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诡谲怪诞的意思

guǐjuéguàidàn

诡谲怪诞



拼音guǐ jué guài dàn

注音ㄍㄨㄟˇ ㄐㄩㄝˊ ㄍㄨㄞˋ ㄉㄢˋ

解释怪诞:奇异古怪。形容十分古怪离奇。

出处宋·陆九渊《书与包洋道》:“一旦骇于荒唐缪悠之说,惊于诡谲怪诞之辞,则其颠顿狼狈之状,可胜方哉?”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古怪离奇。

感情诡谲怪诞是中性词。

繁体詭譎恠誕

近义稀奇古怪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guǐ   注音  ㄍㄨㄟˇ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YQDB  仓颉  IVNMU  郑码  SRGY  四角  37712  结构  左右电码  6111  区位  2578  统一码  8BE1  笔顺  丶フノフ一ノフ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诡(詭)的拼音:guǐ(ㄍㄨㄟˇ)  

⒈ 欺诈,奸滑:诡称。诡道。诡诈。诡辩(a.无理强辩;b.逻辑学上指似是而非的论证,如“诡诡论”)。

⒉ 怪异,出乎寻常:诡异。诡怪。诡秘(隐秘难测)。诡谲。

⒊ 责成:诡求(责求,索讨,如“诡诡无已”)。

⒋ 违反:言行相诡。

统一码

诡字UNICODE编码U+8BE1,10进制: 35809,UTF-32: 00008BE1,UTF-8: E8 AF A1。

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诡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unning、deceitful、eerie、tricky

造字法

形声:从讠、危声

English

deceive, cheat, defraud; s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诡的拼音:

guǐ  

〈词性:动〉

(1) (形声。从言,危声。本义:责成,要求)

(2) 同本义 [instruct a person or an organization to fulfil an assigned task]

诡,责也。——《说文》

自诡灭贼。——《汉书·赵充国传》

今臣得出守郡,自诡效功,恐未效而死。——《汉书·京房传》

(3) 又如:诡求(要求,责求);诡驳(责难驳斥);诡责(责备;责问);诡令(责令)

(4) 违反,自相矛盾 [contradict]

诡,违也。——《西京赋》注引《说文》

容服有仪谓之仪,反仪为诡。——《贾子道术》

诡自然之性。——《淮南子·主术》

古今诡趣。——《淮南子·辩亡论》

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吕氏春秋·淫辞》

(5) 又如:诡故(违反本心);诡局(同诡句、诡论。哲学名词。加以肯定或否定都会获致相反结果的局面、论点或述句)

(6) 隐蔽;隐藏 [hide]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词性变化

诡的拼音:

guǐ  

〈词性:形〉

(1) 怪异,奇异 [eerie;queer;strange]

其名为吊诡。——《庄了·齐物论》

诡文回波。——《淮南子·本经》。注:“奇异也。”

殊形诡制,每各异观。——汉· 班固《西都赋》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 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又如:诡形(奇异的形状);诡特(奇特怪异);诡喻(奇诡的比喻);诡说(虚妄怪诞的言论)

(3) 欺诈;假冒 [deceitful;treacherous;crafty]

持诡辩以中伤人。——《汉书·石显传》

求利之诡缓。——《荀子·正论》。注:“诈也。”

汉求武等,匈奴诡言 武死。——《汉书·苏武传》

(4) 又如:诡对(以虚伪、欺诈的言辞对答);诡遇(打猎时不按礼法规定而横射禽兽);诡弊(欺骗蒙蔽);诡得(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

常用词组

诡辩、诡辩术、诡称、诡辞、诡怪、诡幻、诡计、诡计多端、诡谲、诡秘、诡笑、诡诈

  拼音  jué   注音  ㄐㄩㄝˊ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86  YCBK  五笔98  YCNK  仓颉  IVNHB  郑码  SXML  四角  37727  结构  左右电码  6216  区位  5860  统一码  8C32  笔顺  丶フフ丶フ丨ノ丨フノ丶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谲(譎)的拼音:jué(ㄐㄩㄝˊ)  

⒈ 欺诈,玩弄手段:谲诈(奸诈)。诡谲(a.奇异多变;b.离奇古怪;c.诡诈,狡诈)。狡谲。

统一码

谲字UNICODE编码U+8C32,10进制: 35890,UTF-32: 00008C32,UTF-8: E8 B0 B2。

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谲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譎憰噊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cunning, crafty, sly, wi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谲的拼音:

jué  

〈词性:动〉

(1) 欺骗;诈骗 [cheat;swindle]

譎,权诈也。——《说文》

譎,欺也。——《广雅》

而奸臣犹有所谲其辞矣。——《韩非子·定法》

此人臣之所以谲主便私也。——《韩非子·孤愤》

(2) 又如:谲主(欺诳主上);谲诳(欺诈诳骗);谲数(诈术)

(3) 通“决”。判断,判别 [judge]

若夫谲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荀子·儒效》

词性变化

谲的拼音:

jué  

〈词性:形〉

(1) 诡诈 [crafty;cunning]

晋文公谲而不正。——《论语》

(2) 又如:谲计(奸计;诡计);谲怪(诡谲狡诈);谲数(诡谲的权术);谲诡(怪异;变化多端)

(3) 怪异 [strange]

瑰异谲诡。——张衡《东京赋》

瑰姿谲起。——傅毅《舞赋》

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王符《潜夫论》

(4) 又如:谲怪(奇特怪异);谲觚(奇诡不正);谲诡(怪诞,变化莫测);谲诡不经(荒唐离奇而不合常理。也称怪诞不经)

(5) 婉曲。尤指谏劝时,不直言过失而隐约其词的 [indirect]。如:谲谏(托辞委婉,不直指过失的劝谏)

常用词组

谲诈

  拼音  guài   注音  ㄍㄨㄞˋ   
简体部首  忄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心部  
五笔  NCFG  仓颉  PEG  郑码  UXB  四角  97014  结构  左右电码  1843  区位  2554  统一码  602A  笔顺  丶丶丨フ丶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怪的拼音:guài(ㄍㄨㄞˋ)  

⒈ 奇异,不平常:怪诞(离奇古怪)。怪事。怪物。怪讶。怪圈(quān   )。怪话。怪异。奇形怪状。

⒉ 惊奇:大惊小怪。怪不得。

⒊ 传说中的妖魔之类:鬼怪。妖怪。

⒋ 性情乖僻或行为异样的人:怪癖(古怪的癖好)。怪僻(古怪)。

⒌ 很,非常:怪好的天气。

⒍ 怨,责备:不怪你。怪罪。怪怨。

统一码

怪字UNICODE编码U+602A,10进制: 24618,UTF-32: 0000602A,UTF-8: E6 80 AA。

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monster、bewildering、wonder at、blame、odd、queer、strange、quite、rather

造字法

形声:从忄、圣声

English

strange, unusual, peculia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怪的拼音:

guài  

〈词性:形〉

(1) (形声。从心,圣(   )声。恠曾为怪的俗字。本义:奇异;奇怪) 同本义 [bewildering;odd;strange;fantastic]

怪,异也。——《说文》

诡于众而突出曰怪。——《论衡·自纪》

铅松怪石。——《书·禹贡》

苟床之山多怪石。——《山海经·中山经》

见怪物——《礼记·祭法》。疏:“庆云之属。”

奇服怪民不入宫。——《周礼·阍人》

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逍遥游》

嘻,技亦灵怪矣哉!——魏学洢《核舟记》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潄其间。——《水经注·三峡》

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怪伟(奇特雄伟);怪物相(奇异的样子;轻蔑、难堪的脸色);怪迂(怪异而不切实际);怪谲(怪异任性)

词性变化

怪的拼音: guài  

〈词性:名〉

(1) 妖精,鬼物 [devil]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土之怪为獖羊。——《博物志》

山高必有怪。——《西游记》

(2) 又如:鬼怪;妖怪;精怪;神怪(神仙与鬼怪);魔怪(妖魔鬼怪)

怪的拼音: guài  

〈词性:动〉

(1) 责怪 [blame]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如:怪责(责怪);怪恨(责怪怨恨);怪嗔(嗔怪,对别人的言语行为表示不满);怪得(怪底;怪的。难怪,怪不得)

(3) 惊异;觉得奇怪 [wonder]

民怪之,莫敢徒。——《史记·商君列传》

予怪而问之。——刘基《卖柑者言》

(4) 又如:怪底(惊怪,惊疑);怪怖(惊异恐惧);怪疑(骇异;惊异疑惑);怪慑(惊异害怕)

怪的拼音: guài  

〈词性:副〉

[口] 很,非常 [quite; very]——用在形容词、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或动宾词组前面,表示程度很深。如:这口箱子怪沉的;经常打扰您,怪不好意思的;怪厉害的;怪似(十分相像);怪热(很热);怪冷(很冷)

常用词组

怪不得、怪不得、怪诞、怪诞不经、怪道、怪话、怪杰、怪里怪气、怪秘、怪模怪样、怪念头、怪癖、怪僻、怪气、怪人、怪声怪气、怪胎、怪味、怪物、怪相、怪讶、怪样、怪异、怪异、怪异、怪罪

  拼音  dàn   注音  ㄉㄢˋ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YTHP  仓颉  IVNKV  郑码  SMIY  四角  32741  结构  左右电码  6130  区位  2114  统一码  8BDE  笔顺  丶フノ丨一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诞(誕)的拼音:dàn(ㄉㄢˋ)  

⒈ 大:诞命。

⒉ 欺诈,虚妄:怪诞。诞妄。

⒊ 生育,人出生:诞生。诞辰(生日)。

⒋ 生日:寿诞。华诞。圣诞节。

⒌ 放荡:放诞。

统一码

诞字UNICODE编码U+8BDE,10进制: 35806,UTF-32: 00008BDE,UTF-8: E8 AF 9E。

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诞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誕訑䜥

汉英互译

absurd、birth

造字法

形声:从讠、延声

English

bear children, give birth; bir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诞的拼音:

dàn  

〈词性:形〉

(1) (形声。从言,延声。本义:说大话)

(2) 同本义 [boast]

诞,词诞也。——《说文》

诞惟民怨。——《书·酒诰》

肆朕诞以尔东征。——《书·大诰》

言神事如迂诞。——《汉书·郊祀志上》。师古曰:“诞,大言也。”

则诞欺怪迂之文弥以益多。——《汉书·艺文志》

(3) 又如:诞诈(诞妄奸诈);诞辞(虚诞的言辞);诞言(夸大的话)

(4) 虚妄;荒唐 [absurd;fantastic]

是言诞也。——《国语·楚语》。注:“虚也。”

非诞说矣。——[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5) 又如:诞妄(虚妄不实);诞谩(荒诞不实)

(6) 大 [great]

诞告万方。——《书·汤诰》传:“诞,大也。”

诞先登于岸。——《诗·大雅·皇矣》

(7) 又如:诞命(大命,承受天命);诞章(弘大的法度典章)

(8) 恣放,放肆 [unbridled]。如:荒诞(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诞放(狂放不拘);诞傲(放诞倨傲)

词性变化

诞的拼音:

dàn  

〈词性:动〉

(1) 生育;出生 [give birth to;be born]

上诞日,不纳中外之贡。——《旧唐书·德宗纪》

庆门诞瓦,寒舍得雄。——《剪灯余话》

(2) 又如:诞辰;诞日;诞育(生育);诞圣(诞生)

诞的拼音:

dàn  

〈词性:名〉

生日,出生的那一天 [birthday]。如:华诞;寿诞

常用词组

诞辰、诞生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