, furthest, final
详细解释◎ 极的拼音:
極 jí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2) 同本义 [ridgepole]
極,栋也。——《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
万载宫极。——《汉书·天文志》
有夫妻臣妾登极。——《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
茂初在 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 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后汉书·蔡茂传》
(3) 最高的地位 [highest position]
今以三寸之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史记·留侯世家》
(4) 又如:极峰(最高层的官员)
(5) 特指君位 [throne]
建用皇极。——《书·洪范》
(6) 又如:登极(登君位)
(7) 顶点,最高处;最高最远的处所 [top]
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世说新语·文学》
屋极有窗。——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登峰造极;极巅(山顶端);极至(极度,极顶。顶点);极峰(最高层的官员)
(9) 尽头;极限 [extremity]
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极,指最痛苦的地步。)——《孟子·梁惠王上》
至治之极。——《史记·货殖列传》
(10) 又如:极地(绝处);极界(界限);极际(边际,尽头);极尽(终点,尽头);极则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11) 地球的南北两端 [pole]。如:极流(从地球南北极移向赤道的潮流);极光;极冠。又指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的输入输出端。如:南极;北极;正极;负极
(12) 北极星 [Polaris]
譬众星之环极。——张衡《西京赋》
(13) 又如:极枢(指北极星和天枢星)
(14) 最高准则、标准 [highest norm,highest standard]
莫匪尔极。——《诗·周颂·思文》
立名者,行之极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 极的拼音:
極 jí
〈词性:副〉
(1) 最,非常,狠,满 [extremely;exceedingly;oumost;very]
初极狭。——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极为神速。——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备极欢洽。——《广东军务记》
极盛于十六世纪。——蔡元培《图画》
(2) 又如:极荷(深深承蒙);极通(很对);极打(狠打,痛打)
◎ 极的拼音:
極 jí
〈词性:动〉
(1) 至,到达 [reach]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柳宗元《永州八记》
(2) 极天际地(直达天边,遍及大地。形容广大无边);极天爬地(用尽一切办法);极明(直至天明);极格(及格。达到标准);极海(至海);极晨(直到次日清晨)
(3) 穷尽,竭尽 [exhaust]
平原远而极目兮。——王粲《登楼赋》
不得极夫游之乐。(极,使尽,使动用法。夫,指示代词,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南极潇湘。——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极力为之。——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4) 极情尽致(感情充沛,神态逼真);极望(尽目所见,放眼远望);极言(尽言无余);极目(穷尽目力,眺望远方)
(5) 深探,穷究 [study deeply]。如:极本穷源(彻底地推究本源);极问(追根问底);极深研几(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
(6) 通“殛”。惩罚,诛杀 [punish]
子之罪大极重。——《庄子·盗跖》。《尔雅·释言》:殛,诛也。言罪大而诛重也。极、殛古字通。
故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故圣人极。——《韩非子·用人》
(7) 又如:极法(极刑。死刑;重刑)
(8) 到达极点 [reach the limit]
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极,至多,最多,动词状语。)——《资治通鉴》
◎ 极的拼音:
極 jí
〈词性:形〉
(1) 最高的、最远的,达到极点的 [extreme]
地势极而南溟深。——王勃《滕王阁赋》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司马迁《报任安书》
极天云一线。——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极塞(遥远荒僻的边塞地区);极处(极高、极远之处);极路(非常遥远的路);极源(远源)。如:极口(满口);极仄(很险的诗韵);极色(黑白两色。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最低,均为无彩色,正好处于两个极端,故称)
(3) 通“亟”。
(4) 急速 [fast]
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书·大诰》
队有急,极发其近者往佐。——《墨子·杂守》
诸侯假之威久而不知极已者殆。——《管子·枢言》
无羽无翼,反复甚极。——《荀子·赋篇》
(5) 又如:极走(急促地奔跑);极言(急忙告诉);极卒(尽快完成)
(6) 着急 [anxiously]。如:极头么花(极头麻花。形容干着急没办法);极切(急切,迫切);极躁(着急)
(7) 儆戒 [respectfully]。如:极戒(儆戒)
(8) 屡次,一再 [repeatedly;again and again]
以极聘于诸侯。——《管子·小匡》
极大、极大值、极地、极点、极度、极端、极峰、极锋、极光、极好、极化、极乐世界、极目、极品、极谱、极期、极其、极区、极圈、极图、极望、极限、极小、极刑、极性、极右、极值、极致、极昼
阳(陽)的拼音:yáng(一ㄤˊ)
⒈ 明亮。
⒉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二气。图形:⚊(U+268A)。
⒊ 指“太阳”:阳光。阳面。阳历。向阳。夕阳。
⒋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
⒌ 温暖:阳春。
⒍ 外露的,明显的:阳沟。阳奉阴违。
⒎ 凸出的:阳文图章。
⒏ 关于活人的:阳间(人世间)。阳宅。阳寿。
⒐ 带正电的:阳极。阳电。阳离子。
⒑ 男性生殖器:阳痿。
⒒ 古同“佯”,假装。
⒓ 姓。
阳字UNICODE编码U+9633,10进制: 38451,UTF-32: 00009633,UTF-8: E9 98 B3。
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陽阦氜昜
in relief、male genitals、open、overt、positive、this world
阴
原为形声:从阝、日声
'male' principle; light; sun
详细解释◎ 阳的拼音:
陽 y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昜( yáng )声。从阜,与山有关。本义:山南水北)
(2) 同本义 [south of a hill or north of a river]
阳,高明也。——《说文》
山南为阳,水北为阳。——《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
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尔雅》
利刊阳木而火之。——《周礼·柞氏》。注:“生于山南为阳木。”
河阳之北。——《列子·汤问》
华山之阳。——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阳谷皆入汶。—— 清· 姚鼐《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 汶水西流。
(3) 又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阳陆(山之南);阳濒(水之北岸);阳林(生在山南的林木);阳木(山南之木);阳柯(向阳光或南向的树枝);阳崖(向南的山崖);阳坡(向阳的山坡)
(4) 太阳[sun]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诗·小雅·湛露》
阳春布德泽。——《乐府诗集·长歌行》
斜阳草树。——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少年如朝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阳精(太阳);斜阳;阳宗(指太阳);阳明(太阳、阳光。也指光明。人体经络名);阳彩(日光,太阳的色彩)
(6) 物体的正面,前面 [in front;at the head]
自昔以钱之有字处为阴,无字处为阳。——清· 顾炎武《日知录·钱面》
(7) 男性生殖器 [male genitals]
其国男子年五十余,阳多痿。——《海国闻见录·东洋记》
(8) 又如:阳物(男性生殖器)
(9) 农历十月的别称 [the tenth month of the lunar year]。如:阳月(农历十月的别名,也称小阳春);阳朔(农历十月初一)
(10) 精液 [semen]
女子七七四十九阴绝,男子八八六十四阳绝,过此为婚为野合。——《玉堂嘉话》
(11) 外面 [outside;out]
必谋功不察志,论阳效不存阴计。——汉· 王充《论衡定贤》
(12) 又如:阳浮(表面顺从);阳效(表面的功效);阳冻(地面上的冰冻);阳事(外治,宫廷以外的政事);阳冰(结在水面的冰)
(13) 晴天 [fine day;sunny day]
仰福帝居,阳曜阴藏。——《文选·张衡·西京赋》
(14) 天 [sky;heavens]
阳灵停曜于其表,阴祗雾于其里。——《文选·左思·魏都赋》
(15) 又如:阳灵(天神);阳祀(祭天及宗庙)
(16) 人世 [the world]
唐王游地府,回生阳世,开设水陆大会,超度阴魂。——《西游记》
(17) 又如:阳类(人世间的物类);阳寿(人在世间的寿命);阳报(在人世间得到的报应);阳功(人间功德)
(18) 额 [front]。又指前面正面
凡卜,辨龟之上下,左右,阴阳,以授命龟者,而诏相之。——《周礼》
(19) 眸子。借指美目 [pupil]
阳,《方言》:燕、 代、 朝鲜、 洌水之间或好目为阳。——卷子本《玉篇》
(2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阳是贯彻于一切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 [(in Chinese philosophy,medicine,etc.) Yang,the masculine or positive principle in nature]。如:阴阳二气;阳九
(21) 古代阴阳家、方士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一元为一百零六岁,有旱灾九年,称为阳九。其余尚有阴九、阴七、阳七、阴五、阳五、阴三、阳三等。阳为旱灾,阴为水灾。
(22) 太乙数以四百五十六年为一阳九,二百八十八年为一百六。阳九为奇数,为阳数之穷;百六,偶数,为阴数之穷。
(23) 道家称三千三百年为小阳九,小百六;九千九百年为大阳九,大百六。(天厄称为阳九,地亏称为百六);阳干(指十干中的甲、丙、戊、庚、壬。即列于单数位天干。与阴相对);阳木(春夏所生的树木。一说为山南之木);阳辰(相术家以十二地支中的单数位,子、寅、辰、午、申、戊六日为阳辰,余六日为阴辰);阳鱼(鱼。因其生于阴生属于阳,故名);阳童(未成年而死的庶子。一说男孩夭亡为阳童,女孩夭亡为阴童);阳施(阳气散布);阳道(外事,政事);阳会(古俗妇女于每月十九日夜举行的一种聚会);阳德(阳气。也指日);阳错(阴阳家的迷信之说);阳声(古乐声分阴阳,六律为阳声。也指清声);阳灵(祭天之所。也指太阳)
(24) 中国中医学上指人体内部某些器官 [internal organ]
太阳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素问》
(25) 又如:阳病(中医指阳虚有寒的病症);阳疾(中医指热邪)
(26) 春秋国名 [Yang state]。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南
(27) 春秋燕邑名 [Yang city]。在今河南省唐县东北
(28) 指春夏 [spring and summer]
夫人在阳则舒,在阴则惨,此牵乎天者也。——张衡《西京赋》
(29) 又如:阳和(春天的暖气);阳夏(夏季);阳时(春夏之时);阳官(指《周礼》中的春官)
(30) 中午 [noon]
夏后氏祭其暗,殷人祭其阳,同人祭日以朝及暗。——《礼记》
(31) 通“旸”。日出 [coming out of the sun]
殷人祭其阳。——《礼记·祭义》。郑玄注:“阳,读为曰雨曰旸之旸。”
艾,时阳若。——《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32) 姓。如:阳成(复姓)
◎ 阳的拼音:
陽 yáng
〈词性:形〉
(1) 凸出 [in relief]。如:阳沟里失风(喻在安全场合出事);阳文(镂刻在器物上凸起的文字。也称阳识);阳刻(浮雕)
(2) 带正电的 [positive]。如:阳电;阳极
(3) 颜色明亮 [bright]
神光离合,乍阴乍阳。——曹植《洛神赋》
(4) 鲜明 [clear-cut]
得时之麻,必芒以长,疏节而色阳。——《吕氏春秋》
(5) 温暖 [warm]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诗·豳风》
(6) 又如:阳回(阳气回转);阳晁(晴朗的早晨);阳嘉(春日的暖气);阳春有脚(比喻为人带来春天般的温暖)
(7) 干旱 [dry]
太白司艾,西岳国师典致时阳,白炜象平,考量以铨。——《汉书》
(8) 诈伪 [fake]
皆阳应曰。——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9) 如:阳言(诈言。同佯言)
(10) 奇数 [odd]
阳数奇,阴数偶。——《白虎通》
(11) 又如:阳爵(奇数的爵位等级);阳数(奇数)
◎ 阳的拼音:
陽 yáng
〈词性:动〉
(1) 外露;显露 [appear;manifest itself]
仲尼曰:“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庄子·达生》
(2) 假装 [pretend;feign]
而箕子被发阳狂。——《大戴礼记·保傅》
然阳浮慕之。——《史记·酷吏张汤传》
故胜己者,则不得闻,闻亦阳不知也。——晋· 葛洪《抱朴子》
(3) 复苏;生长 [resuscitate;grow]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晋· 陶潜《杂诗》
(4) 通“扬”。举起 [raise;lift]
君子阳阳。——《诗·王风·君子阳阳》。王先谦云:“阳为扬之假借。”
其声清阳而远闻。——《周礼·考工记·梓人》
◎ 阳的拼音:
陽 yáng
〈词性:副〉
(1) 表面上 [openly]
吴主孙休,恐其内变,阳示恩宠,内实防之。——《三国演义》
(2) 又如:阳施阴夺(表面给予,暗中夺回);阳奉阴违
阳春、阳春白雪、阳春砂、阳电、阳电子、阳奉阴违、阳沟、阳关大道、阳光、阳极、阳嘉、阳嘉元年、阳间、阳茎、阳狂、阳离子、阳历、阳面,阳面儿、阳明山、阳平、阳坡、阳婆、阳畦、阳伞、阳盛、阳世、阳寿、阳朔、阳燧、阳台、阳萎、阳文、阳性、阳韵、阳宅
回(迴)的拼音:huí(ㄏㄨㄟˊ)
⒈ 还,走向原来的地方:回家。
⒉ 掉转:回首(回头看)。回顾。回眸。回暧。妙手回春。
⒊ 曲折,环绕,旋转:回旋。回肠。回廊(曲折回环的走廊)。
⒋ 答复,答报:回信。回话。回绝。
⒌ 量词,指事件的次数:两回事。
⒍ 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且听下回分解。
⒎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回族。回教(中国称伊斯兰教)。
⒏ 姓。
回字UNICODE编码U+56DE,10进制: 22238,UTF-32: 000056DE,UTF-8: E5 9B 9E。
回字由两个口字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回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佪囘囬廻徊違韋迴
answer、circle、return、turn round
来
象形:像流水回旋之形
return, turn around; a time
详细解释◎ 回的拼音:
迴、囬 huí
〈词性:动〉
(1) (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2) 同本义 [whirl;circle]
回,转也。——《说文》
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荀子·儒效》
诡文回波。——《淮南子·本经》
畔回穴其若兹兮。——《汉书·叙传》
虎鼓瑟兮鸾回车。——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山回路转不见君。——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廊腰缦回。——唐· 杜枚《阿房宫赋》
峰回路转。——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又如:回湍(回旋的急流);回倒(回旋倾倒);回纡(迂回。回旋曲折);回极(无极回旋的枢轴)
(4) 环绕; 包围 [surround]
东道少回远。——《汉书·李广传》
(5) 又如:回峰(环绕的山峰);回圆(环绕);回塘(环曲的水池);回缭(围绕);回互(回环交互)
(6) 掉转 [turn round]
回车叱牛牵向北。——唐· 白居易《卖炭翁》
回看射雕处。——唐· 王维《观猎》诗
兴尽晚回舟。——宋· 李清照《如梦令》
回头望汝。——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回面(转过脸);回眼(回转目光);回天(形容力量很大,能扭转乾坤);回舆(掉转马头,返回);回逆(倒转)
(8) 还,返回 [return]
碧水东流至此回。——唐· 李白《望天门山》
少小离家老大回。——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余逆脱回。——《广东军务记》
(9) 又如:回寅(回到农历正月);回九(旧俗新婚后新娘九日后回娘家);回前线;回跸(帝王返驾回宫)
(10) 答复;回报 [report back;reply]。如:回盘(旧婚俗。男家行聘礼,女家回礼,把礼物放在托盘、抬盒内,因称回礼为“回盘”);回风(高官升堂之前,吏役报告准备妥当的一个程式);回诺(回礼);回耗(回音)
(11) 改变 [change]
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如回之,莫若亟去其位。——柳宗元《与韩愈论史官书》
(12) 又如:回心(改变心意);回异(改变;违反);回换(调换;变换);回变(转变)
(13) 违背 [go against]
厥德不回。——《诗·大雅·大明》
徐方不回。——《诗·大雅·常武》
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孟子·尽心下》
求福不回。——《后汉书·苏竟传》
二人之不敢请,亦知始皇之鸷悍而不可回也。—— 苏轼《东坡志林》
(14) 谢绝,推辞不见 [refuse]。如:回决(回绝);回倒(回绝驳倒);回听(不听);回出(回绝);回唇答嘴(顶嘴)
(15) 回避,避开不喜欢、不欣赏的人 [averse]。如:回丧(回避。丧家怕鬼回来害人而躲开);他不回亲戚
(16) 转卖,转手卖掉 [resell]。如:回买(转买,购买);回钱(售物所得的钱);回些(转让;卖些)
(17) 问 [ask]
进得店去,茶房便来回道:“客人,用什么夜膳?”——《老残游记》
◎ 回的拼音: huí
〈词性:形〉
(1) 迂曲,曲折 [winding]。如:回连(曲折连绵);回说(隐晦曲折的话);回轩(回曲的长窗);回远(迂曲遥远);回崖(曲折的山崖)
(2) 奸邪,邪僻 [crafty and evil]。如:回辟(邪僻);回遹(邪僻);回背(旧说阴阳先生以镇物、符水为人禳邪消灾)
◎ 回的拼音: huí
〈词性:量〉
(1) 次 [times]——用于行为、动作。如:一日走千回;去过好几回
(2) 章——用于小说等,相当于“章” [chapter]。如:且听下回分解
(3) 一会儿——用于时间,表示短暂 [moment]。如:回子(一会儿);回一回(停一停)
(4) 用于事情,相当于“桩”、“件” [number of times]。如:就是这么回事;这完全是两回事
(5) 某一特定目的或发展的一种形势或某种情况 [occasion]。如:上回,上一回;这一回
◎ 回的拼音: huí
〈词性:名〉
(1) 回族的简称 [the Hui nationality]。如:汉满蒙回藏五个主要民族
(2) 器官(尤其是脑)的皱折、扭曲或盘旋 [convolution]。如:齿状回;海马回;额上回;颞下回
(3) 姓
回拜、回报、回避、回避、回禀、回波、回驳、回采、回采、回肠、回肠、回肠荡气、回潮、回嗔作喜、回程、回充、回冲、回春、回答、回单,回单儿、回荡、回灯、回电、回跌、回返、回访、回奉、回复、回顾、回顾展、回光反照,回光返照、回光镜、回归、回归年、回归热、回归线、回锅、回航、回耗、回合、回话、回还、回回、回回、回火、回击、回见、回交、回教、回敬、回绝、回空、回口、回扣、回来、回廊、回老家、回礼、回流、回笼、回炉、回禄、回路、回銮、回落、回落、回马枪、回门、回描、回民、回眸、回目、回娘家、回请、回去、回绕、回热、回软、回煞、回闪、回身、回神,回神儿、回升、回生、回声、回师、回收、回手、回首、回书、回述、回水、回思、回溯、回弹、回天之力、回填、回条、回帖,回帖儿、回头、回头路、回头是岸、回弯、回味、回文、回纹、回席、回乡、回响、回销、回心转意、回信、回叙、回叙、回旋、回忆、回忆、回忆录、回音、回应、回游、回赠、回涨、回执、回转、回族、回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