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该当何罪的意思

gāidāngzuì

该当何罪



拼音gāi dāng hé zuì

注音ㄍㄞ ㄉㄤ ㄏㄜˊ ㄗㄨㄟˋ

解释当:承担。应该承担什么罪。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二回:“你还想引诱良家子弟,该当何罪?”

例子朱自清《阿河》:“你们教她的好事,该当何罪?”

用法作谓语、分句;用于责问人。

感情该当何罪是中性词。

繁体該當何辠

英语What should be the punishment?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gāi   注音  ㄍㄞ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YYNW  仓颉  IVYVO  郑码  SSZO  四角  30782  结构  左右电码  6115  区位  2435  统一码  8BE5  笔顺  丶フ丶一フノ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该(該)的拼音:gāi(ㄍㄞ)  

⒈ 应当:应该。该当。

⒉ 那,着重指出前面说过的人或事物:该地。该书。

⒊ 欠,欠账:该账。该他钱。

⒋ 表示肯定或推测:该你值班。

⒌ 古同“赅”,完备。

统一码

该字UNICODE编码U+8BE5,10进制: 35813,UTF-32: 00008BE5,UTF-8: E8 AF A5。

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该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 one's turn、deserve、ought to、should

相关字词

当、应

造字法

形声:从讠、亥声

English

should, ought to, need to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该的拼音:

gāi  

〈词性:形〉

(1) (形声。从言,亥声。本义:军中互相戒守的约言。《说文》:“该,军中约也。”引申为“完备”。引申义:完备,包括一切。通“赅”)

(2) 同引申义 [comprehensive]

此该之变而道之也。——《谷梁传·哀公元年》。注:“备也。”

招具该备。——《楚辞·招魂》

又撰《西京记》三卷,引据该洽,世称其博闻焉。——《周书·卢寊传》

(3) 又如:该洽(完备周详);该备(完备,详备);该尽(完备无遗);该详(完备详尽)

(4) 广博 [(of a person’s knowledge) extensive;wide]。如:该广(广博);该深(广博精深);该通(博通);该茂(广博深厚)

词性变化

该的拼音:

gāi  

〈词性:动〉

(1) 包容;包括 [contain;conclude]

该秉季德。——《楚辞·天问》。注:“包也。”

旁该终始。——《太玄·云图》。注:“兼也。”

《广韵》一书可以该六书之学,其用宏矣。——潘来《重刊古本广韵序》

(2) 又如:该臧(包藏和充塞);该遍(包容一切);该兼(包容,兼容);该天(遮天);该括(包罗,概括)

(3) 应该;应当(宋、元时才出现此义) [should;ought to]

(凤姐)说道:天也不早了,我也该起来了。——《红楼梦》

(4) 又如:不该拒绝;该当;该办;我们该走了

(5) 应当轮到 [be one’s turn to do sth.]。如:该房(值班);下一个该谁发言;该世(方言。来世;再生);该班坐夜(值班守夜);该吏(当班的吏员)

(6) 欠 [owe]

人家该咱们的,咱们该人家的…算一算,看看还有几个钱没有。——《红楼梦》

(7) 又如:我不该他钱

该的拼音:

gāi  

〈词性:代〉

(1) 指示代词。指称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 [such]。如:该员;该处;该案;该公司;该同志;该校是所重点中学

(2) 〈词性:方〉这个。如:该号(这种);该首(这一边;这);该桩(这一件);该搭(这里;这儿)

该的拼音:

gāi  

〈词性:副〉

(1) 用于强调 [used for emphasis]。如:妈妈又该唠叨了!要是今天不下雨那该多好啊

(2) 表示范围,相当于“全”、“都” [all,overythere]

招具该备,永啸呼些。——《楚辞》

如万事该悉。——《北史》

常用词组

该班儿、该博、该当、该是、该死、该死的、该账、该着

  拼音  dāng dàng   注音  ㄉㄤ ㄉㄤˋ   繁体  噹、當  
部首  彐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IVF  仓颉  FSM  郑码  KOXB  四角  90177  结构  上下电码  3981  区位  2117  统一码  5F53  笔顺  丨丶ノ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当(噹)的拼音:dāng(ㄉㄤ)  

⒈ 充任,担任:充当。担(dān   )当。当之无愧。

⒉ 掌管,主持:当家。当权。当政。

⒊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当时。当代。当初。当今。当即(立即)。当年。当街。当院。

⒋ 面对着:当面。当机立断。首当其冲。

⒌ 相称,相配:旗鼓相当。当量(liáng  )。

⒍ 应该:应当。理当。老当益壮。

⒎ 抵敌:万夫不当之勇。

⒏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当何罪。

⒐ 顶端,头:瓦当。

⒑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其他字义

当(當)的拼音:dàng(ㄉㄤˋ)  

⒈ 合宜:恰当。适当。妥当。

⒉ 抵得上,等于:一个人当俩人用。

⒊ 姑且作为:当做。长歌当哭。安步当车。

⒋ 认为:我当你已经回家了。

⒌ 在同一时间:当日。当年。当世。

⒍ 吃亏,受骗:上当。

⒎ 抵押:抵当。押当。典当(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其他字义

当(當)的拼音:dang(˙ㄉㄤ)  

⒈ 后缀。龙潜庵 《宋元语词集释•题记》:“当,作为人称的附缀,如‘吾当’、‘卿当’、‘尔当’之类。”

统一码

当字UNICODE编码U+5F53,10进制: 24403,UTF-32: 00005F53,UTF-8: E5 BD 93。

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当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噹當儅

汉英互译

equal、proper、when、bear、serve as、work as

相关字词

该、应、赎

造字法

形声:从田、尚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当的拼音:

dāng  

〈词性:动〉

(1) (形声。从田,尚声。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

(2) 对等;相当于 [equal;be equal to]

当,田相值也。——《说文》

必当其位。——《吕氏春秋·孟夏纪》

蔽贤者当之。——《孟子·离娄下》

朱也当御。——《国语·晋语》

当之者戕焉。——《国语·晋语一》

(3) 又如:旗鼓相当;门当户对;当才(才能与所任之事相当);当匹(匹敌;对等);实力相当

(4) 面对着 [face;turn towards]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5) 又如:当户(对着门户);当风(正对着风);当着矮人,别说短话(面对着某种有缺陷的人,不要说有关他短处的话,以避影射之嫌);当头对面(面对面)

(6) 担任;充当 [work as;serve as]。如:当辕(驾辕);当槽的(店房伙计、酒保一类的人);当值(值班);当御省禁(值班于官禁之内)

(7) 承担 [bear;undertake]

念窦娥葫芦提当罪衍。—— 元· 关汉卿《窦娥冤》

(8) 又如:当不起(谦词。表示担当不起他人的夸奖或款待);当不得(奈何不得);当不过(受不住;受不了)

(9) 主持 [manage;take charge of]

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管子·五行》

北邀当国者相见。——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张居正当国。——《明史·海瑞传》

(10) 又如:当室(主持家事。今称当家);当家之事(理家立业);当家三年狗也嫌(主持家政的容易得罪人,讨人嫌弃)

(11) 阻挡 [某人或某事物] 的通路 [block]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庄子·人间世》

(12) 又如:螳臂当车;别当道站着;当拦(阻拦)

(13) 看待 [regard … as]。如:他把我的话当耳旁风

(14) 用武力抵敌 [withstand]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 曹操者。——《资治通鉴》

(15) 又如:万夫不当之勇;当关(守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6) 应当 [ought]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 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17) 又如:当用的还得用;当立之年(指三十岁);当断不断(该做出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18) 判决罪人,断狱 [hear and pass judgment on a case]

臣知欺大王罪当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乃劾魏其矫先帝诏,罪当弃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词性变化

当的拼音:

dāng  

〈词性:名〉

(1) 过去的某一时间;以往 [just at a time;past]。如:当天(指过去);当时(指过去);当下(此时);当口(事情发生或进行的时候)

(2) 空;空当 [gap]。如:插当;这里还留着一个当子

当的拼音:

dāng  

〈词性:介〉

(1) 在 [when]

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鸣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如:当堂(当场,在现场);当出(当初);当来(向来;当初);当便(即便;即就)

当的拼音:

dāng  

〈词性:代〉

(1) 本,这 [the same]

[兄子彦询]病卒, 豹取急,亲送柩还乡,悲痛伤惜,以为丧当家之宝。—— 唐· 李延寿《北史·房豹传》

(2) 又如:当家(本家);当晚;当夜;当境(本境);当坊(当方。本地);当港(此港,本港)

当的拼音:

dāng  

<象>

铿锵声 [clang]。如:每座教堂的尖塔开始欢快地发出当当响声

当的拼音: dāng  

<连>

(1) 假使 [if]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 秦相较,或未易量。—— 宋· 苏洵《六国论》

(2) 另见 dàng  

常用词组

当班、当兵、当差、当场、当场出丑、当朝、当初、当代、当道、当道、当地、当耳边风、当官、当关、当归、当机立断、当即、当家、当家、当家的、当间儿、当街、当今、当紧、当局、当局者迷、当空、当口儿、当啷、当量、当令、当路、当门对户、当面、当面锣,对面鼓、当面是人背后是鬼、当年、当前、当前、当枪使、当权、当然、当仁不让、当日、当时、当世、当世冠、当世无双、当事、当事人、当堂、当庭、当头、当头棒喝、当头一棒、当途、当午、当务之急、当下、当先、当阳、当心、当选、当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当政、当之无愧、当中、当众、当轴

基本词义

当的拼音:

dàng  

〈词性:动〉

(1) 主领;典领 [be in charge of]

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扬雄《甘泉赋》

(2)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pawn]

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左传·哀公八年》

虞所赍赏,典当胡夷。——《后汉书·刘虞传》

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唐· 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

(3) 又如: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

(4) 当作;算是 [regard as]

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5) 又如:当三钱(一个钱当三个钱用。这是宋朝的一种制钱);当十钱(币值以一当十);当甚(算什么);当耳边风

(6) 抵得上 [match;be equal to]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一个当俩;以一当十;当抵(抵挡)

(8) 顶替 [replace;substitute]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词性变化

当的拼音:

dàng  

〈词性:形〉

(1) 适合,适当 [appropriate;proper]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只要措施得当就没问题;用词不当;当家子(同一家族中的人)

(3) 指事情发生的那个时候或地方。相当于“本”、“此” [the same (day etc.)]

当夜调度已定。——《三国演义》

(4) 又如:当下(那个时候);当年;当天

当的拼音:

dàng  

〈词性:名〉

(1) 当铺(用于字号) [pawnshop]。如:当馆(即当铺);当水(骗局)

(2) 另见 dāng  

常用词组

当成、当当、当户、当卖、当年、当票、当铺、当日、当时、当是、当天、当头、当晚、当夜、当月、当真、当真、当做

  拼音  hé hē hè   
注音  ㄏㄜˊ ㄏㄜ ㄏㄜˋ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SKG  仓颉  OMNR  郑码  NAJ  四角  21220  结构  左右电码  0149  区位  2646  统一码  4F55  笔顺  ノ丨一丨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何的拼音:hé(ㄏㄜˊ)  

⒈ 疑问代词(a.什么,如“何人?”b.为什么,如“何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何不?”“何如?”d.哪里,如“何往?”e.发表反问,如“何乐而不为?”)。

⒉ 副词,多么:何其壮哉!

⒊ 姓。

其他字义

何的拼音:hē(ㄏㄜ)  

⒈ 古同“呵”,谴责。

其他字义

何的拼音:hè(ㄏㄜˋ)  

⒈ 古同“荷”,担。

统一码

何字UNICODE编码U+4F55,10进制: 20309,UTF-32: 00004F55,UTF-8: E4 BD 95。

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何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what、where、who、why

造字法

形声:从亻、可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何的拼音:   

〈词性:代〉

(1) 什么 [what]

何节奄忽,蹄足洒血?——《文选·宋玉·高唐赋》。注:“何,问辞也。”

何调翰之乔桀?——《文选·潘岳·射雉赋》。注:“何,疑问之辞也。”

何以自绘。——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子何恃而往?——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何异断斯织。——《后汉书·列女传》

(2) 又如:何人;何物;有何困难;何干(有什么相干)

(3) 怎么样 [what]

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如土石何。

问女何所思。——《乐府诗集·木兰诗》

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

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

何不以锯中。——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何忧令名不彰。——《世说新语·自新》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诗

(4) 又如:何居(何故);何者(为什么);何意(为什么,何故);何缘(为什么)

(5) 哪里,什么地方 [where]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何处得秋霜。——唐· 李白《秋浦歌》

(6) 又如:何往;此行何去?;何从(哪里);何止(哪里止,不止)

(7) 谁 [who]

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孟子·万章下》

不知何氏之女。——《后汉书·列女传》

(8) 哪样,哪点 [which]

何有于我哉?(哪一样我能有呢?这是孔子自谦的话。)——《论语》

词性变化

何的拼音:   

〈词性:动〉

(1) 问,盘问,诘问 [ask]

陈列兵而谁何。——《史记·秦皇纪》

(2) 又如:谁何(盘问是谁)

(3) 通“诃(呵)”。谴责;呵斥 [berate;excoriate]

何,与诃通。——《正字通》

又下令不何止夜行;使民自便,境内以安。——《新唐书》

良将精弩寄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以定。——《史记·秦始皇本纪》

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自冠氂缨。——《汉书·贾谊传》

何的拼音:   

〈词性:副〉

(1) 岂:怎 [how]。如:何以这样?;几何?

(2) 甚;多么 [very;how]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唐· 李白《古风》

水何澹澹。——曹操《步出夏门行》

何的拼音:   

〈词性:名〉

姓(何氏姓源)除外族改姓外,主要出自“姬”姓,“韩氏”所分。如:何郎(三国时,魏国何晏面白如傅粉。后即称喜欢修饰的青年男子或美男子为何郎)

何的拼音:   

〈词性:语气〉

(1) 句中语气词,相当于“啊”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另见   

常用词组

何必、何不、何曾、何尝、何等、何妨、何干、何功之有哉、何遽、何苦、何况、何乐而不为、何其、何如、何若、何谓、何许、何以、何在、何止

基本词义

何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人,可声。金文,象人负担之形。本义:负荷) 同本义。后作“荷” [load]

何校灭耳,凶。——《易·噬嗑》

何天之衢。——《易·大畜》

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诗·商颂·玄鸟》

何天之休,不競不絿。——《诗·商倾·长发》

用此五子者何功。——《管子·小匡》

(2) 又如:何校(戴枷);何劳(承受烦劳)

(3) 另见   

  拼音  zuì   注音  ㄗㄨㄟˋ   
简体部首  罒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网部  
五笔86  LDJD  五笔98  LHDD  仓颉  WLLMY  郑码  LKKC  四角  60111  结构  上下电码  4997  区位  5579  统一码  7F6A  笔顺  丨フ丨丨一丨一一一丨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罪的拼音:zuì(ㄗㄨㄟˋ)  

⒈ 犯法的行为:犯罪。罪人。认罪。有罪。罪恶。罪名。罪魁。罪行。罪证。罪责。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罪不容诛。

⒉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罪。罪愆。罪尤(“尤”,过失,罪过)。归罪于人。

⒊ 刑罚:判罪。畏罪。待罪。请罪。

⒋ 苦难,痛苦:受罪。

统一码

罪字UNICODE编码U+7F6A,10进制: 32618,UTF-32: 00007F6A,UTF-8: E7 BD AA。

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in、blame、crime、fault、guilt、pain、suffering

造字法

会意:从网、从非

English

crime, sin, vice; evil; hardshi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罪的拼音:

zuì  

〈词性:名〉

(1) (会意。从辛,从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自亦声。本义:作恶或犯法的行为)

(2) 同本义 [crime;guilt]

辠,犯法也。——《说文》。秦以辠似皇字,改用罪。

辜辟戾辠也。经传皆以罪为之。——《尔雅》

畏此罪罟。——《诗·小雅·小明》

君子以赦过宥罪。——《易·解卦象下传》

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王制》

离桓之罪。——《国语·晋语》

或闻无罪。——《史记·陈涉世家》

恶不忍闻,罪不容诛。——《汉书》

治臣之罪。——诸葛亮《出师表》

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 又如:罪首(罪魁祸首);罪失(罪愆和过失);罪眚(罪愆,罪过);罪瑕(罪愆);罪祸(罪愆);罪累(罪过);罪悔(罪过);罪殃(罪过);罪辜(罪咎);罪衅(罪行;过恶);罪例(犯罪的案例)

(4) 罪人 [offender;sinner]

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书·牧誓》

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5) 又如:罪囚(罪犯);罪孥(罪犯的家属);罪徒(服刑的囚犯);罪疾(邪恶的罪人);罪脑(罪首);罪隶(古时罪人家属之男性没入官府为奴者)

(6) 过失;错误 [fault;blame]

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

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问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7) 又如:罪诟(过错;诟病);罪失(罪愆和过失);罪负(过失)

(8) 苦难;祸殃 [hardship;pain;misfortune;sin;disaster]。如:受罪;罪殃(祸殃);罪逆(罪孽);罪疾(灾祸);罪恼(罪孽烦恼);罪障(佛教罪孽能障碍诸善,故称“罪障”);罪苦(佛教语。苦难。因为罪孽而蒙受苦难)

(9) 刑罚 [penalty; punishment]

墨罪五百,劓罪五百…杀罪五百。——《汉书·刑法志》

(10) 捕鱼竹网 [bamboo fishnet]

罪,捕鱼器——《字汇补》

词性变化

罪的拼音: zuì  

〈词性:动〉

(1) 归罪于 [lay the blame on]

禹、 汤罪己,其兴也悖焉。——《左传·庄公十一年》

朕若罪宗宪,后日谁肯为国家任事?——明· 孙高亮《于谦全传》

(2) 又如:不罪(不怪罪;不归罪于);罪己(把罪咎归于自己);罪谴(罪责);罪坐(归罪;连坐)

(3) 惩罚;治罪 [punish;declare guilty]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变亦可乎?——《韩非子·五蠹》

乃劝种麦,无或失时,行罪无疑。——《吕氏春秋》。高诱注:“罪,罚也。”

宗宪无以罪。——《明史》

(4) 又如:罪人不孥(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罪法(罪罚);罪辱(处罚折辱);罪律(治罪的律条)

常用词组

罪案、罪不容诛、罪大恶极、罪恶、罪犯、罪该万死、罪过、罪咎、罪款、罪魁、罪名、罪孽、罪孽深重、罪情、罪人、罪行、罪刑、罪业、罪尤、罪有应得、罪责、罪证、罪状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