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汗牛充栋的意思

hànniúchōngdòng

汗牛充栋



拼音hàn niú chōng dòng

注音ㄏㄢˋ ㄋ一ㄡˊ ㄔㄨㄥ ㄉㄨㄥˋ

解释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出处唐 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例子世传养生术,汗牛充栋,行而效者谁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封三娘》)

正音“汗”,不能读作“hán”。

辨形“汗”,不能写作“汉”;“充栋”,不能写作“冲动”。

辨析①汗牛充栋和“浩如烟海”;都可形容书很多。但汗牛充栋仅表示“多”;可形容著作多、书多;“浩如烟海”不仅指书多;还可形容文献、资料、诗词、生活事件的繁多。②见“车载斗量”。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形容藏书非常多。

感情汗牛充栋是褒义词。

繁体汗牛充棟

近义不计其数、浩如烟海、左图右史

反义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寥若晨星

英语enough books to make the ox carrying them sweat or to fill a house to the refters

俄语дом забит книгами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hàn hán   注音  ㄏㄢˋ ㄏㄢˊ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FH  仓颉  EMJ  郑码  VAED  四角  31140  结构  左右电码  3063  区位  2625  统一码  6C57  笔顺  丶丶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汗的拼音:hàn(ㄏㄢˋ)  

⒈ 由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汗水。汗流浃背。

⒉ 出汗,使出汗:汗颜(因羞惭而出汗;泛指惭愧)。汗马功劳。汗牛充栋。

其他字义

汗的拼音:hán(ㄏㄢˊ)  

⒈ 〔可(  )汗〕见“可2”。

统一码

汗字UNICODE编码U+6C57,10进制: 27735,UTF-32: 00006C57,UTF-8: E6 B1 97。

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汗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weat、perspiration

造字法

形声:从氵、干声

English

perspiration, swea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汗的拼音: hán  

〈词性:名〉

(1) 可汗,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对其统治者的称号 [king]

汗,可汗。蕃王称。——《广韵》

咸丰四年, 土谢图汗、 车臣汗两部汗、王、公、台吉等请捐助军需,温旨郤之。——《清史稿》

(2) 另见 hàn  

基本词义

汗的拼音: hàn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干声。本义:汗腺的分泌物)

(2) 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sweat;perspiration]

汗,身液也。——《说文》

汗者,精气也。——《素问·评热病论》

五藏化液心为汗。——《宣明五气篇》

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也。——《汉书·刘向传》

汗衣,近身受汗垢 之衣也。——《释名·释衣服》

汗出浃背。——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又如:汗巾(擦汗用的手巾);汗血(汗与血;流汗流血;汗出如血);汗汪汪(形容汗水多的样子);汗星(细小的汗珠);汗迹(汗水的痕迹)

(4) 指青竹被火烤后像出汗一样冒出的水分。亦指以火烤干青竹之水分 [sweat]。如:汗筒(古人用竹筒书写,竹筒在使用前,先在火上烤出汁,用以防蛀,称为汗筒,也称汗青);汗竹(借指史籍、书册);汗青头白(书成人老)

(5) 旧时维吾尔族一些上层男子名字后面所加的称号 [维 han]。亦作维吾尔族表示女性的称号,用在名字末尾

词性变化

汗的拼音: hàn  

〈词性:动〉

(1) 出汗;使出汗 [perspire]

汗牛塞屋。——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又如:汗下(汗流下来);汗浸浸(微微出汗的样子);汗溶溶(汗津津);汗脱(出汗失水而虚脱)

(3) 另见 hán  

常用词组

汗斑、汗褂儿、汗碱、汗津津、汗淋淋、汗流浃背、汗漉漉、汗马、汗毛、汗牛充栋、汗青、汗衫、汗水、汗禢儿、汗腺、汗颜、汗珠,汗珠子、汗渍、汗渍渍

  拼音  niú   注音  ㄋ一ㄡˊ   
部首  牛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86  RHK  五笔98  TGK  仓颉  HQ  郑码  MB  四角  25000  结构  单一电码  3662  区位  3703  统一码  725B  笔顺  ノ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牛的拼音:niú(ㄋ一ㄡˊ)  

⒈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⒉ 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⒊ 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⒋ 姓。

统一码

牛字UNICODE编码U+725B,10进制: 29275,UTF-32: 0000725B,UTF-8: E7 89 9B。

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牛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attle、moggy、moo-cow、ox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ow, ox, bull; KangXi radical93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牛的拼音: niú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ox;cattle]

牛,大牲也。——《说文》

坤为子母牛。——《易·说卦》

纯离为牛。——《左传·昭公五年》

东邻杀牛。——《礼记·坊记》

牛曰太牢。——《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牛田牧田。——《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

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敕勒歌》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耕牛(耕地用的牛);牛酒(牛和酒);牛旄(即旄牛尾);牛性(牛的本性);牛埭(用牛力拉船过堰);牛领(牛的脖子);牛具(耕牛和农具);牛刀(宰牛的刀。常比喻大材器);牛蓑(牛衣。泛指蓑衣);牛骥同皂(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喻愚贤不明;牛骥共牢);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地位);牛眠地(合适的坟地)

(4) 星名。牛宿的省称 [Sagitturius]

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晋书·张华传》

(5) 姓

词性变化

牛的拼音: niú  

〈词性:形〉

比喻性格执拗或倔犟 [stubbornness;obstinacy]。如:牛心左性(头脑顽固,性情偏执);牛劲。也喻其温顺、迟钝、笨拙、力气大。如:笨牛;大牛

常用词组

牛蒡、牛鼻子、牛鞭、牛车、牛刀小试、牛痘、牛犊,牛犊儿,牛犊子、牛顿、牛轭、牛粪、牛倌,牛倌儿、牛鬼蛇神、牛黄、牛角、牛角尖,牛角尖儿、牛劲、牛栏、牛郎织女、牛马、牛毛、牛毛雨、牛虻、牛奶、牛腩、牛排、牛棚、牛皮、牛皮匠、牛皮癣、牛皮纸、牛脾气、牛气、牛肉、牛溲马勃、牛头刨床、牛头不对马嘴、牛头马面、牛膝、牛性、牛鞅,牛鞅子、牛衣、牛脂、牛仔、牛仔裤、牛仔裤

  拼音  chōng   注音  ㄔㄨㄥ   
简体部首  亠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儿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YCQB  仓颉  YIHU  郑码  SZRD  四角  00212  结构  上下电码  0339  区位  1968  统一码  5145  笔顺  丶一フ丶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充的拼音:chōng(ㄔㄨㄥ)  

⒈ 满、足:充足。充实。充分(fèn   )(a.足够;b.尽量)。充沛。充裕。

⒉ 填满,装满:填充。充满(a.填满,布满;b.充分具有)。充耳不闻。充电。汗牛充栋。

⒊ 当,担任:充当。充军。

⒋ 假装:冒充。充数(shù)。

⒌ 姓。

统一码

充字UNICODE编码U+5145,10进制: 20805,UTF-32: 00005145,UTF-8: E5 85 85。

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充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ull、sufficient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fill, be full, supp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充的拼音: chōng  

〈词性:形〉

(1) (会意。从儿,育省声。育子长大成人。本义:长,高)

(2) 同本义 [tall]

充,长也,高也。——《说文》

宗人视牲告充。——《仪礼·特牲礼》

(3) 满 [full]

充,塞也。——《小尔雅》

充,满也。——《广雅》

冠盗充斥。——《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言充其阳也。——《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

颜色充盈。——《荀子·子道》

(4) 又如:充多(众多);充车(满车;喻数量众多);充房(满屋);充堂(满堂)

(5) 足;实;富厚 [sufficient]。如:充壮(健壮;充沛);充强(充实健壮)

(6) 肥胖 [fat]。如:充肥(肥胖,壮实);充腴(肥胖;丰满);充泽(丰润)

词性变化

充的拼音: chōng  

〈词性:动〉

(1) 装满;塞满 [fill]

以充府库。——《周礼·大府》

近之则钟音充。——《淮南子·说山》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司马光《训俭示康》

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战国策·齐策》

(2) 又如:充虚(填满肚子);充肠(充肚。填饱肚子);充庭(古代的一种朝仪。每大朝会,陈皇帝车马仪仗于殿庭)

(3) 假冒 [pretend to be]。如:充行家;打肿脸充胖子;滥竽充数;充好汉

(4) 扩充,扩大;尽量展开 [enlarge]。如:充广(扩充);充扩(扩充,开拓)

(5) 凑数;补充 [serve as a stopgap]。如:充赋(凑数);充事(凑合使用)

(6) 备;供应 [supply]。如:充庖(供给膳食);充寒(备寒);充给(供给)

(7) 任职,充任;充当 [serve as]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聊斋志异·促织》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

(8) 又如:充吏(在衙门内供职);充任(担当某职务);充位(克位。徒居其位,无所建树)

常用词组

充畅、充斥、充当、充电、充耳不闻、充发、充分、充分、充公、充好、充饥、充军、充满、充沛、充其量、充气、充任、充塞、充实、充实、充数、充填、充血、充氧、充溢、充盈、充裕、充足

  拼音  dòng   注音  ㄉㄨㄥˋ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SAIY  仓颉  DKD  郑码  FHKO  四角  44994  结构  左右电码  2767  区位  2216  统一码  680B  笔顺  一丨ノ丶一フ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栋(棟)的拼音:dòng(ㄉㄨㄥˋ)  

⒈ 房屋的脊檩,喻能担负重任的人:栋梁。栋宇。画栋雕梁。

⒉ 量词,指房屋:一栋房子。

统一码

栋字UNICODE编码U+680B,10进制: 26635,UTF-32: 0000680B,UTF-8: E6 A0 8B。

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栋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ridgepole

造字法

形声:从木、东声

English

main beams supporting hou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栋的拼音:

dòng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东声。本义:屋的正梁,即屋顶最高处的水平木梁,支承着椽皮[子] 的上端)

(2) 同本义 [ridgepole]

栋,极也。从木,东声。屋内至中至高之处亦曰阿,俗谓之正梁。——《说文》

栋隆。——《易·大过》。虞注:“正中曰栋。”

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庄子·人间世》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唐· 杜牧《阿房宫赋》

梁栋宏可爱。——韩愈《合江亭》

(3) 又如:栋宇(指房屋。栋:屋的正梁;宇:屋的四垂);栋桴(屋梁。桴:房屋前后檐的横木);栋折(屋梁断折。比喻倾覆);栋折榱崩(正梁折断,椽子崩坏,指房倒。多比喻倾覆)

(4) 比喻堪当大任的人或重要的物 [VIP]

天子,国之栋也。——《国语·晋语》

主疾无嗣,弄臣为辅。鼎足不强,栋干微挠。——《汉书·佞幸传赞》

(5) 又如:栋干(栋梁干材。比喻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栋甍(房梁和屋脊。比喻担任重任的人物)

词性变化

栋的拼音:

dòng  

〈词性:量〉

房屋一座叫一栋 [a house]。如:三栋房子

常用词组

栋号、栋梁、栋宇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