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鬼画符的意思

guǐhuà

鬼画符



拼音guǐ huà fú

注音ㄍㄨㄟˇ ㄏㄨㄚˋ ㄈㄨˊ

解释符:符咒,符箓。好像鬼画的符咒,乱涂乱画。

出处金·元好问《遗山文集·论诗30首》:“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

例子林海音《城南旧事》:“我不像是学字,比鬼画符还难看。”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做事或写字。

感情鬼画符是贬义词。

繁体鬼畫符

反义端端正正、工工整整

英语scrawly handwriting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guǐ   注音  ㄍㄨㄟˇ   
简体部首  鬼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鬼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RQCI  仓颉  HUI  郑码  NJ  四角  26513  结构  单一电码  7607  区位  2577  统一码  9B3C  笔顺  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鬼的拼音:guǐ(ㄍㄨㄟˇ)  

⒈ 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鬼魂。鬼魅。鬼蜮(a.鬼怪;b.阴险害人的)。

⒉ 阴险,不光明:鬼话。鬼黠。鬼胎。

⒊ 对人的蔑称或憎称:酒鬼。烟鬼。鬼子。吝啬鬼。

⒋ 恶劣,糟糕(限做定语):鬼天气。

⒌ 机灵,敏慧(多指小孩子):鬼精灵。

⒍ 表示爱昵的称呼:小鬼。机灵鬼。

⒎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统一码

鬼字UNICODE编码U+9B3C,10进制: 39740,UTF-32: 00009B3C,UTF-8: E9 AC BC。

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鬼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host、jumby、dirty trick、spook

造字法

象形:像怪物形

English

ghost; spirit of dead; devi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鬼的拼音: guǐ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人”字,上面象一个可怕的脑袋(非“田”字),是人们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鬼”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鬼”的字大多与迷信、鬼神有关。本义: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称之为“鬼”)

(2) 同本义 [devil;apparition;ghost]

鬼,人所归为鬼。——《说文》

众生必死,死必归士,此之谓鬼。——《礼记·祭义》

载鬼一车。——《易·睽》

为鬼为蜮。——《诗·小雅·何人斯》

苍颉作书鬼夜哭。——《淮南子·本经》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楚辞·屈原·国殇》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鬼伯(鬼王);鬼雄(鬼中的强者);鬼物(鬼怪,鬼魅。有别于生人,故称鬼物);鬼教(说阴间鬼神之事)

(4) 万物的精怪 [goblin;demon;spirit]

鬼者,老物之精也。——《论衡·订鬼》

庶人庶士无庙,死曰鬼。——《礼记·祭法》

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唐· 杜甫《移居公安山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毛泽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5) 又如:鬼王(群鬼的首领);鬼车(传说中长有九头的妖鸟);鬼名(神灵统率之兵。即神兵);鬼卒(即鬼兵、神兵)

(6) 沉迷于不良嗜好或患病已深的人 [devil]——通常用于骂人语。如:酒鬼;色鬼;烟鬼;鸦片鬼;懒鬼

(7) 不可告人的打算或计谋 [dirty trick]。如:捣鬼;心里有鬼

(8) 用于对小孩等表示爱昵的称呼 [fellow]。如∶小鬼;机灵鬼

(9) 对人表示轻蔑的称呼。如∶小气鬼,吝啬鬼

(10) 蠢人,莽汉—— 用于骂人话 [fool]。如:死鬼;老鬼

(11) 姓

词性变化

鬼的拼音: guǐ  

〈词性:形〉

(1) 隐密不测 [secret;stealthy;surreptitious]

故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韩非子·八经》

(2) 又如:鬼促促(鬼鬼祟祟);鬼诨(应酬;应付);鬼慌(暗里着急;心慌)

(3) 慧黠,机警 [clever;smart;exquisite;strange and changeful]

这孩子真鬼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唐· 岑参《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

(4) 又如:鬼工(形容制作的精巧,非人力所能及);鬼才(才情怪谲,资质出众的人);鬼幻(似鬼神般变化莫测);鬼出电入(比喻出没迅速而难测)

常用词组

鬼把戏、鬼笔、鬼吵鬼闹、鬼点子、鬼风疙瘩、鬼斧神工、鬼勾当、鬼怪、鬼鬼祟祟、鬼话、鬼魂、鬼混、鬼火、鬼机灵、鬼佬、鬼哭狼嚎、鬼脸、鬼魅、鬼门关、鬼迷心窍、鬼摸脑壳、鬼魔、鬼魔三道、鬼使神差、鬼祟、鬼胎、鬼剃头、鬼头、鬼头鬼脑、鬼屋、鬼黠、鬼蜮、鬼蜮伎俩、鬼眨眼、鬼主意、鬼子

  拼音  huà   注音  ㄏㄨㄚˋ   繁体    
部首  田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GLBJ  仓颉  MUW  郑码  AKZI  四角  10772  结构  下三包围电码  3973  区位  2713  统一码  753B  笔顺  一丨フ一丨一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画(畫)的拼音:huà(ㄏㄨㄚˋ)  

⒈ 绘图:绘画。画图。画像。画地为牢。画脂镂冰(在凝固的油脂或冰上绘画雕刻,一融化就都没有了,喻劳而无功)。

⒉ 图像:画面。画片。画坛。画板。画卷(juàn   )(a.成卷轴形的画;b.喻壮丽的景色或动人的场面)。画外音。图画。诗中有画。

⒊ 写,签押,署名:画到。画卯。画押。画供。

⒋ 用手、脚或器具做出某种动作:比画。指手画脚。“曲终收拨当心画”。

⒌ 字的一笔称一画:笔画。

⒍ 同“划1”。

统一码

画字UNICODE编码U+753B,10进制: 30011,UTF-32: 0000753B,UTF-8: E7 94 BB。

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画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畫畵

汉英互译

describe、draw、fecit、paint、painting、pictur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a painting, picture, drawing; to dra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画的拼音:

huà  

〈词性:动〉

(1) (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   ),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

(2) 同本义 [divide]

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说文》

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

画壄分州。——《汉书·地理志上》

(3) 又如:画野分疆(划分疆域而治);画土分贡(中国古代实行分封制,天子划分封地给诸侯,诸侯定期向天子朝贡);画地(在地上画界线);画界(划定疆界)

(4) 绘画;作画 [draw;paint]

为蛇画足。——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善画者多工书。——蔡元培《图画》

善画者或兼建筑。

(5) 又如:画学(绘画的学问);画壁(在墙壁上作画);画革(在皮革上书写);画癖(喜爱绘画艺术成癖)

(6) 用画装饰的或以图案等装饰的 [be decorated with paintings or pictures]。如:画桥(彩饰的桥梁);画烛(有彩饰的蜡烛);画楼(彩饰的楼);画刹(有彩绘装饰的佛寺)

(7) 签署;签押 [sign]。如:画敕(画押);画可(帝王在奏章上批可字,表示允准可行);画卯(旧时官署规定卯时开时办公,史胥差役按时赴官署签到)

(8) 书写文字。亦特指写出带有标记性的文字 [write] 。如:画灰(在灰上写字);画沙(古代书家以为笔锋如锥画沙,方为高妙);画沙印泥(古代书法家推崇的一种用笔方法);画札(写字);画拉(方言。写)

(9) 比画 [gesticulate]。如:指手画脚;画符(道士用咒语画成符录);指天画地

(10) 截止;停止 [stop]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何晏集解引 孔安国曰:“画,止也……自女自止耳,非力极。”

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汉· 扬雄《法言》。 李轫注:“画,止。”

(11) 谋划;策划 [plan;plot]

画,计也,策也。——《说文》

孝公平画。——《商君书·更法》

助画方略。——《资治通鉴》

(12) 又如:画策(计划;筹划);划事(筹划事情);画制(筹画制度);画计(谋画)

(13) 通“化”。教化 [educate]。如:画外(化外,指政令教化所不及之地)

(14) 横划过去 [a horizontal stroke]

曲终收拨当心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词性变化

画的拼音:

huà  

〈词性:名〉

(1) 成品画 [drawing;painting;picture]

画果真邪。——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不设色之画。——蔡元培《图画》

中国之画。

西人之画。

(2) 又如:画本(泛指画册);画卷(裱后带轴的长幅图画)

(3) 计策;计谋 [plot;plan]

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柳宗元《封建论》

(4) 一个不中断、不停顿的挥笔动作 [stroke]。如:“人”字有两画

(5) 书法的横笔 [horizontal stroke in a Chinese character]。如:他姓王,三画王

(6) 皱纹;纹缕 [veins;lines]。如:画石(有纹理的石头)

常用词组

画板、画报、画笔、画饼、画饼充饥、画布、画册、画地而趋、画地为牢、画舫、画符、画幅、画稿、画稿、画工、画虎类狗、画家、画架、画匠、画境、画卷、画刊、画框、画廊、画龙点睛、画卯、画眉、画面、画皮、画片、画谱、画人、画蛇添足、画室、画士、画坛、画帖、画图、画图、画外音、画像、画像、画押、画影图形、画苑、画院、画展、画轴、画字

  拼音    注音  ㄈㄨˊ   
部首  竹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TWFU  仓颉  HODI  郑码  MNDS  四角  88243  结构  上下电码  4569  区位  2391  统一码  7B26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ノ丨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符的拼音:fú(ㄈㄨˊ)  

⒈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符。符信。符节。

⒉ 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符号。音符。

⒊ 相合:符合。言行相符。

⒋ 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符咒。护身符。

⒌ 古代称祥瑞的征兆:符瑞。符应(yìng   )(指天降“符瑞”,与人事相应)。

⒍ 姓。

统一码

符字UNICODE编码U+7B26,10进制: 31526,UTF-32: 00007B26,UTF-8: E7 AC A6。

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ccord with、symbol

造字法

形声:从竹、付声

English

i.d. tag, tally, symbol, char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符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竹,付声。从“竹”,表示与竹子有关。本义: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

(2) 符信 [tally]

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说文》。按,有铜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后乃以符代之。

门关用符节。——《周礼·掌节》。注:“如今官中诸官诏符也。”

若合符节。——《孟子》

封皇帝玺符节。——《汉书·高帝纪》

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符玺(古代帝王的印章);符宝郎(古官名。即“符玺郎”,掌管皇帝八宝及国家的符节);符契(符券契约一类文书的统称);符传(古代符信之一。用于出入门关)

(4) 征兆 [omen]

守尔天符。——《答宾戏》。注:“相命也。”

以风符应合于天地。——《史记·李武纪》

天之所与必先赐以符瑞。——《汉书·刘辅传》

(5) 又如:符兆(征兆);符应(天降祥瑞的征兆和人事相应);符表(显露的征兆);符瑞(吉祥的征兆)

(6) 符箓,旧时道士用来驱鬼召神或治病延年的神秘文书 [incantations]

也有送符水的,也有荐僧道的,总不见效。——《红楼梦》

(7) 又如:符水。也叫神水。道士用以治病;符壳(道家的符录。亦比喻《金刚经》);符书(符箓)

(8) 盖有官府印信、下行公文的一种 [document]。如:符书(官府文书);符敕(敕命文书)

(9) 谓向下属发出命令或通知 [order;notice]。如:符文(敕命文书公文);符目(符敕等公文的题签);符帖(简帖)

(10) 票证;单据 [ticket]。如:符验(凭据;证件)

(11) 一种预言未来的神秘文书 [spell]。如:符命(上天预示帝王受命的符兆);符祥(符兆);符运(犹符命);符历(记录符命的历书)

(12) 契约 [contract]。如:符儿(借契;字据)

(13) 符号 [symbol]。如:音符;休止符

(14) 通“莩”。莩甲。草木种子外皮 [husk]

甲者,言万物剖符甲而出也。——《史记·律书》

(15) 姓

词性变化

符的拼音:   

〈词性:动〉

(1) 符合;相同 [accord with]

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史记·货殖列传·序》

(2) 又如:符同(符合;相同);符协(符合;相同);符会(符合);符应(符合);符验(证验,符合应验)

常用词组

符号、符合、符咒

鬼画符: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