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管城毛颖的意思

guǎnchéngmáoyǐng

管城毛颖



拼音guǎn chéng máo yǐng

注音ㄍㄨㄢˇ ㄔㄥˊ ㄇㄠˊ 一ㄥˇ

解释管城、毛颖均为笔的代称。

出处《宣和画谱·墨竹》:“平居之时无所嗜好,独左右图书与管城毛颖相周旋。”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毛笔。

谜语毛笔

感情管城毛颖是中性词。

繁体管城毛穎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guǎn   注音  ㄍㄨㄢˇ   
部首  竹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86  TPNN  五笔98  TPNF  仓颉  HJRR  郑码  MWY  四角  88777  结构  上下电码  4619  区位  2560  统一码  7BA1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丶丶フ丨フ一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管的拼音:guǎn(ㄍㄨㄢˇ)  

⒈ 吹奏的乐器:管乐器。管弦乐。

⒉ 圆而细长中空的东西:管道。管线。管见(谦辞,浅陋的见识)。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量海水,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管中窥豹。气管。血管。针管。双管齐下。

⒊ 形状像管的电子器件:电子管。晶体管。

⒋ 负责,经理:管理。

统一码

管字UNICODE编码U+7BA1,10进制: 31649,UTF-32: 00007BA1,UTF-8: E7 AE A1。

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管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琯筦

汉英互译

canal、duct、fistula、guarantee、pipe、tube

造字法

形声:从竹、官声

English

pipe, tube, duct; woodwind music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管的拼音: guǎn  

〈词性:名〉

(1) (形声。从竹,官声。本义:一种类似于笛的管乐器。后泛指管乐器)

(2) 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起初用玉制成,改用竹,有六孔,长一尺。后泛指管乐器 [guan,a wind instrument]

管,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说文》

箫管备举。——《诗·周颂·有瞽》

建钟鼓,列管弦。——《淮南子·原道》。注:“管,箫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3) 又如:管色(管类乐器);管儿(指笛子之类的管乐器);管弦(用管乐器弦乐器演奏的音乐);管说(管窥之说);管音(管乐器的声音)

(4) 古称钥匙 [lock and key]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管库之士。——《礼记·檀弓下》

慎管籥。——《礼记·月令·孟冬》

每薄暮下管键,矢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管键(指钥匙与锁);管钥(钥匙)

(6) 管子,泛指筒形、中空而细长的物体 [tube;pipe]。如:钢管;管见(狭小的见识);管窥蛙见(人从管中所见之天;蛙从井中所见之天。比喻见识短浅,眼界狭窄)

(7) 动植物体内用于输送腺体分泌物或其他体液的一个细长中空组织 [duct]。如:腺管;胆管;鼻泪管;哈弗氏管;血管;淋巴管

(8) 笔管。后称笔为管 [brush]

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9) 又如:管城子(笔的别称。又称管城、管城公、管城君、管城侯);管城颖(犹笔颖。指笔头);管毫(指笔);管翰(笔。泛指文字笔墨);管彤(赤管笔)

(10) 形状像管的电器件或电子器件 [tube;valve]。如:电子管;微波管;示波管

(11) 通“官”( guān  )。官吏 [government official]

则足以补管之不善政。——《管子·小匡》

(12) 通“馆”。馆舍 [house]

管人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仪礼·聘礼》

(13) 姓。如:管鲍分金(管仲和鲍叔牙一块儿做买卖,每次分红时,管都多留给自己,鲍对此不仅不怪,反而说管这不是贪,而是穷,是需要。后以此比喻相知的深厚)

词性变化

管的拼音: guǎn  

〈词性:动〉

(1) 管理 [administer]

李兑管 赵,囚 主父于 沙丘。——《史记·范雎列传》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水浒》

(2) 又如:经管(经营管理);接管(接收并管理);管摄(管理统率);管领(管理,统领);管勾(掌管,管理);管屯(管理田庄);管办(经管办理);管主(主管;掌管)

(3) 管教 [subject sb.to discipline]

这孩子没管好

(4) 又如:管照(照管)

(5) 管辖、控制 [restrain;control]

这个市管九个县

又敦煌郡大众殷,制御西域,管辖万里,为军国之本。——《晋书·凉武昭王传》

(6) 又如:管勾(管理);管拘(犹管束);管着(管教);管头(管束别人的人)

(7) 担任[工作];负责 [be in charge of]。如:他管工交;她管文教卫生;管装管卸(一应事务全部承担);管整(一人承担;保险)

(8) 过问;干预 [concern oneself with;bother about;participate in sth.]。如:这事我们不能不管;管约(管束);管闲账(管闲事)

(9) 保证;包管 [guarantee]

今日既有书来,陛下宽心,微臣管送陛下还阳,重登玉阙。——《西游记》十一

(10) 又如:管取(管保;包管;照顾,照管);管情(管请。包管,保证);管成(管保;保证);管取(管保;肯定);管许(包管)

(11) 负责供给 [provide]。如:管饭(负责供给饭食);管顿(供顿,供应食宿及行旅之需);管饱(供应食物让人吃饱),管换;管吃管住

(12) 通“关” [close;shut]。如:管闭(关闭)

(13) 招待 [entertain]。如:管顿(照管安顿);管顾(照管,照顾;招待,款待)

管的拼音: guǎn  

〈词性:量〉

用于细长圆筒形的东西。如:笔三十管

管的拼音: guǎn  

〈词性:介〉

口语中与“叫”配合使用,用来称说人或事物,相当于“把” [in conjunction with]。如:大家管他叫马大哈

管的拼音: guǎn  

〈词性:连〉

表示条件关系,相当于“不管”、“无论” [no matter (what,how,etc.)]。如:管他下不下雨,咱们都得马上出发;管他,管他的(犹言不管或任凭怎么样)

管他是谁,不到分数线一律不录取

常用词组

管保、管壁、管材、管待、管带、管道、管道系统、管段、管涵、管桁、管护、管家、管家、管见、管见所及、管教、管教、管界、管井、管劲、管窥、管窥筐举、管窥蠡测、管窥之见、管理、管路、管内、管片、管钳、管区、管纱、管事、管事、管叔、管束、管饲、管套、管辖、管辖区、管闲事、管弦乐、管线、管靴、管押、管用、管乐、管制、管制、管仲、管中窥豹、管自、管子、管座

  拼音  chéng   注音  ㄔㄥˊ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FDNT  五笔98  FDNN  仓颉  GIHS  郑码  BHV  四角  43150  结构  左右电码  1004  区位  1939  统一码  57CE  笔顺  一丨一一ノフ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城的拼音:chéng(ㄔㄥˊ)  

⒈ 围绕都市的高墙:城墙。城池。城圈。城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城楼。城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城垛。

⒉ 都市:城市。城镇。城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城城”)。城邑。城乡。城建。

统一码

城字UNICODE编码U+57CE,10进制: 22478,UTF-32: 000057CE,UTF-8: E5 9F 8E。

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城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ity wall、city、tow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土、成声

English

castle; city, town; municipali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城的拼音: chéng  

〈词性:名〉

(1)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2) 同本义 [city wall]。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

城,所以盛民也。——《说文》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

使老弱女子乘城。——《史记·田单列传》

百雉而城。——《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

城为保民为之也。——《谷梁传·隐公七年》

城者,可以自守也。——《墨子·七患》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唐· 李白《送友人》

(3) 又如: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据城守御);城曲(城墙角落的地方);城铺(城上巡查的岗位);城堵(城墙)

(4) 古代王朝国都、诸侯封地、卿大夫采邑,都以有城垣的都邑为中心。皆可称城[city]

邑曰筑,都曰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5) 又如:城大(一城的长官。即城主);城主(一城之主);城辇(帝王所居的都市。也泛指京城);城禁(城市的警戒防卫)

(6) 城市 [city]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东城,西城;城雕(城市雕塑)

(8) 国 [country]

土国城漕。——《诗·邶风·击鼓》

词性变化

城的拼音: chéng  

〈词性:动〉

(1) 筑城 [build a wall]

今吴是惧而城于 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2) 又如:城郭国(古时谓西域筑城定居的国家);城干(筑城时埋置土中的木柱)

(3) 守城 [defend a city]

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唐· 孙樵《书何易于》

(4) 又如:城寨(防守用的围墙或栅栏);城操(备边;备边士卒)

常用词组

城堡、城池、城垛,城堞、城防、城府、城根、城关、城郭、城壕、城狐社鼠、城隍、城建、城郊、城里、城里人、城楼、城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墙、城区、城阙、城市、城市居民、城头、城下之盟、城乡、城厢、城邑、城垣、城镇、城镇居民

  拼音  máo   注音  ㄇㄠˊ   
部首  毛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86  TFNV  五笔98  ETGN  仓颉  HQU  郑码  MH  四角  20714  结构  单一电码  3029  区位  3511  统一码  6BDB  笔顺  ノ一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毛的拼音:máo(ㄇㄠˊ)  

⒈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

⒉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毛之地。

⒊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

⒋ 粗糙,没有加工的: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计)。毛坯。

⒌ 不是纯净的:毛利。毛重。

⒍ 行动急躁:毛躁。

⒎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毛了。

⒏ 小:毛病。毛孩子。毛毛雨。

⒐ 货币贬值:钱毛了。

⒑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毛钱。

⒒ 姓。

统一码

毛字UNICODE编码U+6BDB,10进制: 27611,UTF-32: 00006BDB,UTF-8: E6 AF 9B。

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毛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careless、feather、gross、hair、mildew、scared、semifinished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hair, fur, feathers; coar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毛的拼音: máo  

〈词性:名〉

(1)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

(2) 同本义 [hair;feather;down;wool]

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说文》

不获二毛。——《礼记·檀弓》。注:“二毛,鬓发斑白。”

王燕则诸侯毛。——《周礼·司仪》

皮毛者,肺之合也。——《素问·欬论》

其动物宜毛物。——《周礼·大司徒》

毛马而颁之。——《周礼·校人》

以启其毛。——《诗·小雅·信南山》

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胚不生毛。——《韩非子·五蠹》

与旃毛并咽。——《汉书·李广苏建传》

大小毛角。——唐· 李朝威《柳毅传》

矢如猬毛。——《资治通鉴·唐纪》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3) 又如:毛女(传说中的仙女,遍体生毛,故名);毛连(用羊毛或其他毛类制成的褡裢);刚毛(人或动物体上长的硬毛);毫毛(人或鸟兽身上的细毛);毛笔(以兽毛制成的笔);毛羽(兽毛和鸟羽);毛戴(寒毛竖立);毛脉(须发与血脉);毛悚(汗毛竖立);毛蓬蓬(须发密而乱貌);毛楂楂(毛发短而硬貌);毛发不爽(犹毫毛不爽);毛耸(毛发竖立)

(4) 兽类 [beasts]。如:毛群(兽类);毛挚(猛禽捕食小鸟);毛类(兽类);毛犊(古代传说中兽类之祖);毛鬣(马或野兽的鬃毛)

(5) 鸟的羽毛 [feather]

(6) 又如:毛芥(羽毛和芥子);毛扇(羽毛扇);毛翎(翎毛。借指羽翼);毛质(鸟类的毛羽)

(7) 亦指带毛的兽皮 [hide]。如:毛毛匠(毛皮匠);毛裘(兽皮制作的衣服);毛水(皮毛的表面)

(8) 通“芼”。草木;五谷 [grass and tree;corn]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涧溪沼沚之毛。——《左传·隐公三年》。注:“草也。”

毛泽未尽。——《谷梁传·定公元年》。注:“凡地之所生谓之毛。”

锡之不毛之地。——《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墝埆不生五谷曰不毛。”

(9) [口]∶中国货币单位“角”的俗称,等于一元的十分之一 [mao,a fractional unit of money in China]

(10) 姓

词性变化

毛的拼音:   

〈词性:形〉

(1) 比喻多而细碎 [hairy]。如:毛细管;毛孩子;毛起(形容兴起的事如毛一样众多)

(2) 小,微不足道。多用于贬义 [little,small]

你是那路毛神?——《西游记》

(3) 又如:毛神(小神。骂人的话);毛路(方言。小路);毛蛋蛋子(詈词。犹言小畜生);毛铢(形容极微小的利益)

(4) 不纯净 [gross]。如:毛重;毛利

(5) 半加工的;粗糙的 [rough;semi-finished]。如:毛坯;毛糙(粗糙;不细致);毛边

毛的拼音: máo  

〈词性:动〉

(1) 发火;发怒 [get angry]。如:毛司火性儿(性格又臭又火爆);尽管他脾气毛

(2) 贬值,兑换率下降 [depreciate]。如:货币毛了

(3) 发慌 [feel nervous;flurried]

祁老爷毛了,只得退了堂。——《儒林外史》

(4) 又如:发毛(发慌);吓毛了;小偷毛了;毛脚鸡(比喻行动慌里慌张)

常用词组

毛笔、毛边、毛边纸、毛病、毛玻璃、毛布、毛糙、毛虫、毛刺、毛地黄、毛豆、毛发、毛纺、毛骨悚然、毛孩、毛孩子、毛烘烘、毛火虫、毛巾、毛举、毛举细故、毛孔、毛口、毛拉、毛蓝、毛蓝布、毛料、毛驴、毛毛、毛毛虫、毛毛楞楞、毛毛腾腾、毛毛雨、毛囊、毛呢、毛坯、毛蓬蓬、毛皮、毛票、毛钱儿、毛渠、毛茸、毛茸茸、毛石、毛收入、毛手毛脚、毛遂自荐、毛太纸、毛毯、毛头毛脑、毛头小子、毛息、毛细管、毛细现象,毛细作用、毛线、毛丫头、毛样、毛衣、毛蚴、毛羽鳞鬣、毛躁、毛毡、毛织品、毛重、毛猪、毛竹、毛装、毛子

  拼音  yǐng   注音  一ㄥˇ   繁体    
部首  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XTDM  仓颉  PDMBO  郑码  RRMG  四角  21982  结构  左右电码  4481  区位  5117  统一码  9896  笔顺  ノフノ一丨ノ丶一ノ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颖(穎)的拼音:yǐng(一ㄥˇ)  

⒈ 禾的末端,植物学上指某些禾本科植物小穗基部的苞片:颖果。

⒉ 东西末端的尖锐部分:锋颖。

⒊ 才能出众:聪颖。颖悟。颖慧。颖异。新颖。

统一码

颖字UNICODE编码U+9896,10进制: 39062,UTF-32: 00009896,UTF-8: E9 A2 96。

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颖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穎颕㯋

汉英互译

glume

造字法

形声:从禾、顷声

English

rice tassel; sharp point; clev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颖的拼音:

穎、頴 yǐ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禾,顷声。从禾与农作物有关。本义:谷穗。亦称“颖片”。指禾本科植物小穗基部的二枚苞片)

(2) 同本义 [glume]

颖,禾末也。从禾,顷声。谓贯于穗及近于穗之芒秒。——《说文》

禾穗谓之颖。——《小尔雅》

异亩同颖。——《书·归禾序》

实颖实贾。——《诗·大雅·生民》

嘉禾重颖。——应贞《晋武帝华林园林》

(3) 又如:颖果(干果的一种,种皮和果皮合而为一,里面只有一粒种子)

(4) 锥芒 [awl]

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5) 又如:颖脱(将锥放在囊中,终将全部脱出。比喻能充分显露内在的才能);短颖羊毫笔

词性变化

颖的拼音:

yǐng  

〈词性:形〉

(1) 聪敏 [intelligent]

灵运幼便颖悟。——《南史·谢灵运传》

君性颖异。——邓文原《苏府君墓表》

(2) 又如:颖拔绝伦(聪敏过人,找不出第二个人);颖秀(聪慧出众);颖哲(聪慧)

常用词组

颖慧、颖脱而出、颖悟、颖异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