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ǐ yù jì liǎng
注音ㄍㄨㄟˇ ㄩˋ ㄐ一ˋ ㄌ一ㄤˇ
解释见“鬼蜮伎俩”。
出处鲁迅《华盖集续编·并非闲话(三)》:“古人常说‘鬼蜮技俩’,其实世间何尝真有鬼蜮,那所指点的,不过是这类东西罢了。”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人的动机。
感情鬼蜮技俩是贬义词。
繁体鬼魊技倆
近义鬼蜮伎俩、鬼魅伎俩
英语evil tactics
动物生肖牛,虎,蛇
鬼的拼音:guǐ(ㄍㄨㄟˇ)
⒈ 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鬼魂。鬼魅。鬼蜮(a.鬼怪;b.阴险害人的)。
⒉ 阴险,不光明:鬼话。鬼黠。鬼胎。
⒊ 对人的蔑称或憎称:酒鬼。烟鬼。鬼子。吝啬鬼。
⒋ 恶劣,糟糕(限做定语):鬼天气。
⒌ 机灵,敏慧(多指小孩子):鬼精灵。
⒍ 表示爱昵的称呼:小鬼。机灵鬼。
⒎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鬼字UNICODE编码U+9B3C,10进制: 39740,UTF-32: 00009B3C,UTF-8: E9 AC BC。
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鬼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ghost、jumby、dirty trick、spook
象形:像怪物形
ghost; spirit of dead; devil
详细解释◎ 鬼的拼音: guǐ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人”字,上面象一个可怕的脑袋(非“田”字),是人们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鬼”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鬼”的字大多与迷信、鬼神有关。本义: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称之为“鬼”)
(2) 同本义 [devil;apparition;ghost]
鬼,人所归为鬼。——《说文》
众生必死,死必归士,此之谓鬼。——《礼记·祭义》
载鬼一车。——《易·睽》
为鬼为蜮。——《诗·小雅·何人斯》
苍颉作书鬼夜哭。——《淮南子·本经》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楚辞·屈原·国殇》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鬼伯(鬼王);鬼雄(鬼中的强者);鬼物(鬼怪,鬼魅。有别于生人,故称鬼物);鬼教(说阴间鬼神之事)
(4) 万物的精怪 [goblin;demon;spirit]
鬼者,老物之精也。——《论衡·订鬼》
庶人庶士无庙,死曰鬼。——《礼记·祭法》
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唐· 杜甫《移居公安山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毛泽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5) 又如:鬼王(群鬼的首领);鬼车(传说中长有九头的妖鸟);鬼名(神灵统率之兵。即神兵);鬼卒(即鬼兵、神兵)
(6) 沉迷于不良嗜好或患病已深的人 [devil]——通常用于骂人语。如:酒鬼;色鬼;烟鬼;鸦片鬼;懒鬼
(7) 不可告人的打算或计谋 [dirty trick]。如:捣鬼;心里有鬼
(8) 用于对小孩等表示爱昵的称呼 [fellow]。如∶小鬼;机灵鬼
(9) 对人表示轻蔑的称呼。如∶小气鬼,吝啬鬼
(10) 蠢人,莽汉—— 用于骂人话 [fool]。如:死鬼;老鬼
(11) 姓
◎ 鬼的拼音: guǐ
〈词性:形〉
(1) 隐密不测 [secret;stealthy;surreptitious]
故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韩非子·八经》
(2) 又如:鬼促促(鬼鬼祟祟);鬼诨(应酬;应付);鬼慌(暗里着急;心慌)
(3) 慧黠,机警 [clever;smart;exquisite;strange and changeful]
这孩子真鬼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唐· 岑参《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
(4) 又如:鬼工(形容制作的精巧,非人力所能及);鬼才(才情怪谲,资质出众的人);鬼幻(似鬼神般变化莫测);鬼出电入(比喻出没迅速而难测)
鬼把戏、鬼笔、鬼吵鬼闹、鬼点子、鬼风疙瘩、鬼斧神工、鬼勾当、鬼怪、鬼鬼祟祟、鬼话、鬼魂、鬼混、鬼火、鬼机灵、鬼佬、鬼哭狼嚎、鬼脸、鬼魅、鬼门关、鬼迷心窍、鬼摸脑壳、鬼魔、鬼魔三道、鬼使神差、鬼祟、鬼胎、鬼剃头、鬼头、鬼头鬼脑、鬼屋、鬼黠、鬼蜮、鬼蜮伎俩、鬼眨眼、鬼主意、鬼子
蜮的拼音:yù(ㄩˋ)
⒈ 传说中一种在水里暗中害人的怪物:鬼蜮(喻阴险的人)。
蜮字UNICODE编码U+872E,10进制: 34606,UTF-32: 0000872E,UTF-8: E8 9C AE。
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蜮字收录于 现通表 。
蟈魊
a fabulous creature like a turtle; a toad
详细解释◎ 蜮的拼音:
魊 yù
〈词性:名〉
(1) (形声。从虫,或( yù )声。本义:鬼名。传说中一种能含沙射人的动物)
(2) 同本义 [a fabulous creature,said to be like a turtle and blow poisonous sand in man’s face]
为鬼为魊。——《诗·小雅·何人斯》。传:“短狐也”
蜮伤躬只。——《楚辞·大招》
(3) 又如:蜮势鬼形(形容像鬼怪般凶恶吓人的样子);蜮祥(灾变将至的征兆);蜮射(蜮含沙射人为灾,使人得病)
(4) 一种食禾苗的害虫 [a kind of injurious insect]
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吕氏春秋》
技的拼音:jì(ㄐ一ˋ)
⒈ 才能,手艺:技术。技巧。技艺。技能。技法。黔驴技穷。雕虫小技。
技字UNICODE编码U+6280,10进制: 25216,UTF-32: 00006280,UTF-8: E6 8A 80。
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技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ability、skill、trick
形声:从扌、支声
skill, ability, talent, ingenuity
详细解释◎ 技的拼音: jì
〈词性:名〉
(1) (形声。从手,支声。本义:技艺,技巧,才艺)
(2) 同本义 [artistry;ability;skill;art;technique]
技,巧也。——《说文》
尚技而贱车。——《礼记·坊记》。注:“犹艺也。”
无他抚。——《大学》
他技,奇巧异端也。——《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注
人多技巧。——《老子》。注:“工匠之巧也。”
能有所艺者技也。——《庄子·天地》
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技盖至于此。——《庄子·养生主》
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
技之奇妙。——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技亦灵怪。——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技量(本事;能耐);技穷(方法用尽,本领使完);技擅穿杨(形容射箭技艺高超);技俩(技能;手段);技法(艺术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4) 歌舞。亦指以歌舞为业的艺人 [actress]
名姝异技,虽禁中不逮。——《新唐书·元载传》
天下之善技。——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李伶为绝技。
(5) 又如:技和(宋代杂剧的散段);技人(表演歌舞的艺人);技乐(善于吹弹歌舞的人)
(6) 工匠,从事一些行业或手工业的人 [craftsman]
故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荀子·富国》
(7) 又如:百技(各种行业的人)
技工、技工学校、技击、技能、技巧、技师、技士、技术、技术革命、技术革新、技术员、技艺
俩(倆)的拼音:liǎng(ㄌ一ㄤˇ)
⒈ 〔伎俩〕见“伎”。
俩(倆)的拼音:liǎ(ㄌ一ㄚˇ)
⒈ 两个,不多几个(后面不能再用“个”字或其他量词):咱俩。夫妇俩。有俩钱儿。
俩字UNICODE编码U+4FE9,10进制: 20457,UTF-32: 00004FE9,UTF-8: E4 BF A9。
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俩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倆
形声:从亻、两声
two, pair
详细解释◎ 俩的拼音:
倆 liǎ
[数]
(1) (形声。从人,两声。本义:两个)
(2) 同本义 [two]。如:咱俩;这种扣子一毛俩
(3) 几个(泛指少数) [several;a few;some]。如:给他俩钱儿
(4) 另见 liǎng 注意:“俩”后面不再接“个”字或其他量词
◎ 俩的拼音:
(1) 倆 liǎng
(2) ——见“伎俩”( jìliǎng )
(3) 另见 li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