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桂楫兰桡的意思

guìlánráo

桂楫兰桡



拼音guì jí lán ráo

注音ㄍㄨㄟˋ ㄐ一ˊ ㄌㄢˊ ㄖㄠˊ

解释楫、桡:划船的桨。形容划船工具精美名贵。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8回:“船上又有各种盆景,珠帘绣幕,桂楫兰桡,自不必说了。”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生活等。

感情桂楫兰桡是中性词。

繁体桂楫蘭橈

英语rudders of cassia and oars of aromatic wood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guì   注音  ㄍㄨㄟˋ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SFFG  仓颉  DGG  郑码  FBB  四角  44914  结构  左右电码  2710  区位  2580  统一码  6842  笔顺  一丨ノ丶一丨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桂的拼音:guì(ㄍㄨㄟˋ)  

⒈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别称:桂剧。桂系军阀。

⒉ 〔桂花〕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椭圆形,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气,供观赏,亦可做香料,通称“木犀”;简称“桂”,如“金桂”,“桂子飘香”、“桂轮”(月的别称,相传月中植桂花。亦称“桂魄”)。

⒊ 姓。

统一码

桂字UNICODE编码U+6842,10进制: 26690,UTF-32: 00006842,UTF-8: E6 A1 82。

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laurel

造字法

形声:从木、圭声

English

cassia or cinnam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桂的拼音: guì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圭声。本义:木名。《说文》:“江南木,百药之长。”)

(2) 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常绿乔木,花黄色,果实黑色,树皮可做健胃剂,又可调味 [cassiabark tree]

芩藭厚朴桂栝蒌。——《急就篇》

(3) 月桂属的乔木或灌木,尤指月桂,其叶子被古希腊人用来为德尔斐神桂冠竞技运动的胜利者加冠 [laurel;bay tree]

(4) 即木犀 (Osmanthus fragrans ),亦称“桂花”。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椭圆形,花黄色或黄白色,极芳香,果黑色。花可作香料 [sweet-osmanthus]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5) 又如:桂霭(桂花的香气);桂魄(相传月中有桂,因以借指月亮);桂醑(桂花美酒);桂花(月光);桂殿凉蟾(月亮的别称。传说月亮里有桂树和蟾蜍而得名)

(6) 广西简称 [Guangxi]。如:桂海(南海的别称。指南方广西等地)

(7) 姓

常用词组

桂冠、桂剧、桂林、桂圆

  拼音    注音  ㄐ一ˊ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SKBG  仓颉  DRSJ  郑码  FJCE  四角  46941  结构  左右电码  2813  区位  7314  统一码  696B  笔顺  一丨ノ丶丨フ一一丨丨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楫的拼音:jí(ㄐ一ˊ)  

⒈ 划船用具:舟楫。楫师(船工)。中流击楫。

⒉ 古同“辑”,聚集。

统一码

楫字UNICODE编码U+696B,10进制: 26987,UTF-32: 0000696B,UTF-8: E6 A5 AB。

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楫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檝艥

汉英互译

barge pole、oar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oar, padd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楫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短的船桨)

(2) 同本义。短曰楫,长曰楫 [short oar]

棹,短曰楫,长曰棹。——《韵会》

楫,舟擢也。——《说文》

桧楫桧舟。——《诗·卫风·竹竿》

楫齐扬以容与兮。——《楚辞·哀郢》。注:“船櫂也。”

亡维楫。——《汉书·贾谊传》

(3) 泛指船桨 [oar]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樯倾楫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横卧一楫。——明· 魏学洢《核舟记》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4) 又如:中流击楫;舟楫;楫子(船桨);楫橹(桨与橹);楫櫂(船桨)

(5) 船 [boat]

通民楫,而阻夷船之闯入者。——梁延《夷氛闻记》

(6) 又如:闄櫂(船);楫师(船工)

词性变化

楫的拼音:

  

〈词性:动〉

划 [船水] [oar]

淠彼泾舟,烝徒楫之。——《诗·大雅·稢朴》

一手附舟傍,一手楫水而至岸也。——明· 费信《星槎胜览》

  拼音  lán   注音  ㄌㄢˊ   繁体    
部首  丷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86  UFF  五笔98  UDF  仓颉  TMM  郑码  UABD  四角  80101  结构  上下电码  5695  区位  3228  统一码  5170  笔顺  丶ノ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兰(蘭)的拼音:lán(ㄌㄢˊ)  

⒈ 指“兰草”和“兰花”:兰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兰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兰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

⒉ 古书上指“木兰”。

⒊ 古同“栏”,家畜圈(juàn   )。

⒋ 古同“斓”,斑斓。

⒌ 姓。

统一码

兰字UNICODE编码U+5170,10进制: 20848,UTF-32: 00005170,UTF-8: E5 85 B0。

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兰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orchid、orchis

造字法

形声:从艸、阑声

English

orchid; elegant, gracefu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兰的拼音:

lán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阑( lán  )声。本义:兰草,即泽兰)

(2) 同本义 [eupatorium]

蘭,香草也。——《说文》

衡兰芷若。——《汉书·司马相如传》

兰槐之根是为芷。——《荀子·劝学》

(3) 泽兰属植物的泛称,属菊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中湿地,花紫红色,其茎、叶、花都有微香。古人所谓的兰,大抵指此而言,不是指兰科的兰。如:兰臭(朋友相契。引申为友情);兰麝(兰草和麝香。都是高贵的香料,古时用来薰香)

(4) 兰花 [orchid]。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观赏植物。如:兰英(兰花);兰香(兰花香味);兰生(形容酒的香淳如兰花开放。芬芳四溢。后引申为引酒名)

(5) 兰属植物的泛称 [cymbidium]。如:长叶兰;多花兰;素心兰;建兰;墨兰

(6) 即“春兰”。亦称“兰花”、“山兰”、“草兰”、“朵朵香” [Goering cymbidium]。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簇生、肉质、圆柱形,叶线形、革质,早春由叶丛间抽生多数花茎,每茎顶开一花,花淡黄绿色、清香,供观赏

(7) 古指木兰 [magnolia]。如:兰桨(用木兰制成的桨。代指船);兰舟(木兰舟。亦用为小舟的美称);兰棹(兰舟)

(8) 兵器架 [arms frame]

武库禁兵,设地蘭锜。——汉· 张衡《西京赋》

(9) 又如:兰盾(放置兵器的架子)

(10) 假借为“栏”。栏杆 [balustrade;banister;railing]

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蘭。——《汉书·王莽传中》

(11) 假借为“籣”。盛弩矢之袋,形如木桶 [a case for a bow and arrows]

轻罪入兰盾鞈革二戟。——《管子·小匡》

(12) 姓 ?

常用词组

兰艾同焚、兰摧玉折、兰闺、兰花、兰交、兰谱、兰若、兰室、兰言、兰因絮果、兰玉、兰章、兰州、兰舟

  拼音  ráo náo   注音  ㄖㄠˊ ㄋㄠˊ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SATQ  仓颉  DJPU  郑码  FHGR  四角  45912  结构  左右电码  2889  区位  7267  统一码  6861  笔顺  一丨ノ丶一フノ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桡(橈)的拼音:ráo(ㄖㄠˊ)  

⒈ 〔桡骨〕前臂靠大指一侧的骨头。

⒉ 桨,楫。

其他字义

桡(橈)的拼音:náo(ㄋㄠˊ)  

⒈ 古同“挠”,削弱。

⒉ 古同“挠”,打扰。

统一码

桡字UNICODE编码U+6861,10进制: 26721,UTF-32: 00006861,UTF-8: E6 A1 A1。

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桡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oar

造字法

形声:从木、尧声

English

bent or twisted piece of woo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桡的拼音:

ráo  

〈词性:动〉

(1) 曲木;木头弯曲;泛指弯曲 [bend]

桡,曲木。从木,荛声。——《说文》

栋桡。——《易·大过》

竿木桡。——《列子·汤问》

桡之以视其鸿杀之称也。——《考工记·矢人》

(2) 又如:桡木(曲木。使木弯曲);桡曲(弯曲曲木)

(3) 扰动;搅乱 [disturb]。如:桡教(桡乱);桡乱(扰乱,搅乱)

(4) 屈服 [yield]

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荀子》

(5) 又如:桡辞(屈服的言词)

(6) 屈弱,削弱 [weaken]

上已桡功臣。——《史记·萧相国世家》

汉王恐忧,与 郦食其谋桡 楚权。——《史记·留侯世家》

(7) 又如:桡败(挫败);桡折(摧折)

词性变化

桡的拼音:

ráo  

〈词性:形〉

柔弱长艳 [tender and nice]

柔桡嫚嫚,妩媚纤弱。——司马相如《上林赋》

桡的拼音:

ráo  

〈词性:名〉

(1) 船桨 [paddle]

夫七尺之桡而制船之左右者,以木为资。——《淮南子·主术》

舟人依命,将船放到亭边,停桡稳缆。——《警世通言》

楫谓之桡。——《方言·九》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楚辞·湘君》。王逸注:“桡,船小楫也。”

(2) 又如:桡楫(船桨);桡贩子(受雇为人划桨的船工)

(3) 指小船 [boat]。如:桡客(船家);桡姬(船家女)

常用词组

桡动脉、桡骨

桂楫兰桡: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