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含冰茹檗的意思

hánbīng

含冰茹檗



拼音hán bīng rú bò

注音ㄏㄢˊ ㄅ一ㄥ ㄖㄨˊ ㄅㄛˋ

解释见“饮冰食檗”。

出处清·李枢《〈精忠传弹词〉序》:“太夫人舍生不遂,乃奉君姑并携六月孤儿,伴榇回浙,赁居于海宁桐木村旧戚马氏之见远山楼。自此含冰茹檗之中,惟曲尽其事长抚雏之责矣。”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

感情含冰茹檗是贬义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hán   注音  ㄏㄢˊ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WYNK  仓颉  OINR  郑码  ODXJ  四角  80602  结构  上下电码  0698  区位  2612  统一码  542B  笔顺  ノ丶丶フ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含的拼音:hán(ㄏㄢˊ)  

⒈ 衔在嘴里,不吐出也不咽下:含一口水。含漱剂。含英咀(  )华(喻反复琢磨体味文章的妙处)。含饴弄孙(含着糖逗小孙子,形容老年人的乐趣)。

⒉ 藏在里面,包容在里面:包含。含义。含量。含苞。含蕴。含混。含垢纳污(指包容坏人坏事)。

⒊ 怀有某种感情或意思,不完全表露出来:含怒。含羞。含情。

统一码

含字UNICODE编码U+542B,10进制: 21547,UTF-32: 0000542B,UTF-8: E5 90 AB。

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唅琀

汉英互译

cherish、contain、keep in mouth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口、今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含的拼音: hán  

〈词性:动〉

(1) (形声。从口,今声。本义:含在嘴里)

(2) 同本义 [keep in the mouth]

含,嗛也。——《说文》

含,口也,合口亭之也。衔亦然也。——《释名·释饮食》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庄子·马蹄》

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庄子·外物》

含杜若,握玉环。——《韩非子·内储说下》

吾但当含饴弄孙。——《后汉书·明德马皇后传》

口如含朱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儿含乳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含乳啼声。

(3) 又如:含哺(口衔食物);含殓(含口;含口垫背。死人入殓时,把珍珠等物放在死人嘴里,叫“含口”。把金钱放在死人身下,叫“垫背”);含咀(衔在口中咀嚼。比喻品味)

(4) 容纳;包含 [contain]

阿女含泪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含有音乐。——蔡元培《图画》

含文学之趣味。

为之含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含元(包含万物的本原;包含元气);含气(含藏元气);含孕(包含;孕育);含光(内藏光采,包藏美德)

(6) 忍受;宽容 [bear;endure]。如:含悲茹痛(忍受痛苦);含垢(忍受耻辱);含容(容忍;宽恕);含辱(忍受耻辱);含贷(包涵,宽恕)

(7) 怀着不露;隐藏在内 [cherish;nurse]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杜甫《后出塞五首》

使渠弥含憎惧死以侥幸。——《韩非子·难囚》

(8) 又如:含哀(怀着哀痛之情);含戚(怀着忧伤);含道(怀藏正道;抱有主张);含愁(怀着愁苦);含伤(怀着悲伤)

(9) 显现;带着 [bring with;wear]。如:含脸(板着面孔);含春(带着笑容;带着春意);含香(带着香气);含嗔(带着生气和责备的神情)

(10) 另见 hàn  

常用词组

含苞、含悲、含贝、含藏、含垢、含垢忍辱、含含糊糊、含恨、含糊、含糊不清、含糊其词、含混、含量、含怒、含情、含情脉脉、含沙射影、含水、含水量、含笑、含笑入地、含羞、含羞草、含蓄,涵蓄、含血喷人、含饴弄孙、含义、含英咀华、含油层、含有、含冤、含怨、含蕴

基本词义

含的拼音: hàn  

〈词性:名〉

古时丧葬时放在死人口里的珠玉 [gems or pearls formerly put into the mouth of a corpse]。天子用玉,诸侯用璧,士用米贝

王使荣叔归含且赗。——《左传·文公五年《释文》:含作唅。《说文》作琀。

大丧共(供)含玉。——《周礼·天官·玉府》

含者何,口实也。——《公羊传·文公五年》

贝玉曰含。——《谷梁传·隐公元年》

死则不得饭含。——《战国策·赵策三》

常用词组

含殓

  拼音  bīng   注音  ㄅ一ㄥ   
部首  冫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UIY  仓颉  IME  郑码  TDKV  四角  32190  结构  左右电码  0393  区位  1789  统一码  51B0  笔顺  丶一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冰的拼音:bīng(ㄅ一ㄥ)  

⒈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冰块。冰凌。冰箱。冰窖。冰雕。冰封。冰球。冰镇。冰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冰淇淋。

⒉ 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冰糖。冰晶石。

⒊ 使人感到寒冷:冰手冰脚。

⒋ 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把汽水冰上。

⒌ 洁白明彻:冰绡。冰心。冰清玉洁。冰肌玉骨(a.形容妇女的皮肤;b.形容梅花的高洁)。

统一码

冰字UNICODE编码U+51B0,10进制: 20912,UTF-32: 000051B0,UTF-8: E5 86 B0。

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冰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仌冫氷

汉英互译

ic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冫、从水

English

ice; ice-col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冰的拼音:

bīng  

〈词性:名〉

(1)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2) 同本义 [ice]

冰,水坚也。——《说文》

履霜坚冰至。——《易·坤》

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

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汉书·五行志》

冰,水为之。——《荀子·劝学》

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

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3) 又如:冰扳(冰镇);冰麝(冰片与麝香);冰清水冷(像冰和水一样的清冷);冰前刮雪(喻雪上加霜之事);冰玉自信(自知冰清玉洁,并无苟且之事);冰轮(比喻月亮)

(4) 冰人,即媒人 [go-between;match-maker]。如:冰议(指嫁娶之事);冰语(媒人的话);冰斧(媒人);冰媒(媒人)

(5) 姓

词性变化

冰的拼音: bīng  

〈词性:动〉

(1) 结冰,冻结 [freeze;ice over]

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

(2) 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变凉 [ice]。如:把两瓶汽水冰一冰

(3) 使感到极冷 [feel cold]

风月冰人别是乡。——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

(4) 又如:这水冰手

冰的拼音: bīng  

〈词性:形〉

(1) 冷,凉 [cold]。如:冰食(冷食);冰甃(指寒凉的水井);冰澈(寒凉清澈)

(2) 结晶成固体的,成结晶形的 [crystal]。如:冰糖

(3) 清白,晶莹 [clear]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 又如:冰操(廉洁的操行)

常用词组

冰棒、冰雹、冰暴、冰茶、冰碴儿、冰川、冰船、冰床、冰镩、冰袋、冰蛋、冰刀、冰灯、冰点、冰冻、冰斗、冰堆、冰封、冰糕、冰挂、冰棍儿、冰河、冰壶秋月、冰花、冰魂雪魄、冰肌玉骨、冰激凌、冰鉴、冰窖、冰晶、冰景、冰窟、冰库、冰冷、冰凉、冰凌、冰片、冰淇淋、冰清玉洁、冰球、冰人、冰山、冰上运动、冰蚀、冰释、冰霜、冰炭、冰糖、冰糖葫芦、冰天雪地、冰箱、冰消瓦解、冰心、冰雪、冰雪节、冰原、冰镇、冰镇汽水

  拼音    注音  ㄖㄨˊ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AVKF  仓颉  TVR  郑码  EZJ  四角  44460  结构  上下电码  5423  区位  4067  统一码  8339  笔顺  一丨丨フノ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茹的拼音:rú(ㄖㄨˊ)  

⒈ 吃,引申为忍受:茹素。茹荤。茹痛(忍痛)。含辛茹苦(原意吃苦辣的东西,引申为忍受辛苦)。茹古涵今(接受、包含古今的所有知识)。

⒉ 臭,败:“以茹鱼去蝇,蝇愈至,不可禁”。

⒊ 柔软:“柔茹而寡断。

⒋ 菜:“菜茹有畦”。

⒌ 根互相牵连的样子:“拔茅茹”。

⒍ 姓。

统一码

茹字UNICODE编码U+8339,10进制: 33593,UTF-32: 00008339,UTF-8: E8 8C B9。

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茹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at

English

roots; vegetables; eat; bea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茹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艸,如声。本义:吃)

(2) 同本义 [eat]

茹,食也。吴越之间,凡贪饮食者谓之茹。——《方言》。注:“今俗呼能粗食者为茹。”

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孟子·尽心下》

饮其血,茹其毛。——《礼记·礼运》

柔则茹之。——《诗·大雅·庶民》

柔亦不茹。

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庄子·人间世》

茹啖其草木荑实。——明· 刘基《苦斋记》

(3) 又如:茹荤饮酒(吃肉喝酒);茹毛(太古时人们连毛带血捕食禽兽);茹草(吃草);茹恨(饮恨,含恨);茹素(吃素食,不吃鱼肉等荤腥);茹菜(吃蔬菜);茹荤(本指吃葱韭等辛辣的蔬菜。后指吃鱼肉等);茹薇(采食野菜);茹斋(吃素食)

(4) 喂[牛马] [feed]

茹,饭牛也。——《玉篇》

(5) 贪;恣 [be greedy for]

茹,贪也。——《广雅》

茹,恣也。——《广韵》

(6) 包含 [contain]

茹古涵今,无有端涯。——唐· 皇甫湜《韩文公墓铭》

(7) 又如:茹内(容纳);茹古涵今(犹言博古通今)

(8) 引申为忍受 [endure]。如:含辛茹苦(受尽辛苦);茹恨(饮恨,含恨);茹荼(比喻受尽苦难。荼,苦菜)

(9) 猜想 [suppose]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诗·邶风·柏舟》

(10) 包,围裹 [wrap]

十月初冻尚暖,未须茹瓮;…——《齐民要术》

(11) 杂揉 [tan]

辰放氏作,时多阴风,乃教民搴木茹皮以御风霜。—— 宋· 罗泌《路史》

(12) 估计;猜度 [estimate]

(13) 塞 [block up]

诸船人行船、茹船、写漏、安标宿止不如法,…笞五十。——《唐律疏议》

(14) 腐烂 [putrid]

以茹鱼去蝇。——《吕氏春秋·功名》

(15) 又如:茹鱼(腐败发臭的鱼)

词性变化

茹的拼音:   

〈词性:名〉?

(1) 蔬菜的总称 [vegetables]

白露之茹。——枚乘《七发》

菜茹有畦。——《汉书·食货志上》

(2) 植物的地下部分的真根、球根、块根或其他变茎 [roots]。 如: 拔茅连茹

茹的拼音:   

〈词性:形〉

柔软 [soft]

茹,柔也。——《玉篇》

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楚辞·离骚》

常用词组

茹苦含辛、茹毛饮血

  拼音    注音  ㄅㄛˋ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  NKUS  仓颉  SJD  郑码  XMSF  四角  70904  结构  上下区位  7362  统一码  6A97  笔顺  フ一ノ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一丨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檗的拼音:bò(ㄅㄛˋ)  

⒈ 〔黄檗〕落叶乔木,木材坚硬,茎可制黄色染料,树皮入药。简称“檗”。

统一码

檗字UNICODE编码U+6A97,10进制: 27287,UTF-32: 00006A97,UTF-8: E6 AA 97。

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檗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檘蘖蘗

English

tre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檗的拼音:   

〈词性:名〉

木名。即黄檗。也称“黄柏” [cork tree]。芸香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开黄绿色小花,木材坚硬,茎可制黄色染料,树皮入药

含冰茹檗: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