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龟玉毁椟的意思

guīhuǐ

龟玉毁椟



拼音guī yù huǐ dú

注音ㄍㄨㄟ ㄩˋ ㄏㄨㄟˇ ㄉㄨˊ

解释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虎兕出於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例子《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且授任分忧,叨荣冒宠,龟玉毁椟,谁之咎欤!”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感情龟玉毁椟是中性词。

繁体龜玉毁櫝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guī jūn qiū   
注音  ㄍㄨㄟ ㄐㄨㄣ ㄑ一ㄡ   繁体    
部首  刀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QJNB  仓颉  NWU  郑码  RKZ  四角  27716  结构  上下电码  7898  区位  2574  统一码  9F9F  笔顺  ノフ一フ一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龟(龜)的拼音:guī(ㄍㄨㄟ)  

⒈ 爬行动物的一科,腹背都有硬甲,头尾和脚能缩入甲中,耐饥渴,寿命很长:乌龟。龟甲(龟的腹甲,可入药,古人又用以占卜,亦用作货币。亦称“龟板”)。

其他字义

龟(龜)的拼音:jūn(ㄐㄨㄣ)  

⒈ 同“皲”。

其他字义

龟(龜)的拼音:qiū(ㄑ一ㄡ)  

⒈ 〔龟兹(  )〕中国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一带。

统一码

龟字UNICODE编码U+9F9F,10进制: 40863,UTF-32: 00009F9F,UTF-8: E9 BE 9F。

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龟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亀龜

汉英互译

tortoise

造字法

原为象形:像龟的形

English

turtle or tortoise; cuckol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龟的拼音:

guī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头象它(蛇)头,左象足,右象甲壳,下面象尾。本义:乌龟)

(2) 即金龟,亦称乌龟 [Reeves chinemys;gold tortoise]。一种龟属动物( Chinemys reevesii ),头、颈侧面有黄色线状斑纹,背甲有三条纵走的隆起,后缘不呈锯齿状,雄体背部黑色,雌体呈棕色,腹面略带黄色,均有暗褐色斑纹,四肢较扁平,有爪,指、趾间具全蹼,产于中国、朝鲜和日本,其腹甲可入药

文体有六篆,巧妙入神,或象龟文,或比龙鳞。——汉· 蔡邕《篆势》

(3) 又如:龟文(龟背所现的纹理);龟王(指龟类中的王者);龟龙(古人以龟、龙、麟、凤合称四灵);龟蛇(龟和蛇)

(4) 龟甲 [tortoise-shell]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合龟兆,视吉凶,观星辰风去之变,欲以成胜立功,臣以为难。——《尉缭子·武议》

(5) 又如:龟玉(龟甲和宝玉。古时并为国家重器);龟坼(天旱地裂,纹如龟甲);龟筒(大龟甲、龟壳);龟灼(用火灼龟甲。比喻才智之士容易招损);龟卜(灼龟甲来预卜吉凶,是古时占卜的一种方法);龟兆(古时占卜时显现在龟甲上可借以预测吉凶的兆纹);龟骨(古时用于占卜的龟甲);龟筮(即卜筮。古代卜用龟甲,筮用蓍草);龟贝(古货币名)

(6) 奸妇的丈夫——用作骂人语。唐时乐户皆着绿头巾,而龟之头亦暗绿色,后遂称着绿头巾者为龟。又以乐户妻女皆歌妓,故俗称开妓院及纵妻行淫者为龟 [cuckold]。如:龟奴(妓院里的男仆);龟子(指鸨母的丈夫或妓院里的男仆;又指妻子与其他异性有不正当关系的男子)

(7) 男生殖器 [pennis]

今老爹…大身材,一表人物,也曾吃药养龟。——《金瓶梅词话》

(8) 通“皲”( jūn  )。皮肤冻裂 [skin chaps]

词性变化

龟的拼音:

guī  

〈词性:形〉

(1) 高隆 [projecting;sticking out]

新安王伯固,字 牢之, 世祖之第五子也,生而龟胸,目通睛扬白。——《陈书·新安王伯固传》

(2) 又如:龟胸(胸骨凸起,状似龟背。即鸡胸)

(3) 比喻高寿 [aged]

坐享龟龄鹤,稳佩金鱼玉带,常近赭黄袍。——宋· 侯寘《水调歌头·为郑子礼提刑寿》

借向蜉蝣辈,宁知龟鹤年。——晋· 郭璞《游仙》

(4) 又如:龟寿(比喻高寿);龟鹄(龟和鹄。比喻长寿);龟龄(比喻长寿);龟龄鹤寿(比喻人高寿);龟鹤遐寿(比喻长寿)

(5) 另见 jūn;qiū  

常用词组

龟板、龟甲、龟鉴、龟裂、龟缩、龟头

基本词义

龟的拼音:

jūn  

〈词性:动〉

(1) 通“皲”。手足的皮肤冻裂 [skin chaps]

视衍沃而龟坼,沉高田之未耰。——王炎《喜雨赋》

(2) 又如:龟裂;龟手(手上皮肤冻裂);龟坼(手足皮肤冻裂);龟纹(冻裂而成的纹)

(3) 另见 guī;qiū  

常用词组

龟裂

基本词义

龟的拼音:

(1) 龜 qiū  

(2) 另见 guī;jūn  

常用词组

龟兹

  拼音    注音  ㄩˋ   
部首  玉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GYI  仓颉  MGI  郑码  CS  四角  10103  结构  单一电码  3768  区位  5181  统一码  7389  笔顺  一一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玉的拼音:yù(ㄩˋ)  

⒈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⒉ 美,尊贵的,敬辞: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⒊ 姓。

统一码

玉字UNICODE编码U+7389,10进制: 29577,UTF-32: 00007389,UTF-8: E7 8E 89。

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jade、pure、fair、beautiful、handsome

造字法

象形:像绳子串着玉石

English

jade, precious stone, ge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玉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 同本义 [jade]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文》

君无故玉不去身。——《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

五玉。——《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王齐则共食玉。——《周礼·王府》

惟辟玉食。——《书·洪范》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3) 又如:玉情儿(玉石的质量、成色);玉墀(白玉台阶);玉阙(宝座;皇宫);玉虚(道教指玉帝的居处);玉树(指槐树);玉砚(玉石制的砚台);玉雕(玉石雕成的工艺品);玉栏(玉石制的栏杆)

(4) 泛指玉石的制品 [jade]。如:玉尺量才(考试);玉鉴(玉镜);玉斝(玉酒器);玉辇(君后坐的车);玉笈(玉饰的书籍)

(5) 指玉制的乐器 [jade instrument]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

(6) 又如:玉徽(美玉装饰的琴);玉轸(琴上的玉制弦柱);玉振金声(演奏古乐,以钟发声,以罄收韵,集众音之大成。金指钟,玉指罄)

(7) 比喻色泽晶莹如玉之物 [sth.resembling jade]。如:玉色瑗姿(色泽如玉,姿态万行);玉溜(目光);玉箸(玉筯。死后垂下的鼻涕);玉笋(美女的手指);玉竹(一种竹,颜色青黄相间)

(8) 比喻美德、贤才 [virtue;moral excellence;worthy person]

君子比德如玉。——《礼记》

(9) 又如:玉笋之班(人材行列。唐末朝士风貌优异有才华的人,称玉笋。得与其列者称玉笋班);玉堂金马(指翰林出身;亦指出身高贵,文武双全);玉堂(翰林院);玉音(帝王的话语)

词性变化

玉的拼音:   

〈词性:形〉

(1) 敬辞。多用以尊称对方的身体言行等 [your]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战国策》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白居易《长恨歌》

(2) 又如:玉文(对文字的美称);玉面(尊称人的容颜);玉札(对别人书信的敬称);玉躬(玉体);玉声(对他人言语的敬称)

(3) 形容美好 [beautiful]。如:玉蕴辉山(周身包含着耀人的光彩);玉女(美女;仙女)

(4) 形容洁白 [pure as jade]。如:玉魄(月华);玉屑(喻洁白的雪花);玉珥(太阳两边的云气);玉羽(洁白的羽翼)

(5) 珍贵 [valuable;precious]。如:玉苗(珍贵的幼苗);玉编(珍贵的典籍)

常用词组

玉版宣、玉帛、玉成、玉带、玉雕、玉斗、玉壶、玉皇、玉茭、玉洁、玉洁冰清、玉兰、玉兰片、玉立、玉米、玉米面、玉米片、玉盘、玉佩、玉器、玉清宫、玉容、玉润、玉搔头、玉色、玉山、玉食、玉石、玉石俱焚、玉蜀黍、玉碎、玉体、玉兔、玉玺、玉言、玉叶金枝、玉液、玉音、玉宇、玉簪、玉札、玉照

  拼音  huǐ   注音  ㄏㄨㄟˇ   繁体    
部首  殳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86  VAMC  五笔98  EAWC  仓颉  HMHNE  郑码  NBBQ  四角  77147  结构  左右电码  3014  区位  2757  统一码  6BC1  笔顺  ノ丨一フ一一一丨一ノ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毁的拼音:huǐ(ㄏㄨㄟˇ)  

⒈ 破坏损害:毁灭。毁害。毁弃。销毁。

⒉ 烧掉:烧毁。焚毁。

⒊ 把成件的旧东西改造成别的东西:一张旧桌子毁成两个小凳子。

⒋ 诽谤,说别人的坏话:毁谤。毁誉。诋毁。

统一码

毁字UNICODE编码U+6BC1,10进制: 27585,UTF-32: 00006BC1,UTF-8: E6 AF 81。

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毀燬譭㩓䃣䛼

汉英互译

damage、burn up、defame、destroy、ruin、slander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destro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毁的拼音: huǐ  

〈词性:动〉

(1) (形声。从“土”,表示与瓦器有关。本义:瓦器缺损)

(2) 毁坏;破坏 [ruin;destroy]

毁山一毛。——《列子·汤问》

毁于椟中。——《论语·季氏》

毁其外门。

毁其盆。——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毁,缺也。——《说文》。段注:“缺者,器破也,因为凡破之称。”

毁,坏也。——《小尔雅·广言》

不敢毁伤。——《孝经·开宗明义》

兑为毁折。——《易·说卦传》

毁泉台。——《春秋·文公十六年》

毁信废忠。——《左传·文公十八年》

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孙子·谋攻》

(3) 又如:毁弃(损坏废弃);毁节(败坏操守);毁车杀马(毁坏车马。表示隐退不仕);毁夷(摧毁夷平)

(4) 哀毁,旧指居丧时因悲哀过度而损害健康 [consume away with grief]

毁不危身。——《礼记·檀弓》。注:“憔悴将灭性。”

(5) 又如:毁疾(守丧时因过分哀伤而生病);毁瘠(因哀伤过度而瘦得皮包骨);毁颜(面有忧色);毁死(因居丧过哀致死);毁病(因居丧过哀而生病)

(6) 废除,除去 [abolish;eliminate;remove]

至于庙门不毁墙。——《礼记·杂记上》

(7) 败坏;灭 [ruin;corrupt;undermine]

壹毁魏氏之威。——《战国策·秦策》。注:“败也。”

自毁其家。——《左传·庄公三十年》

(8) 如:烧毁;焚毁

(9) 掉落 [fall]

男八岁毁齿,女七岁毁齿。——《白虎通·嫁娶》

(10) 又如:毁齿(儿童乳齿脱落,更换新齿;又指换齿的儿童,指童年或少年时)

词性变化

毁的拼音:

huǐ  

〈词性:动〉

(1) 毁谤 [caluminate;slander]

每言未尝不毁孟尝君也。——《战国策·齐策》。注:“谤也。”

德高而毁来。——唐· 韩愈《原毁》

舅姑毁黜。——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毁言(毁谤的言论);毁诋(毁谤);毁訾(恶骂);毁短(揭发诽谤他人的短处);毁誉相半(毁谤和称誉各半)

常用词组

毁谤、毁害、毁坏、毁灭、毁弃、毁伤、毁损、毁于一旦、毁誉、毁约

  拼音    注音  ㄉㄨˊ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SFND  仓颉  DJNK  郑码  FETG  四角  44984  结构  左右电码  2927  区位  7292  统一码  691F  笔顺  一丨ノ丶一丨フ丶丶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椟(櫝)的拼音:dú(ㄉㄨˊ)  

⒈ 柜子,匣子:椟藏(cáng   )(喻待价而沽)。买椟还(huán  )珠(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⒉ 棺。

统一码

椟字UNICODE编码U+691F,10进制: 26911,UTF-32: 0000691F,UTF-8: E6 A4 9F。

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椟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櫝匵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cabinet, wardrobe; close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椟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卖声。本义:木柜,木匣)

(2) 同本义 [box;casket]

龟玉毁于椟中。——《论语·季氏》

(3) 又如:椟玉(收藏在匣中的美玉);椟匮(匣柜);椟栌(汲水器具);椟丸(古代盛箭的器具)

(4) 盛饭菜的食盒 [mess tin]。如:椟食(以盒供食)

(5) 棺材 [coffin]。如:椟槥(小棺材)

龟玉毁椟: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