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ān suǐ liú yě
注音ㄍㄢ ㄙㄨㄟˇ ㄌ一ㄡˊ 一ㄝˇ
解释形容战斗激烈残酷、尸横遍野。
出处《旧唐书·萧瑀传》:“上奔播六年,中原之人,与贼肝髓流野,得复宗庙,遗老残民闻舆马音,流涕相欢。”
动物生肖牛,虎,蛇
肝的拼音:gān(ㄍㄢ)
⒈ 人或动物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有合成与贮存养料、分泌胆汁、解毒等功能:肝脏。肝炎。肝胆。肝肠。心肝。
⒉ 中医学指五脏之一:肝火。肝气。
肝字UNICODE编码U+809D,10进制: 32925,UTF-32: 0000809D,UTF-8: E8 82 9D。
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liver
形声:从月、干声
liver
详细解释◎ 肝的拼音: gān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干声。本义:肝脏)
(2) 同本义 [liver]
肝,木藏也。——《说文》
肝,榦也。于五行属木,故其体状有枝干。——《释名·释形体》
赞以肝从。——《仪礼·士昏礼》
祭先肝。——《礼记·月令》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肝肺(肝与肺);肝鬲(体内的肝和膈。鬲,通“膈”,即横膈膜);肝脑(肝与脑);肝木(即肝。中医以五行之说释五脏,肝属木,故称)
(4) 比喻人的内心 [heart]
聊为《义鹘行》,永激壮士肝。——唐· 杜甫《义鹘行》
(5) 又如:肝怀(内心);肝心(比喻人的内心);肝血(比喻赤诚之心);肝脾(比喻内心)
肝癌、肝肠、肝肠寸断、肝胆、肝胆相照、肝火、肝脑涂地、肝气、肝儿、肝肾综合征、肝素、肝炎、肝硬变、肝脏
髓的拼音:suǐ(ㄙㄨㄟˇ)
⒈ 骨头的空腔中像胶状的东西:骨髓。精髓(喻精华)。
⒉ 像骨髓的东西:脊髓。脑髓。延髓(后脑的一部分)。
⒊ 植物茎的中心部分,由薄壁的细胞组成。
髓字UNICODE编码U+9AD3,10进制: 39635,UTF-32: 00009AD3,UTF-8: E9 AB 93。
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髓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䯝膸髄
marrow
形声:从骨、随省声
bone marrow; essences, substances
详细解释◎ 髓的拼音: suǐ
〈词性:名〉
(1) (形声。从骨,随省声。本义:骨中的凝脂)
(2) 同本义 [marrow]。如:髓脑(指脑浆)
(3) 比喻精华 [essence]。如:精髓(精华)
(4) 植物茎的中心部分,由薄壁的细胞组成 [pith]。如:髓结
髓结
流的拼音:liú(ㄌ一ㄡˊ)
⒈ 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⒉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 )。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
⒊ 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 )。
⒋ 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
⒌ 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
⒍ 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
⒎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
⒏ 品类,等级:流辈。流派。
⒐ 指不正派:二流子。
流字UNICODE编码U+6D41,10进制: 27969,UTF-32: 00006D41,UTF-8: E6 B5 81。
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流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㳅
flow、stream、current、stream of water、class
淌、源
形声:左形右声
flow, circulate, drift; class
详细解释◎ 流的拼音: liú
〈词性:动〉
(1) (会意。本义:水流动)
(2) 同本义 [flow]
观其流泉。——《诗·大雅·公刘》
顄淡滂流。——《文选·马融·长笛赋》
血流殷地。——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黄河流水。——《乐府诗集·林兰诗》
碧水东流自此回。——唐· 李白《望天门山》
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3) 又如:流迸(涌流而出);流水行云(流动的水和飘浮的云彩);流冰(冰块在河面上漂动和流动);流泉(流动的泉水);引申为流动。如:流丹(流动的红色;指流血);流脓搭水(流脓水)
(4) 顺水漂流 [drift about;be driven by the current]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诗·小雅·小弁》
(5) 又如:流觞(在环曲水道;旁宴聚时,将杯放入水中,任其漂流,如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当即取饮);流柿(江中漂流的木片);流泊(在水面漂流);流花(水面漂流的落花)
(6) 漂没;移动不定;流浪 [lead a wandering life]
君子和而流。——《礼记》
(7) 又如:流穴(辖转流落,居无定所);流沔(流连沉溺)
(8) 传布;扩散 [propagate;diffuse]
其故家贵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孟子·公孙丑上》
(9) 又如:流风(遗风);流称(传颂);流闻(辗转传闻;流播);流迈(传播远方);流声(流播名声,流传的名声);流誉(传播声誉);流语(流传的话)
(10) 流露;显露 [reveal;betray]。如:流韵(诗文等表现出的风格韵味)
(11) 放纵;无节制 [indulge in]。如:流泆(放纵,放荡);流荡(放荡,交往不正当;又形容文章流畅有气势)
(12) 放逐,流放,古代五刑之一 [banish]
虽放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流于彘。(彘,晋地,在现在山西省霍县。周厉王后来被流放到彘。)——《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
(13) 又如:流递(将犯人送到远处管制);流户(流放边区服劳役的人家);流逐(流放);流囚(被流放的囚徒)
(14) 变化;演变 [change]。如:流离琐尾(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流易(演变;变换)
(15) 涂饰 [paint]。如:流金(涂饰泥金)
(16) 通“留”。停留,停止 [stay]
旁行而不流。——《易·系辞上》
(17) 通“摎”。求取 [seek;take]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诗·周南·关雎》
词性变化的拼音:◎ 流的拼音: liú
〈词性:名〉
(1) 河川;江河的流水 [river;stream of water]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
通流入海。——清· 张廷玉《明史》
不积小流。——《荀子·劝学》
临清流。——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从流飘荡。——吴均《与朱元思书》
(2) 又如:流川(江河的流水);流温(谓流水温和);流涧(山间的流水)
(3) 像水流的东西 [sth. resembling a stream of water;current]。如:流馥云外(形容香飘万里);寒流;暖流;气流;电流
(4) 潮流;风气 [trend]。如:流化(犹流俗);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
(5) 流派;派别 [school; sect]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汉书·艺文志》
(6) 品类;等级 [school;class]
滑稽之流。——明· 刘基《卖柑者言》
(7) 又如:三教九流;流亚(同一类人物);流比(同类比照类推);流伍(同辈;同类);流序(流品,等级)
(8) 避难者 [refugee]。如:盲流
◎ 流的拼音: liú
〈词性:形〉
流畅 [smoothly]。如:流亮(流畅明白);流便(指文笔流畅,不滞涩);流美(流畅华美;流畅动听)
流辈、流弊、流变、流别、流播、流布、流产、流畅、流程、流传、流窜、流弹、流宕忘反、流荡、流动、流动资金、流毒、流毒、流芳、流芳后世、流放、流感、流光、流滑、流会、流火、流金铄石、流口水、流寇、流览、流浪、流浪儿、流浪汉、流泪、流离、流离失所、流离遇合、流里流气、流利、流连、流连忘返、流量、流露、流落、流氓、流氓集团、流氓无产者、流民、流明、流脑、流年、流脓、流派、流盼、流配、流痞、流气、流憩、流洒、流散、流沙、流失、流石、流食、流矢、流逝、流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水无情、流水席、流水账、流水作业法、流送、流苏、流苏金镂鞍、流俗、流速、流汤滴水、流淌、流体、流涕、流通、流亡、流涎、流线型、流向、流泻、流星、流星雨、流行、流行歌曲、流刑、流血、流血漂橹、流言、流言蜚语、流寓、流域、流贼、流质食物、流转、流转
野的拼音:yě(一ㄝˇ)
⒈ 郊外,村外:野外。野景。野游。野趣。野餐。野战。四野。郊野。
⒉ 界限,范围:分野。视野。
⒊ 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cháo )”相对:朝野。下野。在野。野史。
⒋ 不讲情理,没有礼貌:野蛮。粗野。
⒌ 巨大而非分的欲望:野心。
⒍ 不受约束:心玩儿野了。
⒎ 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野生。野兽。野味。野花。野菜。
野字UNICODE编码U+91CE,10进制: 37326,UTF-32: 000091CE,UTF-8: E9 87 8E。
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野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墅㙒埜壄
limit、not in power、open country、rude、unrestrained、unruly、wild
家、朝
形声:从里、予声
open country, field; wilderness
详细解释◎ 野的拼音:
埜壄 yě
〈词性:名〉
(1) (形声。从里,予声。《尔雅·释言》:“里,邑也。”本义:郊外;野外)
(2) 同本义 [open country;the open;suburb]
野,郊外也。——《说文》
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说文》。段注
龙战于野。——《易·坤》
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书·牧誓》
七月在野。——《诗·豳风·七月》
体国经野。——《周礼》。注:“谓一百里以外三等采地之中。”
永州之野产异蛇。—— 柳宗元《捕蛇者说》
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光照旷野。——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野外(郊外);野生;野渡(郊野的渡口)
(4) 原野,田野 [fiel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 又如:野盘(可容身的山野之地);野马(浮游的云气);野井(乡野间的井水);野次(原野);野老(居于田野的老人);野色(原野的景色);野战(军队在旷野作战);野霭(山野中的云气)
(6) 指民间。与朝廷相对 [not in power;out of office]
朝野清晏,国富兵强。——《晋书》
(7) 又如:野乘(私家记载的史书);野录(私人撰述的史乘。同“野史、野乘”);野人之芹(乡下人的菲薄礼品);野服(乡居朴素的服装。对官服而言)
(8) 界限,范围 [boundary]。如:视野;分野
◎ 野的拼音: yě
〈词性:形〉
(1) 非家养的;野生的 [wild]
(2) 动物未经人畜养的
野蜂巢。——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野鹤步罡(喻步履蹒跚);野鸡翎(雉的尾羽);野鹤(野生的鹤)
(4) 植物未经人工种植培养的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又如:野谷是资(只取野谷为食);野蔌(野菜。如薇笋之类)
(6) 不驯服,不受拘束 [untamed;unrestrained]
狼子野心。——《左传·宣公四年》
(7) 又如:野猫(喻举动粗鲁,不守规矩或行为放肆的人)
(8) 粗鲁,粗野,野蛮,不文雅 [rough;violent;boorish;rude]
野哉由也!——《论语》
朔风野大。——清· 袁枚《祭妹文》
(9) 不正常,不合礼制的 [unnormal]。如:野岔儿(出乎意外且不合情理的事);野禅(野狐禅)
(10) 非正式的,不合法的 [wrongful]。如:野老儿(姘夫);野火(麻烦;苦头;野种);是不是她野老公死了?
(11) 鄙俚,俚俗 [villatic]。如:野唱(随意乱唱或唱粗俗小调);野语(村野俚俗之语);野调(村野鄙俗的曲调)
野菜、野餐、野蚕、野草、野炊、野地、野调无腔、野鸽、野合、野合、野花、野火、野鸡、野景、野郎公、野老、野驴、野麻、野马、野蛮、野猫、野牛、野炮、野葡萄、野蔷薇、野人、野生、野食儿、野史、野兽、野鼠、野兔、野外、野外工作、野外演习、野豌豆、野味、野心、野心勃勃、野心家、野性、野鸭、野营、野战、野战军、野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