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广开贤路的意思

guǎngkāixián

广开贤路



拼音guǎng kāi xián lù

注音ㄍㄨㄤˇ ㄎㄞ ㄒ一ㄢˊ ㄌㄨˋ

解释贤:有才德的人。指从多方开辟招纳贤才的路径。

出处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四折:“圣天子思求良辅,下弓旌广开贤路。”

例子刘斯奋《白门柳·秋露危城》第四章:“就中列具赦免新旧钱粮、广开贤路、奖励屯垦,以及规划战守诸事。”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统治者。

感情广开贤路是中性词。

繁体廣開賢路

近义广开才路

英语do everything possible for able and worthy men to rise in the world

动物生肖牛,虎,蛇

广  拼音  guǎng ān   注音  ㄍㄨㄤˇ ㄢ   繁体    
部首  广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86  YYGT  五笔98  OYGT  仓颉  YH  郑码  TG  四角  00200  结构  单一电码  1639  区位  2567  统一码  5E7F  笔顺  丶一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广(廣)的拼音:guǎng(ㄍㄨㄤˇ)  

⒈ 指面积、范围宽阔,与“狭”相对:宽广。广博。广义。广漠。广袤(东西称“广”,南北称“袤”,指土地面积)。广厦。

⒉ 多:大庭广众。

⒊ 扩大,扩充:推广。广开言路。

其他字义

广的拼音:ān(ㄢ)  

⒈ 同“庵”,多用于人名。

统一码

广字UNICODE编码U+5E7F,10进制: 24191,UTF-32: 00005E7F,UTF-8: E5 B9 BF。

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广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庵廣

汉英互译

expand、extensive、numerous、vast、wid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原为形声:从广、黄声

English

wide, extensive, broad; rad. 53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广的拼音: ān  

〈词性:名〉

(1) 同“庵”。草屋 [hut]

(2) 另见 guǎng  

基本词义

广的拼音:

guǎng  

〈词性:名〉

(1) (形声。从广( yǎn  ),黄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按:“广”和“廣”本不同义:是两个字。“广”,本读 yǎn  ,甲骨文和金文的写法象屋墙屋顶,其含义是依山崖建造的房屋。现在“广”是“廣”的简化字。本义:宽大的房屋)

(2) 四周无壁的大屋 [wallless hall]

广,殿之大屋也。——《说文》。段玉裁注:殿谓堂无四壁…覆乎上者曰屋,无四壁而上有大覆盖,其所通者宏远矣,是曰广。 朱骏声曰:“堂无四壁者。秦谓之殿,所谓堂皇也,覆以大屋曰广。”

天子之堂广九雉。——《尚书大传》。注:“荣间相去也。”

居天下之广居。——《孟子》

是求马于唐肆也。——《庄子·田子方》。司马注:“广庭也,以唐为之。”

朱涂广,夷石为堂。(涂:粉饰。夷石:平整的石头做堂基)——《汉郊祀歌》

(3) 宽度,横向尺寸 [width]

广袤丰杀,一称心力。——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今蛭广有分数,长有寸度。——《论衡·福虚》

沈机长二丈,广八尺。——《墨子·备城门》

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前有平地,轮广十丈。——唐·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轮:南北距离

(4) 又如:广运(宽广。东西距离为广,南北距离为运)

(5) 广州的省称 [Guangzhou (Canton)]

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如:广交会;广疮(性病。此病似从国外经广州传入的,故称);广里(指广州)

(7) 广东、广西两省的略称 [Guang dong (Kwangtung) or Guangxi(Kwangsi)]。如:两广;广花(颜料。广东产的花青);广云胶(胶名。产于广东,无臭味)

词性变化

广的拼音:

guǎng  

〈词性:形〉

(1) 广阔,宽阔;分布广;辽阔 [wide;vast;extensive]

广,阔也。——《广韵》

狄之广漠。——《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地广而益重。——《战国策·西周策》

古者圣王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利为舟楫。——《墨子·节用中》

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汉· 晁错《言兵当疏》

汉亡广矣,不可泳思。——《诗·周南·汉广》

乃为赋以自广。——《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广通(广泛传播);广交声气(多方交接意气相投的朋友);广平(宽阔平坦);广庄(宽阔的大道);广狭(宽广与狭窄)

(3) 引申为大 [huge;great]

四牡修广。——《诗·小雅·六月》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 又如:广厦细旃(高大的房屋);广车(大车);广舶(大型远洋船);广肆(大店铺);广衢(大道);广眉(大眉,厚眉);广渊(弘大深远)

(5) 盛大,以非常富丽、堂皇、丰盛或庄重为标志的 [grand]。如:广宴(盛宴);广筵(盛宴)

(6) 远大,将来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 [far-reaching]。如:君子贫穷而志广;才疏意广

(7) 多,众多,数目很多 [numerous]

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史记·魏公子列传》

竟敢在大庭广众之中,光天化日之下,横行不法,岂不怪哉

(8) 又如:广众;广交(交友极多);广坐(众人聚会列坐的地方)

(9) 普通;广泛 [general]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0) 通“旷”( kuàng  )。荒废,耽搁 [rusty;be out of practice]

不譲事,不广闲。——《管子·大匡》

(11) 又如:广广(荒废的状况);广土(荒废的土地)

广的拼音:

guǎng  

〈词性:动〉

(1) 引申为扩大 [expand]

克广德心。——《诗·鲁颂·泮水》

广长榆。——《史记·淮南衡山传》。集解:“谓拓大之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战国策·魏策》

非问无以广识。——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广额(放宽录取名额)

(3) 将某门学科、某种艺术主动介绍给一般群众 [popularize]。如:广宣(广为宣播)推广

(4) 另见 ān  

常用词组

广播、广播电台、广博、广场、广大、广岛、广东、广度、广而言之、广泛、广告、广货、广角镜头、广开才路、广开言路、广阔、广袤、广漠、广谋从众、广谱、广求、广厦、广土众民、广文、广西、广袖、广延、广义、广义、广宇、广远、广众、广种薄收、广州

  拼音  kāi   注音  ㄎㄞ   繁体    
部首  廾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GAK  仓颉  MT  郑码  AEVV  四角  10440  结构  单一电码  7030  区位  3110  统一码  5F00  笔顺  一一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开(開)的拼音:kāi(ㄎㄞ)  

⒈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开启。开化。开诚布公。

⒉ 分割:对开。三十二开本。

⒊ 通,使通:开导。开窍。

⒋ 使显露出来:开采(挖掘矿物)。开发。

⒌ 扩大、发展:开扩。开拓。

⒍ 发动或操纵:开动。开车。

⒎ 起始:开始。开宗明义。

⒏ 设置、建立:开创。开国。开设。

⒐ 列举,写出:开单子。开发票。

⒑ 支付:开销。开支。

⒒ 沸腾,滚:开水。

⒓ 举行:开运动会。

⒔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开。

统一码

开字UNICODE编码U+5F00,10进制: 24320,UTF-32: 00005F00,UTF-8: E5 BC 80。

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开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ischarge、karat、opening

相关字词

启、关、闭、谢、落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open; initiate, begin, star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开的拼音:

kāi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2) 同本义 [open the door]

開,张也。——《说文》

天门开阖。——《老子》十章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老子》

开物成务。——《易·系辞上》

开我东阁门。——《乐府诗集·木兰诗》

遂开门纳众。——《资治通鉴·唐记》

开轩面场圃。——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广东军务记》

(3) 又如:开城(打开城门);开门钱(男家迎亲的轿子到女家,女家开门前索取的钱财)

(4) 打开,开启 [open]

微子开封于 宋。——《荀子·议兵》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开卷有益;旗开得胜;顿开茅塞;开封(拆开书函);开窗放入大江来(只要一打开窗子,那汹涌奔腾的江水就会滚滚扑来);开箱(女子出嫁后第一次打开其配嫁的箱柜);开着眼(睁着眼)

(6) 引申为开放;舒放 [come into bloom; unfold]

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山寺桃花始盛开。——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只在花开之数日。——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7) 又如:春暖花开;盛开(花开得茂盛);开眉(舒展双眉。解愁、欣喜的意思);开眉展眼(形容高兴的样子。应作开眼展眉)

(8) 创立,建立,开创,设立 [set up;found]

欲开置县。——《海瑞传》

旁开小窗——明· 魏学洢《核舟记》

(9) 又如:开工厂;开店;开茶馆;开屏(张设屏风)

(10) 摆开 [put;set up; place]

添酒回灯重开宴。——白居易《琵琶行》

(11) 又如:开宴(摆开酒席)

(12) 开掘;开通 [dredge]

天门中断楚江开。—— 唐· 李白《望天门山》

(13) 又如:开天辟地;开源节流;继往开来;开达(开通明达);开敏(开明通达)

(14) 教导,启发 [instruct;inspire]

移风易俗之本,乃在开其心而正其精。——王符《潜夫论》

便开此议。——《资治通鉴》

(15) 又如:开诱(启发诱导);开晓(开导启发,让人明白);开譬(开导警惕)

(16) 开拓,扩展 [open up;initiate]

开地数千里。——《韩非子·初见秦》

开荒南野际。——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武皇开边意未已。—— 唐· 杜甫《兵车行》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

(17) 又如:开封(开拓疆土);开境(开拓疆域);开济(开创大业,匡济时艰);开边(开拓疆域);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的听取别人的意见)

(18) 开始,开端 [begin;start]。如:开演;开业;开沽(卖酒);开笔(学童开始学做文章);开江(船由内河启程驶入长江);开八(十年一秩,七十一岁为八十纪数的开始,称为开八。同此,五十一岁称开六,六十一岁称开七)

(19) 戏剧开场角色的说白 [soliloquy speak]

外扮老夫人上开。——元· 王实甫《西厢记》

(20) 释放;赦免 [release]。如:开释(赦免,释放);开放(开脱;释放)

(21) 解除,免去 [remove;get rid of]。如:开除(开脱,免除;杀戮,消灭);开复(官员被降职、免官,后又免除处分恢复原职)

(22) 分离,分开 [separate]

连月不开。——《后汉书·列女传》

(23) 又如:开交(分开;解决)

(24) 起刺激作用,尤指诱发特征性的生命活动 [stimulate]。如:开胃;开口(初生婴儿喂奶之前,请有奶水的妇女用咸菜抹上香油在婴儿口内抹上数次,称为:“开口”)

(25) 书写,开列,填写 [make out]。如:开票;开账;开报(开列呈报)

(26) 放晴 [(of sky)clear up (after rain)]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欧阳修《醉翁亭记》

词性变化

开的拼音:

kāi  

〈词性:量〉

(1) 黄金成色单位,等于纯金占合金的1/24 [karat,carat]。如:16开金含16/24纯金

(2) 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附在数词之后 [mo]。如:十六开

(3) 〈词性:方〉∶冲茶一次,叫做一开 [times]

吃过五六开茶,朴斋将一角小洋钱会了茶钱。——《海上花列传》

〈词性:名〉

常用词组

开拔、开办、开本、开笔、开步、开采、开场、开场白、开敞、开畅、开车、开诚布公、开诚相见、开初、开除、开船、开创、开春、开打、开裆裤、开刀、开导、开倒车、开道、开地、开店、开吊、开动、开端、开恩、开发、开饭、开方、开房间、开放、开封、开工、开关、开锅、开国、开国元勋、开河、开黑店、开后门、开壶、开户、开花、开花衣、开化、开怀、开荒、开会、开荤、开火、开伙、开霁、开价、开间、开疆、开讲、开交、开戒、开金、开襟、开禁、开卷、开掘、开课、开垦、开口、开口子、开快车、开旷、开矿、开阔、开阔、开朗、开犁、开例、开镰、开脸、开列、开裂、开溜、开路、开路、开绿灯、开罗、开锣、开门、开门、开门见山、开门揖盗、开蒙、开明、开幕、开幕式、开拍、开盘、开炮、开辟、开篇、开票、开屏、开启、开枪、开腔、开窍、开窍、开晴、开球、开赛、开山、开山、开山祖师、开设、开始、开始、开市、开释、开水、开台、开堂、开天窗、开天辟地、开庭、开通、开通、开头、开头、开脱、开拓、开挖、开外、开玩笑、开胃、开戏、开先、开线、开销、开小差、开小会、开小灶、开心、开心颜、开学、开颜、开眼、开演、开业、开夜车、开印、开映、开元、开源节流、开凿、开斋、开斋节、开展、开展、开战、开张、开张、开仗、开账、开支、开足马力、开罪

  拼音  xián   注音  ㄒ一ㄢˊ   繁体    
部首  贝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JCMU  仓颉  LEBO  郑码  KDXL  四角  27802  结构  上下电码  6343  区位  4745  统一码  8D24  笔顺  丨丨フ丶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贤(賢)的拼音:xián(ㄒ一ㄢˊ)  

⒈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贤明。贤德。贤能。贤良。贤惠。贤淑。贤哲。贤人。圣贤。礼贤下士。

⒉ 敬辞,多指行辈较低的:贤弟。贤侄。贤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统一码

贤字UNICODE编码U+8D24,10进制: 36132,UTF-32: 00008D24,UTF-8: E8 B4 A4。

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賢贒䝨

汉英互译

a worthy person、virtuous、worthy

造字法

形声:上形下声

English

virtuous, worthy, good; ab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贤的拼音:

xián  

〈词性:形〉

(1)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

(2) 有德行;多才能 [virtuous;talented]

贤,多才也。——《说文》

以财分人之谓贤。——《庄子·徐无鬼》

相如既归, 赵王以为贤大夫。——《史记》

闲贤臣。——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贤声远达(好的名声远扬四处);贤歌(品行技艺都好的歌妓);贤才(德才并美之人);时贤(指当代有贤能有声望的人)

(4) 对人的敬称 [my dear;used for people of the same generation or lower generation]

凡与人言……自叔父母以下,则加“贤”字。——《颜氏家训》

分明是如贤所教,但是小生自小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新编五代史评话》

(5) 又如:贤宰(知县);贤乔梓(尊称人家父子);贤竹林(魏晋间“竹林七贤”。后用作对他人叔姪的敬称);贤弟;贤甥

(6) 良,美善 [fine;good]

东家有贤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多闻其贤。——《史记·陈涉世家》

非不贤也。——《吕氏春秋·察今》

(7) 又如:贤否(好的与坏的);贤妻(贤淑的妻子);贤慧(称美女子善良而明大义)

(8) 艰难;劳苦 [work hard]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

词性变化

贤的拼音:

xián  

〈词性:名〉

(1) 有才德的人;人才 [virtuous person;talented person]

三曰进贤。——《周礼·太宰》。注:“有善行也。”

思贤如渴。——《三国志·诸葛亮传》

唐贤今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尊贤而重士(贤,形容词作名词用,贤人)。——汉· 贾谊《过秦论》

思贤如渴。——《三国志》

(2) 又如:贤圣(圣贤);前贤(有才德的前辈);先贤(已去世的有才德的人);圣贤(圣人和贤人)

(3) 人的贤能 [worth;ability]

其贤不及孔子。——唐· 韩愈《师说》

贤的拼音:

xián  

〈词性:动〉

(1) 胜过,超过 [surpass]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贤于长安君。——《战国策·赵策》

贤于己者。——清· 刘开《问说》

(2) 尊重;崇尚 [advocate]

子夏说:“贤贤易色”。——《老残游记》

(3) 又如:贤贤易色(学习贤美的品德来改变好色之心)

常用词组

贤才君子、贤从、贤达、贤德、贤惠、贤劳、贤良、贤良方正、贤路、贤明、贤能、贤契、贤人、贤士、贤淑、贤哲

  拼音    注音  ㄌㄨˋ   
部首  足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KHTK  仓颉  RMHER  郑码  JIRJ  四角  67164  结构  左右电码  6424  区位  3423  统一码  8DEF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一ノフ丶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路的拼音:lù(ㄌㄨˋ)  

⒈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道路。公路。水路。陆路。路途。路程。路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路相逢。

⒉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数(shù  )。

⒊ 方面,地区:外路货。各路人马。

⒋ 种类:一路货色。

⒌ 大,正:“厥声载路”。路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路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路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路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

⒍ 车:筚路。乘路。

⒎ 姓。

统一码

路字UNICODE编码U+8DEF,10进制: 36335,UTF-32: 00008DEF,UTF-8: E8 B7 AF。

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路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route、pad、pathway、road、way

相关字词

道、途

造字法

形声:从足、各声

English

road, path, street; journe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路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road]

路,道也。——《说文》

路,途也。——《尔雅》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艮为径路。——《易·说卦》

遂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

(3) 又如:路奠(出殡时,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上设供桌祭奠);路赆(友人相赠的路费);路引(行路的通行凭证);路歧(路歧人。宋元时对沿街卖艺人的俗称;贫贱的人);路次(路途,途中);路村(因道路而形成的村落);路票(通行证);路货(在运输途中的货物);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要走远路,才知道马力的强弱;结交朋友长久,才知人心的善恶)

(4) 路程;行程 [distance travelled;journey]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陶潜《桃花源记》

(5) 引申为思想或行动的途径 [way;means]

登仕路。——清· 周容《芋老人传》

忠谏之路。——诸葛亮《出师表》

顾未有路。——《史记·魏公子列传》

(6) 又如:路子(指门路)

(7) 通“辂”。车 [carriage]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十二年》

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荀子·正论》

(8) 又如:路车(古代诸侯乘坐的车子);路马(古代天子、诸侯所乘路车的马)

(9) 君王居住的地方 [court]。如:路门(古代天子宫中最内的门);路寝(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路殿(天子诸侯的正殿)

(10) 地区;方面;路线 [area;respect;line]

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三国演义》

(11) 又如:路塍(田埂)

(12) 比喻权位 [power and authority]

夫子当路于齐。——《孟子·公孙丑》

(13) 铁路 [railway;railroad]。如:路矿(铁路和矿山的合称);路员(铁路上的工作人员)

(14) 种类;类型 [kind;type]。如:路数(指类型)

(15) 宋元时行政区域名

都督诸路军马。——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烽火扬州路。—— 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16) 又如:路分(宋元时路制的区域范围)

词性变化

路的拼音:   

〈词性:动〉

(1) 经过 [go through; pass]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楚辞·离骚》

(2) 通“露”。暴露 [show;become visible;reveal]

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荀子·议兵》

(3) 通“露”。败坏 [corrupt;ruin]

国家乃路。——《管子·四时》

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滕文公上》

路的拼音:   

〈词性:形〉

(1) 通“露”。裸露 [naked]。如:路数(由言行衣着等方面表露出的样子);路宿(露宿)

(2) 大 [big]。如:路弓(大弓);路台(高大的台)

常用词组

路边、路标、路不拾遗、路程、路单、路德、路灯、路堤、路段、路费、路风、路规、路轨、路过、路徽、路基、路祭、路警、路径、路局、路口、路柳墙花、路面、路牌、路旁、路卡、路人、路人皆知、路上、路数、路条、路头、路途、路线、路易、路易十六、路障、路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