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关山迢递的意思

guānshāntiáo

关山迢递



拼音guān shān tiáo dì

注音ㄍㄨㄢ ㄕㄢ ㄊ一ㄠˊ ㄉ一ˋ

解释关:关隘;迢递:遥远的样子。指路途遥远。

出处明·王世桢《鸣凤记》第八出:“贤弟!无限别情,不胜凄怆,关山迢递,后会难期。”

例子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八出:“贤弟!无限别情,不胜凄怆,关山迢递,后会难期。”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路途遥远。

感情关山迢递是中性词。

繁体關山迢遞

英语remote passes and mountain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guān   注音  ㄍㄨㄢ   繁体    
部首  丷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UDU  仓颉  TK  郑码  UAGD  四角  80804  结构  上下电码  7070  区位  2556  统一码  5173  笔顺  丶ノ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关(關)的拼音:guān(ㄍㄨㄢ)  

⒈ 闭,合拢:关门。关闭。关张。关停并转(zhǎn  )。

⒉ 拘禁:关押。关禁。

⒊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关口。关隘。关卡(qiǎ)。关塞(sài  )。关津。嘉峪关。

⒋ 征收进出口货税的机构:海关。关税。

⒌ 重要的转折点,不易度过的时机:关节。难关。年关。

⒍ 牵连,联属:关连。关联。关心。关涉。关乎。关注。关于。有关。

⒎ 旧指发给或支领薪饷:关饷。

⒏ 姓。

统一码

关字UNICODE编码U+5173,10进制: 20851,UTF-32: 00005173,UTF-8: E5 85 B3。

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关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關関闗

汉英互译

barrier、cut、pass、shut、turn off、close

相关字词

闭、合、启、开

造字法

形声:从门、关声

English

frontier pass; close; relat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关的拼音:

關、関 guān  

〈词性:名〉

(1) (形声。从门,丱( guān  )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2) 门闩。闩门的横木 [bolt;bar]

关,以木横持门户也。——《说文》

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 赢于众人广坐之中。——《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关牡(门闩。也叫门牡);关楗(关闭门户用的横木或木闩);关龠(门上横木。用来闩门)

(4) 关口,隘门 [frontier pass]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关石(关口征赋所用的量器名);关令(守关口的官吏。即关尹);关梁(关口和桥梁)

(6) 事物的枢纽或重要的转折点 [key;critical juncture]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后汉书·张衡传》

(7) 又如:关目(剧本或故事的情节。引申为演出);关捩(机关);关煞(旧时星象家称所谓命里注定的灾难);关捩子(机关;机轴)

(8) 人体的重要孔窍或肢体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body]

肾者,胃之关也。——《素问·水热穴论》

(9) 又如:三关(即耳、眼、口);四关(即耳、眼、口、鼻);关元(人体经穴名之一。在脐下三寸处);关窍(人体的孔穴;诀窍,窍门)

(10) 征收关税的机构、组织或程序 [customs;custom house]

昔者文王之治 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孟子·梁惠王上》

(11) 又如:验关;结关;关栈(税关所设置用来供未经通关的货物积存的仓库。也叫保税仓库)

(12) 古代公文的一种。用于互相质询 [a document]

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清· 方苞《狱中杂记》

(13) 又如:关牒(公文);关报(用文书通知;禀报);关白(禀报;通告);关文札牒(古时官府颁行的文书或通行证件)

词性变化

关的拼音:

guān  

〈词性:动〉

(1) 合拢,闭门 [shut;close]

关,闭也。——《方言十二》

关,界上之门也。——《周礼·司关》注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春色满园关不住。——叶绍翁《游园不值》

(2) 又如:关门吃饭(比喻一心一意过日子);关门落闩(比喻到了顶峰,极限)

(3) 引申为幽禁、禁闭 [lockup]。如:关在牢里;关押

(4) 通“贯”。贯通,贯穿 [pass through]

见轮人以其杖关毂而转輠者。——《礼记·杂记下》

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汉书·司马迁传》

大臣括发关械、裸躬受笞。——《汉书·王嘉传》

《春秋》五经,义相关穿。——汉· 王充《论衡·程材》

(5) 又如:关穿(关联贯穿);关通(贯通,沟通);关合(贯通;吻合)

(6) 牵连,涉及 [involve in]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聊斋志异·促织》

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事关人命,……岂可因私枉法。——《红楼梦》

(7) 又如:关天(关系于天命);关着(牵涉;别着,带着);关接(接触);关风(涉及风趣,有味)

(8) 闭掉,切断电源使中断 [turn off]。如:关收音机

(9) 暂停营业或终止营业日 [close down]。如:镇上已关了好几家店铺

(10) 支领,领取 [draw;receive]

三军尽关了粮赏。——《水浒》第五十五回

(11) 又如:关领(支取,领取);关请(领取);关支(领取;支出,发放);关发(颁发;发放);关饷(发薪金);关给(发放,供给)

(12) 关心 [be concerned with]。如:关应(关顾照应);关意(放在心上);关思(留心思考);关念(关心挂念)

(13) 通“弯”。引弓 [draw (bow)]

越人关弓而射之。——《孟子·告子下》

豹则关矣。——《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常用词组

关碍、关隘、关报、关闭、关岛、关东、关防、关顾、关汉卿、关河、关怀、关键、关节、关节痛、关节炎、关津、关紧、关禁、关口、关联、关门、关门、关门打狗、关门大吉、关内、关卡、关切、关山、关涉、关市、关税、关头、关外、关系、关系户、关系网、关系学、关厢、关小、关心、关押、关于、关羽、关张、关照、关中、关注、关子

  拼音  shān   注音  ㄕㄢ   
部首  山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MMMM  仓颉  U  郑码  LL  四角  22770  结构  单一电码  1472  区位  4129  统一码  5C71  笔顺  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山的拼音:shān(ㄕㄢ)  

⒈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⒉ 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⒊ 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

⒋ 姓。

统一码

山字UNICODE编码U+5C71,10进制: 23665,UTF-32: 00005C71,UTF-8: E5 B1 B1。

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山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ill、mountain、jebel

造字法

象形:像山峰绵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 hill, pea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山的拼音: shān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 同本义 [mountain]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4) 形状像山的东西 [anything in the shape of a mountain]

刃树剑山。——《南齐书·高逸传伦》

(5) 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山棚(结彩的牌楼;比武台,戏台);山家(佛寺)

(6) 特指“五岳” [the Five mountains]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

(7)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东的别称)

(8) 山墙 [gable wall]。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9) 指酒肆的楼上 [storey of a bar]

酒阁名曰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10) 山中。指隐居之处 [hermitage]。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11) 坟 [mound]。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园(坟地);山门(墓门)

(12) 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 [a small bundle of straws,etc.,for silkworms to spin cocoons on]。如:蚕上山了

(13) 姓

词性变化

山的拼音: shān  

〈词性:形〉

(1) 大,巨大 [big]。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2) 粗俗 [hoarse]

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3) 山野——谦称 [my rustic]。如:山妻(隐士之妻)

常用词组

山隘、山坳、山包、山胞、山崩地裂、山崩钟应、山不转路转、山茶、山产、山场、山川、山丛、山村、山道年、山地、山顶、山顶洞人、山东、山洞、山阿、山风、山峰、山腹、山旮旯儿、山冈、山高海深、山高皇帝远、山高水长、山高水低、山高水险、山歌、山根、山沟、山谷、山海关、山河、山洪、山回路转、山货、山脊、山涧、山脚、山径、山口、山岚、山梁、山林、山陵、山岭、山路、山麓、山峦、山脉、山毛榉、山峁、山帽云、山门、山盟海誓、山明水秀、山南海北、山坡、山墙、山清水秀、山穷水尽、山丘、山泉、山人、山水、山塘、山体、山头、山洼、山弯、山窝、山坞、山西、山系、山峡、山险、山乡、山响、山魈、山崖、山阳、山羊胡子、山肴、山摇地动、山药蛋、山野、山阴、山雨欲来、山雨欲来风满楼、山芋、山岳、山寨、山珍海味、山庄、山子、山陬海澨、山嘴

  拼音  tiáo   注音  ㄊ一ㄠˊ   
简体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辵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VKPD  仓颉  YSHR  郑码  YDJW  四角  37306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06  区位  4486  统一码  8FE2  笔顺  フノ丨フ一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迢的拼音:tiáo(ㄊ一ㄠˊ)  

⒈ 远,高远的样子:迢远。迢递。千里迢迢。

统一码

迢字UNICODE编码U+8FE2,10进制: 36834,UTF-32: 00008FE2,UTF-8: E8 BF A2。

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迢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辶、召声

English

far; dista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迢的拼音: tiáo  

〈词性:形〉

(1) (形声。从辵( chuò  ),召声。本义:遥远)

(2) 同本义 [distant]

旷瞻迢递。——《文选·左思·吴都赋》。刘注:“迢递,远貌。”

(3) 又如: 千里迢迢;夜迢迢;迢邈(遥远);迢渺(遥远渺茫)

(4) 高貌,高峻貌 [high]。

(5) 如:迢递(高峻的样子);迢越(高远的样子);迢峣(高大的样子)

常用词组

迢迢、迢遥、迢远

  拼音    注音  ㄉ一ˋ   繁体    
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UXHP  仓颉  YCNH  郑码  UDYW  四角  38302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77  区位  2161  统一码  9012  笔顺  丶ノフ一フ丨ノ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递(遞)的拼音:dì(ㄉ一ˋ)  

⒈ 传送,传达:传递。投递。递送。递交。递眼色(以目示意)。呈递国书。

⒉ 顺着次序:递补。递变。递增。递减。递升。递降(jiàng   )。

⒊ 古代指驿车。

统一码

递字UNICODE编码U+9012,10进制: 36882,UTF-32: 00009012,UTF-8: E9 80 92。

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逓遞

汉英互译

give、hand over、pass、in the proper order、successively

造字法

形声:从辶、弟声

English

hand over, deliver; substitu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递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虒(   )声。本义:轮流;交替)

(2) 同本义 [take turns;do sth.in turn]

递,更易也。——《说文》

国之递甚也。——《战国策·齐策六》

二八侍宿射递代些。——《楚辞·招魂》

诈术递用。——《吕氏春秋·先巳》

合场递进。——傅毅《舞赋》

日月递炤(照)。——《荀子·天论》

(3) 又如:递嬗(不断地更迭、变化);递代(互相替换);递衣(轮流换穿同一件衣服);递兴(交替兴起);递迁(更易变化)

(4) 传;传送 [pass;hand over;transmit]。如:恭敬地递上;递钟(传杯,把盏);递传帖(递送帖子);递局(递眼色;示意);递夫(古代在驿站间运送官方货物的役仆);递铺(传送官方文书或货物的驿站);递禀(向上级呈关报告);递盏(传杯饮酒);递盗(转移偷盗之物)

(5) 特指通过驿站传递公文、货物等 [deliver]

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宋· 沈括《梦溪笔谈》

(6) 如:递运(转运;驿站运输)

(7) 押送 [escort]。如:递解还乡(押送犯人返回原籍);递发(挥送);递流(放逐)

词性变化

递的拼音:

  

〈词性:副〉

(1) 顺次地;一个一个地 [in proper order;successively]

向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如:递加;递减;递相(顺次,一个接一个,各自);递转(依次转动);递演(逐步演变);递毁(依次毁废);递化(顺次改变);递日(一日接一日)

递的拼音:

  

〈词性:名〉

(1) 驿站 [post]。如:递铺(驿站,邮局);递卒(驿站的役卒);递角(邮包)

(2) 驿车;驿马 [post carriage]

黄衣小使录姓名,领出长安乘递行。—— 唐· 白居易《缚戎人》

常用词组

递补、递归,递推、递加、递减、递降、递交、递解、递进、递嬗、递升、递送、递条子、递眼色、递增

关山迢递: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