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福为祸始的意思

wéihuòshǐ

福为祸始



拼音fú wéi huò shǐ

注音ㄈㄨˊ ㄨㄟˊ ㄏㄨㄛˋ ㄕˇ

解释享福太甚就隐伏着祸端。亦作“福为祸先”。

出处晋·卢谌《赠刘琨》诗:“福为祸始,祸作福阶。”李善注引《韩诗》:“利为用本,福为祸先。”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感情福为祸始是中性词。

繁体福為禍始

近义福为祸先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ㄈㄨˊ   
简体部首  礻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示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PYGL  仓颉  IFMRW  郑码  WSJK  四角  31266  结构  左右电码  4395  区位  2403  统一码  798F  笔顺  丶フ丨丶一丨フ一丨フ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福的拼音:fú(ㄈㄨˊ)  

⒈ 一切顺利,幸运,与“祸”相对:福气。享福。造福。祝福。福利。福音。福相。作威作福(原指统治者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形容滥用权势,横行霸道)。

⒉ 旧时妇女行礼的姿势:万福。

⒊ 祭神的酒肉:福食。福酒。福物。

⒋ 保祐:“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荫。福佑。

⒌ 姓。

统一码

福字UNICODE编码U+798F,10进制: 31119,UTF-32: 0000798F,UTF-8: E7 A6 8F。

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福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副畗

汉英互译

blessing、good fortun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happiness, good fortune, bless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福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示,“畐”声。声符亦兼表字义。“畐”,本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符,表示充满之义,则“畐”有腹满义。“福”“富”互训,以明家富则有福。本义:福气,福运。与“祸”相对)

(2) 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 [blessing;happiness]

福,祐也。——《说文》。按,本作祜也。

安利之谓福。——贾谊《道德说》

师其类者谓之福。——《荀子·天论》

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礼记·祭统》

受茲介福。——《易·晋》

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降福既多。——《诗·鲁颂·閟宫》

全寿富贵之谓福。——《韩非子·解老》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3) 又如:福泽(福分;福气);福无双降,祸不单行(好事不多,祸事不少。特指接连遇到不幸);福缘(福气);福寿(幸福长寿)

(4) 祭祀用的酒肉 [sacrifice]

为人祭曰致福。——《礼记·少仪》

凡祭祀之致福者。——《周礼·膳夫》。注:“谓诸臣祭祀。进其余肉,归祚于王。”

(5) 又如:福礼(祭祀用的供品);福酒(祭过神明的酒);福食(供祀神用的食物);福脯(祭祀用的干肉)

(6) 用于书信中,表示良好祝愿 [used in letters in conveying good wishes]。如:福安;福体;福躬(旧时书信中对尊长的敬语。指安吉的身体)

(7) 姓

词性变化

福的拼音:   

〈词性:动〉

(1) 赐福,保佑 [bless and protect]

亦其福女。——《诗·鲁颂·閟宫》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

(2) 又如:福田(佛教认为积善可得福报,犹如种田就会有收获一样);福柄(指作威作福的权力);福神(能赐人幸福的神灵);福善祸淫(赐福给为善的人,降祸给作恶的人)

(3) 亦作“拂”。行礼。上身稍微前倾,双手重叠在偏右方向上下移动 [salute]

刘姥姥便知是 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红楼梦》

(4) 通“副”(   )。相称,符合 [match;fit]

邦福重宝,闻于傍乡。——《史记·龟策列传》

仰福帝居,阳曜阴藏。——张衡《西京赋》

(5) 又如:福德(符合道德准则);福望(符合众人的愿望)

常用词组

福地、福分、福晋、福利、福气、福如东海、福生于微、福寿年高、福寿齐天、福寿无疆、福相、福音、福佑、福祉、福至心灵、福州

  拼音  wéi wèi   注音  ㄨㄟˊ ㄨㄟˋ   繁体  為、爲  
部首  丶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86  YLYI  五笔98  YEYI  仓颉  IKSI  郑码  UDYS  四角  34027  结构  单一电码  3634  区位  4610  统一码  4E3A  笔顺  丶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为(爲)的拼音:wéi(ㄨㄟˊ)  

⒈ 做,行,做事:为人。为时。为难。不为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⒉ 当做,认做:以为。认为。习以为常。

⒊ 变成:成为。

⒋ 是:十两为一斤。

⒌ 治理,处理:为政。

⒍ 被:为天下笑。

⒎ 表示强调:大为恼火。

⒏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为?

⒐ 姓。

其他字义

为(爲)的拼音:wèi(ㄨㄟˋ)  

⒈ 替,给: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

⒉ 表目的:为了。为何。

⒊ 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⒋ 帮助,卫护。

统一码

为字UNICODE编码U+4E3A,10进制: 20026,UTF-32: 00004E3A,UTF-8: E4 B8 BA。

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为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為爲

汉英互译

act、become、do、for、for the sake of、in order to、mean、serve as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do, handle, govern, act; b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为的拼音:

為、爲 wéi  

〈词性:动〉

(1) (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 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do;act;make]

我生之初,尚无为。——《诗·王风·兔爰》

子为不知,我将不墜。——《左传·定公十二年》

为善者,非善也,故善无以为也。——《管子·枢言》

变化则为生,为生则乱矣。——《管子·心术上》

为,施也。又,成也。——《广雅》

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世说新语·巧艺》

为之难。——《论语》。皇疏:“犹行也。”

可以为师。——《论语》

人之为学。——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推为长。——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为之者较少。——蔡元培《图画》

(3) 又如:为事(办事;成事);为诈(作假);为薪(取薪);为善(做善事);为道(学道,实践圣道);为头(居首;从头开始);为人(做人);为后(立后);为底(治足茧)

(4) 制作;创作 [make;compose]

造作,为也。——《尔雅》

以为乐器。——《周礼·春官·典同》。注:“为,作也。”

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墨子·节用上》

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见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为棺槨。——《庄子·人间世》

应声便为诗。——《世说新语·文学》

(5) 治理 [administer]

为,治也。——《小尔雅》

诸葛瑾为 豫州。——《世说新语·排调》

(6) 又如:为国(治国);为政(治理国家;执掌国政)

(7) 变成,成为 [become]

何遽不为福。——《淮南子·人间训》

不能为祸。

终为忠臣。——《世说新语·自新》

而改为入。——宋· 洪迈《容斋续笔》

(8) 又如:由徒为师

(9) 是 [be]

不为远者小。——《列子·汤问》

不为近者热。

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谓为三横。——蔡元培《图画》

(10) 又如:十尺为一丈

(11) 学习,研究 [study]

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右仗者,可亡也。——《韩非子》

(12) 种植;营作 [plant]

东周欲为稻, 西周不下水, 东周患之。——《战国策》

(13) 设置;建立 [establish]。如:为法(制定法律;成为法律);为命(撰写政令、盟会的文辞);为山(建立功业)

(14) 使 [let]

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易·井》

(15) 以为;认为 [think;bilieve;consider]

为汝多智。——《列子·汤问》

惊为生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我将为无人会使此法。——《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16) 演奏 [play]。如:为乐(奏乐;作乐)

〈词性:名〉

词性变化

为的拼音:

wéi  

〈词性:介〉

(1) 被 [by]——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为乡里所患。——《世说新语·自新》

为予群从所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为操所先。——《资治通鉴》

悉为逆据。——《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为贼所盗;为敌所败

(3) 于,在 [in]——表示时间或处所

今之时人,辞官而隐处为乡邑之下。——《淮南子》

为的拼音:

wéi  

<连>

(1) 和 [and]——表示并列关系

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孟子·公孙丑下》

犀首以梁为 齐战于 承匡而不胜。——《战国策》

(2) 则,就 [then]——表示承接关系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3) 如,若 [if]——表示假设关系

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史记》

(4) 或,抑 [or]——表示选择关系

助教顾良戏之曰:“汝姓何,是荷叶之荷,为河水之河?” 妥应声曰:“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为新故之故?”——《北史·何妥传》

《太誓》之注不解“五至”,…不知为一日五来,为当异日也。”——《诗·周颂·思文》疏

不审先生梁朝出仕,为复隐居?——《太平广记》

(5) 又如:为复(还是,抑或);为是(抑或;还是);为当(抑或;还是)

为的拼音:

wéi  

〈词性:助〉

(1) 的,之 [of]——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岂弟君子,四方为则。——《后汉书》

(2) 宾语前置的标志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孟子》

(3) 附于单音形容词后,表示程度、范围的加深或扩大。如:大为高兴;广为宣传

(4) 附于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意。如:广为流传;更为重要

为的拼音:

wéi  

<语气>

(1) 用于句尾,表示反诘、疑问,多与“何”相配合使用。如:何乐而不为

(2) 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予无所用天下为。——《庄子》

何命焉为。——《墨子·公输》

为的拼音:

(1) 爲 wéi  

相为倚伏。——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相为应答。——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另见 wèi  

常用词组

为德不卒、为恶不悛、为法自弊、为非作歹、为富不仁、为鬼为蜮、为好成歉、为害、为患、为难、为期、为裘为箕、为人、为人师表、为仁不富、为生、为时、为时过早、为市、为首、为寿、为数、为所欲为、为文、为伍、为限、为止、为主

基本词义

为的拼音:

為、爲 wèi  

〈词性:动〉

(1)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 帮助;佑助 [help]

福禄来为。——《诗·大雅·凫鷖》

(3) 又如:为虎添(傅)翼

(4) 通“谓”。言说;告诉 [tell;speak]

宋,所为无雉兔孤狸者也。——《墨子·公输》

管仲, 曾西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孟子·公孙丑上》

孰为盾而忍弑其君者乎?——《谷梁传·宣公二年》

太子怒,入为王泣曰…——《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词性变化

为的拼音:

wèi  

〈词性:介〉

(1) 因为,由于 [because;for;on account of]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为是(因为是,为的是);为甚(为什么)

(3) 替,给 [for;for the benefit of]

为王吹竽。——《韩非子·内诸说上》

为长安君计短。——《战国策·赵策》

为楚王作剑。—— 晋· 干宝《搜神记》

为王作剑。

为国戍轮台。——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 又如:为容(替人美言推荐);为我去商店买东西;他的律师为他处理这个事件;为人谋而不忠乎?

(5) 为了 [for;for the sake of]

为市鞍马。——《乐府诗集·木兰诗》

则众何为。——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不为怨者故。

生为之饱。——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又如:为国捐躯(为国家献出生命);为好成歉(将好事变成坏事);为许(为此)

(7) 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facing to;toward]

为具言所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不足为外人道。

为弟子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

(8) 另见 wéi  

常用词组

为此、为何、为虎添傅翼、为虎作伥、为了、为民请命、为人作嫁、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拼音  huò   注音  ㄏㄨㄛˋ   繁体    
部首  礻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PYKW  仓颉  IFROB  郑码  WSLO  四角  36227  结构  左右电码  4393  区位  2786  统一码  7978  笔顺  丶フ丨丶丨フ一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祸(禍)的拼音:huò(ㄏㄨㄛˋ)  

⒈ 灾殃,苦难:祸殃。祸害。祸患。祸根。祸端。祸首。祸事。战祸。惹祸。祸从口出。祸起萧墙(“萧墙”是照壁,意思是祸事发生在家里,喻内部发生祸乱)。

⒉ 危害,使受灾殃:祸国殃民。

统一码

祸字UNICODE编码U+7978,10进制: 31096,UTF-32: 00007978,UTF-8: E7 A5 B8。

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祸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禍旤䄀

汉英互译

disaster、misfortune、rui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礻、呙声

English

misfortune, calamity, disast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祸的拼音:

禍、旤 huò  

〈词性:名〉

(1) (形声。从示,楇( kuā  )声。本义:灾祸,祸患)

(2) 同本义 [calamity]

禍,害也。神不福也。——《说文》

禍灾杀礼。——《周礼·掌客》

禍兮福所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逆其类者谓之禍。——《荀子·天论》

来不由我,古谓之祸。——《论衡·累害》

鱼无失水之祸。——《韩非子·大体》

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韩非子·十过》

近者祸及身。——《战国策·赵策》

不能为祸。——《淮南子·人间训》

祸且及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

祸至无日。——《资治通鉴》

文人画士之祸。——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祸及枯骨。——《广东军务记》

(3) 又如:祸基(灾祸根由);祸不旋踵(比喻祸害来势迅猛,连脚后跟都来不及掉转);祸至无日(比喻祸患的急迫);祸中有福(不幸中有幸)

(4) 罪 [crime]

罪祸有律。——《荀子·成相》。注:“祸,亦罪也。”

(5) 灾荒之处 [famine due to crop failure]

有祸则反。——《太玄经·玄文》

词性变化

祸的拼音:

huò  

〈词性:动〉

(1) 作祸;加害 [bring calamity to]

子木有祸人之心, 武有仁人之心。——《左传·昭公元年》

(2) 又如:祸国(加害于国);祸国殃民;祸世(危害社会);祸计(恶计);祸人(害人)

(3) 遭难;受害 [meet with disaster]

刘恭见 赤眉众乱,知其必败,自恐兄弟俱祸。——《后汉书》

常用词组

祸不单行、祸从口出、祸从天降、祸端、祸根、祸国殃民、祸害、祸害、祸患、祸乱、祸起萧墙、祸事、祸首、祸水、祸胎、祸心、祸殃、祸因、祸种

  拼音  shǐ   注音  ㄕˇ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VCKG  仓颉  VIR  郑码  ZMZJ  四角  43460  结构  左右电码  1193  区位  4228  统一码  59CB  笔顺  フノ一フ丶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始的拼音:shǐ(ㄕˇ)  

⒈ 起头,最初,与“终”相对:开始。始终。始祖。始创。周而复始。

⒉ 才,刚才:方始。始悟(才觉悟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统一码

始字UNICODE编码U+59CB,10进制: 22987,UTF-32: 000059CB,UTF-8: E5 A7 8B。

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始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乨兘

汉英互译

begin

相关字词

初、末、终

造字法

形声:从女、台声

English

begin, start; then, only the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始的拼音: shǐ  

〈词性:名〉

(1) (形声。从女,台声。本义:开头,开始)

(2) 同本义。与“终”相对 [begin;start]

始,女之初也。——《说文》。朱曰:“裁衣之始为初,草木之始为才,人身之始为首为元,筑墙之始为基,开户之始为戽,子孙之始为祖,形生之始为胎。”

无名天地之始。——《老子》。注:“始者,道本也。”

始求深也。——《易·恒》。虞注:“乾为始。”

君子慎始。——《礼记·经解》

礼始于冠。——《礼记·昏义》。注:“犹根也。”

天地者,生之始也。——《荀子·王制》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始缢即气绝。——方苞《狱中杂记》

始于文艺中兴时代之意大利。—— 蔡元培《图画》

(3) 又如:始卒(开始和终止);始室(始娶的妻子,元配夫人);始基(初立的基业);自始至终

(4) 过去,从前 [past]

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左传》

(5) 根本,本源 [foundation]

坚树在始。——《国语》。韦昭注:“始,根本也。”

(6) 姓

词性变化

始的拼音: shǐ  

〈词性:副〉

(1) 当初,在最初的时候 [at first]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始春(立春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始愿(最初的志愿);欲善终,应善始;始初(开始,起初);始闻其语(当初听到他的话)

(3) 曾,尝 [before long]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4) 刚刚;才 [just, only then]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宋· 苏洵《六国论》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始适还家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千呼万唤始出来

(6) 然后;随之;立刻就 [then]

母亲良氏,素有阴虚之症,服药即吐,惟以海参煮食,始能稍安。——《镜花缘》

(7) 仅仅,只 [only]

访古始及平台间。—— 唐· 李白《梁园吟》

始的拼音: shǐ  

〈词性:动〉

(1) 谋划 [plan and contrive]

爰始爰谋,爰契我龟。——《诗·大雅·緜》。马瑞辰通释:“始亦谋也。爰始爰谋,犹言是究是图也。”

(2) 滋生 [breed]

君子念始之者也。——《礼记》。郑玄注:“始,犹生也。”

常用词组

始创、始端、始而、始料、始乱终弃、始马、始末、始业、始终、始终如一、始祖、始作俑者

福为祸始: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