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ēn zhuàng yè mào
注音ㄍㄣ ㄓㄨㄤˋ 一ㄝˋ ㄇㄠˋ
解释树的根部壮大粗实,枝叶就繁茂旺盛。比喻根基坚牢,发展前景就不可限量。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56卷:“但能养精神,调元气,吞津液,液精内固,乃生荣华,喻树根壮叶茂,开花结实,胞孕佳味,异殊常品。”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根基坚牢。
感情根壮叶茂是中性词。
繁体根壯葉茂
近义根深叶茂
英语the root is strong and leaves are many
动物生肖牛,虎,蛇
根的拼音:gēn(ㄍㄣ)
⒈ 高等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分:根植。根茎。根瘤。根毛。根雕。须根。块根。扎根。叶落归根。
⒉ 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根底。根基。墙根儿。
⒊ 事物的本源:根源。根由。根本。知根知底。
⒋ 彻底:根除。根究。根治。
⒌ 依据,作为根本:根椐。
⒍ 量词,指长条的东西:两根筷子。
⒎ 数学上称一数开平方所得的值为“平方根”,开立方所得的值为“立方根”。
⒏ 数学上指代数方程式内未知数的值。
⒐ 化学上指带电的基:氨根。硫酸根。
根字UNICODE编码U+6839,10进制: 26681,UTF-32: 00006839,UTF-8: E6 A0 B9。
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根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base、cause、radicel、radicle、radix、root、rootage
形声:从木、艮声
root, base(d on); foundation
详细解释◎ 根的拼音: gēn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艮( gèn )声。本义:草木之根)
(2)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root]
根,木株也。——《说文》
蔓根为根,直根为柢。——《说文通训定声》
根深,则视久。——《韩非子·解老》
是谓深根、固柢。——《老子》
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论衡·超奇》
其无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宋· 沈括《梦溪笔谈》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根荄(根。荄:草根;又指根本,根源);根茇(植物的根部);根柢(草木的根);根垓(根核。植物的根;植根)
(4) 事物的本源,根由,依据 [origin;source;cause;root]
根,始也。——《广雅·释诂一》
根者,书之所谓柢也。——《韩非子·解老》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淮南子·原道》
盖志士仁人所为根心者也。——《后汉书·宋弘传》
然病之生也,有根有柢。——陈亮《与彭子寿祭酒》
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宋· 苏轼《李君山房记》
(5) 又如:祸根(祸事的根源;引起灾祸的人或事物);根浅门微(根基浅,门第低微);根儿(根本);根气(根基。指禀赋、气质);根儿里(根本;本来);根苗(兆头,开头)
(6) 物体的下部,基部 [base;foot]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唐· 白居易《早春》
(7) 又如:根下(物体的根基附近);墙根;堤根;根前(跟前)
(8) 痼疾 [chronic illness]
自去夏侵暑,入此秋变,头齿眩疼,根痼渐剧。——《宋书·颜延之传·自陈表》
(9) 又如:根疵(痼疾)
(10) 佛学名词。佛家能产生感觉、善恶观念的机体或精神力量 [nature]。如:根器(佛教以木比喻天性叫做“根”。根能雕刻叫做“器”,泛指禀赋);根力(指五根和五力);根门(六根漏出种种烦恼,进入种种妄尘的门户,故称为“根门”);根缘(人的根性与境遇的缘务)
(11) 数学名词。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或称代数方程式的解;方根的简称 [root]
(12) 化学名词。即带电的基 [radical]。如:硫酸根;氨根
(13) 延续后代的子孙 [offspring]
夏堪……零陵太守之根嗣也。——《相府小史夏堪碑》
(14) 又如:根嗣(长子);根谱(犹族史);根祖(祖宗)
◎ 根的拼音: gēn
〈词性:动〉?
(1) 植根 [root]
半生无根着,飘转如断梗。——金· 元好问《出京》诗
(2) 又如:根着(植根于地)
(3) 杜绝;根除 [eradicate]
若攻之不根,是养疾疴于心腹也。——《后汉书·西羌传论》
(4) 又如:根株
(5) 根究;追究 [pursue]
其己为民间侵耕地土,更不根究,盖以本议欲以见在牧地,给与民耕,岂可却根究己耕之地,重为搔扰。——宋· 欧阳修《论牧马草地剳子》
(6) 又如:根勘(彻底查究);根究着实(追根究底,打听清楚);根刷(根刮,彻底清查;彻底搜求);根穷(彻底追查)
(7) 通“跟” [follow]。如:根寻(跟踪查找);根捕(跟踪缉捕);根索(跟踪,搜求或追查)
◎ 根的拼音: gēn
〈词性:量〉
(1) 用于条形物 [piece]。如:一根竹竿;三根电线杆
(2) 具有适合一定目的的长度、强度或结构的线、纱、带、绳、金属丝或电缆的数目 [strand]。如:一根带刺的铁丝网线也没有
根本、根本、根本、根部、根插、根除、根底、根蒂、根雕、根端、根固、根号、根基、根脚、根茎、根究、根据、根据、根绝、根瘤、根瘤菌、根蔓、根苗、根皮,根被、根深蒂固、根深叶茂、根式、根系、根芽、根由、根源、根值、根指数、根株、根壮叶茂、根治、根子
壮(壯)的拼音:zhuàng(ㄓㄨㄤˋ)
⒈ 大,有力,强盛:强壮。壮士。壮心。壮烈。壮美。兵强马壮。
⒉ 增加勇气和力量:壮胆。壮行(xíng )。以壮声势。
⒊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云南、四川、贵州等省(旧作“僮”):壮族。壮锦。壮歌。
壮字UNICODE编码U+58EE,10进制: 22766,UTF-32: 000058EE,UTF-8: E5 A3 AE。
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壯壵
strong、able-bodied
形声:从土、丬声
big, large; robust; name of tribe
详细解释◎ 壮的拼音:
壯 zhuàng
〈词性:形〉
(1) (形声。从士,爿( pán )声。本义:人体高大,肌肉壮实)
(2) 同本义 [tall and big;srong;robust]
壮,大也。——《说文》
壮,健也。——《广雅》
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方言》
三十曰壮。——《礼记·曲礼》
壮士,赐之卮酒。——《史记·项羽本纪》
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壮骑数百驰。——《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男气壮力。——《逸周书》
壮哉我中国少年。—— 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三小姐长远勿见,好像壮仔点哉。——清·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
(3) 又如:壮浪(健壮);壮盛(强壮旺盛);壮勇(强壮而勇敢);壮武(强壮勇武);年轻力壮;兵强马壮;壮健(强壮,强健)
(4) 豪壮;豪迈 [grand and heroic]
彼不知惧,而学壮语,此之不武,何能为也。——《晋书·谯刚王逊传》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杜甫《壮游》
(5) 又如:壮夫(豪壮之士,豪杰);壮思(豪壮的情思);壮情(豪壮的情怀、抱负);壮意(豪壮的意气)
(6) 勇壮 [brave and sturdy]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魏策三》
(7) 又如:壮武(勇壮,雄武);壮悍(勇壮强悍);壮毅(勇壮刚毅);壮辞(勇壮的言辞)
(8) 宏伟 [grandeur]
克壮其犹。——《诗·小雅·采芑》
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史记·高祖纪》
(9) 又如:壮丽(雄伟华丽);壮制(宏伟的制作);壮图(伟大的志愿、计划)
(10) 坚实,坚牢 [firm]
金绳铁索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韩愈《石鼓歌》
◎ 壮的拼音:
壯 zhuàng
〈词性:动〉
(1) 增强 [strengthen]
《唐史拾遗》曰:“汝阳王王进尝于上前醉,不能下殿,上遣人掖出之。” 王进谢罪曰:“臣以三斗壮胆,不觉至此。”—— 杜甫《饮中八仙歌·注》
(2) 又如:给他壮胆;壮声势
(3) 长成年,长大 [grown-up]
男女当壮,扶辇推舆,相赌树下,戏笑超距,终日不归。——《管子》
(4) 以…为壮美;赞赏 [admire]
单于壮其本。——《汉书·李广苏建传》
何其壮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甚可壮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识者壮之。——《明史》
(5) 伤。通“戕”( qiāng ) [injure]
姤,女壮,勿用取女。——《易·姤》
韩安国 壮趾, 王恢兵首,彼若天命,此近人咎。——《汉书》
◎ 壮的拼音:
壯 zhuàng
〈词性:名〉
(1) 壮年 [prime of life]。中国古代称男子三十为壮
少壮不努力。——《乐府诗集·长歌行》
比后壮乃问其母。(壮:成年。名词在句中作动词用。长大成人。)——晋· 干宝《搜神记》
(2) 灸法术语 [one moxacone]
(3) 指艾炷灸中的计数单位。每灸一个艾炷,称为一壮
(4) 指艾炷。如大壮灸,即指用较大的艾炷施灸,小壮灸即指用较小的艾炷施灸
(5) 壮族的省称 [Zhuang nationality]。原作“僮”
壮大、壮胆、壮丁、壮观、壮火、壮健、壮举、壮阔、壮丽、壮烈、壮美、壮年、壮士、壮硕、壮心、壮阳、壮语、壮志、壮志凌云
叶(葉)的拼音:yè(一ㄝˋ)
⒈ 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树叶。菜叶。叶子。叶落归根。一叶知秋。一叶蔽目(喻目光短浅,常被眼前细小事物所遮蔽,看不到远处、大处。亦称“一叶障目”)。
⒉ 像叶子的:铁叶。百叶窗。
⒊ 同“页”。
⒋ 世,时期:初叶。末叶。
⒌ 姓。
叶的拼音:xié(ㄒ一ㄝˊ)
⒈ 和洽,合:叶韵。
叶字UNICODE编码U+53F6,10进制: 21494,UTF-32: 000053F6,UTF-8: E5 8F B6。
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叶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協葉
leaf、foliage、frondage、part of a hisorical period
会意:从口、从十
to harmonize, to rhyme; to unite; (borrowed for) leaf
详细解释◎ 叶的拼音: Shè
〈词性:名〉
(1) 古邑名 [She village]。在今河南省叶县南。春秋时属楚领地。汉置县。如:叶县凫(指得到皇上眷念的县令)
(2) (今读 yè )姓。如: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3) 另见 yè;xié
◎ 叶的拼音: xié
〈词性:动〉
(1) 和洽。同“协” [be harmonious]
犀牛一角叶箜篌。——《老残游记》
逢吉与 李程同执政,不叶。——《新唐书》
(2) 又如:叶律(叶韵;韵律);叶韵(协韵;押韵);叶中(犹适中);叶吉(和协吉祥);叶和(和睦;和合;和谐;亦作应和);叶契(协和,配合);叶泰(协和安泰)
(3) 协助;帮助 [assist]。如:叶佐(辅佐,配合);叶齐(协力一致);叶赞(协同翊赞)
(4) 合,共同 [together]
股肱叶谋,爪牙宣力。——《旧五代史》
(5) 又如:叶力(协力;合力);叶心(同心);叶谋(合谋;共谋)
(6) 另见 yè
◎ 叶的拼音:
葉 yè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枽( yè )声。植物的叶子。“叶”,同“协”,会意字,从十从口。本是两个字。本义:草木之叶)
(2) 同本义 [leaf]
叶,草木之叶也。——《说》
其叶为胡蝶。——《列子·天瑞》。注:“散也。”
枝叶未有害。——《诗·大雅·荡》
(3) 又如:叶尖(植物学名词。叶片的尖端部位);叶序(植物学名词,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称为叶序);叶芽(植物学名词。与花芽相对。发育后成为茎、枝及叶的芽);叶基(植物学名词。叶片的下端靠近叶柄的部分)
(4) 比喻轻小、轻飘像叶子的东西 [leaf-like thing]
万里风波一叶舟。——李商隐《无题》
(5) 又如:百叶窗;一叶扁舟;肺叶
(6) 历史时期的分段 [part of a historical period]。如:唐朝末叶;20世纪中叶
(7) 世,代 [generation]
勋载二叶。——汉《太尉刘宽碑》
继德前叶,清和挺懿。——汉《豫州从事孔褒碑》
李势在 蜀既久,承藉累叶。——《世说新语》
(8) 又如:叶语(世代相传说)
(9) 量词。轻薄物体的计量单位。如:叶叶(片片)
(10) 古邑名 [Ye village],在今河南叶县南
公爱班固而忽 崔骃,此 叶公之好龙也。(叶公:本名沈诸梁,楚国贵族,叶是他的封地。)——《后汉书·崔骃传》
(11) 姓
(12) 另见 xié
叶斑病、叶柄、叶蜂、叶公好龙、叶红素、叶猴、叶黄素、叶绿素、叶轮、叶落归根、叶落知秋、叶脉、叶面、叶片、叶鞘、叶肉、叶酸、叶甜菜、叶序、叶叶、叶腋、叶枝、叶子
茂的拼音:mào(ㄇㄠˋ)
⒈ 草木旺盛:茂盛。丰茂。
⒉ 美,有才德:茂士。茂才(即“秀才”)。
⒊ 有机化合物,环戊间二烯的简称。无色液体,用来制农药、塑料等。
⒋ 古同“懋”,勉。
茂字UNICODE编码U+8302,10进制: 33538,UTF-32: 00008302,UTF-8: E8 8C 82。
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luxuriant
形声:从艹、戊声
thick, lush, dense; talented
详细解释◎ 茂的拼音: mào
〈词性:形〉
(1) (形声。从艸,戊( wù )声。本义:草木繁盛)
(2) 同本义 [luxuriant;thick]
茂,草丰盛也。——《说文》
草不溃茂。——《诗·大雅·召卬》
种之黄茂。——《诗·大雅·生民》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3) 又如:茂英(繁盛的花朵);茂苑(花木茂盛的苑囿);茂育(滋长繁盛);茂实(丰盛的果实。也指草木长得茂盛并结果实);茂遂(繁荣滋长)
(4) 大;盛大 [magnificant;grand]
德音是茂。——《诗·小雅·南山有台》。笺:“盛也。”
桐生茂豫。——《汉书·礼乐志》。注:“茂豫美盛而光悦也。”
以旌茂功,以慰劬劳。——《三国志·吴志》
(5) 又如:茂世(盛世);茂业(伟大的功业);茂绪(盛大的事业);茂豫(美盛而有光彩;比喻昌盛安乐)
(6) 美好;优秀 [outstanding;fine]
子之茂兮。——《诗·齐风·还》。传:“美也。”
广延茂士。——《汉书·朱邑传》
茂材异等。——《汉书·武帝纪》。应昭注:“旧言秀才,避光武帝讳称茂才。”
出文多者,才知(智)茂。——王充《论衡》
(7) 又如:茂士(优秀的人才);茂异(茂美特异。指优秀出众的人才);茂科(科举名。即贤良方正科);茂年(盛壮之年);茂龄(壮年)
〈词性:动〉
(1) 通“贸”。买卖 [trade]
商以足用,茂迁有无。——《汉书·叙传下》
(2) 通“懋”。劝勉 [advise and encourage]
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易·无妄》
茂才、茂密、茂亲、茂盛、茂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