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ù zōng miè sì
注音ㄈㄨˋ ㄗㄨㄥ ㄇ一ㄝˋ ㄙˋ
解释宗:祖庙。祀:祭祀。覆宗:推翻祖庙。灭祀:灭了香火,引申为绝了后代。毁坏宗庙,断绝后代。亦作“覆宗绝嗣”。
出处汉·张超《诮青衣赋》:“晋获骊戎,毙怀恭子,有夏取仍覆宗灭祀。”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灭亡。
感情覆宗灭祀是贬义词。
繁体覆宗滅祀
近义覆宗绝嗣
英语one's issue fails
动物生肖牛,虎,蛇
覆的拼音:fù(ㄈㄨˋ)
⒈ 遮盖,蒙:覆盖。覆溺。覆蔽。覆被(遮盖,喻恩荫)。覆庇。
⒉ 翻,倾倒,败,灭:覆舟。颠覆。覆灭。覆辙(翻过车的道路,喻曾经失败的做法)。覆没(mò )。覆水难收。覆巢无完卵(喻灭门之祸,无一得免,亦喻整体覆灭,个人不能幸存)。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⒊ 同“复”
覆字UNICODE编码U+8986,10进制: 35206,UTF-32: 00008986,UTF-8: E8 A6 86。
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覆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復覄䨱
cover、overturn
形声:从西、復声
cover; tip over; return; reply
详细解释◎ 覆的拼音: fù
〈词性:动〉
(1) (形声。覆盖,復声。本义:翻转,倾覆)
(2) 同本义 [c apsize;overturn]
见若覆夏屋者矣。——《礼记·檀弓》。注:“谓茨瓦也。”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覆舟斟寻。——《楚辞·天问》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庄子·逍遥游》
虽天地覆坠。——《庄子·德充符》
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3) 又如:覆盆(翻扣的盆子。比喻蒙冤不能辩白);覆手(把手反转过来。比喻事情容易办到);覆杯(倒置的杯子;倾杯畅饮);覆水(已倒出的水。喻事已成定局);覆篑(倒一筐土);覆醢(倒去肉酱);覆酱烧薪(极言著作无价值或不受重视);覆瓶(喻著作毫无价值,不被重视)
(4) 覆盖;遮蔽 [cover]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被覆(遮盖;蒙);覆荐(覆盖铺垫);覆罩(覆盖笼罩);覆裹(覆盖包裹);覆墓(把土覆在墓上。也指扫墓);覆帱(遮盖)
(6) 颠覆;灭亡 [destroy]
括既行,代 廉颇三十余日, 赵兵果败, 括死军覆。—— 汉· 刘向《列女传》
(7) 又如:覆邦(亡国);覆亡(灭亡);覆陈(覆军败阵,败仗);覆军(覆灭全军);覆族(灭族);覆国(亡国);覆师(覆灭全军)
(8) 保护;庇护 [protect;shelter]
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诗·大雅·生民》
(9) 又如:覆庇(关怀;照顾;袒护;包庇);覆庇(庇护;保佑);覆荫(庇护);覆帱(犹覆被。谓施恩,加惠);覆露(荫庇)
(10) 伏击;袭击 [ambush;assault]。如:覆荡(谓扫荡平定);覆陷(攻占);覆拔(攻占)
(11) 审察;查核 [investigate;check]。如:覆问(审察讯问);覆勘(审核);覆案(审查;查究);覆实(审察核实);覆算(覆核账目);覆核(审核;核对)
(12) 回报;答复 [reply]。如:覆报(执行命令后回报);覆音(回音);覆信(回信);覆函(回信)
(13) 通“孵”( fū )。孵化 [incubate;hatch]
卵待覆二十日而后能为雏。——《春秋繁露·实性》
(14) 通“复”。还,返回 [go back;return]
终日乾乾,反覆道也。——《易·乾卦》
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汉书·冯唐传》
◎ 覆的拼音: fù
〈词性:副〉
再,重 [again]。如:覆校(复查;校对);覆检(再次检查、检验);覆考(再行查核);覆奏(再度向上级禀奏);覆按(重加察验);覆讯(再加审问);覆试(初试以后再行测试)
覆巢无完卵、覆盖、覆灭、覆没、覆水难收、覆亡、覆压、覆辙
宗的拼音:zōng(ㄗㄨㄥ)
⒈ 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祖宗。宗庙。宗祠。
⒉ 家族:宗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宗族。宗室(帝王的宗族)。宗兄。
⒊ 派别:宗派。禅宗(佛教的一派)。
⒋ 主要的目的和意图:宗旨。开宗明义。
⒌ 尊奉:宗仰。
⒍ 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宗师。
⒎ 量词,指件或批:一宗心事。
⒏ 姓。
宗字UNICODE编码U+5B97,10进制: 23447,UTF-32: 00005B97,UTF-8: E5 AE 97。
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宗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ancestor、clan、model、principal aim、purpose、sect
会意:从宀、示
lineage, ancestry; ancestor, clan
详细解释◎ 宗的拼音: zōng
〈词性:名〉
(1) (会意。从宀示。示,神祇,宀,房屋。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本义:宗庙,祖庙)
(2) 同本义 [ancestral temple]
宗,尊祖庙也。——《说文》
汝作秩宗。——《虞书》。传:“主郊庙之官。”
凡师甸用牲于社宗。——《周礼·肆师》
承我宗事。——《仪礼·士昏礼》
既燕于宗。——《诗·大雅·凫鹥》
寡君闻君有不令之臣为君忧,无宁以为宗羞?——《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故筑为宫室,设为宗祧。——《孔子家语》
(3) 又如:宗守(宗庙所在);宗邑(宗庙所在的城邑);宗稷(宗庙社稷);宗仪(有关宗庙的典章礼仪);宗彝(宗庙祭祀所用的酒器);宗器(宗庙祭器)
(4) 祖先(常指祖父辈以上的) [ancestor]
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左传·成公三年》。注:“嗣其祖宗之职位。”
故先祖基之,子孙成之。——《盐铁论·结和》
(5) 又如:列祖列宗;宗公(先公);宗祀(对祖宗的祭祀);宗绪(祖先的绪业);宗职(祖宗世袭的职位);宗灵(祖宗灵位)
(6) 宗族;同族 [clan]
其宗灭于绛。——《国语·晋语》
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7) 又如:宗英(宗族中杰出的人才);宗缘(宗族因缘);宗党(宗族党羽);宗女(同宗的女儿);宗支(同宗族的、支派);宗氏(同族,宗族);宗表(同族远房兄弟互称宗表)
(8) 宗派;派别 [faction;sect]
一钵事南宗,僧仪称病客。——许浑《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元孚上人诗》
(9) 又如:宗门(佛教名宗的通称);禅宗;正宗;宗风(指佛教各宗系特有的风格、传统,多用于禅宗)
(10) 宗子,即嫡长子 [eldest son of the legal wife]
以妾代妻,以孽代宗。——《诗·小雅》
(11) 又如:宗潢(皇族的子孙);宗主(宗子。一姓的继承人)
(12) 即品系 [strain]。一个种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变种,如异宗配合的霉菌有两个宗:(十)宗和(一)宗,前者以其较强壮的生长势而区别于相应的后者
(13) 被传达、表示或暗示的意思;主旨 [purport]
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宗。——《吕氏春秋》
(14) 生物的种内分类单位 [race]。如:地理宗;生态宗
(15) 尊祭之神 [honoured gods]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16) 帝王的庙号。从汉代起,始帝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称为太宗、世宗等 [title conferred on an emperor after his death]
玄宗回马 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郑畋《马嵬坡》
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史记·孝文帝本纪》
天下有王,分地建国设祖宗。——《孔子家语·庙制解》
(17) 诸侯夏天朝见天子之礼 [appearance of feudal princes at court in summer]
春见曰朝,夏见曰宗。——《周礼》
(18) 姓。如:宗泽
◎ 宗的拼音: zōng
〈词性:动〉
(1) 尊崇 [honour]
食之饮之,君之宗之。——《诗·大雅·公刘》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杜甫《咏怀古迹》
(2) 尊敬 [respect]
宗尔父母之言。——《仪礼·士昏礼》
(3) 又如:宗附(宗仰依附);宗臣(国人敬重之臣);宗奉(宗仰敬奉);宗长(尊崇长者);宗敬(尊敬)
(4) 取法 [follow]
室家遂宗。——《楚辞·招魂》
词曲一道,但有前书堪读,并无成法可宗。——李渔《闲情偶寄》
(5) 又如:宗尚(推崇;效法)
(6) 归往 [go toward]
江汉朝宗于海。——《书·禹贡》
(7) 又如:宗归(宗尚,归依)
(8) 归向 [yield to]
武王已平 殷乱,天下宗 周。——《史记》
◎ 宗的拼音: zōng
〈词性:量〉
——用于事情等。如:一宗心事
宗祠、宗匠、宗教、宗老、宗庙、宗派、宗谱、宗器、宗亲、宗社、宗师、宗室、宗旨、宗主国、宗主权、宗族
灭(滅)的拼音:miè(ㄇ一ㄝˋ)
⒈ 火熄:熄灭。
⒉ 消失,丧失:灭口。灭亡。不可磨灭。灭族(古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犯罪,株连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亲属,都被一起杀掉)。
⒊ 淹没:灭顶之灾。
灭字UNICODE编码U+706D,10进制: 28781,UTF-32: 0000706D,UTF-8: E7 81 AD。
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灭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滅烕
destroy、drown、exterminate、extinguish、go out、put out
亡、明、着
形声
extinguish; wipe out, exterminate
详细解释◎ 灭的拼音:
滅 miè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威( xuè )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2) 同本义 [extinguish;obliterate;be destroyed;perish]
灭,尽也。——《说文》
灭,绝也。——《尔雅·释诂》
国之灭亡无日矣。——《礼记·乐记》
家有既亡,国有既灭。——《谷梁传·襄公六年》
以小畜大灭。——《吕氏春秋·情势》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秦皇灭典,亦造仙诗——《文心雕龙·明诗》
灭韩亡 魏。——《战国策·魏策》
(3) 又如: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断绝亲族间的关系);灭户(全家皆死,宗嗣断绝);消灭(使消灭;除掉;灭亡);毁灭(摧毁消灭);灭夷(消灭);灭劫(毁灭的灾难)
(4) 消失,隐没 [disappear]
何(荷)校(木枷)灭耳。——杜甫《戏为六绝句》
尔曹身与名俱灭。
(5) 又如:灭抹(埋没);灭名(名誉尽失);灭身(丧身,毁灭自身);灭没(湮没;隐没);灭景(隐没形影,指隐居)
(6) 熄灭 [fire or light goes;extinguish]
火不灭。——唐· 杜牧《阿房宫赋》
(7) 又如:灭却(熄灭);灭息(熄灭)
(8) 淹没 [drown;submerge]
过涉灭顶。——《易·大过》
(9) 涂抹改动 [alter]。如:灭刺(让名刺上的字迹消隐,指不愿投刺干谒);灭青(指古代用刀削改竹简上的字句)
灭茬、灭顶、灭顶之灾、灭火、灭火器、灭迹、灭绝、灭菌、灭口、灭门、灭门之祸、灭没、灭鼠、灭亡、灭种、灭族
祀的拼音:sì(ㄙˋ)
⒈ 祭:祭祀。祀天。祀祖。
⒉ 中国殷代指年:十有三祀。
祀字UNICODE编码U+7940,10进制: 31040,UTF-32: 00007940,UTF-8: E7 A5 80。
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祀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祠禩
offer sacrifices
形声:从礻、巳声
to sacrifice, worship
详细解释◎ 祀的拼音: sì
〈词性:动〉
(1) (形声。从示,巳声。“示”常与祭祀有关。本义:祭祀天神)
(2) 同本义 [worship Heaven]
祀,祭无已也。——《说文》
祀,国之大事也。
左传·文公二年》
五祀。——《周礼·在宗伯》。郑注:“五色之帝。”
以雷鼓鼓神祀。——《周礼》。贾公彦疏:“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
(3) 一说指祭祀地神
祠,祭也,天祭也。祀,地祭也。——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
(4) 祭祀 [worship;offer sacrifice to the gods or spirts of the dead]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
祭祀必祝之。——《战国策》
瑞抚吴甫半岁,小民闻当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明史·海瑞传》
(5) 又如:祀灶(祭灶神。在腊月二十三日,为古代五祀之一);祀南北郊(天子即位后在城南郊外祭天,在城北郊外祭地);祀土(祭祀土地神);祀天(祭祀天神);祀孔(指祭祀孔子的典礼);祀田(以田租收入供祭祀用的田);祀社(祭祀土神);祀奉(祭祀供奉);祀典(记载祭祀仪礼的典籍);祀物(祭祀所用的供物);祀命(祭祀的命令);祀享(祭祀供献);祀孤(祭祀孤魂);祀姑(古代旗帜名)
◎ 祀的拼音: sì
〈词性:名〉
(1) 祭神的地方 [site for sacrifice]
过墓则式,过祀则下。——《礼记》
(2) 又如:祀堂(祭殿);祀舍(祭祀的房屋,庙宇);祀场(古代祭祀地神的处所);祀坛(古代祭祀时用土筑的平台)
(3) 世,代 [generation]
固有文不传于后祀,声遂绝于天下者矣。——唐· 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
(4) 中国商代对年的一种称呼 [year]
惟十有三祀。——《书·洪范》
(5) 向神或神明供奉动物或植物食物、酒类、香烛或珍贵物品作为祭祀的行为或举动 [sacrifice]
祀,国之大事也——《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