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ái chún fǎn pǔ
注音ㄏㄞˊ ㄔㄨㄣˊ ㄈㄢˇ ㄆㄨˇ
解释同“还淳反朴”。
出处胡朴安《<中国文学史>序》:“玄宗雅尚儒术,崇实黜华,群臣亦厌虚浮,还醇返朴。”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还醇返朴是中性词。
繁体還醕返朴
近义还淳返朴、还淳反朴、还朴反古
动物生肖牛,虎,蛇
还(還)的拼音:huán(ㄏㄨㄢˊ)
⒈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还乡。还俗。衣锦还乡。返老还童。
⒉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还手。还击。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⒊ 偿付:归还。偿还。还本。原物奉还。
⒋ 古同“环”,环绕。
⒌ 姓。
还(還)的拼音:hái(ㄏㄞˊ)
⒈ 依然,仍然:这本书还没有看完。
⒉ 更加:今天比昨天还冷。
⒊ 再,又:锻炼身体,还要注意休息。
⒋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还好。
⒌ 尚且:他还搬不动,何况我呢?
还字UNICODE编码U+8FD8,10进制: 36824,UTF-32: 00008FD8,UTF-8: E8 BF 98。
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还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還
give back、return、also、even、still、too、yet
借
原为形声
still, yet, also, besides
详细解释◎ 还的拼音:
還 hái
〈词性:副〉
(1) ——表示某些语气,有时兼有连接前后分句的作用。“还”表示的语气大体上可以分成平、扬、抑三类
(2) 表示平的语气,不含轻重抑扬的意思
(3) 表示行为动作或状况不变,跟“仍旧、依然”相当 [still;yet]
白头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取酒还独倾。——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一樽还酹江月。——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 又如:还在原位;我的脚还痛
(5) 跟“虽然、尽管”等连用,表示行为状况不因别的条件改变而改变。如:虽然已经宣布散会,人们还在继续争论(表示行为重复,有“重新、再”的意思。如:京剧团明天还演一场)
(6) 表示扬的语气,把事情往大里、高里、重里说
(7) 更加 [even more]。如: 二勇比他哥哥大勇还壮
(8) 表示项目、数量增加,范围扩大 [as well]。如:除了他们三个以外,小组里还有我
(9) 不但(不仅,不光)…还… [also]。如:小伙子不仅会开拖拉机,还会修理电器
(10) 表示抑的语气,把事情往小里、低里、轻里说
(11) 表示勉强过得去 [fairly]。如:这根绳子还较结实;还算不错,电话最后打通了
(12) 表示数量小,时间不到,等等 [still]。如:人还太少,编不成队
(13) 还…就… [only]。如:还不过五点钟,他就已经起床了
(14) 还+没(不到)…就… [yet]。如:我还没说话,他就说“知道了”
(15) 尚且 [even]。如:小车还通不过,更别提大车了
(16) 表示感情为主,意思有的可以用前面三项来解释,但那是次要的
(17) 表示超出预料,有赞叹的语气 [notwithstanding]。如:下这么大雨,没想到你还真准时到了
(18) 表示应该怎样而不怎样,名不副实,有责备或讥讽的语气 [unworth of]。如:亏你还是大哥哥呢,也不让着点妹妹!
(19) 用于反问 [why]。如:都十二点了,你还说早!
(20) 另见 huán
还差、还好、还好、还是
◎ 还的拼音:
還 huán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ó ,表示与行走有关),瞏( huán )声。本义:返回)
(2) 同本义 [come back;go back;return]
还,復也。——《说文》
还,返也。——《尔雅·释言》
还而不入。——《诗·小雅·何人斯》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资治通鉴》
既罢,还内。
还部白府君。(回到府里报告太守。府君,太守。)——《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便要还家。——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复还终业。——《后汉书·列女传》
自南海还。——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又如:还首(自动回来请罪);还云(飘回的云朵;指回信);还函(回信);还转(回转,返回);还复(返回)
(4) 回头;回顾 [turn around;turn round]
羽还叱之。——《汉书·项籍传》
视无还。——《国语·周语》
(5) 又如:还顾(回顾;回头看);还睇(回头看);还视(回头看)
(6) 通“环”。环绕 [surround]
左还授师。——《礼记·内则》
还辟再拜稽首。——《礼记·曲礼》
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国语·吴语》。注:“还,转也。”
引车右还。——《楚辞·招魂》
道还公宫。——《左传·哀公三年》
诸侯之师,还郑而来。——《左传·襄公十年》
还庐树桑,菜茹有畦。——《汉书·食货志上》
三人还射。——《史记·李将军传》
还柱而走。——《战国策·燕策》
方还柱走。
以地还之也。——《公羊传·庄公十年》
水潦所还,埒丘。——《尔雅·释丘》
(7) 又如:还绕(环绕);还会(交互缠绕的样子);还旋(环绕)
(8) 恢复;还原 [recover;restore]
吏以过误罢者还其职。——《明史·太祖本纪》
(9) 又如:还惺(歇息一会而恢复精力);还质(恢复丽质);还睦(恢复和睦);还童(恢复青春);还级(恢复到原等级)
(10) 来,到来 [come;arrive]
舜禹还至,王业还起。——《荀子·王霸》
(11) 又如:春还(春天到来;春天来了);时还(时来运转)
(12) 交还;归还 [give back;return]
当奉还土地民人。——《三国志·吴主传》
还矢先王。——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率夺还之。——《明史》
(13) 又如:还璧(归还玉璧;归还原物或辞谢馈赠之物);还珠(物归原地与原主);还归(归还)
(14) 偿还;交付 [give sth. in return;repay]
割慈忍爱还租庸。——杜甫《岁晏行》
(15) 又如:还付(归还交付);还偿(偿还);还款(归还所欠的债款或偿付所欠的贷款);还直(偿还价值)
(16) 回报;回击 [repay;fight back]。如:还报(还手,报复;报应;报答);还兵(用兵器还击);还骂(挨骂者回骂对方)
(17) 后退 [draw back;fall back]
主人答拜还。——《仪礼·乡饮酒礼》
(18) 又如:还走(返身后退而走);还流(回流;回旋或倒流之水)
(19) 罢歇;止息 [pause;stop]。如:雨还(雨止);流弊不还(流弊不止息)
(20) 包;保证 [guarantee]。如:还你名实兼收(包你名利双收);还有雨下(保证有雨下)
(21) 通“营”
(22) 经营;谋画 [administer;manage;plan;scheme]
内则大夫自还而不尽忠,外则诸侯连朋合舆。——《管子·山至数》
(23) 又如:还秩(谋求私利);还私(谋私)
(24) 惑乱 [in disorder]
国多私,比周还主党与施。——《荀子·成相》
周环中规,折还中矩。——《礼记·玉藻》
(25) 又如:还主(惑乱君主)
◎ 还的拼音:
還 huán
〈词性:副〉
(1) 仍然;重复 [still;yet;again]
子孙日以长,世世还复然。——柳宗元《田家》
(2) 反而 [on the contrary;instead;but]
譬画虎不成,还为狗者也。——《三国志·陈思王植传》裴松之注引《典略》
(3) 通“旋( xuán )”。迅速 [fast;swift]
法立而还废之,令出而后反之。——《管子·任法》
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余恐其伤女也。——《吕氏春秋·爱士》
鬼魅不能自还兮,半长途而下颠。——《汉书·扬雄传上》
(4) 另见 hái
还本、还魂、还击、还价、还口、还礼、还清、还手、还俗、还席、还原、还原、还愿、还债、还账、还嘴
醇的拼音:chún(ㄔㄨㄣˊ)
⒈ 酒味厚:醇酒。醇醪。
⒉ 纯粹:醇和(性质或味道纯正平和)。醇厚(气味、滋味纯正浓厚)。醇美。醇化。
⒊ 同“淳”。
⒋ 有机化合物的一类:乙醇。胆固醇。
醇字UNICODE编码U+9187,10进制: 37255,UTF-32: 00009187,UTF-8: E9 86 87。
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醇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淳䣩醕
good wine、mellow、pure
形声:从酉、享声
rich, good as wine; pure, unmixed
详细解释◎ 醇的拼音:
醕 chún
〈词性:形〉
(1) (形声。本义:酒味浓厚)
(2) 同本义 [strong]
醇,厚也。——《说文》
买二石醇醪。——《汉书·爰盎传》
春醴惟醇。——张衡《东京赋》
醉醇醲而饫肥鲜者。——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醇醨(味道浓厚的美酒叫做醇,味道淡薄的叫做醨);醇醪(纯厚的美酒);醇味(美酒味);醇旨(酒味淳厚甘美)
(4) 淳朴;质朴 [pure;honest]
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汉书·景帝纪赞》
古者人醇工庞。——《淮南子·泛论》。注:“醇厚不虚华也。”
(5) 又如:醇固(真纯贞固);醇正(淳厚端正);醇和(淳朴和善)
(6) 通“纯”。无杂质 [pure;unmixed]
惟厥攸居,政事惟醇。——《书·说命中》
河龙供鲤醇牺牲。——《汉书·礼乐志》。颜师古注:“醇,谓色不杂也。”
以贤则君有醇固之茂焉。——《三国志·何夔传》
其皆醇也,然后肆焉。——韩愈《答李诩书》
(7) 又如:醇壹(纯厚专一);醇备(精粹完美);醇粹(纯一不杂)
(8) 愚昧浑噩的样子 [stupid]。如:醇醇(愚味、愚蠢的样子)
◎ 醇的拼音: chún
〈词性:名〉
任何一类在结构上类似乙醇的化合物 [alcohol],可看作烃的羟基衍生物,并按照羟基的数目而分类(如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和多元醇)或者按照分子的结构而分类
醇和、醇厚、醇酒、醇烈、醇美、醇浓、醇朴、醇香
返的拼音:fǎn(ㄈㄢˇ)
⒈ 回,归:往返。返航。返工。返青(某些植物的幼苗移栽或越冬后,由黄转绿并恢复生长)。返销。返修。返还(huán )。流连忘返。
返字UNICODE编码U+8FD4,10进制: 36820,UTF-32: 00008FD4,UTF-8: E8 BF 94。
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返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反
return
往
形声:从辶、反声
return, revert to, restore
详细解释◎ 返的拼音: fǎn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反声。字本作“反”。本义:回归,返回)
(2) 同本义 [return;go back]
返,还也。——《说文》
返,归也。——《广雅》
祖伊返。——《书·西伯勘黎》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返字本作“反”
福禄来反。——《诗·周颂·执竞》
而反其侵地。——《国语·齐语》
(3) 又如:返命(办完事情后,回来复命);返书(回信);返棹(船只返回)
(4) 归还 [return]
其子长而返其璧。——《吕氏春秋·观表》
俟汝至石头城,返汝簪。——《搜神记》
(5) 又如:返璧(送还别人馈赠的礼品);返金(退钱,还钱)
(6) 更换 [change]
返瑟而弦。——《吕氏春秋·慎人》
(7) 又如:返瑟而弦(换瑟而弹奏);返嘴(反口,改口);返易(倒换,掉换)
(8) 通“反”。违反 [violate]。如:返倒(违逆,抗拒)
返本还源、返潮、返工、返还、返航、返回、返老还童、返里、返青、返销、返祖现象
朴(樸)的拼音:pǔ(ㄆㄨˇ)
⒈ 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朴素。朴实。朴厚。朴质。
朴的拼音:pò(ㄆㄛˋ)
⒈ 落叶乔木,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果实球形,黑色,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朴的拼音:pō(ㄆㄛ)
⒈ 〔朴刀〕古代的一种武器,窄长有短把的刀,双手使用。
朴的拼音:piáo(ㄆ一ㄠˊ)
⒈ 姓。
朴字UNICODE编码U+6734,10进制: 26420,UTF-32: 00006734,UTF-8: E6 9C B4。
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樸檏
plain、simple
形声:从木、卜声
simple, unadorned; sincere; surname; a tree
详细解释◎ 朴的拼音: Piáo
〈词性:名〉
(1) 姓(明代有朴素)
(2) 另见 pō;pò;pǔ
◎ 朴的拼音: pō
另见 piáo;pò;pǔ
朴刀
◎ 朴的拼音: pò
〈词性:名〉
(1) (形声。左形,右声。古代二字意义不同。“朴”,本义:树皮。《说文》:“木皮也。” 王褒《洞箫赋》:“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
(2) 树木的皮,木皮 [bark]。如:厚朴
(3) 榆科,朴属植物的泛称 [hackberry]木名,落叶乔木,高五六丈,叶形椭圆而尖,上部缘边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实为球形小肉果,黄赤色,味甘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4) 大木材 [big timber]
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楚辞·屈原·九章》
(5) 没有晾干的鼠肉 [rat's meat]
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周人谓鼠未腊者朴。——《战国策·秦策三》
◎ 朴的拼音: pò
〈词性:形〉
(1) 质朴。通“樸” [simple]
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庄子·胠箧》
(2) 壮大 [big;stout;sturdy]。如:朴牛(大牛;公牛);朴忠(质朴忠实);朴厚(朴实忠厚);朴茂(朴实优秀)
(3) 另见 piáo;pō;pǔ
朴硝
◎ 朴的拼音:
樸 pǔ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菐声。本义:未加工的木材)
(2) 同本义 [timber]
朴,木素也。——《说文》
既勤朴斫。——《书·梓材》。马注:“未成器也。”
朴散则为器。——《老子》
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论衡·量知》
(3) 本质;本性 [nature]
尚素朴。——张衡《东京赋》。注:“质也。”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
(4) 货物的成本 [cost]
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商君书·垦令》
◎ 朴的拼音:
樸 pǔ
〈词性:动〉
(1) 砍伐整理 [fell]
朴桷不斫。——《淮南子·精神》。注:“采也。”
(2) 又如:朴斫(砍斫,削治)
(3) 通“扑”。击,打 [beat;strike]
举筑朴秦皇帝。——《史记·刺客列传》
…水衡阎奉朴击卖请。——《史记·酷吏列传》
◎ 朴的拼音:
樸 pǔ
〈词性:形〉
(1) 淳朴;朴实 [simple;natural;plain]
敦兮其若朴。——《老子》
浇淳散朴。——《汉书·黄霸传》
民敦而俗朴。——《孔子家语·王言》
(2) 又如: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质朴(朴实;不矫饰);诚朴(诚恳朴实);俭朴(俭省朴素);朴秀(朴实而秀美);朴质(朴素纯真);朴讷(朴实而口才不好);朴散(本谓纯真之道分离变异。后亦谓淳朴之风消散);朴愚(质朴愚拙);朴鄙(质朴鄙野);朴涩(质朴迟钝);朴辞(质朴而不文饰之辞);朴赡(质朴而丰富);朴木(质朴厚重);朴索(质朴无华);朴野(质朴无华)
(3) 另见 piáo;pō;pò
朴厚、朴陋、朴茂、朴讷、朴实、朴实无华、朴素、朴学、朴雅、朴直、朴质、朴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