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光阴虚过的意思

guāngyīnguò

光阴虚过



拼音guāng yīn xū guò

注音ㄍㄨㄤ 一ㄣ ㄒㄨ ㄍㄨㄛˋ

解释光阴:时间;虚:空。时光白白度过。

出处宋·柳永《定风波》:“免使少年,光阴虚过。”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慨叹等。

感情光阴虚过是中性词。

近义光阴虚度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guāng   注音  ㄍㄨㄤ   
部首  儿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IQB  五笔98  IGQB  仓颉  FMU  郑码  KOGR  四角  90212  结构  上下电码  0342  区位  2566  统一码  5149  笔顺  丨丶ノ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光的拼音:guāng(ㄍㄨㄤ)  

⒈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阳光。月光。火光。光华(明亮的光辉)。

⒉ 荣誉: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光顾。光复。

⒊ 使显赫:光大。光宗耀祖。

⒋ 景物:春光明媚。

⒌ 光滑:光滑。光洁。光泽。

⒍ 完了,一点不剩:杀光烧光。吃光用光。

⒎ 露着:光膀子。

⒏ 单,只:光剩下一口气。

⒐ 姓。

统一码

光字UNICODE编码U+5149,10进制: 20809,UTF-32: 00005149,UTF-8: E5 85 89。

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光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㫕灮炗炚炛烡

汉英互译

light、ray、honour、merely、naked、scenery、smooth

造字法

会意:从小、从兀

English

light, brilliant, shine; on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光的拼音: guāng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2) 同本义 [light;ray]

光,明也。——《说文》

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释名·释天》

与日月兮齐光。——《楚辞·九歌·云中君》

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淮南子·俶真》

日月淑清而扬光。——《淮南子·本经》

国之光。——《易·观》

夜未央,庭燎之光。——《诗·小雅·庭燎》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列传》

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光明之耀也。——《国语·晋语》

容光必照焉。——《孟子》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3) 又如:阳光;灯光;反光(反射的光线);色光(带颜色的光);晨光(清晨的太阳光);曙光(清晨的日光);光晃(光芒闪烁)

(4) 色泽;光彩 [color and lustre]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蛾脸不舒,中袖无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丝光;油光(光亮润泽);光色(光彩色泽);砑光

(6) 荣耀;昭著 [honor;glory]

邦家之光。——《诗·齐风·南山有台》

连我脸色都无光了。——《儒林外史》

士之处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唐· 韩愈《原毁》

(7) 又如:为国争光;沾光;光宠(光荣;增光);光国(为国争光);光天(光辉达于天下);光隆(光辉隆盛);光烂(光辉明亮);光晶(光辉);光赫(光辉显赫)

(8) 光阴,时光 [time]

始屏忧以愉思,乐兹情于寸光。——南朝宋· 鲍照《观漏赋》

(9) 又如:寸光(短暂的光阴);光阴荏苒(时光一天一天地逝去。荏苒:[时间]渐渐过去);光景如梭(光阴如梭。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拈指(阳光在弹指间逝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0) 景色 [scenery]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11) 又如:风光;山光

(12) 恩慧;好处 [favor]。如:叨光;沾光;借光

(13) 特指日、月、星辰等天体 [sun,moon,star]。如:光岳(天地。光:星辰。岳:河山)

(14) 称人来访的敬词 [grace the occasion with sb.'s presence]

四位老先生,今日光顾小园,老夫有何德能?——明· 桑绍良《独乐园司马入桐》

词性变化

光的拼音: guāng  

〈词性:形〉

(1) 光明,明亮 [bright]

宝剑直千金,被服光且鲜。——三国蜀· 曹植《名都篇》

(2) 又如:光净(明亮洁净);光朗朗(光亮);光眼(大而有神的眼);光灯(明亮的灯火);光润(光亮润泽)

(3) 光滑 [smooth]

白沙青石光无泥。——唐· 杜甫《中丞严公雨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

(4) 又如:这种纸很光;磨光;光出律(光滑);光碌碌(光圆滚动的样子);光圆(光滑圆溜);光油油(光滑明亮)

(5) 裸露 [naked;bare]

光头圆脑作僧看。——宋· 郑清之《咏茄》

(6) 又如:光出溜(光秃);光塌塌(光秃秃的样子);光板板(平而裸露的)

(7) 空,净尽 [with nothing left]。如:当光;赔光;输光;吃光;光鞑剌(方言。空荡荡;空旷无物)

(8) 通“广”( guǎng  )。广大,宽阔 [vast]

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书·尧典》

昔武王克 商,光有天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9) 又如:地光(地域广大)

光的拼音: guāng  

〈词性:动〉

(1) 照耀 [shine;illuminate]

惟公德明光于上下。——《书·洛诰》

(2) 又如:光烛(照耀)

(3) 增辉,发扬光大 [glorify]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诸葛亮《出师表》

(4) 又如:光宗耀祖;光国(为国争光);光德(显扬有德之人);光价(显扬其身价);光演(光大延续);光昌(显扬昌盛);光前(光大前人的功业)

光的拼音: guāng  

〈词性:副〉

仅仅,单 [alone;merely;only]。如:不光为我,也是为他;要为集体着想,不能光考虑个人

常用词组

光巴、光斑、光板、光板儿、光标、光波、光彩、光彩、光彩夺目、光灿灿、光程、光赤、光大、光导纤维、光点、光电、光度、光风霁月、光缝、光复、光杆儿、光感应、光顾、光怪陆离、光光、光棍、光棍儿、光合作用、光盒、光华、光华、光滑、光环、光辉、光辉、光辉灿烂、光火、光降、光洁、光解、光解、光景、光景、光阑、光缆、光亮、光量、光临、光溜、光溜溜、光芒、光面、光明、光明、光明磊落、光明正大、光能、光年、光谱、光气、光前裕后、光圈、光热、光荣、光润、光栅、光束、光速、光堂堂、光趟、光天化日、光头、光头、光秃、光秃秃、光雾、光纤、光鲜、光线、光学、光压、光艳、光焰、光焰万丈、光洋、光耀、光耀、光耀、光阴、光阴似箭、光源、光晕、光泽、光照、光照、光针、光锥、光子、光宗耀祖

  拼音  yīn   注音  一ㄣ   繁体    
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BEG  仓颉  NLB  郑码  YQVV  四角  77220  结构  左右电码  7113  区位  5085  统一码  9634  笔顺  フ丨ノ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阴(陰)的拼音:yīn(一ㄣ)  

⒈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诸一,与“阳”相对: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阴差阳错。阴盛阳衰。阴虚生热。图形:⚋(U+268B)。

⒉ 指“月亮”:太阴(月亮)。阴历。

⒊ 带负电的:阴电。阴极。阴离子。

⒋ 云层较厚,遮住阳光:阴沉。阴雨。阴郁(亦指忧郁,不开朗)。阴霾。

⒌ 不见阳光,亦指不见阳光的地方:阴面。阴干(gān  )。阴凉,阴影。山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碑阴(碑的背面)。

⒍ 不露出表面的,暗中的:阴沟。阴通(秘密往来)。阴私。阴功(a.暗中做的好事;b.迷信指被阴间记功的好事)。

⒎ 背地捣鬼,险恶:阴谋。阴毒。

⒏ 指冥间:阴间。阴司。阴曹地府。

⒐ 凹进的:阴文图章。阴识(即阴文)。

⒑ 指时间:光阴。惜寸阴。

⒒ 生殖器:阴部。阴道。阴茎。阴囊。

⒓ 姓。

统一码

阴字UNICODE编码U+9634,10进制: 38452,UTF-32: 00009634,UTF-8: E9 98 B4。

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陰阥侌隂霒

汉英互译

hidden、lunar、negative、overcast、shade、in intaglio

相关字词

阳、晴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female' principle; dark; secre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阴的拼音:

陰、隂 yīn  

〈词性:名〉

(1) (会意。从阜(   ),从侌,侌( yīn  )亦声。阜,土山,从阜多与地形有关。简化字属会意,表示月夜笼罩山冈,很阴暗。本义: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2) 同本义 [north of a hill or south of river]

陰,闇也。山之北,水之南也。从阜,从侌。——《说文》

鸣鹤在阴。——《易·中孚》。按,二在兑泽之中,艮山之下,故称阴。

壜上张赤挛阴羽。——《周书·王会》

相其阴阳。——《诗·大雅·公刘》

阴竹之管。——《周礼·大司乐》

令剥阴木而水之。——《周礼·柞氏》

达于汉阴(汉水南岸)。——《列子·汤问》

洞庭之阴。—— 唐· 李朝威《柳毅传》

阴谷皆入济。——清· 姚鼐《登泰山记》

其阴,济水东流。(阴:泰山的北面。)—— 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阴山背后(偏僻冷落的地方);阴木(山北的树木。一说秋冬生长的树木);阴竹(生长于山北的竹子);阴滨(江河的南岸);阴麓(山的北麓);阴坡(北坡)

(4) 泛指北面 [north]

洞霞飘素练,藓壁画阴窗。——唐· 李质《宿日观东房诗》

(5) 又如:阴窗(北窗);阴欍(北窗);阴隅(西北方);阴列(最北边的一条山脉)

(6) 背阳为阴 [in the shade;shady]

阴崖积雪犹含冻,远树浮烟已带春。——《西游记》

(7) 又如:阴干(放在背阳处吹干);阴崖(背阳的山崖);阴地(背阳地);阴阳瓦陇(瓦房顶的瓦是按一行凸面朝下一行凹面朝上交错铺排的。凸面为阳,凹面为阴。凸凹相间的行列叫瓦陇)

(8) 生殖器 [genitals]

那众强人那容分说,赶上前,把寇员外撩阴一脚,踢翻在地。——《西游记》

(9) 又如:阴刑(割去生殖器的刑罚);阴痿(病名。即阳痿。通常指男性生殖器不能勃起)。又指女性生殖器。如:阴核(生理与解剖学名词。又称阴蒂或阴挺。为哺乳类雌性动物生殖器之一部分)

(10) 指秋冬季节 [autumn and winter]

月是夜秋镜,寒为寂寞资。——唐· 元稹《初寒夜寄卢子蒙》

(11) 又如:阴秋(秋季);阴泉(秋冬之水);阴条(秋冬仍青的树木);阴时(秋冬之时);阴期(秋冬季节)

(12) 日影;阴影 [shadow]

堂下之阴。——《吕氏春秋·察今》

绿杨阴里白沙堤。——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树林阴翳。——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13) 又如:阴暎(树荫);阴蔚(绿树茂盛浓密成荫);阴森(树木浓密成荫);阴林(茂林)

(14) 雨 [rain]

日西则景朝多阴。——《周礼·大司徒》。疏:“即雨也。”

(15) 又如:阴朗(阴雨和晴朗);阴泄(阴雨);阴官(雨师;水神)

(16) 水 [water]

阴池幽流,玄泉冽清。——《文选·张衡·东京赋》

(17) 又如:阴蚪(水中的幼蛙);阴族(水族)

(18) 旧时迷信指冥间 [the nether world]。如:阴山(指世俗所谓的阴间山名。如鬼魂被打入此处则不得超生);阴灵儿(阴魂。指人死后的灵魂);阴人(亡灵);阴阳两宅(旧指人住的为阳宅,停放灵柩处或墓地为阴宅);阴司(迷信指阴间官府);阴钱(冥钱。民俗以为人死后在阴间所用)

(19) 月亮 [the moon]

日为阳,月为阴。——《素问》

(20) 又如:阴光(月光);阴兔(月亮的别名)

(21) 妇人 [woman]

弼佐王风,克柔阴化。——隋· 江总《为陈六宫谢章》

(22) 又如:阴教(女子的教化);阴化(女子的教化);阴德(女德);阴帝(指女娲)

(23) 坟,墓 [grave;tomb]

琢文阴壤,庶永后希。——宋· 苏舜钦《广陵郡太君志铭》

(24) 又如:阴壤(墓地);阴宅(坟墓;墓穴);阴户(墓门)

(25) 指月经 [menses]

女子七七四十九,阴绝。——王恽《玉堂嘉话》

(26) 天空中十分之八以上的部分被中低云量占住叫做阴 [overcast sky]

天阴雨湿。——唐· 杜甫《兵车行》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朝晖夕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27) 又如:阴埃(阴雾和尘埃);阴晦(云气掩映日光,天气阴晦);阴凝冰坚(阴气始凝为霜,渐积成冰);阴澹(山色暗淡);阴雨(天阴下雨)

(28) 云块 [cloud]

阴犹沉也。——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凌曙注:“ 蔡邕《月令章句》曰:‘阴者,密云也;沉者,云之重也。’”

(29) 又如:阴霞(云霞)

(30) 鬼怪 [ghosts and monsters]

群山四渎,暮天晴、挥斥阴魔潜伏。——金· 丘处机《无俗念·述怀》

(31) 又如:阴魅(鬼魅);阴兵(鬼兵;神兵);阴力(鬼神之力);阴魅(魅火;鬼火)

(3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阳”相对) [yin,(in Chinese philosophy,medicine,etc.) the feminine or negative principle in nature]。阳的相对名称

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系辞上》

阴阳和而万物得。——《礼记·郊特性》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荀子·天论》

(33) 又如:阴阳不将(阴阳家所称的嫁娶吉日);阴阳官(专司星相、占卜、卜宅、相墓等的职官);阴阳生(阴阳人。指以星相、占卜、相宅、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34) 姓

词性变化

阴的拼音:

yīn  

〈词性:形〉

(1) 凹进去的东西 [in intaglio]

院门门额上还留有一块阴纹石匾。——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

(2) 又如:阴识(古器物上凹入的文字。即阴文。凸出的文字称为阳文);阴纹(凹下的纹理)

(3) 幽暗;昏暗 [dark]

阴径红桃落,秋坛白石生。——唐· 姚合《游昊天玄都观》

(4) 又如: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混浊的现象);阴煞(幽暗);阴虹(昏暗的彩虹。比喻邪佞);阴翥(翅毛浅黑色的凤);阴堂(幽暗之室;墓室)

(5) 阴险 [sinister;insidious]

器性阴刻乐祸,残忍寡恩。——《旧唐书·崔器传》

(6) 又如:阴狙(阴险诡诈);阴刻(阴险刻毒);阴狡(阴险狡猾);阴笑(冷笑;奸笑);阴恶(阴险恶毒)

(7) 冷,寒冷 [cold]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8) 又如:阴气(寒气,肃杀之气);阴碛(塞外的沙漠。塞外很冷,故称);阴宫(深宫;阴凉的宫室)

(9) 阴湿;潮湿 [moist]

徽州世出墨工,多佳墨,云以置灰中,则阴润不能坏也。—— 宋· 庄季裕《鸡肋编》

(10) 又如:阴润(阴湿滋润);阴土(滋润的土壤)

(11) 偶数 [even]

禹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师以雌金为阴鼎,以雄金为阳鼎。—— 晋· 王嘉《拾遗记》

(12) 又如:阴干(位于偶数的天干);阴辰(指干支纪日中地支处于偶数的丑、卯、巳、未、酉、亥六日);阴鼎(编列次序为偶数的鼎)

(13) 雌的 [female]。如:阴霓(雌霓,副虹)

(14) 隐藏的,不露在外面的 [hidden]

阴血周作。——《左传·僖公十五年》

(15) 又如:阴事(隐秘的事情);阴臣(私臣。一指妇人);阴伏(阴私,阴事。指不为人所知的罪恶);阴拱(私下敛下,不再参与。比喻袖手旁观);阴恶(隐秘的不为人知的恶行;阴险狠毒);阴阴(隐隐);阴骘文(旧时专门劝人为善、做好事、积阴德的文章);阴符(喻指军事谋略、部署等机密)

(16) 负的 [negative]。如:阴极

阴的拼音:

yīn  

〈词性:副〉

(1) 暗中,暗地里[in secret;in private]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史记·李将军列传》

阴相与谋。——《汉书·李广苏建传》

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后汉书·张衡传》

阴纵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执政阴沮。——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阴煞(损伤);阴哂(暗笑);阴哑(暗哑;嘶哑);阴害(暗害);阴中(暗中陷害)

常用词组

阴暗、阴暗面、阴部、阴曹、阴沉、阴沉、阴错阳差、阴道、阴德、阴蒂、阴电、阴毒、阴毒、阴风、阴功、阴晦、阴魂、阴魂不散、阴极、阴间、阴茎、阴冷、阴历、阴凉、阴毛、阴门、阴面,阴面儿、阴谋、阴谋诡计、阴囊、阴平、阴坡、阴凄、阴森、阴山、阴湿、阴事、阴寿、阴私、阴损、阴天、阴文、阴险、阴笑、阴阳、阴阳怪气、阴阳两面、阴阳人、阴阳之变、阴翳、阴影、阴雨、阴郁、阴云、阴贼、阴宅、阴着儿、阴鸷、阴骘

  拼音    注音  ㄒㄨ   繁体    
部首  虍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86  HAOG  五笔98  HOD  仓颉  YPTC  郑码  IHKU  四角  21212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5711  区位  4873  统一码  865A  笔顺  丨一フノ一フ丨丨丶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虚的拼音:xū(ㄒㄨ)  

⒈ 空:虚无。虚实。虚度。虚名。虚左(尊敬地空出左边的座位,古代以左为尊)。空虚。乘虚而入。

⒉ 不真实的:虚伪。虚假(jiǎ  )。虚妄。虚惊。虚夸。虚构。虚传。虚张声势。

⒊ 内心怯懦:做贼心虚。

⒋ 不自满:虚心。谦虚。虚怀若谷(喻对人十分谦虚)。

⒌ 抽象的:虚词。

⒍ 衰弱:虚弱。虚胖。虚汗。虚脱。气虚。血虚。

⒎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⒏ 古同“墟”,大丘。

⒐ 古同“圩”,集市。

统一码

虚字UNICODE编码U+865A,10进制: 34394,UTF-32: 0000865A,UTF-8: E8 99 9A。

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虚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虛虗

汉英互译

void、emptiness、empty、in vain、false、weak、humbl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丘、虍(hǔ)声

English

fal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虚的拼音:   

〈词性:名〉

(1) (“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   )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2) 同本义 [big mound]

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 昆仑虚。——《说文》

河出 昆仑虚。——《尔雅》

虚邑。——《易·升》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诗·傭风·定之方中》

以游逍遥之虚。——《庄子·天运》

(3) 又如:虚莽(墟丘和草莽)

(4) 住所;处所 [dwelling place;location]

郑国,今 河南之 新郑,本 高辛氏火正 祝融之虚也。——《汉书》

(5) 通“墟”。故城;废址;废墟;荒地 [ruins;wasteland]

凡十三岁而社稷为虚。——《汉书·贾谊传》

无由不通,无虚不败。——《逸周书·文政》

(6) 又如:虚土(荒芜之地);虚荒(荒芜,荒废);虚空(犹荒野。空旷无人之处);虚墓(墟墓。丛葬的基地)

(7) 乡村市集 [country fair]

之虚所卖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童区寄传》

一虚皆惊

(8) 又如:虚市;虚里(墟里,村庄);虚邑(墟落;村落);虚所(集市);虚城(墟落和城邑);虚落(墟落。村庄)

(9) 孔洞;空隙。引申为薄弱环节 [void;hole]

若循虚而出入,则亦无能履也。——《淮南子·泛论》

(10) 又如:虚隙(空隙,漏洞)

(11) 空际,天空。引申为凌空 [sky]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宋· 苏轼《前赤壁赋》

(12) 又如:虚皇(天帝,指玉帝);虚碧(指清澈碧蓝的天空);虚檐(凌空的房檐);虚极,虚象(指太空);虚亡(高空;太空)

(13) 指抽象的理论 [theory]

亭林之学成于贵实;予之学出于导虚。—— 清· 包世臣《艺舟双楫》

(14) 又如:虚比浮词(不切实际的空泛之谈);虚空横拟(凭空想像);虚喻浮言(说空话;说没有根据的话);虚灵(生动而不可捉摸);虚见(无根之论;浮浅之见)

(15) 姓

词性变化

虚的拼音:   

〈词性:形〉

(1) 空虚,与“实”相对 [emptiness;void]

虚,空也。——《尔雅》

无虚不败。——《周书·文政》。注:“国无人谓之虚。”

有凭虚公子者。——张衡《西京赋》

仓府两虚,国弱。——《商君书·去强》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史记》

(2) 又如:虚箦(屁);虚火(为一点小事而过分张扬);虚爵(空的饮酒器);虚壑(空谷);虚器(中空的器物);虚花(虚幻不实)

(3) 疏松,不坚实或不结实 [loose]。如:虚儾(过度宽松);虚笼笼(疏松的样子);虚闲(疏朗有致);虚薄(虚浮,不笃实)

(4) 稀少 [rare]

自此贼情渐虚,官兵始知所向,以至擒殄。——宋· 王弥大《清溪弄兵录》

(5) 虚弱 [weak]

虚稼先死。——《吕氏春秋·辨土》。注:“根不实也。”

(6) 又如:虚劣(虚弱);虚城(虚弱的城邑);虚孱(虚弱无能);虚顿(虚弱疲惫);虚弊(虚弱疲敝,贫乏疲困);虚惫(虚弱疲惫)

(7) 空闲;间断 [free;leisurely]。如:虚日(空闲的日子);虚闲(空闲;清闲)

(8) 心慌,不踏实 [wanting in self-confidence;timid]。如:虚心架子(不得不对付但又心中无数的意思)

(9) 谦虚 [modest;self-effacing]

足下虚心。——《汉书·李广苏建传》

心不能虚。——清· 刘开《问说》

心之不虚

(10) 又如:虚中(谦虚;虚心);虚己(犹虚心);虚忝(谦词。谓无其实而空受荣宠);虚受(虚心接受);虚恭(谦虚、恭敬)

(11) 虚假,不真实 [false;sham;nominal]

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12) 又如:虚科(虚情假意);虚脾甜口(虚情假意);虚脾胃(虚情假意);虚下(演出中演员暂时退场);虚嚣(虚假不实;欺诈)

(13) 道教语。指无欲无为的思想境界 [indifferent to fame or gain]

致虚极。——《老子》。魏源本义:“虚者无欲也。”

所以贵无为无思为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韩非子》

(14) 又如:虚皇坛(道教太虚神的祭坛);虚夷(恬淡寡欲);虚玄(指道家思想。老子主张虚一静观和玄览,故称)

虚的拼音:   

〈词性:动〉

(1) 使空出 [empty]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天子复思,且征以代,虚吏部左承位以待之。——唐· 韩愈《王公神道碑铭》

虚而浮。——宋· 沈括《梦溪笔谈》

旁设一虚坐。——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虚中乐喜。——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虚左(虚尊位以待贤能的人。古代车位以左为尊,故虚以待之);虚宁(帝位空悬)

(3) 通“居”。居住 [reside]

非其里而虚之,非礼也。——《荀子·大略》

(4) 使成为废墟 [ruin]

此其所以丧九牧之地,而虚宗庙之国也。——《荀子》

(5) 耗费 [exhausted]

虚其府库,以备车马。——《墨子》

浑邪率数万之众来降,[ 汉]虚府库赏赐,发良民侍养,譬若奉骄子。——《史记》

虚的拼音:   

〈词性:副〉

(1) 徒然,白白地 [in vain]

贾生年少虚垂涕。—— 李商隐《安定城楼》

好景虚设。——宋· 柳永《雨霖铃》

(2) 又如:虚邀(空邀;白请);虚生(徒然活着,白活);虚花(白白地耗费);虚过(白白地度过);虚劳(白费力气);虚费(白白地消耗);虚废(白白丢弃)

常用词组

虚报、虚报、虚词、虚度、虚发、虚根、虚功、虚构、虚构、虚光、虚汗、虚华、虚怀、虚怀若谷、虚幻、虚己、虚假、虚骄、虚惊、虚距、虚空、虚痨,虚劳、虚吏、虚名、虚拟、虚胖、虚飘飘、虚情假意、虚荣、虚荣心、虚弱、虚设、虚实、虚饰、虚数、虚岁、虚谈、虚套子、虚脱、虚妄、虚伪、虚位以待、虚文、虚文浮礼、虚无、虚无缥缈、虚线、虚像、虚心、虚虚实实、虚言、虚与委蛇、虚誉、虚诈、虚张声势、虚中乐善、虚字

  拼音  guò guo guō   
注音  ㄍㄨㄛˋ ˙ㄍㄨㄛ ㄍㄨㄛ   繁体    
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FPI  仓颉  YDI  郑码  DSW  四角  34300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65  区位  2593  统一码  8FC7  笔顺  一丨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过(過)的拼音:guò(ㄍㄨㄛˋ)  

⒈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江。过账。过程。过渡。过从(交往)。经过。

⒉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过秤。过磅。过目。

⒊ 超出:过于。过度(  )。过甚。过奖(谦辞)。过量(liàng  )。过剩。过犹不及。

⒋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过电影。

⒌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过一过。

⒍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过儿。

⒎ 错误:过错。记过。

其他字义

过(過)的拼音:guo(˙ㄍㄨㄛ)  

⒈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过。用过。

⒉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拿过来。走过去。

其他字义

过(過)的拼音:guō(ㄍㄨㄛ)  

⒈ 姓。

统一码

过字UNICODE编码U+8FC7,10进制: 36807,UTF-32: 00008FC7,UTF-8: E8 BF 87。

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过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cross、cross、excessive、over、pass、spend、through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pass, pass through, go acro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过的拼音:

Guō  

〈词性:名〉

(1) 古国名 [Guo state],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处浇于 过,处 豷于 戈。——《左传·襄公四年》

(2) 姓,过国之后

(3) 另见 guò  

基本词义

过的拼音:

guò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表示与行走有关,咼( guā  )声。本义:走过,经过)

(2) 同本义 [go across;pass through]

过,度也。——《说文》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

行过夷门,见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过江;过马路;从这条街上过;从他门前过;路过(途中经过);过翼(经过的飞鸟);过宾(路过的宾客);过处(经过之处);过来过往(来往经过);过阴(到阴间走一趟)

(4) 超出,胜过 [exceed;go beyond]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聊斋志异·促织》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过如(超过;胜过);过了漕(过了漕运期限);过情(超过实际);过实(超过实际情况);过绝(超越;超过)

(6) 过去(过后) [pass by;go over]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7) 又如:三伏已过;雨过天晴;过迹(过去的形迹);过景(过时;不应景);过逝(流逝。很快地过去);过郤(过去)

(8) [婉词]∶去世 [pass away]

陛下虽过世为神,岂假手于苻登而图臣,忘前征时言邪?——《晋书·苻登载记》

(9) 又如:过作(死);老太太是三天前过的;过辈(去世);过背(去世);过七(人死后每七天举行一次吊祭仪式。一般七次或五次而断七)

(10) 给予;递给 [give]

邮人之过书,门者之传教也。——《论衡》

予亦谓之过。辰州人谓以物予人曰过。——《通雅》

(11) 又如:过度

(12) 渡过 [cross]

野市分獐闹,官帆过渡迟。——宋· 苏轼《荆州》

(13) 又如:过索(渡河之绳索);过江(渡过长江)

(14) 转移;过渡 [transfer]

买的房子已付款,只是过户手续还未办理好

过录底稿

(15) 又如:过龙(经手递送贿赂);过处(词的上下片过渡之处。亦称“过片”)

(16) 〈词性:方〉∶ 传染 [infect]。如:过病(传染疾病)

(17) 度过;过活 [spend the time;pass the time]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清· 林觉民《与妻书》

(18) 又如:过阴天儿(休息);过老(度晚年);过日(度日;生活);过遣(打发日子,消磨时光)

(19) 来访;前往拜访;探望 [visit]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战国策·齐策四》

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谊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20) 又如:过临(光临;惠临);过款(过访);过晤(前往会见)

(21) 交往,相处 [associate;contact]

稍喜过从近,扶筇不驾车。——宋· 黄庭坚《次韵德孺五丈新居病起》

过从甚密

(22) 又如:过逢;过从(互相交往);过会(农家亲朋每年定期聚会的日子,或公社每年举行庙会的节日)

(23) 交谈 [talk with each other;converse]。如:过谈(往访交谈)

(24) 错,犯错误 [mismake]

微二人,寡人几过。——《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

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告子下》

(赵太后)曰:“君过矣,不若长安石之甚。”——《战国策·赵策》

(25) 失去 [lose]。如:过序(失去正常规律顺序)

(26) 怪罪,责难 [censure]

孔子曰:“ 求,无乃尔是过与?(这恐怕应该责备你吧!)”——《论语·季氏》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得去,已至军矣。——《史记·项羽本纪》

(27) 又如:不过(不怪罪);过谪(责备;怪罪);过適(怪罪,责难)

(28) 继入、赘入或嫁人 [adopt;marry]

孩儿也,他如今只待过门,喜事匆匆的,教我怎生回得他去。——元· 关汉卿《窦娥冤》

(29) 又如:过嗣(过继);过给(过继)

(30) 方言。指母猪生小猪 [farrow]。如:过下来的小猪(生下来的小猪)

(31) 传递 [transport]

他这个人喜欢过嘴,你说话可要注意

(32) 又如:过盏(敬酒);过嘴(传话);过语(传话);过书(传递书信);过气(传送气息以交配);过状(递交文状、诉状)

(33) 帮助咽下;和着吃 [swallow]。如:过过(过口,改口味);过口(吃食物下酒);过酒(下酒;送酒)

(34) 冲刷;漂洗 [wash off]。如:过水(用水漂洗)

(35) [语助]

(36) 用在动词加“不”或“得”的后面,表示胜过或通过的意思。如:过不去(有阻碍,通不过);讲不过礼去(于礼仪上行不通);比得过(能胜过他人);我说不过你

(37) 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如:吃过(吃完);起过(已经起床完毕)

(38) 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如:读过书(曾经读书,现己不读书);当过官(过去做过官,现己不为官)

我去过北京

饭吃过了

词性变化

过的拼音:

guò  

〈词性:名〉

(1) 无意的犯法或作恶行为;错误 [fault;mistake]

过,罪愆也。——《说文》

出入禁闼,补过拾遗。——《史记·汲黯列传》

过则无惮改。——《论语·学而》

夫过有厚薄,则刑有轻重。——《商君书·开塞》

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过愆(过失;罪咎);过恶(过错);勇于改过;知过必改;过行(过失行为);过计(估计错误)

(3) 〈词性:方〉∶缘故 [cause;reason]。如:离家远的过(离家远的缘故);夏天的过(因为夏天的缘故)

(4) 通“祸”( huò  )。灾殃 [disaster;adversity]

八曰诛以驭其过。——《周礼·天官·大宰》

(5) 又如:大过(大灾大祸)

过的拼音:

guò  

〈词性:形〉

(1) 过分;;过于;太甚 [excessive]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母;拟之如天,诚不过也。——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如:过爱(过分的爱);过余(过分);过头话(过分的大话)

过的拼音:

guò  

〈词性:量〉

(1) 遍,次 [time]。如:过儿(次;遍);一过(一遍);过子(次数;遍)

(2) 另见 guō  

常用词组

过半、过半数、过磅、过长、过场、过程、过秤、过吹、过从、过从甚密、过错、过道、过电影、过度、过度紧张、过渡、过多、过儿、过房、过访、过费、过分、过付、过关、过关斩将、过河拆桥、过河卒子、过后、过户、过话、过活、过火、过激、过激论、过继、过家家儿、过奖、过街老鼠、过节、过节儿、过劲、过劲、过境、过客、过口、过来、过来、过来、过来人、过礼、过量、过路、过路财神、过虑、过滤、过卖、过门、过门不入、过密、过敏、过目、过目不忘、过目成诵、过年、过年、过期、过期、过谦、过钱、过去、过去、过热、过人、过日子、过筛,过筛子、过甚、过甚其辞、过生日、过剩、过剩、过失、过失杀人、过时、过实、过世、过手、过寿、过熟、过水面、过宿、过堂、过堂风、过头、过屠门而大嚼、过五关斩六将、过往、过望、过问、过午、过误、过细、过夏、过心、过压、过盐、过眼云烟、过氧、过夜、过夜、过意不去、过瘾、过硬、过犹不及、过于、过誉、过载、过早、过重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