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ǒ rán rú cǐ
注音ㄍㄨㄛˇ ㄖㄢˊ ㄖㄨˊ ㄘˇ
解释果真是这样。指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既传》:“诸葛恪多辈耳!近张敬仲县论格,以为必见杀,今果然如此。”
例子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果然如此,可真的是谈不下去了。”
用法作谓语、分句;指不出所料。
感情果然如此是中性词。
近义果不其然
反义事与愿违
英语turn out as expected
动物生肖牛,虎,蛇
果的拼音:guǒ(ㄍㄨㄛˇ)
⒈ 某些植物花落后含有种子的部分:果实。果品。果木。结果(a.结出果实;b.事情的结局或成效)。
⒉ 结局,与“因”相对:因果。成果。
⒊ 坚决:果决。果断。
⒋ 确实,真的:果真。如果。
⒌ 充实,饱足:果腹。
⒍ 姓。
果字UNICODE编码U+679C,10进制: 26524,UTF-32: 0000679C,UTF-8: E6 9E 9C。
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果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惈菓
fruit、really、resolute、sure enough
因
fruit; result
详细解释◎ 果的拼音: guǒ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田象树上结的果实形,在木之上。本义:果子,果实。这个意义后来曾写作“菓”)
(2) 同本义 [fruit]
果,木实也。——《说文》
艮为果蓏。——《易·说卦》
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周礼·场人》。张晏曰:“有核曰果,无核曰蓏。” 臣瓒曰:“在地曰蓏,在树曰果。”
五果为助。——《素问·藏器法时论》。注:“谓桃李杏栗枣也。”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 明· 刘基《卖柑者言》
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果布(果品与布帛);果馔(果品与菜肴);果谷(果类与谷类);果正(正果。亦指转世);果桌(果卓。摆设筵席用的桌子);草果;荚果;浆果;果瓜(供果用的甜瓜);果茹(瓜果蔬菜);果隋(瓜果);果蔗(一种供鲜食的甘蔗)
(4) 结果 [result]
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南史·范云传》附范缜
敌人既然敢犯罪,他就该自食其恶果!
(5) 又如:果验(应验);战果;效果;成果;自食其果;恶果
(6) 通“祼”( guàn )。古代帝王以酒祭奠祖先或赐宾客饮之礼 [sacrificial ceremony of pouring water to irrigate the field]
大宾客则摄而载果。——《周礼·春官》
以待果将。
◎ 果的拼音: guǒ
〈词性:形〉
(1) 果敢,果断 [resolute;courageous and resolute]
由也果。——《论语》。苞注:“谓果敢决断也。”
其身果而辞顺。——《国语·晋语》。注:“谓敢行其志也。”
故制戎以果毅,制朝以序成。——《国语·周语中》
凡此之辈数百人,皆忠壮果烈,有智有仁。——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
(2) 又如:言必行,行心果;果谲(果敢而多谋的计谋);果直(果敢正直);果烈(果敢刚毅);果侠(果敢仗义);果劲(果敢强劲);果行(果断的行动);果志(果断之志);果勇(果断勇猛);果悍(果断勇猛)
(3) 通“裸”( luǒ )。赤体。赤露 [naked]
东龟曰果属。——《周礼·春官·龟人》
◎ 果的拼音: guǒ
〈词性:动〉
(1) 吃饱 [fill]
充嗛果腹兮,骄傲欢欣。——唐· 柳宗元《赠王孙文》
(2) 又如:果腹;果足(盘缠;旅费)
(3) 实现。凡事与预期相合的称果,不合的称不果 [realize]
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果的拼音: guǒ
〈词性:副〉
(1) 果然,当真 [really]
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审知故松山列难督师 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又如:果不出所料;果尔(果真如此);果是(果然是);果若(果真)
(3) 究竟,终于,到底 [after all;in the end]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宋· 苏轼《教战守》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连> 如果,假若 [if]
丈人顾先生曰:“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5) 又如:果能如此
果报、果播、果不其然、果冻、果断、果脯、果腹、果敢、果酱、果酒、果决、果料儿、果木、果农、果皮、果品、果然、果仁儿、果肉、果如所料、果若、果实、果树、果霜、果穗、果糖、果真、果汁、果子、果子酱、果子露
然的拼音:rán(ㄖㄢˊ)
⒈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⒉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⒊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⒋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⒌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⒍ 古同“燃”。
然字UNICODE编码U+7136,10进制: 28982,UTF-32: 00007136,UTF-8: E7 84 B6。
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然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㸐嘫肰燃
but、correct、however、like that、right、so
形声:从灬、声
yes, certainly; pledge, promise
详细解释◎ 然的拼音: rán
〈词性:动〉
(1)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 yàn ,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burn]
然,烧也。——《说文》
(3) 俗字作“燃”
若火之始然。——《孟子》
蒸间容蒸,然者处下焉。——《管子·弟子职》
夜然脂照城外。——《三国志·刘馥传》
(4) 又如:然海(古代传说中的油海,其水可燃);然脂(点油脂或蜡烛照明);然灰(死灰复燃);然除(烧毁);然火(点火);然炬(点燃火炬);然脂(泛指点燃火炬);然犀(传说点燃犀牛的角可以照见怪物。后以明察事务为然犀);然灯(点灯)
(5) 明白 [understand]
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乡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淮南子·览冥》
(6) 耀;照耀 [dazzle]
然目之绮,裂鼻之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
(7) 以为…对;同意 [agree]
广以为然。——《史记·陈涉世家》
愬然之。——《资治通鉴·唐纪》
(8) 又如:然纳(同意采纳);然疑(半信半疑,犹豫不决);然赞(赞同);然然可可(犹唯唯诺诺);然可(同意);然诺(答允,许诺);然许(然信。许诺;信守诺言);然信(然诺,许诺);然可(应允)
(9) 形成 [form]
楹之铭曰:毋曰胡残,其祸将然。——《大戴礼记》
(10) 宜;合适 [fit]
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淮南子》
◎ 然的拼音: rán
<连>
(1) 但是,然而 [but]
[虎]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然且(然而;尚且);然如(然而)
(3) 虽然。表示让步关系 [although]。如:然是(虽然);然虽(虽然)
(4) 于是 [thereupon]
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 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 灵公曰:“善。”然不伐 蒲。——《史记》
(5) 然后;才 [then]。如:然乃(然后);然始(犹然后)
◎ 然的拼音: rán
〈词性:形〉
是,对 [yes] 假借为嘫。
然,应也。——《广雅》
子曰:然。——《论语·阳货》
不侵为然诺者也。——《史记·张耳陈馀传》
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邪?”晏子对曰:“然,是也。”——《晏子春秋》
◎ 然的拼音: rán
〈词性:代〉
(1) 如此,这样,那样 [so;like that]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 河东,移其粟于 河内; 河东凶亦然。——《孟子》
(2) 又如:理所当然;其实不然
◎ 然的拼音: ran
〈词性:助〉
(1) 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庞然大物也。——唐· 柳宗元《三戒》
康肃忿然曰。—— 宋· 欧阳修《卖油翁》
(2) 又如:突然;斐然;欣然;惠然;贸然;蔚然
(3) 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礼记》
(4) 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穆公召 县子而问然。——《礼记》
◎ 然的拼音: Rán
〈词性:名〉
姓
然而、然后、然诺、然则
如的拼音:rú(ㄖㄨˊ)
⒈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⒉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⒊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⒋ 到,往:如厕。
⒌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⒍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⒎ 与,和:“公如大夫入”。
⒏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⒐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⒑ 表示举例:例如。
⒒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⒓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⒔ 姓。
如字UNICODE编码U+5982,10进制: 22914,UTF-32: 00005982,UTF-8: E5 A6 82。
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如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according to、as、as if、for instance、like、such as
会意:从女、从口
if, supposing; as if; like, as
详细解释◎ 如的拼音: rú
〈词性:动〉
(1)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 同本义 [follow]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4) 好像, 如同 [like;as if]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得女子青睐);如许(似这般);如今晚儿(现在);如许豚犊(这样的不肖之子);如应如响(十分灵验)
(6) 比得上,及 [can be compared with]
不如无生。——《诗·小雅·苕之华》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7) 又如:我不如他
(8) 去,往 [go]
如,往也。——《尔雅》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如扬州过 瓜洲扬子桥。——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遭遇,际遇 [meet]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因于名场。——《聊斋志异》
(10) 表示举例 [for instance;for example;such as]。如:大文学家、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工人都很勤劳,如挖土
(11) 相敌;抵挡 [resist]
夫宋之不足如 梁也,寡人知之矣。——《战国策》
(12) 应当 [should]
君若爱司马,则如亡。——《左传》
◎ 如的拼音: rú
〈词性:介〉
(1) 按照 [in accordance with;comply with]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2) 又如:如详缴(照报告中对原案处理的办法处理,并且准予销案);如律令(按照法令执行。是古代檄文、诏书结尾用语);如式(按照规矩)
◎ 如的拼音: rú
<连>
(1) 假如,如果 [if]
如,若也。——《广雅》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坟上矣。——《论语·阳货》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2) 又如:如有不妥,请予指正;如不修改,未免粗糙;如使(假使;倘若)
(3) 与,和 [and]
公如大夫入。——《仪礼》
(4) 或——表示选择关系 [or]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5) 而——表示连接 [but]
如有隐忧。——《诗·邶风·柏舟》
夜中,星陨如雨。——《春秋》
(6) 则——表示结果 [then]。如:如许;如是
◎ 如的拼音: rú
〈词性:助〉
(1) 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论语·述而》
褎如充耳。——《诗·邶风·旄丘》
屯如,乘马班如。——《易·屯卦》
孔子三月如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上》
(2) 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3) 相当于“乎”
善如尔之问也。——《礼记》
如臂使指、如常、如潮涌至、如出一辙、如初、如此、如此而已、如此这般、如次、如弟、如堕五里雾中、如堕烟海、如法、如法炮制、如风过耳、如故、如果、如何、如虎添翼、如花似锦、如花似玉、如画、如火如荼、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如箭在弦、如胶似漆、如今、如旧、如君、如来佛、如狼似虎、如雷贯耳、如临大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芒在背、如梦初醒、如鸟兽散、如期、如其、如泣如诉、如日方升、如日中天、如入无人之境、如若、如丧考妣、如上、如实、如使、如是、如释重负、如数家珍、如数、如汤沃雪、如同、如晤、如下、如心、如兄如弟、如许、如一、如仪、如蚁附膻、如意、如意算盘、如饮醍醐、如蝇逐臭、如影随形、如鱼得水、如鱼离水、如愿、如愿以偿、如醉如痴、如坐针毡
此的拼音:cǐ(ㄘˇ)
⒈ 这,这个,与“彼”相对:此间。此后。此生。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从此。因此。
⒉ 这里,这儿:到此为止。
此字UNICODE编码U+6B64,10进制: 27492,UTF-32: 00006B64,UTF-8: E6 AD A4。
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此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this
彼
会意:从匕,止声
this, these; in this case, then
详细解释◎ 此的拼音: cǐ
〈词性:代〉
(1) (会意。从止,从人。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只脚(止),右边是“人”,意思是一只脚踩在别人身上,是“跐”( cǐ )的本字。①本义:踩,踏。②指示代词,这)
(2) 这;这个 [this]。表示近指的代词,与“彼”相对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欧阳修《卖油翁》
(3) 又如:此等(这样);此生(这辈子);此地(这里);此个(这个);此家(此人)
(4) 表示此时或此地 [here]。如:由此往南;此外;此发彼应
(5) 如此,这般 [so;such]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柳宗元《黔之驴》
(6) 又如:此以(是以,因此)
◎ 此的拼音: cǐ
〈词性:副〉
乃;则 [consequently]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礼记·大学》
此岸、此辈、此地无银三百两、此伏彼起、此间、此刻、此起彼伏、此外、此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