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俯首就缚的意思

shǒujiù

俯首就缚



拼音fǔ shǒu jiù fù

注音ㄈㄨˇ ㄕㄡˇ ㄐ一ㄡˋ ㄈㄨˋ

解释低下头让人捆绑。形容无法反抗或自愿认罪。

出处

例子我军节节胜利,敌人只好俯首就缚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战败等。

感情俯首就缚是中性词。

繁体頫首就縛

近义低头认罪、俯首就擒

反义负隅顽抗

英语bend the head and be tied--give no resistance)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ㄈㄨˇ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86  WYWF  五笔98  WOWF  仓颉  OIOI  郑码  NTND  四角  20240  结构  左右电码  0214  区位  2409  统一码  4FEF  笔顺  ノ丨丶一ノノ丨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俯的拼音:fǔ(ㄈㄨˇ)  

⒈ 向下,低头,与“仰”相对:俯身。俯视。俯瞰。俯首。俯临。俯拾即是。俯仰。

⒉ 潜伏,卧伏:季秋之月“蛰虫咸俯在内”。

⒊ 旧时公文及书信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辞:俯允。俯念。俯恤(请求对方体恤)。俯察。俯顺。

统一码

俯字UNICODE编码U+4FEF,10进制: 20463,UTF-32: 00004FEF,UTF-8: E4 BF AF。

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俯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俛頫

汉英互译

bow、pronat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亻、府声

English

bow down, face down, look dow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俯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从页( xié  ),表示与头有关,从逃省。取低头逃跑意。现在简化为“从人府声”的形声字。本义:低头)

(2) 同本义 [bow one's head]

俯而纳屦。——《礼记·曲礼上》

俯而闚其户。——《公羊传·宣公六年》

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又如:俯擗(低头捶胸,悲伤之极的样子);俯偻(低头曲背);俯听(俯首而听);俯鉴(低头照视)

(4) 弯腰屈身 [bend]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俯步(俯身而行);俯躬(弯下身子);俯镜(弯身下视照影)

(6) 从上往下看,从高处往下看 [overlook]。如:俯瞩;俯览;俯窥;俯眺

(7) 在蛰伏的状态中的越冬 [hibernate]

蛰虫咸俯在内,皆墐其户。——《礼记祔》

(8) 上对下行动的敬辞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孟子·梁惠王上》

(9) 又如:俯准(敬辞。允准;答应);俯从(敬辞。听从,允许);俯同(敬辞。屈驾;劳驾);俯垂护佑(敬辞。垂怜保佑)

常用词组

俯冲、俯伏、俯就、俯角、俯瞰、俯拍、俯身、俯身、俯视、俯首、俯首贴耳、俯首听命、俯卧撑、俯仰、俯允

  拼音  shǒu   注音  ㄕㄡˇ   
部首  首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UTHF  仓颉  THBU  郑码  UANL  四角  80602  结构  上下电码  7445  区位  4255  统一码  9996  笔顺  丶ノ一ノ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首的拼音:shǒu(ㄕㄡˇ)  

⒈ 头,脑袋:首饰。首级。首肯(点头表示同意)。

⒉ 领导的人,带头的:首领。元首。首脑。首相(xiàng  )。

⒊ 第一,最高:首都(  )。首府。

⒋ 最先,最早:首次。首届。首创。首日封。首义(首先起义)。

⒌ 出头告发:自首。出首。

⒍ 量词,指诗和歌:一首诗。

⒎ 姓。

统一码

首字UNICODE编码U+9996,10进制: 39318,UTF-32: 00009996,UTF-8: E9 A6 96。

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首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ead、principal、initial、firs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head; first; leader, chief; a poe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名〉

(1)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2) 同本义 [head]

首,阳也。——《汉书·天文志》

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诗·卫风·伯兮》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战国策·燕策》

以刀劈狼首。——《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昂首;叩首;搔首;首功(以获敌首论功);首虏(指斩获敌人的首级);首枕其股(让死者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这是古代臣下对横遭杀害的君主表示哀痛之礼);首丘(归葬故乡;亦指怀念故乡);首身分离(被杀,判处斩刑)

(4) 首领,团体的领导人 [chief;leader]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 又如:元首;酋首;群龙无首

(6) 开端;开头;前端 [beginning]

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韩非子·心度》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资治通鉴》

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7) 又如:首事(开始);首春(孟春。指农历正月);首秋(孟秋。指农历七月);首祚(一年的开头);首夏(夏季之始。即“孟夏”。指农历四月);首岁(正月。一年的开始)

(8) 要领 [main points]

予誓告汝群言之首。——《书·秦誓》

(9) 剑柄上的环 [loop of sword handle]

进剑者左首。——《礼记》

(10) 位次。方;面 [seating arrangement]

史进下首坐了。——《水浒传》

(11) 又如:左首;上首;外首;东首;门首

词性变化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形〉

(1) 第一 [first]

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汉书·儒林传序》

(2) 又如:首公(以公务为首要。即“奉公”);首功(第一等功劳);首选(当选为第一。科举时代考试名列第一);首妻;首位;首名;首恶;首犯;首僧(当家和尚);首县(县城和府城在一处的县,也指知县);首事(地方上领头管事的绅士);首事(首要的事);首从(主犯与从犯)

(3) 形容迟疑不决 [hesitate]

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彊,每与 羌战,常以少制多。虽首施两端, 汉亦收其用。——《后汉书·邓训传》

(4) 又如:首施(迟疑进退不定。同首鼠);首鼠(迟疑不决。也作“首施”)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动〉

(1) 告发 [inform;finger]

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可以得富贵也。——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首诉(出首;控告);首人(出面告状的人)

(3) 自首,犯人自己到有关部门去交代罪行 [surrender]

(贼役赃官)一半都来睦县自行投首,拜参 张招讨并众官,尽皆准首,复为良民。——《水浒传》

(4) 又如:首官(向官府自首或告发);自首;首状(自首或告发的状词);首免(指自首而得以从轻发落);首罪(自首)

(5) 头向着 [face to]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楚辞·九章·哀郢》

(6) 向着…出发 [start towards]

北首燕路。——《史记·淮阴侯列传》

(7) 如:首路(出发);首涂(启程;上路)

(8) 屈服;服罪 [yield]

虽有降首,曾莫惩革,自此浸以疏慢矣。——《后汉书》

(9) 标明;显示 [show]

所以首其内,而见诸外也。——《礼记》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副〉

(1) 最早;首先 [at first]

陈涉首难,豪杰蜂起。——《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首唱(首先倡导、发起。也作“首倡”);首创(创始)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量〉

[诗、词、文等的]一篇 [piece]。如:唐诗三百首

常用词组

首倡、首车、首创、首次、首当其冲、首敌、首都、首恶、首犯、首府、首富、首告、首航、首级、首肯、首领、首难、首脑、首屈一指、首日封、首善之区、首饰、首鼠两端、首途、首尾、首位、首席、首先、首项、首相、首要、首义、首映、首战告捷、首长、首状、首座

  拼音  jiù   注音  ㄐ一ㄡˋ   
部首  尢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YIDN  五笔98  YIDY  仓颉  YFIKU  郑码  SJKG  四角  03912  结构  左右电码  1432  区位  3045  统一码  5C31  笔顺  丶一丨フ一丨ノ丶一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就的拼音:jiù(ㄐ一ㄡˋ)  

⒈ 凑近,靠近:避难就易。就着灯看书。

⒉ 到,从事,开始进入:就位。就业。就寝。就任。就绪。就医。高就。

⒊ 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顺便:就近。就便。就事论事。

统一码

就字UNICODE编码U+5C31,10进制: 23601,UTF-32: 00005C31,UTF-8: E5 B0 B1。

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就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ccomplish、already、as much as、at once、come near、move towards、with

相关字词

便、即、去、避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just, simply; to come, go to; to approach, nea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就的拼音: jiù  

〈词性:动〉

(1) (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2) 同本义 [move to highland]

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说文》。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 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

(3) 靠近;走近;趋向 [come close to;move towards]

就,即也。——《广韵》

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礼记·曲礼》

不就利,不违害。——《庄子·齐物论》

不知就先,不知就后。——《庄子·大宗师》

禹趋就下风,立而问焉。——《庄子·天地》

夫子休就舍。——《庄子·说剑》

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去故乡而就远兮。——《楚辞·九章·哀郢》

还来就菊花。——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就吾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

持就火炀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就童子试。——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就书(前往从学);就利(趋利,求利);就第(归回宅第;回家);就和(接近)

(5) 归于 [belong to;come over and pledge allegiance]

处工就官府,处商就井市。——《国语》

(6) 又如:就化(归顺,向化);就班(按次序归位);就款(归顺臣服)

(7) 担任;开始从事 [assume the office of]。如:去就(担任或不担任职务);就列(就位。任职);就事(就职);就田(从事耕种)

(8) 下;搭着吃 [go with]。如:炒鸡蛋就饭;就菜;花生仁就酒

(9) 完成;成功 [accomplish]

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齐策》

组已就而效之,其组异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以就懿德。——《后汉书·列女传》

瞬息可就。——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某业所就。——清· 黄宗羲《原君》

(10) 又如:就亲(成就婚事,成亲);就名(成就功名)

(11) 终,尽 [end]。如:就命(去死;毕命)

(12) 迁就;将就 [accommodate oneself to; suit; fit; yield]

刑罚不审则有辟就。——《管子》

(13) 又如:半推半就;牵就;就着(就便;顺便);就滑(随便;方便)

(14) 受;被 [-ed by]。如:就戮(受戮,被杀);就缚(受绑,受擒);就封(受封);就决(受死刑)

(15) 登上;开始,启 [ascend;start]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史记·刺客列传》

(16) 又如:就道(上路);就涂(上路,动身)

词性变化

就的拼音: jiù  

〈词性:副〉

(1) 立刻,马上 [right now;right away]。如:春天就要来了

(2) 和…一样早 [as early as]。如:今天早晨雨就停了

(3) 一…就… [as soon as]。如:他下课后就到图书馆去了

(4) 只,仅仅 [only]。如:就你一个来吗?

(5) 事实正是如此 [right on]。如:工具就在房里,你自己找吧!

(6)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 [without…there can be no]。如:不斗争就不能前进

就的拼音: jiù  

〈词性:介〉

(1) 在 [in; at ;on]。如:就理(内情)

(2) 从 [from]

就其不忘一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就中

(4) 组成介词结构,引进所要说明的对象或范围,常跟后面的“说”、“看”、“而论”等相呼应 [according to]。如:就字面上看

就的拼音: jiù  

<语气>

(1) 偏偏 [simply]。如:你不让我干,我就要干!

(2) 表示决意或意图 [would]。如:今天天气这么好,我就要去

就的拼音: jiù  

<连>

表示假设或让步关系,相当于“假如”、“即使” [if]。如:就让(即使;就算)

常用词组

就伴、就便,就便儿、就餐、就道、就地、就范、就根儿、就合、就歼、就教、就近、就就、就里、就木、就聘、就擒、就寝、就请、就让、就任、就食、就使、就势、就事、就事论事、就是、就是、就是、就手,就手儿、就算、就位、就席、就刑、就许、就绪、就学、就要、就业、就医、就义、就枕、就诊、就正、就职、就中、就坐,就座、就座

  拼音    注音  ㄈㄨˋ   繁体    
部首  纟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86  XGEF  五笔98  XSFY  仓颉  VMIBI  郑码  ZFDS  四角  23142  结构  左右电码  4902  区位  2431  统一码  7F1A  笔顺  フフ一一丨フ一一丨丶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缚(縛)的拼音:fù(ㄈㄨˋ)  

⒈ 捆绑:绑缚。手无缚鸡之力。解缚。

⒉ 拘束:束缚。作茧自缚。

统一码

缚字UNICODE编码U+7F1A,10进制: 32538,UTF-32: 00007F1A,UTF-8: E7 BC 9A。

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缚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ttach、begird、rope、string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to ti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缚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或缠织等有关。尃(   )声。本义:捆绑)

(2) 同本义 [bind]

缚,束也。——《说文》

战之明日,晋襄公缚 秦囚。——《左传·文公二年》

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缚人(捆绑人);缚绑(捆绑);缚住(捆住);缚虎(捆住猛虎。比喻征服极难征服之人);缚送(捆住押送);缚扎(捆扎)

(4) 约束;限制 [tie up]。如:缚束(裹扎);缚裤(扎紧套裤脚管,以便骑乘。泛指戎装)

词性变化

缚的拼音:

  

〈词性:名〉

(1) 绳索 [string;rope]

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2) 又如:释缚(解缚。解绳)

(3) 量词。用于捆起来的东西。如:一缚书(一捆书)

俯首就缚: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