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ēng guǐ pín hū
注音ㄍㄥ ㄍㄨㄟˇ ㄆ一ㄣˊ ㄏㄨ
解释庚、癸:军粮的隐语。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后指向人借钱。
出处《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回答说:“梁则无矣,粗粮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向人告贷求助。
感情庚癸频呼是中性词。
繁体庚癸頻嘑
近义庚癸之呼
动物生肖牛,虎,蛇
庚的拼音:gēng(ㄍㄥ)
⒈ 天干的第七位,用作顺序第七的代称。
⒉ 年龄:同庚。年庚。生庚(人出生的年月)。庚帖(tiě )。庚齿(年龄)。
⒊ 姓。
庚字UNICODE编码U+5E9A,10进制: 24218,UTF-32: 00005E9A,UTF-8: E5 BA 9A。
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庚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age
象形
7th heavenly stem
详细解释◎ 庚的拼音: gēng
〈词性:名〉
(1) 天干的第七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the seventh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庚,位西方。——《说文》
先庚三日,后庚三日。——《易·巽》
太岁在庚日上章,月在庚曰窒。——《尔雅》
其日庚辛。——《淮南子》
秋,日庚、辛。——《史记》
(2) 又以配五行
庚辛申酉,金也。——《淮南子·天文》
(3) 年龄 [age]。如:贵庚;年庚(庚甲。年龄)
(4) “伏天”的代称 [dog days]。旧历杂节三伏,以夏至后第三庚日为始,名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故有庚伏之称。“庚伏”也简称“庚”。如:庚暑(三优暑天)
(5) 姓
◎ 庚的拼音: gēng
〈词性:动〉
(1) 赔偿,偿还 [compensate]
季子皋葬其妻,犯人之禾, 申祥以告,曰:“请庚之”。——《礼记·檀弓下》
(2) 又如:庚偿(抵偿)
(3) 变更;更换。通“更” [change]
丙枕或思前夜席,庚邮宁肯后锋东。——宋· 邹登龙《送表兄赵奏院赴南外知宗》
(4) 又如:庚邮(更换递送的驿邮)
◎ 庚的拼音: gēng
〈词性:副〉
通“更”( gèng )。愈加 [further;even move]
五年之后,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夫子始一解颜而笑。——《列子·黄帝篇》
七年之后,从心之所念,庚无是非;从口之所言,庚无利害,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
庚齿、庚帖、庚信
癸的拼音:guǐ(ㄍㄨㄟˇ)
⒈ 〔癸水〕指月经。
⒉ 天干的第十位,用于作顺序第十的代称。
癸字UNICODE编码U+7678,10进制: 30328,UTF-32: 00007678,UTF-8: E7 99 B8。
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癸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象形
10th heavenly stem
详细解释◎ 癸的拼音: guǐ
〈词性: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二戣( kuí ),古代兵器。交叉之形,盖即“戣”之古文。①本义:古代兵器。戟属。②天干的第十位),用作顺序的第十 [the last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 癸的拼音: guǐ
〈词性:动〉
估量 [estimate]
癸之言揆也,言万物可揆度,故曰癸。——《史记》
频(頻)的拼音:pín(ㄆ一ㄣˊ)
⒈ 屡次,连次:频繁。频仍。频数(shù )(次数多而接连)。频率(lǜ )。频谱。捷报频传。
⒉ 危急:“国步斯频”。
⒊ 并列:“百嘉备舍,群神频行”。
⒋ 古同“颦”。
频(頻)的拼音:bīn(ㄅ一ㄣ)
⒈ 古同“濒”,水边地。
频字UNICODE编码U+9891,10进制: 39057,UTF-32: 00009891,UTF-8: E9 A2 91。
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频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頻
frequency、frequently
会意:从步、从页
frequently, again and again
详细解释◎ 频的拼音:
頻 pín
〈词性:动〉
(1) (会意。从步,从页。页( xié ):人头。《说文》认为步是“涉”的省略。人将要渡河,见水深,皱眉而止。本义:皱眉)
(2) 同本义 [knit the brows]
已频顣曰。——《孟子》
(3) 又如:频蹙(皱眉蹙额,忧愁不乐的样子)
(4) 接近;临近 [near]
百姓流亡,频于涂炭。——晋· 潘岳文
(5) 并列 [stand side by side]。如:频行(并行)
◎ 频的拼音:
頻 pín
〈词性:形〉
(1) 重复,连续 [continued]
频,连也。——《字汇》
频年服役。——《后汉书·杨终传》
(2) 又如:频日(连续多日);频世(连续两代);频岁(连年)
(3) 危急;紧急 [urgent]
于科有哀,国步斯频。——《诗·大雅·桑柔》
◎ 频的拼音:
頻 pín
〈词性:名〉
(1) 在一定时间(常指1秒种)或范围内事物重复出现的次数 [frequency]。如:音频;频带
(2) 假借为“滨”。水边 [waterfront;waterside]
(3) 姓
◎ 频的拼音:
頻 pín
〈词性:副〉
(1) 屡次;频繁 [frequently;repeatedly;again and again]
是时,地数震裂,众灾频降。——《后汉书·李云传》
近于京师,频得足下所为文,读之甚善。——欧阳修《与石推官第一书》
(2) 又如:频荐齿颊(总挂在嘴边);频送(接连传送)
频传、频次、频带、频道、频度、频繁、频服、频率、频年、频频、频频告捷、频谱、频切、频仍、频数、频于
呼的拼音:hū(ㄏㄨ)
⒈ 喊:呼喊。呼声。呼吁。呼天号(háo )地。
⒉ 唤,叫:呼唤。呼叫。呼应。呼朋引类(招引同类的人,共同做坏事)。
⒊ 往外出气,与“吸”相对:呼气。呼吸。
⒋ 象声词:呼地跳起来。
⒌ 姓。
呼字UNICODE编码U+547C,10进制: 21628,UTF-32: 0000547C,UTF-8: E5 91 BC。
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呼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唿嘑虖謼詨
breath out、call、cry out、exhale、shout
吸
形声:从口、乎声
breathe sigh, exhale; call, shout
详细解释◎ 呼的拼音:
嘑、虖、謼 hū
〈词性:动〉
(1) (形声。从口,乎声。本义:吐气,与“吸”相对)
(2) 同本义 [exhale;breathe out]。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与“吸”相对
呼,外息也。——《说文》(外息,指呼气)
阴盛则呼吸万物而藏之内也。——《书·大传》
候呼引针。——《素问·离合真邪论》
(3) 又如:呼哈(呼吸吞吐);呼噏(吐云纳气);呼息(呼吸,喘气);呼翕(呼气和吸气)
(4) 大声叫喊 [cry out]
呼,唤也。——《广韵》
式号式呼。——《诗·大雅·荡》
城上不呼。——《礼记·曲礼上》
媵侍于户外,呼则闻。——《仪礼·士昏礼》
呼河伯妇来。——《史记·滑稽列传》
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夫起大呼。
妇亦大呼。
千百人大呼。
(5) 又如:呼噪(嘈杂地叫喊;喧嚷);呼天(向天呼喊以求助);呼天吁地(呼喊天地以求救助)
(6) 召唤 [call]
呼张良与俱去。——《史记·项羽本纪》
前者呼。——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奋呼攻打。——《广东军务记》
忠烈大呼。——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又如:呼之即来;一呼百诺
(8) 称呼 [name]
呼宋将军。—— 明· 魏禧《大铁椎传》
不呼名。——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9) 又如:自呼其名;呼唱(大声唱名);呼称(称呼);呼谓(称呼,称谓)
(10) 姓
◎ 呼的拼音: hū
〈词性:象〉
常用来形容迅疾、风声等 [puff;whir]。如:呼呼(形容鼾声、风声、着火声);呼呼的(像风一样快);呼啦啦(多形容风声、流水声、鸟振翅声等)
呼哧,呼蚩、呼叱,呼斥、呼风唤雨、呼喊、呼号、呼号、呼和浩特、呼喝、呼吼、呼呼、呼唤、呼叫、呼救、呼拉圈、呼啦,呼喇、呼噜、呼噜、呼伦贝尔草原、呼朋引类、呼气、呼扇,唿扇、呼声、呼天抢地、呼吸、呼吸道、呼吸困难、呼吸商、呼吸系统、呼啸、呼嘘、呼延、呼幺喝六、呼应、呼语、呼吁、呼噪、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