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更弦易辙的意思

gēngxiánzhé

更弦易辙



拼音gēng xián yì zhé

注音ㄍㄥ ㄒ一ㄢˊ 一ˋ ㄓㄜˊ

解释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

出处《明史·潘埙传》:“今春秋已盛,更弦易辙,此其时也。”

例子要以学力为浅深,其大旨罔有不同,固无俟于更弦易辙也。清·黄宗羲《〈明文案〉序下》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更弦易辙是中性词。

繁体更絃易轍

近义更弦改辙

英语dance to another tune(make a new start)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gēng gèng   注音  ㄍㄥ ㄍㄥˋ   
部首  曰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GJQI  五笔98  GJRI  仓颉  MLWK  郑码  AKOS  四角  10506  结构  单一电码  2577  区位  2492  统一码  66F4  笔顺  一丨フ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更的拼音:gēng(ㄍㄥ)  

⒈ 改变,改换:更正。更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更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更定(改订)。更迭(轮流更换)。更递。更番。更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更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

⒉ 经历:少(shào   )不更事(年龄小,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

⒊ 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更时。更阑。更夫。更鼓。更漏(原指计时用的漏壶,后泛指时辰)。

其他字义

更的拼音:gèng(ㄍㄥˋ)  

⒈ 愈加,再:更加。更好。更上一层楼。

统一码

更字UNICODE编码U+66F4,10进制: 26356,UTF-32: 000066F4,UTF-8: E6 9B B4。

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更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hange、even more、experience、furthermore、still、yet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more, still further, much mo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更的拼音: gēng  

〈词性:动〉

(1) (形声。从攴(   ),“更”的小篆形是个形声字。丙声。 本义:改变)

(2) 同本义 [change]

更,改也。——《说文》

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更爵洗。——《仪礼·大射仪》

更皮币。——《礼记·月令》

更姓改物。——《国语·周语》

应国之称号亦更矣。——《管子·侈靡》

国更立法以典民则祥。——《管子·任法》

更葬也。——《史记·晋世家》

景公欲更 晏子之宅。——《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将军若能翻然改图,易迹更步,古人不难追,鄙士何足宰哉!——《三国志·吕凯传》

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号曰 晋武公。——《史记·晋世家》

(3) 又如:更故(更改;变改);更号(改变名位与称号);更步(改变行止);更元(更改年号);更移(变迁;改变);更徙(变迁);更法(变法);更革(变革;改革)

(4) 改,改正 [make correction]

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国语·越语上》

既云常赦,不免皆赦除之,此非直赦其有罪,亦是与天下断,当许其更新(改过自新)。——《旧唐书·孙伏伽传》

(5) 又如:更订(改订;修订);更议(改议);更窜(窜改,改动)

(6) 更换;替代 [replace]

更,代也。——《方言三》

弗用则更。——《周礼·司弓矢》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7) 又如:除旧更新(除去旧的,用新的来代替);更王(改换帝王);更置(变动,变换);更调(调换;改换)

(8) 经过,经历 [experience]

因欲通使(大月氏),道必更(经过) 匈奴中。——《史记·大宛列传》

其佐李揖、 刘秩等皆儒生,未尝更军旅。——《新唐书·房琯传》

(9) 又如:更世(更事。阅世,经历世事);更涉(经历);更尝(亲身经历,实际体验);更履(经历;遭遇)

(10) 连续,接续 [continue]

姓利相更。——《国语·晋语》。注:“续也。”

(11) 又如:更相(相继;相互)

(12) 轮流 [take turns;do sth. in turn]

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外。——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3) 又如:更伯(轮流称霸);更王(轮番为主);更直(轮番值班);更徭(更番戍守边境的徭役)

(14) 偿还;抵偿 [repay;compensate for]

功之成也不足以更责。——《淮南子·诠言训》

(15) 报,报答 [repay;requite]

不更厥贞,大命其倾。——《国语·晋语三》

(16) 通“梗”( gěng  )。阻塞 [obstruct;block]

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曰动奸,奸动则变更矣。——《管子·九守》

词性变化

更的拼音: gēng  

〈词性:名〉

(1)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更鼓 [watchman's drum]

先生骨清少眠卧,长夜默坐数更鼓。——宋· 苏轼《夜过舒尧文戏作》

(2) 又如:更点(指更鼓之声);更钥(放置报时更鼓处的钥匙)

(3) 量词。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watch]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半夜三更

(5) 另见 gèng  

常用词组

更次、更代、更递、更迭、更动、更番、更夫、更改、更鼓、更换、更楼、更漏、更名、更年期、更仆难数、更深、更深人静、更生、更始、更替、更新、更新换代、更衣、更衣室、更张、更正、更卒

基本词义

更的拼音: gèng  

〈词性:副〉

(1)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再”、“复”、“又” [again]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2) 又如:更无六耳(再没有第三人。六耳:第三者的代称);更若(再如;倘若);更待(再等;再过)

(3) 表示程度的加深,相当于“更加”、“愈加”、“越发”等 [further;further more;all the more;more]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聊斋志异·促织》

今日拒之,事更不顺。——《资治通鉴》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清· 林觉民《与妻书》

(4) 表示在所说的范围之外,相当于另外;也 [besides;also;anew]

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西门豹治邺》

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清· 周容《芋老人传》

(5) 表示跟上一层意思相反或出乎意料和常情之外,相当于“反而”“竟然”“还是” [on the contrary;unexpectedly]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词性变化

更的拼音: gèng  

<连>

(1) 与,和 [and]

着尽工夫是化工,不关春雨更春风。——宋· 杨万里《春兴》

(2) 另见 gēng  

常用词组

更加、更其、更上一层楼、更为

  拼音  xián   注音  ㄒ一ㄢˊ   
部首  弓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XYXY  仓颉  NYVI  郑码  YZZZ  四角  10232  结构  左右电码  1720  区位  4750  统一码  5F26  笔顺  フ一フ丶一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弦的拼音:xián(ㄒ一ㄢˊ)  

⒈ 系在弓背两端的、能发箭的绳状物:弓弦。弦韦(“弦”指弓弦,“韦”是兽皮,弦紧皮软,喻性子急缓不同。古人佩弦来警戒自己的性缓,佩韦以警戒自己的性急;后遂用“弦韦”喻朋友的规劝)。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八或二十二、三,月亮半圆,形似弓弦,故名)。上弦(农历每月初七或初八的月相)。下弦(农历每月二十二或二十三的月相)。应弦而倒。

⒉ 乐器上发声的线:琴弦。弦子(a.指琴弦;b.乐器“三弦”的通称)。弦歌。管弦。续弦(古人以琴瑟喻夫妻,故又以“断弦”喻丧妻,以“续弦”喻再娶)。弦外之音。

⒊ 中国古代称不等腰直三角形的斜边。

⒋ 中医脉象名:弦脉。

统一码

弦字UNICODE编码U+5F26,10进制: 24358,UTF-32: 00005F26,UTF-8: E5 BC A6。

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owstring、string、spring、chord

造字法

形声:从弓、玄声

English

string; hypotenuse, cresc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弦的拼音:

xián  

〈词性:名〉

(1) (会意。左为“弓”,右为“丝”。弓弦是用丝做成的。本义:弓弦)

(2) 同本义 [bowstring]

弦,弓弦也。从弓,象丝轸之形。——《说文》

无待韦弦。——《文选·王文宪集序》

故佩弦以自急。——《韩非子·观行》

引弦而战。——《淮南子·人间训》

抚弦登陴。——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3) 又如:弦箭(弦上之箭);弦栝(弓弦和箭末扣弦处)

(4) 弓弩 [bow]。如:弦刃(弓和刀);弦木(指弓);弦矢(弓箭)

(5) 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 [string of a musical instrument]

弦而鼓之。——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朝歌夜弦。——唐· 杜牧《阿房宫赋》

转轴拨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小弦切切

(6) 又如:弦徽(琴弦与琴徽;系琴弦之绳。后也指琴面上的标志);弦乐(丝弦乐器);弦子(胡琴);弦吹(泛称弦管乐);弦柱(乐器上绾丝的柱子);弦桐(琴的别名。以桐木为造琴良材,故名)

(7) 弦乐器 [strings]

孔子烈然返瑟而弦。——《吕氏春秋》

(8) 又如:弦子(胡琴);弦吹(指弦乐器和管乐器);弦柱(乐器绾丝之柱);弦乐(丝弦乐器);弦子(三弦)

(9) 弦乐器弹奏出的声音 [sound of strings]

管清疑警鹤,弦巧似娇莺。——唐· 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

(10) 又如:弦歌(歌泳诵读,也指儒家的礼乐教化);弦节(琴瑟之节拍);弦外之音(同“絃外之音”。喻指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

(11) [数]∶连结曲线上两点的直线;特指曲线上正割的两个交点之间的线段 [chord]

(12)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直角所对的边) [hypotenuse]

勾三、股四、弦五。——《周髀算经》

(13) 四分之一 [quarter]

(14) 地平圈按四分之一划分的一个部分或相当于这一部分的基本方位点

(15) 月球公转的四分之一。即上弦是月球在太阳之东90°时的位相,下弦是月球在太阳之西90°时的位相。如:上弦;下弦

(16) 半圆形的月亮 [semicircular moon]

月中分谓之弦。——《论衡·四讳》

(17) 又如:弦朔(指农历每月的初七、初八、廿二、廿三日(弦日)和初一(朔日));弦晦;弦望(月相变化)

(18) [天文]∶形成直角的三体的一种组态,尤指太阳系中太阳位于90°角顶点的组态 [dichotomy]

(19) 周代国名 [Xian state]。春秋时为楚所灭。故城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南

楚人灭 弦, 弦子奔 黄。——《春秋》

(20) 〈词性:方〉∶发条 [clockwork spring]。如:上弦;钟弦

(21) 弦脉。中医指脉气紧张,是脉象之一 [tight]

六脉皆弦,因平日郁结所致。——《红楼梦》

(22) 又如:弦怯(指弦脉虚弱);弦芤(切脉时如同指按丝弦、浮大中空)

(23) 姓

词性变化

弦的拼音: xián  

<动〉

(1) 弹奏琴瑟等弦乐器 [string]

北面而弦。——《礼记·乐记》。注:“谓鼓琴瑟也。”

匡坐而弦。——《庄子·让王》

春诵夏弦。——《礼记·文王世子》

(2) 又如:弦音(拉弓弦的声音);弦琴(弹琴)

(3) 安上弓弦 [set bowstring]

弦大木为弓。——《后汉书》

(4) 又如:弦弧(在曲木上张弦成弓)

常用词组

弦而鼓之、弦歌、弦切角、弦诵、弦外之意、弦月窗、弦乐、弦乐器

  拼音    注音  一ˋ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JQRR  仓颉  APHH  郑码  KROD  四角  60227  结构  上下电码  2496  区位  5055  统一码  6613  笔顺  丨フ一一ノフ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易的拼音:yì(一ˋ)  

⒈ 不费力,与“难”相对:容易。易与(容易对付)。易于。

⒉ 和悦:平易(a.态度谦逊和蔼;b.指语言文字浅显)。

⒊ 改变:易手。易地。变易。

⒋ 交换:交易。贸易。

⒌ 轻慢:贵货易土。

⒍ 芟治草木:易墓(除治墓地的草木)。易其田畴。

⒎ 古书名,《易》即《易经》,也称《周易》。

⒏ 姓。

统一码

易字UNICODE编码U+6613,10进制: 26131,UTF-32: 00006613,UTF-8: E6 98 93。

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易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蜴㑥

汉英互译

amiable、change、easy、exchang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像蜥蜴形

English

change; eas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易的拼音:   

〈词性:动〉

(1) (象形。本义:蜥易)

(2) 换,交换 [exchange]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战国策·魏策》

以大易小。

弗敢易。

易寡人之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楚人围 宋,易子而食。——《左传·哀公八年》

移风易俗。——李斯《谏逐客书》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3) 又如:易筋经(讲武术的书,托名南朝梁代达摩和尚所作);易箦(换竹席。比喻行将死亡);易货(交换货物);易地(互换所处的地位;交换土地);易身(换位)

(4) 改变,更改 [change]

狱词无易。——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易字(改换名字);易箦(更换竹席);易辙(改变行车道路);易心(改变心志;改变想法);易初(改变初衷);易革(改革,变革);易节(改变气节操守)

(6) 替代 [replace]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易·系辞下》

北都政变,以暴易暴者数矣!——章炳麟《致段祺瑞书》

(7) 又如:易代(更换朝代)

(8) 蔓延;传播 [spread]

绝其本根,勿能使能殖,畏其易也。——《东观汉记》

(9) 又如:易种(蔓延其种)

(10) 治,整治 [renovate;dredge]

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

(11) 轻视。含有“不以为意”的意思 [make light of;despise]

易慢之心入之矣。——《礼记·乐记》。注:“易,轻易也。”

是于圣人也,胥易技兿。——《庄子·应帝王》。释文引崔注:“易,相轻易也。”

易者使倾。——《易·系辞下》。注;“易,慢易也。”

吏民慢易之。——《汉书·王嘉传》

寄伪儿啼,恐栗,为儿状。贼易之,对饮酒,醉。——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韩非子·五蠹》

词性变化

易的拼音:   

〈词性:形〉

(1) 容易。与“难”相对 [easy]

贵货而易土。——《国语·晋语七》

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礼记·乐记》

物幽兴易惬,事胜趣弥浓。——唐· 岑参《秋夜宿仙游寺南》

事有难易。——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学有难易。

(2) 又如:易与(容易对付);易可(容易);易人(可以轻易对付的人);易易(极容易);易如反掌

(3) 简易,简省 [simple and easy]

栾范易行以诱之。——《左传》

(4) 平坦 [level]

羁坚辔,附易路。——《文选·枚乘·七发》

(5) 又如:易野(平坦的原野);易道(平路);易地(平地)

(6) 平易 [unassuming]。如:易直(平易正直)

(7) 和蔼 [amiable]。如:易恬(和悦恬淡);易中(和悦其心)

易的拼音:   

〈词性:名〉

(1) 古代指阴阳变代消长的现象 [change]

王者乘时,圣人乘易。——《管子》

(2) 古代卜筮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合称三易 [divination book]

(3) 《周易》的简称 [the Book of Changes]

《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画,有交易、变易之义,故谓之《易》。——朱熹《周易本义序》

本之易。——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4) 又如:《易》之八像(《易经》中用八种符号(八卦)代表八种自然界中的现象)

(5) 古代占卜官名 [divination officer]

昔者圣人建阴阳天土之情,立以为《易》,易抱龟南面,天子卷冕北面。——《礼记》

(6) 卜筮之象,古代以示吉凶祸福 [divination image]

卜易、谈星、看相…晚生都略知道一二。——《儒林外史》

(7) 弹奏弦乐器拽法之一,即中指向外,拨动琴弦 [one of ingering]

(8) 通“埸”。边界 [border]

观国之治乱臧否,至于疆易而端已见矣。——《荀子·富国》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易·大壮》

殖于疆易。——《汉书·食货志上》

吾易久远。——《汉书·礼乐志》

(9) 州名 [Yi prefecture]。治所在今河北省易县

(10) 易水的简称 [Yi River]。在现在河北省西部,发源于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

秦兵旦暮渡 易水。——《战国策·燕策》

易,出 代州,经 保定之 易州、 安州至 高阳,下与 曹、 徐、 滋、 沙诸河合。—— 明· 徐向志《读书札记》

(11) 姓

常用词组

易安、易带、易经、易如反掌、易手、易易、易于、易箦、易帜

  拼音  zhé   注音  ㄓㄜˊ   繁体    
部首  车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  LYCT  仓颉  KQYBK  郑码  HEQM  四角  48540  结构  左中右电码  6568  区位  5362  统一码  8F99  笔顺  一フ丨一丶一フ丶丨フ一一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辙(轍)的拼音:zhé(ㄓㄜˊ)  

⒈ 车轮压的痕迹:覆辙。车辙。南辕北辙。

⒉ 车行的一定路线:上下辙。

⒊ 诗词、歌曲、杂曲所押的韵:辙口。合辙押韵。

⒋ 办法,主意:没辙了。

⒌ 途径,门路。

统一码

辙字UNICODE编码U+8F99,10进制: 36761,UTF-32: 00008F99,UTF-8: E8 BE 99。

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辙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rhyme、rut

造字法

形声:从车、省声

English

wagon ruts, wheel track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辙的拼音:

zhé  

〈词性:名〉

(1) (形声。从车,徹( chè  )省声。本义:车迹,车轮碾过的痕迹)

(2) 同本义 [the track of a wheel]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

晓驾炭车辗冰辙。——《卖炭翁》

(3) 车子 [carriage; cart]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去相见。——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4) 又如:辙印(车子行驶的痕迹);辙迹(车子行驶的痕迹)

(5) 道路[road]

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宋· 胡铨《好事近》

(6) 又如:辙轨(轨道)

(7) 途径;门路;路数,路子 [way]

总会旧辙,创立新意。——隋· 潘徽《韵纂序》

(8) 又如:没辙(没有办法)

(9) 比喻错误或教训 [error;lesson;moral]。如:前辙(前人的教训)

(10) 歌词、戏曲、杂曲等所押用的韵摄 [rhyme of a song]。如:合辙(押韵);十三辙

常用词组

辙口、辙乱旗靡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