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寒蝉凄切的意思

hánchánqiè

寒蝉凄切



拼音hán chán qī qiè

注音ㄏㄢˊ ㄔㄢˊ ㄑ一 ㄑ一ㄝˋ

解释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出处晋·陆云《陆清河集·寒蝉赋》:“于是贫居之士,喟尔相与而俱叹曰:‘寒蝉哀鸣,其声也悲;四时去暮,临河徘徊。’”

用法作定语;用于凄凉场面。

感情寒蝉凄切是中性词。

繁体寒蟬淒切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hán   注音  ㄏㄢˊ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PFJU  五笔98  PAWU  仓颉  JTCY  郑码  WDOT  四角  30303  结构  上下电码  1383  区位  2614  统一码  5BD2  笔顺  丶丶フ一一丨丨一ノ丶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寒的拼音:hán(ㄏㄢˊ)  

⒈ 冷,与“暑”相对: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⒉ 害怕:寒心。

⒊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统一码

寒字UNICODE编码U+5BD2,10进制: 23506,UTF-32: 00005BD2,UTF-8: E5 AF 92。

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ld、humble、poor、tremble

相关字词

热、暑、暖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cold, wintry, chil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寒的拼音: hán  

〈词性:形〉

(1) (会意。金文外面是“宀”( mián  ),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寒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

(2) 同本义 [cold]

寒,冻也。——《说文》

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列子·汤问》注

乾为寒。——《易·说卦》

若不可寻也,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以享司寒。——《左传·昭公四年》

北方曰寒风。——《吕氏春秋·有始》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庄子·德充符》

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凄神寒骨。——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寒肃(寒冷肃杀);寒悄(冷气侵入);寒衾(冰冷的床铺);寒噤(由于天冷而咬紧牙关或牙齿打战)

(4) 贫困 [poor;poverty-stricken]。如:寒门薄宦(穷家小吏);寒畯(贫寒的读书人);寒劣(贫弱无助的人);寒女(贫穷家庭的女孩)

(5) 卑微;低微 [petty and low]

吾本寒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6) 又如:寒官(下级官吏);寒品(出身寒微的人);寒族(寒微的家族);寒穷(寒微贫穷)

(7) 冷清 [desolate]。如:寒山(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寒芒(使人感冷清的光芒);寒汀(清寒冷落的小洲);寒月(清冷的月光)

(8) 声音凄凉 [dreary;miserable]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高适《燕歌行》

(9) 又如:寒吟(哀鸣)

(10) 凋零;枯萎 [withered]

花寒鹦鹉病,春去杜鹃愁。——张可久《小山乐府》

(11) 又如:寒枝(寒冬凋零的林木)

(12) 谦词 [my]。如:寒第(对自己家的谦称);寒门(贫寒的人家。对人谦称自己的家);寒族(谦称自己的家族)

词性变化

寒的拼音: hán  

〈词性:动〉

(1) 感到冷 [feel cold]。如:寒玉(玉质清冷)

(2) 恐惧;战栗 [fear;dread]

若是王以十成郑, 梁氏寒心。——《战国策·秦策四》

寒心酸鼻。——《高唐赋》。注:“寒心,谓战栗也。”

(3) 特指终止盟约 [end;stop]

遂寒前盟。——宋· 王明清《挥尘后录》

寒的拼音: hán  

〈词性:名〉

(1) 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 [winter]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犯寒暑。——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涉寒暑。——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又如:寒暄

(3) 寒天 [of cold day]。如:寒照(寒天的日光);寒蓬(寒天的枯草);寒渡(寒天的渡口);寒川(寒天的河流)

(4) 寒夜 [of cold night]。如:寒更(寒夜的更点);寒星(寒夜的星);寒柝(寒夜打更的木梆声)

(5) 指由寒邪引起的机能衰退的病症 [chill;cold]。如:受了一点寒

(6) 姓

常用词组

寒蝉、寒碜、寒碜、寒窗、寒带、寒冬腊月、寒风、寒光、寒悸、寒假、寒噤、寒苦、寒来暑往、寒冷、寒栗、寒凉、寒冽、寒流、寒门、寒露、寒气、寒气刺骨、寒峭、寒蛩、寒秋、寒色、寒森森、寒舍、寒湿、寒士、寒暑、寒暑表、寒暑假、寒树、寒丝丝、寒素、寒酸、寒腿、寒微、寒心、寒暄、寒衣、寒意、寒战、寒症

  拼音  chán   注音  ㄔㄢˊ   繁体    
部首  虫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JUJF  仓颉  LICWJ  郑码  IUKE  四角  58156  结构  左右电码  5848  区位  1885  统一码  8749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丶丶ノ丨フ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蝉(蟬)的拼音:chán(ㄔㄢˊ)  

⒈ 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面有发声器,叫的声音很大:蝉联。蝉蜕。蝉韵(蝉鸣)。寒蝉。金蝉脱壳。

⒉ 古代的一种薄绸,薄如蝉翼:蝉纱。

统一码

蝉字UNICODE编码U+8749,10进制: 34633,UTF-32: 00008749,UTF-8: E8 9D 89。

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蝉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icada

造字法

形声:从虫、单声

English

cicada; continuou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蝉的拼音:

chán  

〈词性:名〉

(1) (形声。从虫,单声。本义:一种昆虫。也称“知了”)

(2) 同本义。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蝉科,蝉属 [cicada]

蝉,以旁鸣者。——《说文》。按,尔雅谓之蜩,今苏俗谓之知了。

寒蝉鸣。——《礼记·夏小正》

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

(3) 又如:寒蝉(秋天天冷时的蝉)

(4) 古代一种极薄的丝织品。以其薄如蝉翼而得名 [thin silks]。如:蝉翼罗(一种轻而薄的丝织物);蝉翼扇(轻纱制的团扇)

词性变化

蝉的拼音:

chán  

〈词性:形〉

(1) 连续不断 [continuous]

蝉联陵丘。——左思《吴都赋》。注:“不绝貌。”

(2) 又如:蝉联(连续不断);婵嫣(连属,连绵不断)

常用词组

蝉联、蝉蜕

  拼音    注音  ㄑ一   
部首  冫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UGVV  仓颉  IMJLV  郑码  TDXZ  四角  35144  结构  左右电码  0401  区位  3864  统一码  51C4  笔顺  丶一一フ一一丨フ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凄的拼音:qī(ㄑ一)  

⒈ 寒冷:风雨凄凄。凄风苦雨。凄清。凄寒。

⒉ 悲伤:凄惨。凄恻。凄楚。凄怆。凄然。凄切。凄怨。凄厉。凄咽。凄婉。

⒊ 冷落静寂:凄凉。凄寂。凄艳。

统一码

凄字UNICODE编码U+51C4,10进制: 20932,UTF-32: 000051C4,UTF-8: E5 87 84。

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凄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淒悽

汉英互译

chilly、cold、miserable、sad

造字法

形声:从冫、妻声

English

bitter cold, miserable, drear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凄的拼音:

  

〈词性:形〉

(1) (淒俗作“凄”。形声。从水,妻声。本义:云雨兴起的样子)

(2) 同本义 [cloudy and rainy]

淒,雨云起也。——《说文》

有渰淒淒。——《诗·小雅·大田》

(3) 又如:凄凄(云兴起的样子)

(4) 寒冷 [chill;cold]

淒其以风。——《诗·邶风·绿衣》

西南曰淒风。——《吕氏春秋·有始》

秋气潜以淒泪兮。——《汉书·外戚传》

凄神寒骨。——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5) 又如:凄其(寒冷的样子);凄凄(寒凉);凄急(寒凉而迅急);凄风(寒冷的风);凄凛(寒冷)

(6) 凄凉 [miserable;be bleak and desolate]

善为凄戾之词。——钟嵘《诗品》

(7) 又如:凄断(极度凄凉悲痛);凄瑟(凄凉萧瑟);凄单(凄凉孤单);凄亮(凄凉);凄戾(悲惊;辛酸);凄神(触景生情,引起凄凉情绪)

(8) 悲痛,悲哀 [sad]。如:凄绝(十分凄凉或悲伤);凄沧(凄寒沧凉);凄惋(哀伤);凄洏(悲伤流泪)

常用词组

凄哀、凄暗、凄惨、凄楚、凄怆、凄风苦雨、凄梗、凄寒、凄苦、凄厉、凄凉、凄迷、凄凄、凄切、凄清、凄然、凄婉

  拼音  qiē qiè   注音  ㄑ一ㄝ ㄑ一ㄝˋ   
部首  刀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86  AVN  五笔98  AVT  仓颉  PSH  郑码  HDYD  四角  47720  结构  左右电码  0434  区位  3948  统一码  5207  笔顺  一フ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切的拼音:qiē(ㄑ一ㄝ)  

⒈ 用刀从上往下用力:切菜。切除。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在业务、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纠正缺点,如“切切琢磨”)。

其他字义

切的拼音:qiè(ㄑ一ㄝˋ)  

⒈ 密合,贴近:切当(dàng   )。切肤(切身)。切己。亲切。

⒉ 紧急:急切。迫切。

⒊ 实在:切忌。恳切。

⒋ 旧时汉语标音的一种方法,用两个字,取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拼成一个音。亦称“反切”。

统一码

切字UNICODE编码U+5207,10进制: 20999,UTF-32: 00005207,UTF-8: E5 88 87。

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切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nxious、be sure to、chip、chop、correspond、cut、knife、log、shear

造字法

形声:从刀、七声

English

cut, mince, slice, carv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切的拼音: qiē  

〈词性:名〉

通“砌”。台阶 [steps]

切皆铜沓黄金涂。——《汉书·外戚·孝成赵皇后传》

词性变化

切的拼音: qiē  

〈词性:动〉

(1) (形声。从刀,七声。本义: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

(2) 同本义 [cut into parts;slice]。如:切花(从植株上剪下的花枝或枝叶);切心(比喻痛切);切肺(祭祀所用的肺);切象(切,割取。取象以作比喻);切腹(剖腹自杀);切菜;切肉

(3) 治骨。加工珠宝骨器的工艺名称 [cut]。如:切错(治理器物);切玉(割玉);切镂(镂刻;雕刻)

(4) 切磋。指学行上切磋相正 [compare notes]。如:切切(相互敬重切磋勉励的样子);切正(切磋相正);切直(切磋相正);切摩(切磋相正);切磨(切磋相正);切责(互相切磋责勉);切厉(切磋砥砺)

(5) 直线、曲线或面等与圆、弧或球相交于一点 [tangent]。如:切面;切球;切圆

(6) 另见 qiè  

常用词组

切变、切除、切磋、切磋琢磨、切点、切断、切割、切口、切面、切片、切片、切片机、切向力、切向速度、切削、切屑

基本词义

切的拼音: qiè  

〈词性:动〉

(1) 摩擦;接触 [rub]

切,摩也。——《广雅》

不待切脉。——《史记·扁鹊仓公传》

可切循把握。——《淮南子·原道》

(2) 又如:切齿(咬紧牙齿。形容痛恨);切磨(摩擦;摩搓);切摩(摩擦);切循(抚摩)

(3) 契合。与…相一致 [correspond to]。如:不切实际;译文不切原意;切正(恰切平正);切用(切合实用);切至(犹切当);切事(切合情事);切病(切中弊病)

(4) 一定要 [be sure to]

诸位切不可乱动。——《老残游记》

(5) 又如:切照(依照;按照);切须(必须;切要);切不可骄傲;切勿吸烟;切勿(务必不要);切戒(务须避免);切莫(务必不要);切须(务必)

(6) 靠近;贴近 [press close to]

切于身心。——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切倚(相依相偎,十分亲昵);切邻(近邻);切心(贴身);亲切(亲近;密切)

词性变化

切的拼音: qiè  

〈词性:形〉

(1) 急切;急迫 [anxious]

切问而近思。——《论语》。皇疏:“犹急也。”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迨诉频切。——唐· 李朝威《柳毅传》

其切如是。——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又如:出国心切;激切(言语直而急);心切(心情急迫);切峻(急切严厉);切事(迫切的事);切问(急切问难);切紧(迫切、要紧)

(3) 深;深切 [deep]

切,深也。——《汉书·霍光传》注

(4) 又如:切恐(深怕);切爱(深深的爱);痛切(悲痛而深切);切究(深究);切怛(深切悲伤);切谢(深切感谢)

(5) 恳切;率直 [earnest and straightforward]

直言世谏。——《汉书·东方朔传》

(6) 又如:切谓(恳切地说);切劝(诚恳地相劝);热切(热烈恳切);切至(恳切周至)

(7) 严厉 [stern]

故为政以苛为察,以切为明…大败大裂之道也。——《文子·上礼》

(8) 又如:切责(严厉谴责);切让(严厉责备);切厉(严厉)

(9) 激烈 [intense]

旋以论事过切,为宰臣所非。——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

(10) 又如:切论(激切的议论);切愕(谓激切直言)

(11) 严重 [severe]。如:切手(致人死命的招数)

(12) 另见 qiē  

常用词组

切齿、切肤之痛、切骨之仇、切合、切激、切记、切忌、切近、切口、切脉、切盼、切迫、切切、切切私语,切切细语、切身、切实、切实、切题、切望、切要、切音、切云、切责、切诊、切中、切中时弊、切嘱

寒蝉凄切: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