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ī lěng zhī chuáng
注音ㄍㄨㄟ ㄌㄥˇ ㄓ ㄔㄨㄤˊ
解释比喻壮志未酬,蛰居待时。
出处《史记·龟策列传褚少孙论》:“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
用法作谓语;比喻壮志未酬,蛰居待时。
感情龟冷支床是中性词。
繁体龜冷支牀
近义龟冷搘床
动物生肖牛,虎,蛇
龟(龜)的拼音:guī(ㄍㄨㄟ)
⒈ 爬行动物的一科,腹背都有硬甲,头尾和脚能缩入甲中,耐饥渴,寿命很长:乌龟。龟甲(龟的腹甲,可入药,古人又用以占卜,亦用作货币。亦称“龟板”)。
龟(龜)的拼音:jūn(ㄐㄨㄣ)
⒈ 同“皲”。
龟(龜)的拼音:qiū(ㄑ一ㄡ)
⒈ 〔龟兹(cí )〕中国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一带。
龟字UNICODE编码U+9F9F,10进制: 40863,UTF-32: 00009F9F,UTF-8: E9 BE 9F。
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龟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亀龜
tortoise
原为象形:像龟的形
turtle or tortoise; cuckold
详细解释◎ 龟的拼音:
龜 guī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头象它(蛇)头,左象足,右象甲壳,下面象尾。本义:乌龟)
(2) 即金龟,亦称乌龟 [Reeves chinemys;gold tortoise]。一种龟属动物( Chinemys reevesii ),头、颈侧面有黄色线状斑纹,背甲有三条纵走的隆起,后缘不呈锯齿状,雄体背部黑色,雌体呈棕色,腹面略带黄色,均有暗褐色斑纹,四肢较扁平,有爪,指、趾间具全蹼,产于中国、朝鲜和日本,其腹甲可入药
文体有六篆,巧妙入神,或象龟文,或比龙鳞。——汉· 蔡邕《篆势》
(3) 又如:龟文(龟背所现的纹理);龟王(指龟类中的王者);龟龙(古人以龟、龙、麟、凤合称四灵);龟蛇(龟和蛇)
(4) 龟甲 [tortoise-shell]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合龟兆,视吉凶,观星辰风去之变,欲以成胜立功,臣以为难。——《尉缭子·武议》
(5) 又如:龟玉(龟甲和宝玉。古时并为国家重器);龟坼(天旱地裂,纹如龟甲);龟筒(大龟甲、龟壳);龟灼(用火灼龟甲。比喻才智之士容易招损);龟卜(灼龟甲来预卜吉凶,是古时占卜的一种方法);龟兆(古时占卜时显现在龟甲上可借以预测吉凶的兆纹);龟骨(古时用于占卜的龟甲);龟筮(即卜筮。古代卜用龟甲,筮用蓍草);龟贝(古货币名)
(6) 奸妇的丈夫——用作骂人语。唐时乐户皆着绿头巾,而龟之头亦暗绿色,后遂称着绿头巾者为龟。又以乐户妻女皆歌妓,故俗称开妓院及纵妻行淫者为龟 [cuckold]。如:龟奴(妓院里的男仆);龟子(指鸨母的丈夫或妓院里的男仆;又指妻子与其他异性有不正当关系的男子)
(7) 男生殖器 [pennis]
今老爹…大身材,一表人物,也曾吃药养龟。——《金瓶梅词话》
(8) 通“皲”( jūn )。皮肤冻裂 [skin chaps]
◎ 龟的拼音:
龜 guī
〈词性:形〉
(1) 高隆 [projecting;sticking out]
新安王伯固,字 牢之, 世祖之第五子也,生而龟胸,目通睛扬白。——《陈书·新安王伯固传》
(2) 又如:龟胸(胸骨凸起,状似龟背。即鸡胸)
(3) 比喻高寿 [aged]
坐享龟龄鹤,稳佩金鱼玉带,常近赭黄袍。——宋· 侯寘《水调歌头·为郑子礼提刑寿》
借向蜉蝣辈,宁知龟鹤年。——晋· 郭璞《游仙》
(4) 又如:龟寿(比喻高寿);龟鹄(龟和鹄。比喻长寿);龟龄(比喻长寿);龟龄鹤寿(比喻人高寿);龟鹤遐寿(比喻长寿)
(5) 另见 jūn;qiū
龟板、龟甲、龟鉴、龟裂、龟缩、龟头
◎ 龟的拼音:
龜 jūn
〈词性:动〉
(1) 通“皲”。手足的皮肤冻裂 [skin chaps]
视衍沃而龟坼,沉高田之未耰。——王炎《喜雨赋》
(2) 又如:龟裂;龟手(手上皮肤冻裂);龟坼(手足皮肤冻裂);龟纹(冻裂而成的纹)
(3) 另见 guī;qiū
龟裂
◎ 龟的拼音:
(1) 龜 qiū
(2) 另见 guī;jūn
龟兹
冷的拼音:lěng(ㄌㄥˇ)
⒈ 温度低,与“热”相对:冷天。冷藏。冷冻。冷涩。冷飕飕。
⒉ 寂静,不热闹:冷落。冷寂。冷静。冷清。
⒊ 生僻,少见的:冷僻。冷字。
⒋ 不热情,不温和:冷遇。冷淡。冷峻。冷漠。冷嘲热讽。冷若冰霜。冷酷无情。
⒌ 不受欢迎的,没有人过问的:冷货。冷门儿。
⒍ 突然,意料以外的:冷然。冷不防。冷枪。冷战。
⒎ 姓。
冷字UNICODE编码U+51B7,10进制: 20919,UTF-32: 000051B7,UTF-8: E5 86 B7。
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冷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cold、cold in manner、shot from hiding
热、暖
形声:从冫、令声
cold, cool; lonely
详细解释◎ 冷的拼音: lěng
〈词性:形〉
(1) (形声。从仌( bīng ),冰,令声。本义:凉)
(2) 同本义 [cool]
冷,寒也。——《说文》
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白居易《乌夜啼》
(3) 又如:冷香(清雅的香气);冷泉(清凉的泉水);冷翠(给人以清凉感的翠绿色)
(4) 寒冷 [cold]
布衾多年冷似铁。——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又如:冰冷(很冷);干冷(干燥而寒冷);冷丁丁(亦作“冷化化”。形容天气寒冷。也形容身体冰凉;表情冷淡、严肃的样子);冷噤(冷禁。冷战;寒颤);冷铺(乞丐居住。也指驿亭);冷节遗芳(寒冷时节开的花)
(6) 冷清;冷落 [cold and cheerless;desolate;lonely]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杜甫《醉时歌赠广文馆学士郑虔》
(7) 又如:冷巷(僻静的小巷);冷闷(冷落;冷冰冰);冷曹(清冷的官署);冷局(冷落的衙门);冷寂(冷落寂寞)
(8) 冷遇;对人冷淡 [cool;be cold in manner]。如:冷鼻凹(冷淡无情的面孔);冷脸(冷淡无表情的面孔);冷二郎(柳湘莲的绰号);冷肠(不热心于世事);冷心冷面(态度冷淡,对人没有感情)
(9) 生僻;冷僻;少见 [rare;strange]。如:冷字(生僻 不常见的字);冷着(冷招,意想不到的招数、法子);冷业(冷僻的行当);冷眼(别人看不见的时机)
(10) 突然,乘人不备 [sudden]。如:冷箭
(11) 不畅销 [not readily marketable]
这《千家诗》还算一半是冷货,一年不过百把部。——《老残游记》
(12) 又如:冷书(不热门的书)
◎ 冷的拼音: lěng
〈词性:动〉
(1) 冷却;温度变低 [cool]。如:冷冻;制冷(用人工方法取得低温);太烫了,冷一下再吃;冷藏
(2) 遭到冷落 [treat coldly;cold shouder]。如:冷视(轻视;冷待);冷语(冷话、冷句。讥笑讽刺的话);冷面孔(冷脸子)
冷板凳、冷冰冰、冷兵器、冷不防、冷菜、冷餐、冷藏、冷场、冷嘲热讽、冷待、冷淡、冷调、冷冻、冷冻厂、冷锻、冷风、冷敷、冷宫、冷光、冷汗、冷荤、冷寂、冷加工、冷箭、冷静、冷噤、冷觉、冷库、冷酷、冷酷无情、冷冷淡淡、冷冷清清、冷冽、冷流、冷落、冷眉冷眼、冷门、冷面、冷漠、冷凝、冷暖、冷暖自知、冷盘,冷盘儿、冷僻、冷气、冷清、冷却、冷热病、冷热度数、冷若冰霜、冷涩、冷森森、冷食、冷水、冷丝丝、冷飕飕、冷嗦嗦、冷天、冷笑、冷袖、冷血动物、冷言冷语、冷眼、冷眼旁观、冷艳、冷饮、冷语、冷遇、冷战、冷字
支的拼音:zhī(ㄓ)
⒈ 撑持,伸出,竖起:支撑。支援。体力不支。
⒉ 受得住:乐不可支。
⒊ 领款或付款:支付。
⒋ 调度,指使:支使。支应。支着儿。
⒌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总支。支流。支离。
⒍ 〔地支〕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⒎ 量词:一支笔。
支字UNICODE编码U+652F,10进制: 25903,UTF-32: 0000652F,UTF-8: E6 94 AF。
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支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搘枝梔肢
branch、pay、prop up、protrude、raise
收
原为会意
disperse, pay; support; branch
详细解释◎ 支的拼音: zhī
〈词性: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
(2) 同本义 [branchless bamboo]
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说文》。桂馥义证:“疑作去枝之竹也。”
(3) 枝条。后作“枝” [branch]
芄兰之支。——《诗·卫风·芄兰》
支叶茂接。——《汉书》
以畅其支。——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4) 又如:支调(枝节);支蘖(枝条,旁生树枝);支辅(辅助枝叶)
(5) 分支 [branch;offshoot]
封弟子功臣自为支辅。——《史记·李斯列传》
中小支。——《后汉书·吕布传》。注:“谓胡也。即今之戟旁曲支。”
(6) 复杂整体中的一部分。如:支店;支军,支兵(主力部队以外的军队)
(7) 支流
分一支为南江。——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不啻小支。——[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8) 又如:支川
(9) 祖宗支系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
(10) 又如:支胄(支流、宗族的派系分支);支胤(后代子孙);支析(指分家);支别(分支;歧出)
(11) 支,线及棉纱等的粗细单位 [count]
(12) 地支的简称 [Earthly Branches]
(13) 通“肢”[limbs]
而畅于四支。——《易·坤》
尽其四支动。——《管子·小匡》
四支不勤。——《淮南子·原道》
四支僵劲不能动。——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4) 姓
◎ 支的拼音: zhī
〈词性:动〉
(1) 支撑 [prop up;put up;support]
诎有右臂支船。——魏学洢 《核舟记》
(2) 又如:支当(承当);支给着(一条腿抬起压在另一条腿上);支仗(支撑维持);支拽(支撑,维持);支措(支撑筹办)
(3) 支持;支援;支助 [support;assist;help]。如:支陪(陪伴);支边;支农;支任(支持得住)
(4) 支付;领取 [pay money]。如:支用(支付使用);支帖(支付的凭证)
(5) 支开,支派 [send]
再看了看左右无人,只得两个小丫头子,便把那两个小丫头子也支使开。——《儿女英雄传》
(6) 又如:支分(支使;分派);支末(支派之末);支拆(分摊支付)
(7) 处理;应付 [treat with]。如:支蒙(安放;支棱);支理(处理;处置)
(8) 分,分散 [dissipate]
支离分赴。——王逸《鲁灵光殿赋》。注:“分散也。”
(9) 又如:支破(支付);支放(发放);支动(支出;动用)
(10) 〈词性:方〉∶支吾搪塞 [waffle]
我远路而来,却净支我。——《小五义》
(11) 又如:支饰(支吾掩饰);支对(支吾答对);支调(支吾搪塞)
(12) 抗拒 [defend]。如:支吾(抵拒,抵触);支拄(抵触,抵制)
◎ 支的拼音: zhī
〈词性:量〉
(1) 用于计杆状物品。如:一支笔;一支枪
(2) 用于计队伍等。如:一支军队;一支文化队伍
(3) 用于计歌曲、乐曲等。如:一支歌;两支乐曲
(4) 用于计电灯的光度,即电的功率的瓦数。如:25支光的灯泡
支边、支部、支差、支撑、支承、支持、支出、支点、支队、支付、支架、支架、支脚、支离、支离破碎、支流、支路、支脉、支蔓、支那、支农、支派、支配、支票、支气管、支气管炎、支前、支渠、支取、支使、支书、支吾、支吾其词、支线、支应、支援、支着儿、支支吾吾、支柱、支柱、支子、支嘴儿、支左、支座
床的拼音:chuáng(ㄔㄨㄤˊ)
⒈ 供人睡卧的家具:床铺。木床。床榻。
⒉ 像床的东西:车床。机床。河床。
⒊ 量词,用于被褥等:两床被。
⒋ 井上围栏:“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
床字UNICODE编码U+5E8A,10进制: 24202,UTF-32: 00005E8A,UTF-8: E5 BA 8A。
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床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牀
bed、couch、fleabag、kip
会意
bed, couch; framework, chassis
详细解释◎ 床的拼音:
牀 chu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爿( pán )声。本义:坐卧的器具)
(2) 同本义 [bed]
牀,安身之坐也。从木,片声。字亦作床。古闲居坐于牀,隐于几,不垂足,夜则寝,晨兴则敛枕簟。——《说文》
在下而安者也。——《易·剥牀》王注?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3) 又如: 单人床;双人床;帆布床;折叠床;卧病在床;床裙(床围,围在床四周的绸、布等);床地平(床面);床背阁(置于床背的长方形柜子,上面放被褥,下有箱、屉);床上安床(床上放床。比喻无谓的重复)
(4) 床形物 [sth.shaped like a bed]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杜甫《羌村三首》
(5) 又如: 机床;车床;硫化床;河床;苗床
(6) 安放器物的平板或架子 [rack]。如:琴床,印床
◎ 床的拼音: chuáng
〈词性:量〉
用于被子等。如:两床被;一床铺盖
床板、床单、床垫、床公床婆,床公床母、床架、床铺、床头柜、床腿、床位、床帐、床罩、床箦、床笫之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