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妇孺皆知的意思

jiēzhī

妇孺皆知



拼音fù rú jiē zhī

注音ㄈㄨˋ ㄖㄨˊ ㄐ一ㄝ ㄓ

解释孺:小孩子。妇女和小孩子全都知道。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了的简单事物。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3回:“果如张仙所言,形于诗歌,扮为杂剧,弄得妇孺皆知。”

例子可是提起他(贺龙)的名字,湘鄂本的人民差不多是妇孺皆知。(《星火燎原 湘西再起》)

正音“皆”,不能读作“jié”。

辨形“孺”,不能写作“儒”。

辨析妇孺皆知和“众所周知”;都有“大家都知道”之意。但“众所周知”适用于明显的事实或道理;也适用于人;应用范围比“众所周知”广。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简单明了的事物。

感情妇孺皆知是中性词。

繁体婦孺皆知

近义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反义鲜为人知

英语Even women and children all know it.

造句connu de tous,même des femmes et des enfant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ㄈㄨˋ   繁体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VVG  仓颉  VSM  郑码  ZMXB  四角  47470  结构  左右电码  1244  区位  2430  统一码  5987  笔顺  フノ一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妇(婦)的拼音:fù(ㄈㄨˋ)  

⒈ 已婚的女子:妇人。少(shào   )妇。

⒉ 妻,与“夫”相对:夫妇。

⒊ 儿媳:妇姑(婆媳)。媳妇。

⒋ 泛指女性:妇女。妇孺(妇女儿童)。妇幼。

统一码

妇字UNICODE编码U+5987,10进制: 22919,UTF-32: 00005987,UTF-8: E5 A6 87。

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妇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婦媍

汉英互译

married woman、woma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女、从彐

English

married women; woman; wif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妇的拼音:

婦、媍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帚”,右边是“女”。从女持帚,表示洒扫。本义:已婚的女子)

(2) 同本义 [married woman]

婦,服也。从女,持帚,洒埽也。会意。谓服事人者。——《说文》

女子谓之妇人。——《广雅》

妇人侠床。——《仪礼·士丧礼》。注:“妻妾子姓也。”

士曰妇人,庶人曰妻。——《礼记·曲礼》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唐· 杜甫《石壕吏》

(3) 又如:少妇;孕妇;媳妇;妇驵(交易时的女介绍人);妇政(妇人参与政事);妇人家(已婚妇女)

(4) 泛指妇女,常指成年女子 [woman]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唐· 杜甫《兵车行》

(5) 又如:妇职(妇女应做的事);妇饰(妇女的打扮妆饰);妇师(妇女的模范);妇仪(妇女的容德规范);妇德(妇女贞顺的德行);妇道家(妇道人,妇道人家。女人)

(6) 妻子 [wife]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十七为君妇。——《乐府诗集·焦仲卿妻》

(7) 又如:新妇(新娘);夫妇(夫妻);妇子(妻与子);妇氏(妇家。妻子的娘家);妇翁(妻父)

(8) 儿媳 [daughter-in-law]

子之妻曰妇。——《尔雅》

父殁而子嗣,姑死而妇代。——《论衡·偶会》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妇姑(婆媳)

词性变化

妇的拼音:

  

〈词性:形〉

柔美娴雅 [delicate]。如:妇好(柔婉的样子)

常用词组

妇产科、妇道、妇科、妇女、妇女节、妇人、妇孺、妇幼、妇幼卫生

  拼音    注音  ㄖㄨˊ   
部首  子部  部外笔画  14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  BFDJ  仓颉  NDMBB  郑码  YAFG  四角  11427  结构  左右电码  1332  区位  4070  统一码  5B7A  笔顺  フ丨一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一ノ丨フ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孺的拼音:rú(ㄖㄨˊ)  

⒈ 小孩子,幼儿:孺子。孺慕(幼童对父母的爱慕,泛指深挚的敬爱或仰慕)。孺子牛。妇孺皆知。

统一码

孺字UNICODE编码U+5B7A,10进制: 23418,UTF-32: 00005B7A,UTF-8: E5 AD BA。

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孺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hild

造字法

形声:从子、需声

English

child; blood relation; affect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孺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子,需声。子,古代指小孩子,不分性别都称子。本义:小孩子,尤指幼儿)

(2) 同本义 [child]

孺,乳子也。——《说文》

孺子早寝晏起。——《礼记·内则》

今人乍见孺子。——《孟子》

(3) 又如:孺童(小孩,幼童);孺弱(幼弱的孩子);孺慕(幼童爱慕父母之情);孺齿(幼儿,幼童);孺儿(幼儿);孺子欢(为使父母欢心,故意装出孩子般的神态动作);孺月(分娩后的第一个月);孺齿(幼儿)

(4) 指亲属 [blood relation]

孺,属也。——《尔雅》。李注:“骨肉相亲属也。”

(5) 又如:孺泣(对父母的哀悼哭泣);孺止(敬仰)

(6) 姓

词性变化

孺的拼音:   

〈词性:形〉

(1) 幼稚,年小 [young]

公将不利于孺子。——《书·金縢》。传:“稚也。”

(2) 又如:孺婴(孺褓,孺蒙。幼小);孺年(幼年,年龄幼小)

(3) 亲睦 [affectionate]

和乐且孺。——《诗·小雅·常棣》

(4) 又如:孺慕

孺的拼音:   

〈词性:动〉

通“乳”。生育 [bear]

孺,生也。——《广雅》

乌鹊孺。——《庄子·天运》

常用词组

孺人、孺弱、孺子、孺子可教、孺子牛

  拼音  jiē   注音  ㄐ一ㄝ   
部首  白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XXRF  仓颉  PPHA  郑码  RRRN  四角  22602  结构  上下电码  4105  区位  2952  统一码  7686  笔顺  一フノフノ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皆的拼音:jiē(ㄐ一ㄝ)  

⒈ 全,都:皆大欢喜。人人皆知。放之四海而皆准。

统一码

皆字UNICODE编码U+7686,10进制: 30342,UTF-32: 00007686,UTF-8: E7 9A 86。

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皆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ll

相关字词

都、全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all, every, everybod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皆的拼音: jiē  

〈词性:副〉

(1) (会意。从比,从白。从“比”,有“并”的意思。本义:都,全)

(2) 同本义 [all;every]

皆,俱词也。——《说文》

百堵皆兴。

皆死皆殡。——《左传·哀公十一年》

予及汝皆亡。——《书·汤誓》

燕、 赵、 韩、 魏闻之,皆朝于 齐。——《战国策·齐策》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左传·隐公元年》

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

皆自于人欤。——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所在皆是。——宋· 苏轼《石钟山记》

皆托忠烈之名。——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环村居者皆猎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吾村十里皆平原

(3) 又如:皆悉(尽;全都);皆既(日月亏蚀全尽);这件事情人人皆知

(4) 通“偕”;一同 [together]

皆行至于阶让。——《仪礼·聘礼》。注:“犹并也。”

皆陈殿下。——《战国策·燕策》

左右皆流涕。——唐· 李朝威《柳毅传》

宫中皆恸哭。

一时皆下。

廷中皆大笑。——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予及女皆亡。——《书·汤誓》

亡国之主不自以为惑。故与桀、 纣、 幽、 厉皆也。——《吕氏春秋·离谓》

常用词组

皆除、皆大欢喜

  拼音  zhī zhì   注音  ㄓ ㄓˋ   
部首  矢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TDKG  仓颉  OKR  郑码  MAJ  四角  86800  结构  左右电码  4249  区位  5410  统一码  77E5  笔顺  ノ一一ノ丶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知的拼音:zhī(ㄓ)  

⒈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⒉ 使知道:通知。知照。

⒊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⒋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⒌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⒍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其他字义

知的拼音:zhì(ㄓˋ)  

⒈ 古同“智”,智慧。

统一码

知字UNICODE编码U+77E5,10进制: 30693,UTF-32: 000077E5,UTF-8: E7 9F A5。

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知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 aware of、be in charge of、inform、know、notify、realize

造字法

会意:从口、从矢

English

know, perceive, comprehe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知的拼音: zhī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 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 同本义 [know]

知,识也。——《玉篇》

知汝远来应有意。——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心徹为知。——《庄子·外物》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史记·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后汉书·列女传》

(3) 又

日知基所亡。

汝亦知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不知几千里。——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知其不可而为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风(知道情况);知不道(不知道);知兵(通晓军事);知古今(识古通今);知足不辱(自知满足就不会招致羞辱);知命不忧(识天命者无忧虑)

(5) 懂得,了解,理会 [understand]

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史记·李将军列传》

食马者不知。——唐· 韩愈《杂说》

(6) 又

真不知马。

人非生而知之者。——唐· 韩愈《师说》

不知御。——明· 刘基《卖柑者言》

知幸与不幸。——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7) 又如:知道眉高眼低(比喻懂事);知窍(能见机行事;知趣);知局(知趣);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知心着意(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知我(深切了解我);知好歹(明白道理,懂事);知情识趣(懂情意,善体贴);知高识底(说话、做事懂得掌握分寸)

(8) 主持;管理 [administer]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 越国之政。——《国语·越语上》

夜开金殿看星河,宫女知更月明里。——王建《温泉宫行》

(9) 又如:知更(主管更漏);知内外事(主持内政和外交事务);知客寮(寺院中的接待客);知印(主持用印);知贡举(唐宋时特派主持进士考试的大臣)

(10) 识别;区别 [distinguish]

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淮南子》

(11) 又如:知时达变(识时务,善变通);知人则哲(能识别人的贤愚善恶就聪明)

(12) 赏识 [appreciate]

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卢仝《有所思》

(13) 又如:知爱(赏识喜爱);知器(赏识,器重);知遇(赏识;优待);知怜(赏识爱护);知重(赏识;看重)

(14) 要好 [be close friends]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

张胜相知。——《汉书·李广苏建传》

(15) 又如:知慰(关心;抚慰);知契(知心投合)

(16) 感到,感觉,察觉 [perceive]

[君主]又损其生以资天下之人,而终不自知。——《吕氏春秋·情欲》

识者固知。——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7) 参与 [participate in;have a hand in]

高、 鲍将不纳君,而立公子 角,国子知之。——《左传·成公十七年》

词性变化

知的拼音: zhī  

〈词性:名〉

(1) 知识 [knowledge]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论语·子罕》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2) 又如:求知欲;真知灼见;无知;通过努力学习,可以由无知转化为有知

(3) 知觉 [consciousness]

草木有生而无知。——《荀子·王制》

死而有知,有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

(4) 知己 [bosom friend]

绝宾客之知。——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李商隐《凉思》

(5) 又如:知心腹(亲信)

(6) “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wisdom;ability]

故夫知效一官。——《庄子·逍遥游》

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汝多知乎?——《列子·汤问》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荀子·劝学》

大知而察。——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知力(才智能力);知士(才智之士)

常用词组

知道、知底、知恩报恩、知法犯法、知府、知根知底、知过必改、知己、知己知彼、知觉、知类、知冷知热、知了、知名、知命、知难而进、知难而退、知其一,不知其二、知青、知情、知情不报、知情达理、知情人、知趣、知人善任、知人之明、知人知面不知心、知识、知识产权、知识分子、知识青年、知事、知疼着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知悉、知县、知晓、知心、知音、知遇、知照、知足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