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光芒四射的意思

guāngmángshè

光芒四射



拼音guāng máng sì shè

注音ㄍㄨㄤ ㄇㄤˊ ㄙˋ ㄕㄜˋ

解释光芒:光辉;射:照射。强烈的光线向四面八方照射。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一回:“仔细一瞧,不是那粒晶莹闪烁光芒四射的红珠是什么?”

例子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左宗棠那双眼睛,颇具威严,光芒四射似地,将他从头望到底。”

用法作定语、谓语;用于阳光等。

感情光芒四射是中性词。

近义光芒万丈

反义暗淡无光

英语pearlescent(radiate brilliant light)

俄语озарять своим сиянием

日语光芒四方に放(はな)つ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guāng   注音  ㄍㄨㄤ   
部首  儿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IQB  五笔98  IGQB  仓颉  FMU  郑码  KOGR  四角  90212  结构  上下电码  0342  区位  2566  统一码  5149  笔顺  丨丶ノ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光的拼音:guāng(ㄍㄨㄤ)  

⒈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阳光。月光。火光。光华(明亮的光辉)。

⒉ 荣誉: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光顾。光复。

⒊ 使显赫:光大。光宗耀祖。

⒋ 景物:春光明媚。

⒌ 光滑:光滑。光洁。光泽。

⒍ 完了,一点不剩:杀光烧光。吃光用光。

⒎ 露着:光膀子。

⒏ 单,只:光剩下一口气。

⒐ 姓。

统一码

光字UNICODE编码U+5149,10进制: 20809,UTF-32: 00005149,UTF-8: E5 85 89。

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光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㫕灮炗炚炛烡

汉英互译

light、ray、honour、merely、naked、scenery、smooth

造字法

会意:从小、从兀

English

light, brilliant, shine; on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光的拼音: guāng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2) 同本义 [light;ray]

光,明也。——《说文》

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释名·释天》

与日月兮齐光。——《楚辞·九歌·云中君》

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淮南子·俶真》

日月淑清而扬光。——《淮南子·本经》

国之光。——《易·观》

夜未央,庭燎之光。——《诗·小雅·庭燎》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列传》

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光明之耀也。——《国语·晋语》

容光必照焉。——《孟子》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3) 又如:阳光;灯光;反光(反射的光线);色光(带颜色的光);晨光(清晨的太阳光);曙光(清晨的日光);光晃(光芒闪烁)

(4) 色泽;光彩 [color and lustre]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蛾脸不舒,中袖无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丝光;油光(光亮润泽);光色(光彩色泽);砑光

(6) 荣耀;昭著 [honor;glory]

邦家之光。——《诗·齐风·南山有台》

连我脸色都无光了。——《儒林外史》

士之处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唐· 韩愈《原毁》

(7) 又如:为国争光;沾光;光宠(光荣;增光);光国(为国争光);光天(光辉达于天下);光隆(光辉隆盛);光烂(光辉明亮);光晶(光辉);光赫(光辉显赫)

(8) 光阴,时光 [time]

始屏忧以愉思,乐兹情于寸光。——南朝宋· 鲍照《观漏赋》

(9) 又如:寸光(短暂的光阴);光阴荏苒(时光一天一天地逝去。荏苒:[时间]渐渐过去);光景如梭(光阴如梭。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拈指(阳光在弹指间逝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0) 景色 [scenery]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11) 又如:风光;山光

(12) 恩慧;好处 [favor]。如:叨光;沾光;借光

(13) 特指日、月、星辰等天体 [sun,moon,star]。如:光岳(天地。光:星辰。岳:河山)

(14) 称人来访的敬词 [grace the occasion with sb.'s presence]

四位老先生,今日光顾小园,老夫有何德能?——明· 桑绍良《独乐园司马入桐》

词性变化

光的拼音: guāng  

〈词性:形〉

(1) 光明,明亮 [bright]

宝剑直千金,被服光且鲜。——三国蜀· 曹植《名都篇》

(2) 又如:光净(明亮洁净);光朗朗(光亮);光眼(大而有神的眼);光灯(明亮的灯火);光润(光亮润泽)

(3) 光滑 [smooth]

白沙青石光无泥。——唐· 杜甫《中丞严公雨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

(4) 又如:这种纸很光;磨光;光出律(光滑);光碌碌(光圆滚动的样子);光圆(光滑圆溜);光油油(光滑明亮)

(5) 裸露 [naked;bare]

光头圆脑作僧看。——宋· 郑清之《咏茄》

(6) 又如:光出溜(光秃);光塌塌(光秃秃的样子);光板板(平而裸露的)

(7) 空,净尽 [with nothing left]。如:当光;赔光;输光;吃光;光鞑剌(方言。空荡荡;空旷无物)

(8) 通“广”( guǎng  )。广大,宽阔 [vast]

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书·尧典》

昔武王克 商,光有天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9) 又如:地光(地域广大)

光的拼音: guāng  

〈词性:动〉

(1) 照耀 [shine;illuminate]

惟公德明光于上下。——《书·洛诰》

(2) 又如:光烛(照耀)

(3) 增辉,发扬光大 [glorify]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诸葛亮《出师表》

(4) 又如:光宗耀祖;光国(为国争光);光德(显扬有德之人);光价(显扬其身价);光演(光大延续);光昌(显扬昌盛);光前(光大前人的功业)

光的拼音: guāng  

〈词性:副〉

仅仅,单 [alone;merely;only]。如:不光为我,也是为他;要为集体着想,不能光考虑个人

常用词组

光巴、光斑、光板、光板儿、光标、光波、光彩、光彩、光彩夺目、光灿灿、光程、光赤、光大、光导纤维、光点、光电、光度、光风霁月、光缝、光复、光杆儿、光感应、光顾、光怪陆离、光光、光棍、光棍儿、光合作用、光盒、光华、光华、光滑、光环、光辉、光辉、光辉灿烂、光火、光降、光洁、光解、光解、光景、光景、光阑、光缆、光亮、光量、光临、光溜、光溜溜、光芒、光面、光明、光明、光明磊落、光明正大、光能、光年、光谱、光气、光前裕后、光圈、光热、光荣、光润、光栅、光束、光速、光堂堂、光趟、光天化日、光头、光头、光秃、光秃秃、光雾、光纤、光鲜、光线、光学、光压、光艳、光焰、光焰万丈、光洋、光耀、光耀、光耀、光阴、光阴似箭、光源、光晕、光泽、光照、光照、光针、光锥、光子、光宗耀祖

  拼音  máng   注音  ㄇㄤˊ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AYNB  仓颉  TYV  郑码  ESH  四角  44710  结构  上下电码  5345  区位  3502  统一码  8292  笔顺  一丨丨丶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芒的拼音:máng(ㄇㄤˊ)  

⒈ 某些禾本科植物种子壳上的细刺:针尖对麦芒。初露锋芒。

⒉ 像芒的东西:光芒。

⒊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有尖,叶除可作绿篱和布置庭园外,又可作造纸原料和编织草鞋,嫩叶可做牛的饲料。

统一码

芒字UNICODE编码U+8292,10进制: 33426,UTF-32: 00008292,UTF-8: E8 8A 92。

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笀杧䅒

汉英互译

arista、awn

造字法

形声:从艹、亡声

English

Miscanthus sinensi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芒的拼音: m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亡声。本义:谷类植物种子壳上或草木上的针状物)

(2) 同本义 [awn]

芒,草耑也。——《说文》。徐锴曰:“谓麦谷为芒种是也。”

种之芒种。——《周礼·地官·稻人》。郑众注:“芒种,稻麦也。”

芒之为言萌也。——《白虎通·五行》

麦渐渐以擢芒。(擢芒:长出麦芒。)——潘岳《射雉赋》

(3) 又如:芒茅(茅草的一种);芒履(芒屣,芒屦,芒鞋);芒鞋(用芒茎外皮编成的鞋。亦泛指草鞋);芒刺(草木茎叶和果谷上的小刺。比喻使人极度不安的感觉);芒角(植物的尖叶)

(4) 一种多年生大草本植物 [Chinese silvergrass],秋天开花,黄褐色。如:芒草(又名莽草。形状像石楠而叶稀,有毒)

(5) 光芒 [ray]

扬芒熛而绛天兮。——《文选·张衡·思玄赋》

有作其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6) 又如:芒炎(星星的光芒);芒彩(光彩;光芒)

(7) 通“铓”。毫末;锋刃 [blade]

芒刀不顿。——《汉书·贾谊传》

莫不衄锐挫芒。——左思《吴都赋》

(8) 又如:芒锷(锋芒。比喻人的锐气);芒刃(刀剑锐利处。俗称刀尖、刀口)

词性变化

芒的拼音: máng  

〈词性:形〉

(1) 广大;众多 [vast;numerous]

芒芒其稼。——束晳《补亡诗·华黍》

(2) 又如:芒芒(通茫茫。广大辽远的样子;形容众多);芒洋(也作茫洋。浩翰无边际的样子);芒荒(大荒。辽阔的荒野)

(3) 通“茫”。模糊不清 [dim]

目芒然无见。——《庄子·盗跖》

(4) 又如:芒昧(混沌不明的样子);芒芠(混沌的样子);芒然(茫然);芒然自失(茫然自失)

常用词组

芒刺在背、芒果、芒硝、芒种

  拼音    注音  ㄙˋ   
部首  囗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LHNG  仓颉  WC  郑码  LK  四角  60212  结构  全包围电码  0934  区位  4336  统一码  56DB  笔顺  丨フノ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四的拼音:sì(ㄙˋ)  

⒈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⒉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统一码

四字UNICODE编码U+56DB,10进制: 22235,UTF-32: 000056DB,UTF-8: E5 9B 9B。

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四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亖肆

汉英互译

four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fou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四的拼音:   

[数]

(1)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four]

四,阴数也。四分之。——《说文》

阴数次三也。——《玉篇》

路下四亚之。——《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

光被四表。——《书·尧典》

闰月定四时成岁。

良马四之——《诗·鄘风·干旄》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2) 又如:四垂(四边);四梢(城镇四方边缘地方);四隅头(四方街口,四处);四柱(指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不拗六(少数拗不过多数);四趁(相称,各处都合适);四门(四方之门);四鼓(四更);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四制(丧服有恩、理、节、权四制);四孟(四季的首月);四表(四方极偏远的地方);四坐(在座的众人);四合(四方围聚);四八(指四时八节);四大(佛家以地、水、火、风为四大。指人身;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四天(四方的天空);四六风(初生婴儿疾病。即脐风);四失(学习上的四种过失);四印(旧指四种修养心身之道);四行(四种德行:仁、义、礼、智或孝、忠、信、悌,内容随文而异);四件(指供食用的家畜如猪、羊等的头、蹄、肝、肺)。也指序数第四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书·洪范》

词性变化

四的拼音:   

〈词性:名〉

(1) [乐]∶工尺谱中音名之一 [a note of the scale in gongchepu(工尺谱), corresponding to 6 in numbered musical notation]。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大吕、大簇用四字。——《宋史·乐志十七》

(2) 古代一车四马称“驷” [four-horse carriage]

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韩非子》

一言而非,四马不能追,一言不急,四马不能及。——《说苑·谈丛》

常用词组

四壁、四边,四边儿、四边形、四不像、四称、四处、四川、四川盆地、四大皆空、四德、四谛、四方、四方步、四分五裂、四伏、四顾、四海、四合院儿、四化、四季、四溅、四郊、四脚朝天、四近、四境、四库、四库全书、四邻、四面、四面八方、四面楚歌、四旁、四平八稳、四散、四舍五入、四声、四时八节、四书、四体、四通八达、四外、四望、四围、四维、四仙桌、四乡、四项基本原则、四新、四行、四旋体诗、四言诗、四野、四溢、四岳、四则、四肢、四至、四致、四周、四座

  拼音  shè yè yì   
注音  ㄕㄜˋ 一ㄝˋ 一ˋ   
部首  寸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TMDF  仓颉  HHDI  郑码  NCDS  四角  24200  结构  左右电码  1410  区位  4168  统一码  5C04  笔顺  ノ丨フ一一一ノ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射的拼音:shè(ㄕㄜˋ)  

⒈ 放箭:射箭。后羿射日。

⒉ 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子弹等:射击。扫射。发射。射程。射手。

⒊ 气体或液体等受到压力迅速流出:喷射。注射。

⒋ 放出光、热、电波等:射电。辐射。射线。照射。反射。

⒌ 有所指:暗射。影射。

其他字义

射的拼音:yè(一ㄝˋ)  

⒈ 〔射干〕古书上的一种草,根可入药。

⒉ 〔仆射〕中国秦至宋代的官名,宋代以后废。

其他字义

射的拼音:yì(一ˋ)  

⒈ 〔无射〕a.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之一;b.中国春秋时景王所铸钟名。

统一码

射字UNICODE编码U+5C04,10进制: 23556,UTF-32: 00005C04,UTF-8: E5 B0 84。

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射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ischarge in a jet、fire、insinuate、send out、shoot

造字法

会意:像箭在弦上

English

shoot, eject, issue forth, em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射的拼音: shè  

〈词性:动〉

(1)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2) 同本义 [shoot]

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说文》

三曰五射。——《周礼·保氏》

射者,男子之事也。——《礼记·射义》

以射策甲科为郎。——《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

射声校尉。——《后汉书·光武纪》

常能为汉伏弩射之。——《汉书·李广苏建传》

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射鹄(射箭的靶子);射日(古代神话。传说尧时有十二日并出,庄稼尽被晒枯,后羿射落九日,为民除了害);射牛(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天地、宗庙,必亲自射牛以示隆重);射利(比喻急于追求财利如射矢之速)

(4) 用推力、压力或弹力送出 [project]

连放火箭,直射北门外方圆两炮台。——《三元里抗英》

(5) 又如:射门;射弹;射击;射工(传说中能含沙射影的毒虫);喷射;注射

(6) 猜度 [guess]

是何鸟也?王射之。——《吕氏春秋·重言》

(7) 又如:射虎(猜灯谜。灯谜,又如灯虎、文虎);射覆(一种酒令。用相连的字句隐寓事物,使人猜度)

(8) 打赌 [bet]

于是使射千镒之重,争千里之逐。——汉· 枚乘《七发》

(9) 谋求,逐取 [seek]

江淮豪贾射利。——《新唐书·食货志》

(10) 又如:射利(谋取财礼)

(11) 照射,放射 [irradiate]

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内。——《阎典史传》

(12) 循着,顺着 [comply with]

夜非深林荟丛,不能藏蔽,无闻儿啼,即射声而至。——清· 黄宗羲《金孺人墓志铭》

(13) 瞬间地斜视 [glance]

又冷冷地射了屠维岳一眼。—— 茅盾《子夜》

(14) 拦阻 [block]

谋为石岸,以射水势。——明· 张居正《方氏建水榭铭》

(15) 嘲弄 [mock]

编成而名之曰《三闲集》,尚以射仿吾也。—— 鲁迅《三闲集》

(16) 指投壶 [throw]。把箭投向壶里,按投中次数多少决定胜负。输了罚酒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词性变化

射的拼音: shè  

〈词性:名〉

(1) 放箭的人 [archer]

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孟子》

(2) 射法。古代六艺之一。有关弓箭制作规范和使用技能的训练 [archery]。如:射人(古官名。掌射法以习射仪);射人师(射人之长);射雀(谓射术高超)

(3) 乡射礼 [shooting rite]。如:射宫(天子行大射礼之处,亦为考试贡士之所);射乡(指乡射礼和乡饮酒礼。古代乡饮酒礼之后举行乡射礼);射饮(乡射礼和乡饮酒礼);射器(射礼所用的器物)

(4) 圭璋上端锐出部分 [article of top quality jade]

大璋、中璋九寸,边璋七寸。射四寸。——《周礼·考工记》

(5) 姓

常用词组

射程、射高、射击、射击场、射箭、射角、射界、射精、射孔、射口、射猎、射流、射门、射频、射气、射入、射伤、射手、射速、射线、射影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