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谷贱伤农的意思

jiànshāngnóng

谷贱伤农



拼音gǔ jiàn shāng nóng

注音ㄍㄨˇ ㄐ一ㄢˋ ㄕㄤ ㄋㄨㄥˊ

解释指粮价过低,损害农民的利益。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例子“谷贱伤农”的古语成为都市间报上的时行标题。(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指粮价过低,使农民受到损害。

感情谷贱伤农是中性词。

繁体谷賤傷農

英语When the grain is cheap, the farmers suffer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ㄍㄨˇ   繁体    
部首  谷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WWKF  仓颉  COR  郑码  OOJ  四角  80608  结构  上下电码  6253  区位  2540  统一码  8C37  笔顺  ノ丶ノ丶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谷(穀)的拼音:gǔ(ㄍㄨˇ)  

⒈ 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或指两山之间:山谷。河谷。

⒉ 喻困境:进退维谷(进退两难)。

⒊ 庄稼和粮食的总称:五谷。百谷。

⒋ 粟的别称,亦指稻的子实:谷物。谷米。稻谷。

⒌ 姓。

统一码

谷字UNICODE编码U+8C37,10进制: 35895,UTF-32: 00008C37,UTF-8: E8 B0 B7。

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谷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噱穀

汉英互译

paddy、vale

造字法

会意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谷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水形而不全,表示刚从山中出洞而尚未成流的泉脉;下面象谷口。“谷”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低地,往往包含一个流域)

(2) 同本义 [valley]

水注谿曰谷。——《尔雅·释水》

无障谷。——《公羊传·僖公三年》

川谷径复。——《楚辞·招魂》

含谿怀谷。——《文选·左思·蜀都赋》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向斜谷;裂谷;山谷;河谷;峡谷;幽谷;谷口(两山之间的入口);谷水(山谷的水)

(4) 两山之间的水流 [mountain stream]

泉出通川为谷。——《说文》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 济。—— 清· 姚鼐《惜抱轩全集》卷十四

(5) 又如:谷饮(汲谷水而饮);谷泉(山谷间所出的泉水)

(6) 泛指水流 [stream]

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利为舟楫。——《墨子》

(7) 水流会聚的地方 [confluence]。如:谷王(江海的别名。以其能容百谷之水,故称)

(8) 井中容水之处 [pool]。如:谷鲋(指井中蛤蟆)

(9) 中医学名词 [valley]。如:谷谿(肢体肌肉之间相互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为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处所);谷道(指直肠到肛门的一部分;肛门)

(10) 古代道家用语 [valley]。如:谷牝(犹谷神)

(11) 通“穀。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grain]。如:谷董羹(一种杂煮的饮食);五谷(庄稼和粮食的总称);百谷(粮食的总称)

(12) 通“鞫”。困穷 [poor]。引申为困境

人亦有言,进退维谷。——《诗·大雅·桑柔》

(13) 又如:进退维谷(形容处境非常困难)

(14) 姓。如:谷那(复姓)

词性变化

谷的拼音:

  

〈词性:名〉

(1) 谷类植物或粮食作物的总称 [grain]

穀,百谷之总名。从禾,穀声。——《说文》。百谷者,稻粱菽各二十;蔬果助谷各二十也。”

五至,以谷俱来。——《书·太古誓》。郑注:“盖牟麦也。”

亟(同“急”)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豳风·七月》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微子》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颜仁郁《农家》

(2) 又如:五谷;谷田;谷人(农夫);谷入(禾稼的收获);谷土(耕地);谷芒(禾谷的芒刺);谷道(古代方士不吃五谷,以求长生不老的道术)

(3) 粟的北方俗称 [millet]。如:谷草

(4) 即稻谷。未脱壳的水稻的子实 [unhusked rice]

这两天的价钱是糙米五块,谷三块。——《多收了三五斗》

(5) 另见   

常用词组

谷氨酸、谷仓、谷草、谷地、谷都、谷坊、谷贱伤农、谷粒、谷碌碌、谷米、谷神、谷穗、谷物、谷芽、谷雨、谷子、谷租

基本词义

谷的拼音:   

(1) ——“吐谷浑”( Tǔyùhún  ):我国古代西部民族名

(2) 另见   

  拼音  jiàn   注音  ㄐ一ㄢˋ   繁体    
部首  贝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MGT  五笔98  MGAY  仓颉  BOIJ  郑码  LOHM  四角  73850  结构  左右电码  6345  区位  2890  统一码  8D31  笔顺  丨フノ丶一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贱(賤)的拼音:jiàn(ㄐ一ㄢˋ)  

⒈ 价钱低,与“贵”相对:贱卖。贱价。

⒉ 旧时指地位卑下:贱民。贫贱。卑贱。微贱。

⒊ 谦辞,旧称与自己有关的:贱姓。贱躯。贱内(妻子)。

⒋ 骂人的话:贱人。

⒌ 指撒娇或不尊重、不知好歹:这孩子又和妈贱。犯贱。

⒍ 轻视:“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

统一码

贱字UNICODE编码U+8D31,10进制: 36145,UTF-32: 00008D31,UTF-8: E8 B4 B1。

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贱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賤賎

汉英互译

cheap、despicable、humble、low-priced、lowly、my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贝、戋声

English

mean, low; cheap, worthle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贱的拼音:

jiàn  

〈词性:形〉

(1) (形声。从贝,戋( qiān  )声。本义:价格低)

(2) 同本义 [cheap;inexpensive;low-priced]

贱,买少也。——《说文》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汉书·食货志》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贱敛贵出(低价买入,高价售出);贱酬(降价付钱);贱发(降价发卖);贱贸(低价出售);贱售(贱卖)

(4) 地位低下,人格卑鄙 [lowly]

贱,卑也。——《广雅》

以辨其贵贱老幼废疾。——《周礼·小司徒》

贫与贱。——《论语》。皇疏:“无位曰贱。”

相如素贱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鄙贱之人。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野夫贱隶。——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辱人贱行。——清· 刘开《问说》

(5) 又如:贱族(卑微的家族);贱业(卑微的职业);贱丈夫(卑劣贪心的人);贱伎(卑浅的技艺);贱虫(卑贱的虫豸。用作詈词)

(6) 自谦的用语 [my humble]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杜甫《无家别》

(7) 又如:贱役(指自己,谦称);贱荆(同“贱内”。谦称自己的妻子);贱造(谦称自己的生辰八字);贱降(谦称自己的生日);贱日穷见(自己生日时,杂务繁累)

(8) 拙劣,粗笨 [coarse]。如:贱伎(卑浅的技艺);贱事(低贱、平凡的事情);贱弱(低劣);贱陋(简单粗陋);贱位(简陋的居处)

(9) 行为卑鄙、下流 [mean;base]

有贱丈夫焉,心求尤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孟子·丑孙丑下》

(10) 又如:贱相(令人鄙薄的言谈举止);贱皮子(下贱的人。詈词);贱事(轻贱之事);贱伎(从事卑微技艺的人);贱工(低贱的工作);贱女人;贱类(下贱东西。詈词);贱鄙(下贱卑鄙);贱流(卑贱的人);贱咧咧(方言。下贱不正派的样子);贱材(骂人话。贱人);贱才(骂女人的话);贱种(卑贱的种族。詈词);贱婢(对婢妾、娼优等女子的贬称)

词性变化

贱的拼音:

jiàn  

〈词性:动〉

(1) 使其地位低下 [abase]

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后汉书》

(2) 鄙视,轻视 [slight]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粟疏》

(3) 又如:轻贱;贱蔑(轻贱蔑视);贱弃(鄙弃);贱凌(轻慢欺凌);贱侮(轻慢);贱卑(轻视)

常用词组

贱狗、贱骨头、贱货、贱内、贱民、贱人、贱视、贱物、贱息

  拼音  shāng   注音  ㄕㄤ   繁体    
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WTLN  五笔98  WTET  仓颉  OOKS  郑码  NMYM  四角  28227  结构  左右电码  0281  区位  4143  统一码  4F24  笔顺  ノ丨ノ一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伤(傷)的拼音:shāng(ㄕㄤ)  

⒈ 受损坏的地方:工伤。伤痕。

⒉ 损害:伤了筋骨。伤脑筋。伤神。劳民伤财。

⒊ 因某种致病因素而得病:伤风。伤寒。

⒋ 因过度而感到厌烦:伤食。

⒌ 妨碍:无伤大体。

⒍ 悲哀:悲伤。哀伤。神伤。感伤。伤悼。伤逝(悲伤地怀念去世的人)。

⒎ 得罪:伤众。开口伤人。

统一码

伤字UNICODE编码U+4F24,10进制: 20260,UTF-32: 00004F24,UTF-8: E4 BC A4。

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傷慯

汉英互译

be distressed、be harmful to、get sick of sth.、injure、injury、wound

造字法

形声:从亻、声

English

wound, injury; fall ill fro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伤的拼音:

shāng  

〈词性:名〉

(1) (形声。从人,塲( shāng  )省声。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

(2) 同本义 [wound;injury;trauma]

伤,创也。——《说文》

命理瞻伤。——《礼记·月令》。注:“创之浅者曰伤。”

以杙抉其伤。——《左传·襄公十七年》

无面伤。——《左传·哀公元年》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庄子·徐无鬼》

咶其叶,则口烂而受伤。——《庄子·人间世》

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荀子·正论》

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清· 方苞《狱中杂记》

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枪伤;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负伤;轻伤;重伤;遍体鳞伤;死伤;刀伤;烧伤,灼伤;烫伤;冻伤

(4) 丧事;丧祭 [funeral arrangements;mourning]

是故明君饰食饮吊伤之礼。——《管子·君臣下》

(5) 又如:伤辞 (古时为相识者死亡而作的哀辞)

(6) 损失 [loss]

天下得其地,则其利少;攻其国,则其伤大。——《韩非子·五蠹》

(7) 受伤的人 [the wounded]

虏救死扶伤不给 。——司马迁《报任安书》

词性变化

伤的拼音:

shāng  

〈词性:动〉

(1) 损伤;伤害 [injure;hurt]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国语·周语》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祖本纪》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出师表》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论语·先进》

(2) 又如:伤化(损害教化);无伤大雅;伤沴(受伤害而不流通);伤情(伤感);伤暑(为暑气所伤);伤勇(损害勇气);伤脸(损了别人的面子);伤夷折衄(遭受创伤,导致挫败);伤命(伤害天子的诏命);伤幸(出口伤人);伤阂(伤害阻隔);伤废(受伤残废的人);伤毁(损坏);伤廉(伤害廉洁);伤生(伤害生命)

(3) 受伤;负伤 [be wounded;be harmed]

左骖殪兮右刃伤。——屈原《国殇》

矢人惟恐不伤人。——《孟子·公孙丑上》

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病间月。——方苞《狱中杂记》

(4) 诋毁;中伤 [slander]

伤,诽也。——《广雅》

伤之于昭公。——《吕氏春秋·察微

人伤尧以不慈之名。——《吕氏春秋·举难》

(5) 又如:伤诋(中伤诋毁)

(6) 触冒;冲犯 [offend]。如:伤屈(冒犯);伤犯(冒犯,触犯);伤味(懊恼);伤触(冒犯)

(7) 死亡。通“丧” [pass away]

生命寿长,终其年而不夭伤。——《战国策》

(8) 哀伤;悲伤 [grief;be distressed;sad]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9) 又如:伤今(忧思今日);伤暮(哀叹年老而无成);伤乖(因离别而悲伤);伤沮(沮丧);伤秋(悲秋,对秋景而伤感);伤恫(哀痛);伤惜(哀伤惋惜)

(10) 以…产生厌烦 [be sick of]。如:吃红薯吃伤了;这几年在外面跑伤了;这孩子吃糖吃伤了

常用词组

伤疤、伤悲、伤兵、伤残、伤悼、伤风、伤风败俗、伤俘、伤感、伤弓之鸟、伤害、伤号、伤耗、伤痕、伤怀、伤科、伤口、伤面子、伤情、伤热、伤人、伤神、伤食、伤势、伤逝、伤水、伤损、伤天害理、伤痛、伤亡、伤心、伤心惨目、伤痍、伤员

  拼音  nóng   注音  ㄋㄨㄥˊ   繁体    
部首  冖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PEI  仓颉  HBV  郑码  WWRH  四角  40732  结构  单一电码  6593  区位  3709  统一码  519C  笔顺  丶フ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农(農)的拼音:nóng(ㄋㄨㄥˊ)  

⒈ 种庄稼,属于种庄稼的:务农。农业。农田。农产。农垦。农家。农忙。农民。农妇。农奴。

⒉ 种庄稼的人:贫农。菜农。谷贱伤农。

⒊ 姓。

统一码

农字UNICODE编码U+519C,10进制: 20892,UTF-32: 0000519C,UTF-8: E5 86 9C。

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农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農辳䢉

汉英互译

farming、peasan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原为会意

English

agriculture, farming; farm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农的拼音:

農、辳 nóng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 xìn  )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till]

农,耕也。——《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

辟土植谷曰农。——《汉书·食货志》

农,天下之大本也。——《汉书·文帝纪》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晁错《论贵粟疏》

殴民而归之农。——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又如:农家子(村野耕作之人);农舆(耕作用的车);农战(从事农耕,以为攻战之本);农月(立夏以后农事的忙月)

(3) 通“努”。努力,勉力 [effort;exert]

小人农力以事其尚。——《左传·襄公十三年》

词性变化

农的拼音:

nóng  

〈词性:名〉

(1) 农业 [agriculture]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晁错《论贵粟疏》

(2) 又如:务农(从事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农林牧;农末(农业和商业);农政(有关农业的政令、制度);农书(有关农业的书)

(3) 农民 [peasant]

士农工商,四民有业。——《汉书·食货志上》

待农而食。——《史记·货殖列传》

(4) 又

农不出则乏。

(5) 又如:自耕农;小农(个体农民);老农;花农;菜农;果农;奶农

(6) 古代的田官 [field official]

飨农。——《礼记·郊特牲》

(7) 又如:农正(古官名。掌农事及农祈);农父(古官名。司徒的尊称);农师(古官名。掌农事)

(8) 先秦学术思想流派之一,九流中“农家”的简称 [Agriculturist]

(9) 姓

农的拼音:

nóng  

〈词性:形〉

(1) 勤勉 [assiduous;diligent;hardworking]

耕者用力不农,有罪无赦。——《管子·大匡》

(2) 通“醲”。浓厚 [rich;strong]

农用八政。——《书·洪范》。郑玄:“农读为醲”。

常用词组

农产、农产品、农场、农村、农贷、农夫、农妇、农工、农工、农户、农会、农活、农机、农技师、农家、农救会、农具、农垦、农历、农林、农林牧副渔、农忙、农贸市场、农民、农民起义、农亩、农奴、农人、农桑、农舍、农时、农事、农田、农田水利、农桐间作、农闲、农协、农谚、农药、农业、农艺、农友、农转非、农庄、农作、农作物

谷贱伤农: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