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观衅伺隙的意思

guānxìn

观衅伺隙



拼音guān xìn sì xì

注音ㄍㄨㄢ ㄒ一ㄣˋ ㄙˋ ㄒ一ˋ

解释衅、隙:破绽、漏洞。探察对方的破绽、漏洞,以待时机。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且阻兵无众,古之明鉴,诚宜暂息进取小规,以蓄士民之力,观衅伺隙,庶无悔吝。”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等待时机。

感情观衅伺隙是中性词。

繁体觀衅伺隙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guān guàn   注音  ㄍㄨㄢ ㄍㄨㄢˋ   繁体    
部首  见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CMQN  仓颉  EBHU  郑码  XSLR  四角  77412  结构  左右电码  6034  区位  2559  统一码  89C2  笔顺  フ丶丨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观(觀)的拼音:guān(ㄍㄨㄢ)  

⒈ 看,察看:观看。观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无以复加)。观风(a.暗中察看动静,以定行止;b.观察民间风俗习惯,生活状态)。观阵。观赏。观察。观感。参观。

⒉ 看到的景象或样子:观瞻(a.事物的外观、景象及其留给人们的印象;b.注视,瞻望)。大观。奇观。

⒊ 对事物的看法、认识:观点。观念。主观。客观。世界观。

其他字义

观(觀)的拼音:guàn(ㄍㄨㄢˋ)  

⒈ 道教的庙宇:白云观。紫阳观。

⒉ 古代宫门前的双阙。

⒊ 楼台:楼观。台观。

⒋ 姓。

统一码

观字UNICODE编码U+89C2,10进制: 35266,UTF-32: 000089C2,UTF-8: E8 A7 82。

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观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觀覌観

汉英互译

look at、sight、view、watch

相关字词

瞅、顾、看、瞥、瞧、视、望、瞻

造字法

形声:从又、见声

English

see, observe, view; appearanc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观的拼音:

guān  

〈词性:动〉

(1) (形声。从见,雚( guàn  )声。本义:仔细看)

(2) 同本义[observe;watch]

观,谛视也。——《说文》

观,视也。——《广雅·释诂一》

观者如市。——《庄子·人间世》

观于大海。——《庄子·秋水》

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易·系辞下》

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史记·滑稽列传》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明· 魏学洢《核舟记》

因得观所谓石钟山中者。——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观觑(观看);观占(观瞻,观看);观玩(观看赏玩);观涛(观赏浪潮);观成(观看成果)

(4) 观察,审察 [observe]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秦策》

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参观(实地观察);综观(综合观察);坐井观天;观过知仁(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了解他的为人);观时(察看时机)

(6) 示范;显示 [display;show]

诸侯之师观兵于郑东门。——《左传·哀公十一年》

嘉量既成,以观四国。——《周礼·冬官》

飨赐单于,观以珍宝。——《汉书·宣帝纪》

(7) 又如:观治(显示治绩);观民(显示于民);观世(向世人显示);观示(示范)

(8) 游览 [go sightseeing;visit]。如:观游(观赏游览);观池(供游观的池沼);观山玩水(游山玩水)

(9) 玩赏;观赏 [play]

公将如棠观鱼。——《左传·隐公元年》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10) 又如:观风(亦作“关风”。观赏风光;望风);观乐(观赏玩乐;欣赏音乐);观玩(观赏玩味)

(11) 佛家语 [study]。如:观心(佛家语。指内观自己的心性);观法(佛家语。指探究真理于一心);观照(佛家语。用智慧来照明真理)

(12) 通“劝” [advise]。如:观王(劝说帝王)

(13) 阅读 [read]

余因得遍观群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姑俟异目观。——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词性变化

观的拼音:

guān  

〈词性:名〉

(1) 容饰,外观 [appearance;looks]。如:观美(外观美好)

(2) 景象,情景 [sight;view]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奇观(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旧观(原来的样子);改观(改变原来的样子);壮观(壮丽的景象);大观(气势宏大的景象)

(4) 对事物的认识,看法 [concept;outlook]。如:世界观;人生观;乐观;悲观;观化听风(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

(5) 另见 guàn  

常用词组

观测、观察、观察力、观察哨、观察员、观点、观风、观感、观光、观光、观火、观看、观客、观览、观礼、观摩、观念、观赏、观世音、观望、观象台、观音、观瞻、观战、观者如堵、观阵、观止、观众、观众席

基本词义

观的拼音:

guàn  

〈词性:名〉

(1) 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同“阙” [watchtower on either side of a palace gate]

观谓之阙。——《尔雅·释宫》郭璞注:“ 孙炎曰:‘宫门双阙,旧章悬焉,使民观之,因谓之观。’”。

出游于观之上。——《礼记·礼运》

是以凤凰来信,集羽族于观阙,肉角驯毛宗于外囿。——《后汉书·班固传·典引》

(2) 又如:观阙(古代帝王宫门前的两座楼台);观魏(即观阙)

(3) 台榭 [platform]

宫室不观,舟车不饰。——《左传·哀公元年》

大王见臣列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4) 又如:观台(台榭);观榭(亭台楼榭);观阁(亭台楼阁)

(5) 鸟名。通“鹳” [stork]。如:观雀(鹳和雀);观讳(鸟名)

(6) 京观 [temple]。如:筑观(建筑京观)

(7) 道教的庙宇 [Taoist temple]

臣请本道定寺为三等,观为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观道士十四。——《新唐书·李叔明传》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唐· 刘禹锡《戏赠看花君子》

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籍。——顾炎武《复庵记》

(8) 又如:白云观;观寺(寺观);观宇(道观佛寺);观阙(指庙宇)

(9) 古国名 [Guan state]。如:观国(在今顿丘卫县)

(10) 通“鹳”。雚雀鸟 [a kind of bird]

彼视三釜三千钟,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庄子·寓言》

(11) 姓。春秋楚有观射父

(12) 另见 guān  

  拼音  xìn   注音  ㄒ一ㄣˋ   繁体    
部首  血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86  TLUF  五笔98  TLUG  仓颉  HTFQ  郑码  MLUB  四角  29150  结构  左右电码  5881  区位  4838  统一码  8845  笔顺  ノ丨フ丨丨一丶ノ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衅(釁)的拼音:xìn(ㄒ一ㄣˋ)  

⒈ 古代用牲畜的血涂器物的缝隙:衅钟。衅鼓。

⒉ 缝隙,感情上的裂痕,争端:衅隙。衅端(争端)。挑衅。寻衅。

⒊ 以香熏身:衅浴。

统一码

衅字UNICODE编码U+8845,10进制: 34885,UTF-32: 00008845,UTF-8: E8 A1 85。

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衅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ispute、quarrel

造字法

原为会意

English

consecrate sacrificial vessels by smearing blood; rif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衅的拼音:

xìn  

〈词性:动〉

(1) (会意。从爨省,爨( cuàn)  ,灶。从酉( yǒu  ),与酒有关,表祭祀。分,表示分布。合起来表杀牲以祭。本义:古代血祭新制的器物。杀牲,用其血涂于器物缝隙中来祭祀)

(2) 同本义 [sacrifice with blood]

釁,血祭也。——《说文》

隋衅。——《周礼·大祝》。注:“谓荐血也。”

大师掌衅祈号祝。——《周礼·小祝》

不以累臣衅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车甲衅而藏之府库。——《礼记·乐记》

将以衅钟。——《孟子》

衅鼓旗甲兵。——《吕氏春秋·慎大》

桓公践位,令衅社塞祷。——《管子·小问》。注:“杀牲以血浇落于社曰衅社。”

缚之,杀以衅鼓。——《韩非子》

(3) 又如:衅宝镇及宝器;衅钟;衅宝刀;衅社(杀牲取血以祭社神);衅鼓(杀人或杀牲以血涂鼓行祭)

(4) 涂 [smear]

比至,三衅、三浴之。——《国语》。韦昭注:“以香涂身曰衅。”

(5) 又如:衅尸(古代丧礼以鬯酒涂尸);衅浴(用芳香涂身后沐浴以除秽恶。引申为认真研究,用精取宏);衅鬯(涂尸的香酒)

词性变化

衅的拼音:

xìn  

〈词性:名〉

(1) 缝隙;裂痕 [crack]

会闻用师,观衅而动。——《左传·宣公十二年》。 孔颖达疏:“衅是间隙之名。今人谓瓦裂龟裂皆为衅。”

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后汉书·律历志上》

(2) 又如:衅会(有衅可乘的时机)

(3) 祸患;祸乱 [calamity]

夫功全则誉显,业谢则衅生。——《后汉书》

(4) 又如:衅首(祸乱之首);衅逆(叛乱);衅辱(蒙祸受辱);衅累(祸患与事端的牵连);衅祸(祸乱)

(5) 罪过 [crime]

衅门子弟不得居宿卫近侍之官。——《通志》

(6) 又如:衅情(罪情,罪恶的用心);衅恶(罪恶);衅稔恶盈(罪大恶极);衅故(罪情,罪行)

(7) 过失 [fault]

人无衅焉,妖不自作。——《左传·庄公十四年》

(8) 又如:衅咎(过失,罪过);衅眚(过失);衅过(过失,罪);衅弊(缺失,弊端)

(9) 争端。引起争执的事端 [dispute;quarrel]

想此事大半衅由姚婆,毒谋出于 方贼,今已父子并诛,斩草除根,大仇已报,余人无罪,不可妄及。——《石点头》

(10) 又如:边衅;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寻衅

(11) 征兆 [omen]

近览刘氏倾覆之衅。——《三国志》

(12) 又如:衅兆(征兆)

常用词组

衅端、衅隙

  拼音  sì cì   注音  ㄙˋ ㄘˋ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NGK  仓颉  OSMR  郑码  NYAJ  四角  27220  结构  左右电码  0136  区位  4337  统一码  4F3A  笔顺  ノ丨フ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伺的拼音:sì(ㄙˋ)  

⒈ 观察,侦候:窥伺。伺机。伺察。伺应(yìng   )(等候响应)。

其他字义

伺的拼音:cì(ㄘˋ)  

⒈ 〔伺候〕a.在人身边供使唤;b.照料饮食起居(“候”均读轻声)。

统一码

伺字UNICODE编码U+4F3A,10进制: 20282,UTF-32: 00004F3A,UTF-8: E4 BC BA。

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伺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䙾司

汉英互译

wait、watch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serve, wait upon, attend; examin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伺的拼音:   

另见   

常用词组

伺候

基本词义

伺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人,司声。本义:候望,探察)

(2) 同本义 [spy]

伺,候望也。——《说文新附》

其后阁下位益尊,伺侯于门墙者日益进。——唐· 韩愈《与陈给事书》

(3) 如:伺候(等候;服侍;衙役);伺觇(窥探);伺闲(窥测时机)

(4) 观察 [inspect]

伺,视也。——《方言十》

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又如:伺察(观察;侦察);伺望(守望;察看);伺漏(察看刻漏)

(6) 守候,等待 [wait]

伺,候也。察也。——《字林》

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三国 魏· 邯郸淳《笑林》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7) 又如:伺便(等待方便的时机);伺晨(等待天明);伺应(待机策应)

(8) 对待 [treat with]

父牵车为业,伺小三如奴,偶不称意,便叱詈。——徐珂《清稗类钞》

(9) 另见   

常用词组

伺机、伺隙

  拼音    注音  ㄒ一ˋ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阜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BIJI  仓颉  NLFAF  郑码  YKKK  四角  79296  结构  左右电码  7138  区位  4722  统一码  9699  笔顺  フ丨丨ノ丶丨フ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隙的拼音:xì(ㄒ一ˋ)  

⒈ 裂缝:隙罅(裂缝)。缝隙。隙大而墙坏。

⒉ 感情上的裂痕:隙嫌。有隙。仇隙。

⒊ 闲,空:隙地(空地)。农隙。

⒋ 机会,空子:乘隙。

⒌ 际,接近:“北隙乌丸、夫馀”。

统一码

隙字UNICODE编码U+9699,10进制: 38553,UTF-32: 00009699,UTF-8: E9 9A 99。

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隙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隟䧍

汉英互译

crack、crevice、gap、interval、opportunity、rift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crack, split, fissure; grud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隙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从阜(   )亦声。阜,土山,与土有关。本义:墙上开裂的裂缝)

(2) 同本义。也泛指孔穴、空隙 [crack;chink]

隙,壁际孔也。——《说文》

隙,裂也。——《广雅》

墙之隙坏,谁之咎也。——《左传》

若驷之过隙。——《礼记·三年问》

二间夹钟出四隙之细也。——《国语·周语下》

柳每以暇日隙壁窥 韩( 韩翃)所居,即萧然葭艾,闻客至,必名人。—— 唐· 孟棨《本事诗》

谚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商君书·修权》

(3) 又如:裂隙;罅隙;隙穴(空隙与洞穴);隙地(空地);隙积(带有空隙垛体的体积)

(4) 空子 [loophole;opportunity]

辅隙则国必弱。——《孙子·谋攻》

狡冠窥窬,伺国瑕隙。——《汉书·刘琨劝进表》

连抵其隙。——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5) 又如:无隙可乘;乘隙突围;乘隙;无隙可寻

(6) 要道;孔道 [thoroughfare]

及秦文、 德、 缪居 雍,隙 陇、 蜀之货物而多贾。——《史记》

(7) 空闲的地方或时间 [interval]

宋、 郑之间有隙地焉。——《左传·哀公十二年》

蒐于农隙。——《国语·周语上》

三农之隙。——张衡《东京赋》

秋冬之隙。——宋· 苏轼《教战守》

隙地未尽辟。——清· 洪亮吉《治平篇》

(8) 又如:隙日(空闲时日);农隙;空隙

(9) 感情的裂痕 [rift]

太常卿滕胤,素与 诸葛恪有隙。——《三国演义》

与操有隙。——《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10) 又如:隙恼(隔阂,不和睦)

(11) 缺点,过失 [fault]

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孙子》

(12) 怨恨 [resentment]

两个在翠云山前,不论亲情,却只讲仇隙。——《西游记》

(13) 又如:仇隙(怨恨);隙难(怨仇);隙憾(仇隙;仇恨)

词性变化

隙的拼音:   

〈词性:动〉

(1) 弯曲 [bend]。如:隙曲(弯曲)

(2) 分裂 [split]

黄色的脸色转化成了苍白色。嘴是隙着的。——郭沫若《北伐途次》

(3) 又如:隙末(指交谊终至于破裂)

常用词组

隙缝、隙角、隙罅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