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官迷心窍的意思

guānxīnqiào

官迷心窍



拼音guān mí xīn qiào

注音ㄍㄨㄢ ㄇ一ˊ ㄒ一ㄣ ㄑ一ㄠˋ

解释指人一心想当官到了痴迷的地步。

出处

例子他官迷心窍,连做梦也想当官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一心想当官。

谜语做梦抓大印

感情官迷心窍是贬义词。

繁体官迷心竅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guān   注音  ㄍㄨㄢ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PNHN  五笔98  PNF  仓颉  JRLR  郑码  WDY  四角  30777  结构  上下电码  1351  区位  2557  统一码  5B98  笔顺  丶丶フ丨フ一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官的拼音:guān(ㄍㄨㄢ)  

⒈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

⒉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官方。官府。

⒊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官。器官。五官。官能。

⒋ 姓。

统一码

官字UNICODE编码U+5B98,10进制: 23448,UTF-32: 00005B98,UTF-8: E5 AE 98。

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官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overment official、officer、orga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official, public serva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官的拼音: guān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 mián  ),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2) 同本义 [officeholder;government;official;officer]

官,吏事君也。——《说文》

有虞氏官五十, 夏后氏官百, 殷二百, 周三百。——《礼记·明堂位》

任官然后爵之。——《礼记·王制》

在官言官。——《礼记·曲礼》

官师一庙。——《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

举不失选,官不易方。——《左传·襄公九年》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

(4) 官府(政府机关) [government]

官,官舍曰官。——《字汇》

官,谓朝廷治事之处也。——《礼记·王藻》注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之矣。愿以闻于官。——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聊斋志异·促织》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5) 又如:官局(官署。政府所设的机构);官寺(官署、衙门的旧称);官项(官府的钱项);官休(纠纷经官府裁定了结)

(6) 通“馆”。房舍,馆舍 [house]

官乃馆之古文,闲官即闲馆,谓馆舍之空虚者。——俞樾《诸子平议》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论语》

(7) 官场,官吏阶层及其活动范围 [officialdom]。如:官俗国体(官场习俗,国家制度)

(8) 器官 [organ]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正而神欲行。——《庄子·养生主》

(9) 又如:五官;感官

(10) 官职,职位 [government position]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位卑则足羞,官盛而近谀。——唐· 韩愈《师说》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1) 又如:官秩(官阶与俸禄);官守(官位职守,官员职责);家父辞官回到省城来

(12) 古时用以称天子 [emperor]

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资治通鉴》 晋成帝咸廉三年译注:“称天子为官家,始见于此。”

(13) 又如:官里(皇帝);官窑(专为皇家服务的瓷窑);官院(王子所居的院子)

(14) 姓

词性变化

官的拼音: guān  

〈词性:形〉

(1) 属于国家、政府或公家的 [government-owned;government-sponsored;official]。如:官街(都市中的大街);官地(属于政府所有的地);官会子(宋朝颁行的纸币);官银(官府铸造而流通的银锭;应向官府交纳的银两);官车;官仓

(2) 公;公有。与“私”相对 [public]

何须把官烛,似恼鬓毛苍。——唐· 杜甫《台上》

(3) 又如:官厕所;官大道;官中的(公共的,公家的);官中(大家庭中共有的银钱)

官的拼音: guān  

〈词性:动〉

(1) 当官,作官 [be an official]

论定然后官之。——《礼记·王制》

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曹操《论吏士行能论》

阿品远官 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 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官兴(官瘾);官声(做官的名声);官照(官员任职的执照,也称部照);官常(为官的职责)

(3) 做官做到 [reach the rank of]。如:官至户部郎中;官居方面(担任总掌一方军政大权的官)

(4) 通“管”( guǎn  )。管制,管理 [control;manage]

轨守其时,有官天财。——《管子·山国轨》

常用词组

官办、官报私仇、官逼民反、官兵、官舱、官差、官场、官称、官倒、官邸、官渡之战、官方、官费、官府、官复原职、官官相护、官话、官家、官价、官架子、官阶、官爵、官军、官客、官老爷、官吏、官僚、官僚政治、官僚主义、官路、官迷、官面儿、官名、官能、官派、官气、官腔、官人、官商、官身、官事、官署、官司、官厅、官衔、官样文章、官瘾、官营、官员、官运亨通、官长、官职

  拼音    注音  ㄇ一ˊ   
简体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辵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OPI  仓颉  YFD  郑码  UFW  四角  39309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17  区位  3552  统一码  8FF7  笔顺  丶ノ一丨ノ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迷的拼音:mí(ㄇ一ˊ)  

⒈ 分辨不清,失去了辨别、判断的能力:迷信。迷糊。迷津。迷惘。迷蒙(a.昏暗看不清;b.神志模糊不清;e.使迷惑,受蒙蔽)。执迷不悟。

⒉ 醉心于某种事物,发生特殊的爱好:迷恋。入迷。

⒊ 沉醉于某种事物的人:棋迷。革新迷。

⒋ 使人陶醉:景色迷人。

统一码

迷字UNICODE编码U+8FF7,10进制: 36855,UTF-32: 00008FF7,UTF-8: E8 BF B7。

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迷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ficionado、fan、hepcat

造字法

形声:从辶、米声

English

bewitch, charm, infatu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迷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米声。本义:迷路;分辨不清)

(2) 同本义 [be lost;be confused]

迷,惑也。——《说文》

烈风雷雨弗迷。——《书·舜典》

凡夫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之,则为迷。——《韩非子·解老》

及行迷之未远。——《离骚》

迷不知宠之门。——《楚辞·惜诵》

迷其所在。——《聊斋志异·促织》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楚辞·九章·涉江》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遂迷,不复得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其若迷。——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迷其途。

道中迷雾。——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迷离徜彷(模糊不明);迷罔;迷岸(佛家语。指迷惑而不悟的生死流转世界)

(4) 迷惑,使…辨不清 [delude;confuse]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又如:迷魂(迷惑人的事理,使人身不由己);迷网(指迷惑人的事物像网罗一样,使人陷落而无以自拔);迷夺时明(迷惑、剥夺当今明哲之士的舆论);迷眩缠陷(以声色迷惑,为罗网陷阱);迷途

(6) 迷恋 [be addicted to;be infatuated with]

迷花倚石忽已暝(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暝,天黑、夜晚)。——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 昏迷 [fall into a stupor;be in a coma]

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列子·汤问》

词性变化

迷的拼音:   

〈词性:名〉

狂热爱好者,通常是作为观众而非直接参加者 [fan;enthusiast]。如:棒球迷;芭蕾舞迷;垒球迷;惊险小说迷;数学迷

常用词组

迷瞪、迷宫、迷航、迷糊、迷魂汤、迷魂阵、迷惑、迷津、迷离、迷离马虎、迷恋、迷路、迷路、迷漫、迷梦、迷迷糊糊、迷你、迷你裙、迷失、迷途、迷途、迷雾、迷信、迷醉

  拼音  xīn   注音  ㄒ一ㄣ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NYNY  仓颉  P  郑码  WZ  四角  33000  结构  单一电码  1800  区位  4836  统一码  5FC3  笔顺  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心的拼音:xīn(ㄒ一ㄣ)  

⒈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⒉ 中央,枢纽,主要的:心腹。中心。

⒊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统一码

心字UNICODE编码U+5FC3,10进制: 24515,UTF-32: 00005FC3,UTF-8: E5 BF 83。

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心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忄㣺

汉英互译

heart、center、feeling、intentio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像心之形

English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心的拼音: xīn  

〈词性: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heart]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inner most being;mind]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in the heart;in mind]。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mind]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thought]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spirit]。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mood]。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calculation]。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center]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常用词组

心爱、心安、心安理得、心包、心包积气、心包积水、心病、心不在焉、心材、心裁、心肠、心潮、心潮澎湃、心驰神往、心传、心慈手软、心粗、心荡神驰、心荡神移、心得、心底,心底儿、心地、心地善良、心地正直、心电感应、心电图、心动、心毒、心耳、心烦、心烦意乱、心房、心扉、心肥大、心肺机、心服、心服口服、心浮、心腹、心腹之患、心甘、心甘情愿、心肝、心高、心广体胖、心寒、心狠手辣、心花、心花怒放、心怀、心怀鬼胎、心怀叵测、心环、心慌、心慌意乱、心灰意冷,心灰意懒、心肌梗塞、心肌炎、心机、心急、心急火燎、心迹、心计、心悸、心尖、心焦、心绞痛、心劲,心劲儿、心惊胆战、心惊肉跳、心静、心境、心疚、心坎、心口、心口不一、心宽、心旷神怡、心劳计绌、心劳日拙、心里、心里打鼓、心里话、心理、心力、心力衰竭、心连心、心灵、心灵手巧、心领、心领神会、心路,心路儿、心律、心律失常、心率、心乱如麻、心满意足、心明眼亮、心目、心念、心皮、心平气和、心平气和、心气,心气儿、心窍、心怯、心情、心情舒畅、心曲、心软、心伤、心上人、心神、心声、心事、心事重重、心室、心术、心术不正、心数、心思、心酸、心算、心态、心田、心疼、心跳、心痛、心头、心头肉、心土、心窝儿、心无二用、心细、心下、心弦、心羡、心心相印、心性、心胸、心胸开阔、心胸狭隘、心秀、心虚、心许、心绪、心绪不宁、心血、心血来潮、心眼儿、心仪、心疑、心意、心音、心硬、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有余悸、心猿意马、心愿、心悦诚服、心脏、心脏病、心窄、心照、心照不宣、心折、心直口快、心志、心智、心中、心中有数、心重、心醉、心醉神迷

  拼音  qiào   注音  ㄑ一ㄠˋ   繁体    
部首  穴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PWAN  仓颉  JCMMS  郑码  WOAZ  四角  30127  结构  上下电码  4534  区位  3947  统一码  7A8D  笔顺  丶丶フノ丶一丨一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窍(竅)的拼音:qiào(ㄑ一ㄠˋ)  

⒈ 窟窿,孔洞:七窍(耳、目、口、鼻)。

⒉ 喻事情的关键:诀窍。窍门儿。

⒊ 贯通:窍窕。窍领天地。

统一码

窍字UNICODE编码U+7A8D,10进制: 31373,UTF-32: 00007A8D,UTF-8: E7 AA 8D。

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窍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竅䆻

汉英互译

a key to do sth.、aperture、hole

造字法

形声:从穴、巧声

English

hole, opening, apertu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窍的拼音:

qiào  

〈词性:名〉

(1) (形声。从穴,巧声。本义:孔,洞)

(2) 同本义 [hole]

空中而多窍。——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窍穴(洞穴;窟窿);窍隙(孔洞;缝隙);窍星(小洞);窍坎(洞穴);窍窦(孔穴);窍凿(洞穴);窍木(中空之木)

(4) 指耳鼻目口等器官之孔 [aperture]。如:七窍流血;上窍;下窍;七窍;九窍;窍牖(指九窍)

(5) 比喻事情的关键或要害 [key to sth.]。如:窍窦(窍门);窍奥(关键,要害);窍要,窍眼(关键;要害);窍诀(诀窍)

常用词组

窍门

官迷心窍: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