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鹘仑吞枣的意思

lúntūnzǎo

鹘仑吞枣



拼音gǔ lún tūn zǎo

注音ㄍㄨˇ ㄌㄨㄣˊ ㄊㄨㄣ ㄗㄠˇ

解释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出处宋·朱熹《答许顺之书》:“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粗无二致,正是鹘仑吞枣。”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读书不认真。

感情鹘仑吞枣是贬义词。

繁体鶻侖吞棗

近义囫囵吞枣

英语swallowed a date whole(to do a thing without thought; to read without doing any thinking for oneself)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gǔ hú   注音  ㄍㄨˇ ㄏㄨˊ   繁体    
部首  鸟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MEQG  仓颉  BBPYM  郑码  LWRZ  四角  77227  结构  左右电码  7737  区位  8729  统一码  9E58  笔顺  丨フフ丶フ丨フ一一ノフ丶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鹘(鶻)的拼音:hú(ㄏㄨˊ)  

⒈ 隼(sǔn)。

统一码

鹘字UNICODE编码U+9E58,10进制: 40536,UTF-32: 00009E58,UTF-8: E9 B9 98。

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鹘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骨、鸟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鹘的拼音:

(1) 鶻   

(2) 另见   

基本词义

鹘的拼音:

  

〈词性:名〉

(1) 鸷鸟名。即隼 [falcon]。部分隼属动物的旧称

山上栖鹘。——宋· 苏轼《石钟山记》

俊鹘抟水禽。——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山中栖鹘。

(2) 又如:鹘雕(即斑鸠);鹘人(饲养猎鹰的人)

(3) 另见   

  拼音  lún   注音  ㄌㄨㄣˊ   繁体    
部首  人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WXB  仓颉  OP  郑码  ODRR  四角  80712  结构  上下电码  0178  区位  3456  统一码  4ED1  笔顺  ノ丶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仑(侖)的拼音:lún(ㄌㄨㄣˊ)  

⒈ 条理、伦次。

统一码

仑字UNICODE编码U+4ED1,10进制: 20177,UTF-32: 00004ED1,UTF-8: E4 BB 91。

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仑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logical reasons, logical ord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仑的拼音:

lún  

〈词性:动〉

(1) 思 [think]

仑,思也。——《说文》

(2) 自我反省检讨 [self-examine]

浙江令人自反省者,曰肚里仑一仑。——《新方言·释言》

词性变化

仑的拼音:

(1) 侖、崘、崙 lún  

(2) ——见“昆仑”( Kūnlún  )

  拼音  tūn   注音  ㄊㄨㄣ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GDKF  仓颉  MKR  郑码  AGJ  四角  10608  结构  上下电码  0691  区位  4544  统一码  541E  笔顺  一一ノ丶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吞的拼音:tūn(ㄊㄨㄣ)  

⒈ 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吞吐。吞咽。吞噬。狼吞虎咽。气吞山河。忍气吞声。

⒉ 兼并,侵占:吞没(  )。吞并。吞蚀。吞占。

统一码

吞字UNICODE编码U+541E,10进制: 21534,UTF-32: 0000541E,UTF-8: E5 90 9E。

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吞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吴呑

汉英互译

annex、gulp、swallow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口、天声

English

swallow; absorb, annex, engulf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吞的拼音: tūn  

〈词性:动〉

(1) (形声。从口,天声。本义:咽下)

(2) 同本义 [devor;swallow]

吞,咽也。——《说文》

吞舟大鱼也。——《后汉书·杜笃传》注

吞长江。——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与风水相吞吐。——宋· 苏轼《石钟山记》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吞炭(吞咽火炭毁嗓子);吞舌(闭口结舌不言);吞舟(吞航。吞舟之鱼,能吞舟的大鱼);吞刀刮肠(喻痛下决心,改过自新);吞牛(比喻少年气概豪迈);吞咀(吞食);吞下一条鳝鱼

(4) 吞并,消灭掉 [annex]

吞,灭也。——《广雅》

兼有吞周之意。——《战国策·西周策》

而交吞揆之。——《楚辞·天问》

吞二周。—— 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吞楼(侵吞);吞夺(侵吞掠夺);吞据(吞并,占据);吞声忍气(强忍气愤而不出声);吞声忍泪(形容强忍悲伤);吞声饮恨(抱恨无言);吞哀(隐忍悲伤)

(6) 容纳 [contain]

吞若云梦者八九。——司马相如《子虚赋》

(7) 忍受 [suffer]

气断声吞。——《聊斋异·促织》

(8) 又如:吞恨

词性变化

吞的拼音: tūn  

〈词性:形〉

痴呆 [dull-witted]

灯窗苦吟,寒酸撒吞。——汤显祖《牡丹亭·腐叹》

常用词组

吞并、吞剥、吞服、吞金、吞灭、吞没、吞声、吞声饮气、吞声饮泣、吞食、吞噬、吞吐、吞吞吐吐、吞咽、吞云吐雾、吞占、吞舟

  拼音  zǎo   注音  ㄗㄠˇ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GMIU  五笔98  SMUU  仓颉  DBY  郑码  FLTD  四角  50303  结构  上下电码  2764  区位  5270  统一码  67A3  笔顺  一丨フ丨ノ丶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枣(棗)的拼音:zǎo(ㄗㄠˇ)  

⒈ 落叶灌木或乔木,枝有刺,叶卵形,开小黄花,核果称“枣子”或“枣儿”,椭圆形,熟时红色,可食:枣红。枣泥。囫囵吞枣(喻读书等不加分析辨别地笼统接受)。

统一码

枣字UNICODE编码U+67A3,10进制: 26531,UTF-32: 000067A3,UTF-8: E6 9E A3。

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枣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栆棗

汉英互译

Chinese date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date tree; dates, jujubes;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枣的拼音:

zǎo  

〈词性:名〉

(1) (会意。从双朿(   )。朿,木芒。枣树多刺。本义:枣树)

(2) 同本义 [jujube;Chinese date]

枣,羊枣也。——《说文》

枣有十一名,羊枣其一也。——《尔雅》

衣巾落枣花。——宋· 苏轼《浣溪沙》

(3) 枣树所结的果实 [date]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豳风·七月》

梨栗枣柿。——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又如:枣核(枣子的核);枣菜(枣子与蔬菜);枣脯(枣子制成的果干);枣榛(枣子与榛子);枣实(枣子);枣蔬(枣子与蔬菜)

鹘仑吞枣: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