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躬行实践的意思

gōngxíngshíjiàn

躬行实践



拼音gōng xíng shí jiàn

注音ㄍㄨㄥ ㄒ一ㄥˊ ㄕˊ ㄐ一ㄢˋ

解释亲身实行或体验。

出处明·张居正《请申归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躬行实践,以需他日之用。”

例子周恩来《怎样做一个好的领导者》:“又次,还要躬行实践,以为倡导。”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亲身实行或体验。

感情躬行实践是中性词。

繁体躳行實踐

近义亲历亲为

英语practise what one preache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gōng   注音  ㄍㄨㄥ   
部首  身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TMDX  仓颉  HHN  郑码  NCYZ  四角  27227  结构  左右电码  6501  区位  2510  统一码  8EAC  笔顺  ノ丨フ一一一ノフ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躬的拼音:gōng(ㄍㄨㄥ)  

⒈ 身体。

⒉ 自身,亲自:反躬自问。躬行实践。事必躬亲。

⒊ 弯曲身体:鞠躬。躬身下拜。

统一码

躬字UNICODE编码U+8EAC,10进制: 36524,UTF-32: 00008EAC,UTF-8: E8 BA AC。

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躬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nd forward、bow、personally

造字法

形声:从身、弓声

English

body; personally, in pers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躬的拼音:

gōng  

〈词性:名〉

(1) (形声。从身,弓声。从“身”的字多与身体有关。本义:整个身体)

(2) 同本义 [body]

躬,身也。——《说文》

信圭矦守之,躬圭伯守之。——《考工记·玉人》。按,琢为人形,信直躳曲。

吾党有直躬者。——《论语》。孔注:“直身而行。”

躬腠胝无胈。——《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体也。”

我鞠躬不敢息。——马中锡《中山狼传》

百姓愁苦,靡所错躬(指安身)。——《汉书·元帝纪》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3) 又如:躬体(身体);躬先士卒(身先士卒);躬擐(身穿。擐:穿)

(4) 生命 [life]

见南郢之流风兮,殒余躬于 沅、 湘。—— 汉· 刘向《九叹·远游》

(5) 通“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泛指手臂 [arm]

歌终,顾而流涕,张躬而舞。——《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倍中以为躬。倍躬以为左右舌,谓侯之上下幅布也。——《仪礼·乡射礼记》

(6) 又如:长躬(衣服的中间部分较长)

词性变化

躬的拼音: gōng  

〈词性:代〉

(1) 自身;自己 [oneself;self]

已躬命之。——《仪礼·士昏礼记》。注:“犹亲也。”

静言思之,躬自悼之。——《诗·卫风·氓》

百官之非,宜由联躬。——《史记·教本纪》

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靡王躬身。——《国语·越语下》

(2) 又如:躬自(自己);躬化(以自身的德行感化别人);反躬自问

躬的拼音: gōng  

〈词性:副〉

(1) 亲身;亲自 [personally]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

史公治兵,往来 相城,必躬 左公弟,候太公、太母起居。——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唐· 王勃《滕王阁序》

(2) 又如:躬耕乐道(亲自耕种,乐守圣贤之道);躬身(亲身,自身);躬稼(亲身从事农事);躬卒(亲自率领;亲身实行)

躬的拼音: gōng  

〈词性:动〉

(1) 本身具有 [have]。如:躬上将之姿(本身具有上将的风姿)

(2) 稍微向前弯身,以表尊敬 [bend forward;arch;bow]

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霸形》

(3) 又如:躬身下拜;躬敛(屈身敛衽。古代妇女行礼时的动作);躬身(俯屈身体,以示恭敬)

躬的拼音: gōng  

〈词性:形〉

通“穷”( qióng  )。困苦危难 [distress;dire straits]

潞子之为善也躬,足以亡尔。——《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躬为匹夫而不愿富,贵为诸侯而无财。——《大戴礼·哀公问五义篇》

常用词组

躬耕、躬亲、躬身行礼、躬行

  拼音  háng xíng   注音  ㄏㄤˊ ㄒ一ㄥˊ   
部首  行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TFHH  五笔98  TGSH  仓颉  HOMMN  郑码  OI  四角  21221  结构  左右电码  5887  区位  4848  统一码  884C  笔顺  ノノ丨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行的拼音:háng(ㄏㄤˊ)  

⒈ 行列: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⒉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

⒊ 步行的阵列。

⒋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行。

⒌ 某些营业所:银行。花行。商行。

⒍ 行业:同行。各行各业。

⒎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行棉袄。行几针。

其他字义

行的拼音:xíng(ㄒ一ㄥˊ)  

⒈ 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⒉ 出外时用的:行装。行箧。行李。

⒊ 流通,传递:行销。风行一时。

⒋ 从事:进行。

⒌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

⒍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

⒎ 实际地做:行礼。行医。行文。

⒏ 可以:不学习不行。

⒐ 能干:你真行。

⒑ 将要:行将毕业。

⒒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五行(“金”、“木”、“水”、“火”、“土”)。

⒓ 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行。

⒔ 汉字字体的一种:行书。

⒕ 姓。

统一码

行字UNICODE编码U+884C,10进制: 34892,UTF-32: 0000884C,UTF-8: E8 A1 8C。

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行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o、travel、do、all right、O.K.、capable、row、soon

相关字词

止、言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行的拼音: háng  

〈词性:名〉

(1) (象形。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road]

行,道也。——《说文》

行有死人。——《诗·小雅·小弁》

遵彼微行。——《诗·豳风·七月》

(3) 又如:行苇(路旁芦苇);行阡(道路);行神(路神);行程(路程);行街(大路)

(4) 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line;row]

左右陈行,戒我师旅。——《诗·大雅·常武》

凌余阵兮躐余行。——《楚辞·九歌·国殇》

奉读书,五行并下。——《后汉书·应奉传》

(5) 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the ranks]

郑伯使卒出貑,行出犬鸡。——《左传·隐公十一年》

(6) 队伍,军队 [army]

陈胜、 吴广皆次当 行。——《史记·陈涉世家》

必能使行阵和睦。——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行阵(军队行列);行阵和睦(指军队协调团结);行首(军队的行列);行阵(行伍。旧指军队)

(8) 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trade;profession;line of business]

皆次当行。——《史记·陈涉世家》

(9) 又如:干装修水管这一行;你干哪一行?;行计(行业);行户(行业,妓院;商户)

(10) 营业机构;商行 [business firm]。如:行铺(商行店铺);行货(货物;特指坏货,劣货;隐语指男性生殖器);行户(宋以后称加入商行的商户)

(11) 排行 [seniority among brothers and sisters]。如:你行几,我行二;行第(排行的次序)

(12) 辈分 [generation]

丈人行也。——《汉书·李广苏建传》

(13) 又如:行次

(14) 引申表示多数 [-s;-es]。如:和尚行;僧尼行

词性变化

行的拼音: háng  

〈词性:动〉

(1) 连续贯穿 [run through]

以次贯行,固执无违。——《汉书》

(2) 用长的针脚将棉衣等活计连缀起来为行。也作“绗” [quilt]。如:行棉袄;行棉被

行的拼音: háng  

〈词性:代〉

(1) 这里 [here]——表示处所

这小贱人不来我行回话。——《西厢记》

(2) 那里 [there]——表示处所

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周邦彦《风流子》

(3) 另见 hàng;héng;xíng  

常用词组

行帮、行辈、行当、行道、行规、行行出状元、行话、行会、行几、行家、行距、行列、行列式、行情、行商、行市、行伍、行业、行阵、行子

基本词义

行的拼音: hàng  

〈词性:形〉

(1) 刚强 [bold]

行,行行,刚强的样子。——《集韵》

(2) 另见 háng;héng;xíng  

常用词组

行板、行卜、行步、行部、行藏、行车、行成、行成于思、行程、行船、行刺、行动、行都、行房、行歌、行宫、行贾、行好、行贿、行将、行将就木、行劫、行经、行径、行军、行乐、行礼、行李、行猎、行令、行路、行旅、行牧且荛、行囊、行骗、行聘、行期、行乞、行腔、行窃、行取、行人、行若无事、行色、行色匆匆、行善、行商、行尸走肉、行时、行使、行驶、行事、行市、行书、行署、行头、行为、行为不端、行文、行星、行刑、行刑队、行凶、行医、行吟、行营、行远自迩、行御史台、行云、行云流水、行灶、行者、行政、行之有效、行止、行志、行舟、行装、行状、行踪、行走、行走

  拼音  shí   注音  ㄕˊ   繁体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PUDU  仓颉  JYK  郑码  WDTG  四角  30804  结构  上下电码  1395  区位  4221  统一码  5B9E  笔顺  丶丶フ丶丶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实(實)的拼音:shí(ㄕˊ)  

⒈ 充满:实心。充实。虚实。

⒉ 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实话。实惠。实际(真实情况)。实践(实行;履行)。实体。实情。实施。实数。实事求是。名实相符。

⒊ 植物结的果:果实。开花结实。

⒋ 富足:殷实。富实。

统一码

实字UNICODE编码U+5B9E,10进制: 23454,UTF-32: 00005B9E,UTF-8: E5 AE 9E。

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实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實実

汉英互译

fact、fruit、seed、solid、true

相关字词

真、名、虚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real, true; honest, since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实的拼音:

shí  

〈词性:形〉

(1) (会意。从宀,从贯。宀,房屋。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

(2) 同本义[prosperous;well-to-do;well-off]

實,富也。——《说文》

实,满也,塞也。——《小尔雅》

实,荣也。——《墨子经上》

有者为实,故凡中质充满皆曰实。——《素问·调经论》

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孟子·梁惠王下》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汉· 贾谊《论积贮疏》

公家虚而大臣实。——《韩非子·亡征》

(3) 又如:殷实;实核(种子);实谷(子粒饱满的谷类作物)

(4) 真实;诚实 [true;dependable;honest]

实,诚也。——《广雅》

夫图画,非母之实身也。——《论衡·乱龙》

虚则知实之情。——《韩非子·主道》

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实充(老实);实受(忠厚老实);实业(实际业绩);实迹(真实的证据,事实);实拍(实在的);实丕丕(实呸呸、实坯坯。都指实实在在);实志(真实的心愿);实理(真实的道理);实音(确实的消息);实户(实际户数);实支(实际支出);实年(实际年龄);实务(实际事物);实福(实际的幸福);实祸(实际的祸害)

(6) 广大 [extensive;vast]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诗·小雅·节南山》

(7) 坚实;坚强 [solid;firm]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孙子·虚实》

(8) 又如:实落(结实;实实在在);实拍拍(形容硬、结实);实秘秘(严严实实);实癖癖(硬鼓鼓);实坚(坚定)

词性变化

实的拼音:

shí  

〈词性:名〉

(1) [wealth]

聚敛积实。——《左传·文公十八年》

令尹问蓄聚积实。——《国语·楚语》

好实无厌。——《礼记·哀公问》

耻费强实。——《礼记·表记》

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国语·晋语》

庭实设。——《仪礼·聘礼》。注:“乘马。”

庭实,贡献之物也。——《后汉书·班彪传》注

其君子尊仁畏义,耻费轻实。——《礼记·表记》

(2) 又如:积实(积累财富)

(3) 果实;种子 [fruit]

草木之实。——《礼记·祭统》。注:“菱芡榛栗之属。”

实函斯活。——《诗·周颂·载芟》。笺:“种子也。”

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用实者成实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结实

(5) 实际,事实 [reality;fact]

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资治通鉴》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6) 又如:实情

(7) 物资,器物 [material]

在军无日不讨军事而申儆之。——《左传》

(8) 结果,效果 [effect]

畏惧存想,同一实也。——王充《论衡》

(9) 诚实的人 [honest person]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诸葛亮《出师表》

实的拼音:

shí  

〈词性:副〉

(1) 真正地;确实;实在 [really;certainly]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诗·邶风·燕燕》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实供(如实招供);实属谣言;实有其事;实然(真实;实在);实稔(确实成熟了)

(3) 果然 [certainly]

毕阳实送 州犁于 荆。——《国语》

(4) 终于 [finally]

其实无不安者,功大故也。——《吕氏春秋》

(5) 实际上 [actually;in fact]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世说新语·自新》

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实的拼音:

shí  

〈词性:动〉

(1) 充满;充实;填塞 [fill with]

实其言,必长晋国。——《左传·宣公十二年》

狗马实外厩。——《战国策·齐策四》

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明· 刘基《卖柑者言》

乃出图书,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又如:实牣(充满;充实);实实窒窒(拥挤不堪的样子);实心(充塞于心);实窒胡同(死胡同);实边(充实边疆);实禀(充实粮仓)

(3) 实践;实行 [practise]。如:实其言(实行其所说的事)

(4) 结果实;结子实 [fruit]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

(5) 使加强,充实 [strengthen]

徙民实边。——《汉书·晁错传》

(6) 察实;核实 [check]

阅实其罪。——《书·吕刑》

(7) 即,就是 [namely]

我之先君,实汝伯兄。——明· 方孝孺《祭从兄希声》

(8) 据实陈报 [report]

令国中凡有游产,皆使自实。——《三国志》引《魏略》

常用词组

实报实销、实测、实诚、实词、实打实、实弹、实地、实度、实付、实感、实干、实话、实话实说、实惠、实祸、实绩、实际、实价、实践、实景、实据、实况、实力、实例、实录、实落、实情、实权、实缺、实施、实时、实实、实实在在、实事、实事求是、实数、实体、实物、实习、实习生、实现、实像、实效、实心、实心实意、实心眼儿、实行、实学、实验、实验室、实业、实业家、实意、实用、实在、实则、实战、实证、实值、实职、实至名归、实质

  拼音  jiàn   注音  ㄐ一ㄢˋ   繁体    
部首  足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KHGT  五笔98  KHGA  仓颉  RMIJ  郑码  JIHM  四角  63150  结构  左右电码  6432  区位  2889  统一码  8DF5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一一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践(踐)的拼音:jiàn(ㄐ一ㄢˋ)  

⒈ 踩,踏:践踏。践履。作践。

⒉ 履行,实行:践行。实践。

⒊ 陈列整齐。

⒋ 特指皇帝登临皇位:践祚。践极(皇帝即位)。

⒌ 古同“剪”,灭除。

⒍ 古同“浅”,浅陋。

统一码

践字UNICODE编码U+8DF5,10进制: 36341,UTF-32: 00008DF5,UTF-8: E8 B7 B5。

践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践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踐㣤

汉英互译

carry out、trample

造字法

形声:从足、戋声

English

trample, tread upon, walk 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践的拼音:

ji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足,戋( jiān  )声。本义:踩,践踏)

(2) 同本义 [trample;tread]

践,履也。——《说文》

践之者,籍之也。——《书大传》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诗·大雅·行苇》

大夫、士入君门不践阈。——《礼记·曲礼上》

鸟兽践啄。——[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3) 又如:践踹(践踏);践冰(踏在冰上。比喻处于危险之境);践阼(踏上主阶,行主人之事);践石(上马时的垫脚石。即“上马石”)

(4) 履行;实现 [fulfill;carry out]

不足以践礼。——《仪礼·士相见礼》。注:“行也。”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礼记·曲礼》

(5) 又如:实践;践言(实践过去说过的话);践信(践言,守信);践修(履行和修治);践盟(履行约定的事)

(6) 登上,承袭 [ascend]

周公践天子之位。——《礼记·明堂位》

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孟子·万章上》

(7) 又如:践祚(登上王位。祚:君位);践位(即位,登上帝位);践极(登帝位)

(8) 依循,顺着 [abide by]

不践迹。——《论语》。孔注:“循也。”

践墨隨敌,以决战事。——《孙子·九地》

(9) 又如:践墨(遵守规律、法律);践绳(遵循法度规矩);践期(遵循约定的期限);践德(遵循道德规范)

(10) 经历 [experience]。如:践年(经历的年数);践历(经历,阅历);践扬(仕宦所经历);践更(经历)

(11) 通“翦”。灭除 [exterminate;wipe out]

成王既践奄,将其君于蒲姑。——《书·蔡仲之命》

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书·成王政(征)序》

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礼记·玉藻》

此文王之所以践妖也。——《韩诗外传·卷三》

(12) 又如:践灭(摧残,除灭);践伐(剪伐,诛灭)

(13) [形]∶陈列整齐的样子 [in order]

有践家室。——《诗·郑风·东门之墠》

(14) 又如:践列(整齐地陈列,排列)

词性变化

践的拼音:

jiàn  

〈词性:介〉

凭借 [by virtue of;rely on]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常用词组

践踏、践行、践约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