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含辛忍苦的意思

hánxīnrěn

含辛忍苦



拼音hán xīn rěn kǔ

注音ㄏㄢˊ ㄒ一ㄣ ㄖㄣˇ ㄎㄨˇ

解释见“含辛茹苦”。

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至于商家,连疑心也不当人子,只好含辛忍苦,自己懊悔怨怅,没个处法。”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忍受千辛万苦。

感情含辛忍苦是中性词。

近义含辛茹苦

英语drink the cup of bitternes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hán   注音  ㄏㄢˊ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WYNK  仓颉  OINR  郑码  ODXJ  四角  80602  结构  上下电码  0698  区位  2612  统一码  542B  笔顺  ノ丶丶フ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含的拼音:hán(ㄏㄢˊ)  

⒈ 衔在嘴里,不吐出也不咽下:含一口水。含漱剂。含英咀(  )华(喻反复琢磨体味文章的妙处)。含饴弄孙(含着糖逗小孙子,形容老年人的乐趣)。

⒉ 藏在里面,包容在里面:包含。含义。含量。含苞。含蕴。含混。含垢纳污(指包容坏人坏事)。

⒊ 怀有某种感情或意思,不完全表露出来:含怒。含羞。含情。

统一码

含字UNICODE编码U+542B,10进制: 21547,UTF-32: 0000542B,UTF-8: E5 90 AB。

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唅琀

汉英互译

cherish、contain、keep in mouth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口、今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含的拼音: hán  

〈词性:动〉

(1) (形声。从口,今声。本义:含在嘴里)

(2) 同本义 [keep in the mouth]

含,嗛也。——《说文》

含,口也,合口亭之也。衔亦然也。——《释名·释饮食》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庄子·马蹄》

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庄子·外物》

含杜若,握玉环。——《韩非子·内储说下》

吾但当含饴弄孙。——《后汉书·明德马皇后传》

口如含朱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儿含乳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含乳啼声。

(3) 又如:含哺(口衔食物);含殓(含口;含口垫背。死人入殓时,把珍珠等物放在死人嘴里,叫“含口”。把金钱放在死人身下,叫“垫背”);含咀(衔在口中咀嚼。比喻品味)

(4) 容纳;包含 [contain]

阿女含泪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含有音乐。——蔡元培《图画》

含文学之趣味。

为之含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含元(包含万物的本原;包含元气);含气(含藏元气);含孕(包含;孕育);含光(内藏光采,包藏美德)

(6) 忍受;宽容 [bear;endure]。如:含悲茹痛(忍受痛苦);含垢(忍受耻辱);含容(容忍;宽恕);含辱(忍受耻辱);含贷(包涵,宽恕)

(7) 怀着不露;隐藏在内 [cherish;nurse]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杜甫《后出塞五首》

使渠弥含憎惧死以侥幸。——《韩非子·难囚》

(8) 又如:含哀(怀着哀痛之情);含戚(怀着忧伤);含道(怀藏正道;抱有主张);含愁(怀着愁苦);含伤(怀着悲伤)

(9) 显现;带着 [bring with;wear]。如:含脸(板着面孔);含春(带着笑容;带着春意);含香(带着香气);含嗔(带着生气和责备的神情)

(10) 另见 hàn  

常用词组

含苞、含悲、含贝、含藏、含垢、含垢忍辱、含含糊糊、含恨、含糊、含糊不清、含糊其词、含混、含量、含怒、含情、含情脉脉、含沙射影、含水、含水量、含笑、含笑入地、含羞、含羞草、含蓄,涵蓄、含血喷人、含饴弄孙、含义、含英咀华、含油层、含有、含冤、含怨、含蕴

基本词义

含的拼音: hàn  

〈词性:名〉

古时丧葬时放在死人口里的珠玉 [gems or pearls formerly put into the mouth of a corpse]。天子用玉,诸侯用璧,士用米贝

王使荣叔归含且赗。——《左传·文公五年《释文》:含作唅。《说文》作琀。

大丧共(供)含玉。——《周礼·天官·玉府》

含者何,口实也。——《公羊传·文公五年》

贝玉曰含。——《谷梁传·隐公元年》

死则不得饭含。——《战国策·赵策三》

常用词组

含殓

  拼音  xīn   注音  ㄒ一ㄣ   
部首  辛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UYGH  仓颉  YTJ  郑码  SE  四角  00401  结构  单一电码  6580  区位  4833  统一码  8F9B  笔顺  丶一丶ノ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辛的拼音:xīn(ㄒ一ㄣ)  

⒈ 辣:辛辣。五辛。

⒉ 劳苦,艰难:辛苦。辛劳。

⒊ 悲伤:辛酸。

⒋ 天干的第八位,用于作顺序第八的代称:辛亥革命。

⒌ 姓。

统一码

辛字UNICODE编码U+8F9B,10进制: 36763,UTF-32: 00008F9B,UTF-8: E8 BE 9B。

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辛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laborious、pungent、suffering

造字法

象形:像古代刑刀

English

bitter; toilsome, laborious; 8th heavenly ste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辛的拼音: xīn  

〈词性:名〉

(1) (象形。据甲骨文,像古代刑刀。本义:大罪)

(2) 同本义 [crime]

辛,大罪也。——《说文》。段注:“辛痛泣出,罪人之象。凡辠(罪)、宰、辜、辭皆从辛者由此。”

辛所以煞伤之也。——《白虎通》

[隆科多] 凡四十一款,当斩,妻子入辛者库,财产入官。——《清史稿》

(3) 葱蒜等带刺激性的蔬菜 [pungent vegetable]

以辛养筋。——《周礼·疡医》

辛甘行些。——《楚辞·招魂》。注:“谓椒姜也。”

江南曰辣,中国曰辛。——《声类》

大蒜勿食,荤辛害目。——《养生要》李善注

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义。——《五辛菜》

(4) 天干第八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the eigh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其日庚辛。——《礼记·月令》。注:“辛之言新也,因以为日名焉。”

朔月辛卯。——《诗·小邪·十月之交》

太岁在辛曰重光。——《尔雅》

(5) 商帝号 [Xin]

子辛立,是谓 帝辛,天下谓之 纣。——《史记》

(6) 又如:辛甲(纣臣,屡谏纣王不听,去而至周,为太史);辛癸(商纣与夏桀)

(7) 姓

词性变化

辛的拼音: xīn  

〈词性:形〉

(1) 辣味 [hot(in taste,flavor,etc.);pungent]

大苦咸酸,辛甘行些。——《楚辞·招魂》

曲直作酸,从草作辛。——《书·洪范》

苦而微辛。——元、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2) 又如:辛刻(辛辣峻刻);辛凉(辛辣清凉)

(3) 劳苦;艰苦 [hard;laborious;toil;hard work;arduous]

柔武以匡辛苦。——《周书》。注:“辛苦,穷也。”

萦苦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东君用意不辞辛,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宋· 苏轼《浪淘沙·昨日出东城》

(4) 又如:辛心(苦心);辛艰(辛苦艰难);辛毒(辛苦)

(5) 痛苦,悲伤 [painful;sad]

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曹植《赠白马王彪》

(6) 又如:身受酸辛;辛楚(辛酸苦楚);辛伤(悲伤);辛切(悲切)

(7) 酸痛 [aching]

胆移热于脑,则辛额鼻渊。——《素问》

常用词组

辛亥、辛亥革命、辛苦、辛辣、辛劳、辛弃疾、辛勤、辛巳、辛酸、辛未、辛夷

  拼音  rěn   注音  ㄖㄣˇ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VYNU  仓颉  SIP  郑码  YDSW  四角  17332  结构  上下电码  1804  区位  4044  统一码  5FCD  笔顺  フノ丶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忍的拼音:rěn(ㄖㄣˇ)  

⒈ 耐,把感情按住不让表现:忍耐。忍痛。忍受。容忍。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⒉ 狠心,残酷:忍心。残忍。

统一码

忍字UNICODE编码U+5FCD,10进制: 24525,UTF-32: 00005FCD,UTF-8: E5 BF 8D。

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忍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㣼韌

汉英互译

bear、endure、have the heart to、tolerate

造字法

形声:从心、刃声

English

endure, bear, suffer; forbea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忍的拼音: rěn  

〈词性:动〉

(1) (形声。从心, 刃声。本义: 忍耐、 容忍)

(2) 同本义 [endure; tolerate]

忍,能也。——《说文》

忍,耐也。——《广雅》

是可忍也。——《论语·八脩》。皇疏:“忍,犹容耐也。”

强力忍垢,吾不知其他也。——《庄子·让王》

吾子忍之。——《左传·成公二年》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忍所私以行大义。——《吕氏春秋·去私》

故遂忍悲为汝言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忍事(以忍耐态度面对各种事情);忍容(容忍);忍顺(忍耐顺受;忍耐顺从);忍从(忍受顺从);忍羞(忍受羞辱);忍气(忍受别人的欺侮);忍垢(忍受污垢);忍丑(忍受耻辱);忍耻(忍受耻辱);忍痛(忍受痛苦)

(4) 抑制; 克制 [refrain; hold back; repress]

志忍私,然后能公。——《荀子·儒效》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5) 又如:忍性(克制性情);忍口(抑制食欲);忍情(抑制感情);忍志(犹屈意);忍恶(忍住脾气);忍泪(忍住眼泪, 不使流出来); 忍笑(忍住不笑)

(6) 愿意; 舍得 [be willing to ]

不忍为之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 又如:忍屑(愿意关心)

(8) 通“认”。认识,识别 [recognize;identify]

夫国之疑,二三子莫忍老臣。——《管子·大匡》

(9) 姓

词性变化

忍的拼音: rěn  

〈词性:形〉

(1) 坚韧 [firm and tenacious]

(2) 残忍;忍心;狠心 [cruel]

维其忍之。——《诗·小雅·小弁》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忍苛(残忍苛刻);忍人(残忍的人);忍忮(刻毒忌恨);忍毒(残忍狠毒);忍虐(残忍暴虐);忍悖(残忍狂悖);忍害(杀害);忍酷(残忍暴虐);忍鸷(残忍凶狠);忍暴(残忍暴虐)

忍的拼音: rěn  

<连>

怎;岂 [how]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常用词组

忍耻、忍得住、忍垢偷生、忍饥挨饿、忍俊、忍俊不禁、忍耐、忍耐力、忍气吞声、忍让、忍辱负重、忍辱求全、忍受、忍痛、忍无可忍、忍心

  拼音    注音  ㄎㄨˇ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ADF  仓颉  TJR  郑码  EEJ  四角  44604  结构  上下电码  5388  区位  3164  统一码  82E6  笔顺  一丨丨一丨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苦的拼音:kǔ(ㄎㄨˇ)  

⒈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甘苦。苦胆。苦瓜。

⒉ 感觉难受的:苦境。苦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苦闷。含辛茹苦。吃苦耐劳。苦恼。

⒊ 为某种事所苦:苦雨。苦旱。苦夏。苦于(①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②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

⒋ 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口婆心。刻苦。苦心孤诣。

⒌ 使受苦:那件事可苦了你啦!

统一码

苦字UNICODE编码U+82E6,10进制: 33510,UTF-32: 000082E6,UTF-8: E8 8B A6。

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itter、hard、hardship、suffer from、suffering

相关字词

甘、乐、甜

造字法

形声:从艹、古声

English

bitter; hardship, suffer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苦的拼音:   

〈词性:形〉

(1) 通“盬”。粗劣 [coarse]。如:苦盐(粗盐,颗粒盐);苦功(粗工艺);苦事(粗制滥造)

(2) 另见   

基本词义

苦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古声。本义:苦菜)

(2) 同本义,即“荼” [bitter edible plant]

苦,大苦苓也。——《说文》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诗·唐风·采苓》

濡豚包苦实蓼。——《礼记·内则》

天子于是食苦。——《穆天子传》

(3) 又如:苦苣(野苣。又名荼);苦荼(苦菜);苦賈(苦菜)

(4) 病;病痛 [illness;disease]

自苦而居海上。——《吕氏春秋·遇合》。注;“伤也。”

皆甚苦之。——《吕氏春秋·贵卒》。注:“病也。”

苦垮之家。——《淮南子·精神》。注:“疾也。”

(5) 又如:苦车(晕车。乘车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苦船(晕船。乘船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

词性变化

苦的拼音:   

〈词性:形〉

(1) 苦味,跟“甘”、“甜”相对。古称“五味”之一 [bitter]

谁为荼苦。——《诗·邶风·谷风》

而凡味之似苦,亦命为苦。——《广雅》

以苦养气。——《周礼·疡医》。注:“火味也。”

苦胜辛。——《素问·五运行大论》

则苦雨数来。又,苦者人所恶。故甘苦为物之美恶,亦为人之爱恶。——《礼记·月令》

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明· 刘基《苦斋记》

(2) 又

其味皆苦。

良药苦口利于病。

李以苦存。

(3) 又如:苦瓠子(苦瓜。喻指受苦人);苦艳艳(苦味浓浓的);苦行(在寺院专事劳作的净人,即未出家的人);苦口师(指茶);苦荼(苦茶,苦茗。即茶)

(4) 痛苦;困苦 [pain;suffering]

其毒大苦。——《诗·小雅·小明》

妇啼一何苦。——唐· 杜甫《石壕吏》

俾困苦不可忍。——清· 方苞《狱中杂记》

其平居常苦于多疾。——宋· 苏轼《教战守》

(5) 又如:苦厄(苦难;厄运);苦主(命案中被害者的家属);苦脑子(命苦;可怜;苦命人;可怜的人);苦滴滴(形容人十分痛苦);苦淹淹(苦恹恹,苦厌厌。形容非常痛苦、悲惨);苦孜孜(痛苦悲切)

(6) 刻苦 [hard]

盖以苦学力文所致。——白居易《与元九书》。又如:苦读

(7) 劳苦;辛苦 [assiduous;hardworking]

母氏劳苦。——《诗·邶风·凯风》

辨其功苦。——《管子·小筐》。注:“谓滥恶。”

辨其苦良。——《周礼·典妇功》

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吕氏春秋·诬徒》

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

(8) 又如:苦节(艰苦卓绝、守志不谕的节操);苦绷苦拽(不辞辛苦,东拼西凑)

(9) 贫穷 [poor]

苦,穷也。——《广雅》

(10) 又如:苦哈哈(非常穷的人);苦混混(穷人);苦胎(对穷人的蔑称);苦尽甘来(苦日子结束,好日子到来);苦日子

苦的拼音:   

〈词性:动〉

(1) 困扰;困辱 [perplex;puzzle]

长史自不欲苦物。——《世说新语·赏誉》

(2) 又如:苦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所使用的计策);苦恨(苦恼);苦煎(形容身心备受折磨)

(3) 使困苦,困于 [cause sb. suffering]

不苦一民。——《战国策·秦策》。注:“劳也。”

纳至忠甚苦。——《汉书·谷永传》。注:“劳也。”

何苦而不平(苦于山挖不平。)——《列子·汤问》

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銧《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苦热(苦于炎热;酷热);苦饥(困于饥饿;很饿)

(5) 恨,怨嫌 [hate]

人苦不知足。——《后汉书·岑彭传》

(6) 又如:苦竹哀丝(谓怨苦之情发于管弦);苦毒(痛恨)

苦的拼音:   

〈词性:副〉

(1) 竭力;尽力 [painstakingly;energetically;hard]

杨朗苦谏不从。——《世说新语·识鉴》

何必劳神苦思。——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苦死(拼命,极力);苦虑(苦思冥想);苦谏(苦心竭力地规劝)

(3) 甚,很。表示程度 [very]

帝遂召武子苦责之。——《世说新语·方正》

(4) 又如:苦爱(酷爱);苦会(很会)

(5) 幸好,幸亏 [fortunately;luckily]

这孟州城是个小去处,那土城苦不甚高。——《水浒传》

常用词组

苦艾、苦熬、苦不唧,苦不唧儿、苦差、苦差事、苦楚、苦处、苦大仇深、苦胆、苦杕、苦迭打、苦干、苦根、苦工、苦功、苦瓜、苦果、苦海、苦寒、苦活,苦活儿、苦尽甘来、苦境、苦口、苦口婆心、苦苦、苦苦哀求、苦况、苦劳、苦力、苦楝、苦闷、苦命、苦难、苦恼、苦情、苦趣、苦肉计、苦涩、苦参、苦事、苦水、苦思、苦思冥想、苦痛、苦头、苦味、苦笑、苦心、苦心孤诣、苦心经营、苦行、苦行赎罪、苦刑、苦役、苦因、苦斋、苦战、苦中作乐、苦衷、苦竹、苦主

含辛忍苦: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