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呵佛骂祖的意思

呵佛骂祖



拼音hē fó mà zǔ

注音ㄏㄜ ㄈㄛˊ ㄇㄚˋ ㄗㄨˇ

解释原指如果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突破前人。后比喻没有顾虑,敢做敢为。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宣鉴禅师》:“是子将来有把茅盖头,呵佛骂祖去在。”

例子若得一把茅盖头,必能为公呵佛骂祖。(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八)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感情呵佛骂祖是褒义词。

繁体呵佛駡祖

近义敢作敢为

英语abuse Buddha and the ancestor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hē a kē   
注音  ㄏㄜ ˙ㄚ ㄎㄜ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KSKG  仓颉  RMNR  郑码  JAJ  四角  61020  结构  左右电码  0725  区位  2639  统一码  5475  笔顺  丨フ一一丨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呵的拼音:hē(ㄏㄜ)  

⒈ 怒责:呵责。呵斥(亦作“呵叱”)。呵禁。

⒉ 吁气:呵冻(哈气使暧)。一气呵成。

⒊ 象声词,形容笑:呵呵。

⒋ 叹词,表示惊讶:呵,真不得了!

其他字义

呵的拼音:a(˙ㄚ)  

⒈ 同“啊”。

其他字义

呵的拼音:kē(ㄎㄜ)  

⒈ 〔呵叻〕地名,在泰国。

统一码

呵字UNICODE编码U+5475,10进制: 21621,UTF-32: 00005475,UTF-8: E5 91 B5。

呵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呵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哈啊訶嗬

汉英互译

breathe out、scold

造字法

形声:从口、可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呵的拼音:   

〈词性:动〉

(1) 弯 [下] [bend;stoop]

他很大方地呵一呵腰,就走出去了。——茅盾《子夜》

(2) 另见 ā;a;hē;kē  

基本词义

呵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口,可声。本义:怒责,大声发怒地喝斥)

(2) 同本义 [abuse;berate]

訶,大言而怒也。从言,可声,字亦作呵。——《说文》

訶,怒也。——《广雅·释诂二》

纵而弗呵虖。——《汉书·食货志》。注:“责怒也。”

青邶之山有鸟焉,其音若呵。——《山海经·南山经》

呵,责也。——《玉篇》

王出而訶之。——《韩非子·内储说下》

厉声以呵。——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呵咄(大声斥责;吆喝);呵怒(怒斥);呵格(喝斥殴打);呵索(呵叱搜查);呵辱(辱骂);呵逐(斥骂驱逐);呵问(责问;盘究)

(4) 喝道,喝令行人让路 [hoot]

武夫前呵,从者塞途。——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5) 又如:呵引(呵道);呵卫(喝道护卫的人);呵道(亦作“呵导”。古时贵人外出时,引路差役喝令行人让路)

(6) 呼叫 [yell]。如:呵噪(众声呼叫);呵吓(喧哗)

(7) 嘘气;哈气 [breathe out with the mouth open] 。如: 呵手(向手嘘气使暖);呵冻(冬天手指冻僵或笔砚成冰,呵气使温暖或融解);呵砚(天寒嘘气使砚中墨汁解冻)

(8) 喝 [drink]

次日早辰,小鸦儿吃了几个冷饼,呵了两碗热水,依旧挑了担子出去。——《醒世姻缘传》

你不吃,呵嗏儿罢。——《金瓶梅词话》

词性变化

呵的拼音:

  

<叹>

表示惊讶 [aha]。如:呵,这小伙子真棒!呵会(幸会)

呵的拼音:   

〈词性:象〉

(1) 笑声 [laugh]

有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韦庄《菩萨蛮》词

(2) 又如:呵呵(笑声);呵呵大笑

(3) 另见 ā;a;hā;kē  

常用词组

呵斥、呵呵、呵喝、呵禁、呵欠、呵责

基本词义

呵的拼音:   

(1) ——译音用字。如:呵罗单,古国名,故地在今苏门答腊岛

(2) 另见   

基本词义

呵的拼音: ā  

〈词性:叹〉

(1) 表示惊异或赞叹。同“啊” [ah]

呵,青春,愿你光芒四射。——郭小川《致青年公民》

(2) 另见 a;hā;hē;kē  

基本词义

呵的拼音: a  

〈词性:助〉

(1) 表示感叹或惊讶的语气 [ah]

安家立业了,日子过好了,可是不能忘本呵。——周立波《暴风骤雨》

(2) 另见 ā;hā;hē;kē  

  拼音  fó fú bì bó   
注音  ㄈㄛˊ ㄈㄨˊ ㄅ一ˋ ㄅㄛˊ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XJH  仓颉  OLLN  郑码  NYND  四角  25227  结构  左右电码  0154  区位  2380  统一码  4F5B  笔顺  ノ丨フ一フ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佛的拼音:fó(ㄈㄛˊ)  

⒈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

⒉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其他字义

佛的拼音:fú(ㄈㄨˊ)  

⒈ 〔仿佛〕见“仿”。

⒉ 古同“拂”,违背,违反。

其他字义

佛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古同“弼”,辅弼。

其他字义

佛的拼音:bó(ㄅㄛˊ)  

⒈ 古同“勃”,兴起。

统一码

佛字UNICODE编码U+4F5B,10进制: 20315,UTF-32: 00004F5B,UTF-8: E4 BD 9B。

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佛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㚕仏仸彿

汉英互译

Buddha

造字法

形声:从亻、弗声

English

Buddha; of Buddhism; merciful person; Buddhist image; the dead (Ja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佛的拼音:   

〈词性:名〉

(1) 梵文 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 [梵文 Buddha ]。意译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据称,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 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

西方有神,名曰佛。——《后汉书·西域传》

(2) 又如:佛天(佛;西天;美好的地方);佛化(佛的教化);佛光(佛所带来的光明);佛会(佛菩萨众圣会聚的地方);佛图(佛塔);佛位(成佛正果之位)

(3) 佛教 [Buddhism]

攘斥佛老。——韩愈《进学解》

(4) 又如:信佛;佛学(佛教的学问);佛义(佛教的经义);佛典(佛教的典籍)

(5) 佛像 [image of Buddha]

此上手房宇,乃管待老爷们的佛堂、经堂、斋堂。——《西游记》

(6) 又如:铜佛;佛面(佛像面部);佛座(安置佛像的台);佛殿;佛宝(各种佛像)

(7) 比喻慈悲的人 [kindhearted person]

民举手加额,呼余为佛。——宋· 吕祖谦《吕氏家塾记》

(8) 佛经 [Buddhist Scripture]

两个姑子先念了佛偈。——《红楼梦》

(9) 又如:诵佛;念佛;佛偈(佛经中的颂词)

(10) 另见 fú;bó  

常用词组

佛法、佛光寺、佛教、佛教徒、佛经、佛龛、佛门弟子、佛山、佛事、佛寺、佛塔、佛图、佛陀、佛眼相看、佛像、佛牙、佛爷、佛珠,佛珠儿

基本词义

佛的拼音:   

〈词性:动〉

通“拂”。违背 [violate]

佛,戾也。或作拂。——《集韵》

词性变化

佛的拼音:

(1) 彿、髴   

(2) ——见“仿佛”( fǎngfú  )

(3) 另见   

  拼音    注音  ㄇㄚˋ   繁体  罵、駡  
部首  马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KKCF  五笔98  KKCG  仓颉  RRNVM  郑码  JJX  四角  66127  结构  上下电码  5006  区位  3478  统一码  9A82  笔顺  丨フ一丨フ一フ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骂(駡)的拼音:mà(ㄇㄚˋ)  

⒈ 用粗野或带恶意的话侮辱人:骂人。骂街。骂名。咒骂。辱骂。

⒉ 斥责:他父亲骂他没出息。

统一码

骂字UNICODE编码U+9A82,10进制: 39554,UTF-32: 00009A82,UTF-8: E9 AA 82。

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駡罵

汉英互译

abuse、condemn、curse、let fly at、scold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accuse, blame, curse, scol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骂的拼音:

駡、罵、傌   

〈词性:动〉

(1) (形声。从吅&X({xuān}),马声。吅,喧闹声。本义:用粗语或恶意的话侮辱人)

(2) 同本义 [abuse;curse;scold]

对子骂父。——《世说新语·方正》

群怪聚骂。——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窃骂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斥骂(责骂。用严厉的话责备);咒骂(用恶毒的话骂);笑骂(讥笑并辱骂);辱骂(污辱谩骂)

(4) 增益。通“隖” [gain]

商则长诈,工则饰骂。——《盐铁论》

(5) 痛斥 [scathingly denounce;trounce;bitterly attack]

武骂 律曰。——《汉书·李广苏建传》

骂逆贼。——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应元骂曰。——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箕踞以骂。——《战国策·燕策》

大骂而死。——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常用词组

骂架、骂骂咧咧、骂名、骂人、骂山门、骂阵

  拼音    注音  ㄗㄨˇ   
简体部首  礻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示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PYEG  仓颉  IFBM  郑码  WSLC  四角  37212  结构  左右电码  4371  区位  5570  统一码  7956  笔顺  丶フ丨丶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祖的拼音:zǔ(ㄗㄨˇ)  

⒈ 父亲的上一辈:祖父。祖考。祖母。祖妣。

⒉ 称与祖父同辈的人:外祖父。外祖母。

⒊ 先代:祖宗。祖业。祖制。祖祭。祖国。

⒋ 初,开始:鼻祖。

⒌ 某种事业或派别的创始人:祖师。

⒍ 出行时祭路神,引申为送行:“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祖饯。

⒎ 姓。

统一码

祖字UNICODE编码U+7956,10进制: 31062,UTF-32: 00007956,UTF-8: E7 A5 96。

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祖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ncestor、founder、grandfather、originator

造字法

形声:从礻、且声

English

ancestor, forefather; grandfath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祖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示,且(   )。从“示”与祭祀、宗庙有关。本义:祖庙)

(2) 同本义 [ancestral temple of a ruling house]

祖,始庙也。——《说文》。段注:“始兼二义,新庙为始,远庙亦为始。”

左祖右社。——《周礼·考工记·匠人》

受终于文祖。——《书·舜典》孔传:“文祖者, 尧文德之祖庙。”

启乃下, 武王善之,封之于 宋,立其祖。——《荀子·成相》

(3) 又如:祖祢(祖祢庙。祖庙与父庙)

(4) 祖父 [grandfather]

吾祖死于是。——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与吾祖居者。

吾祖太常公。——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祖宗 ;祖先;自祖父以上各辈尊长 [ancestor]

祖考来格。——《书·益稷》

故先祖基之,子孙成之。——《盐铁论·结和》

无念尔祖。——《诗·大雅·文王》

(6) 又如:祖积(祖宗遗传下来);祖贯(祖辈居住之处;祖籍);祖陇(祖传的土地);祖烈(祖宗的功业);祖家(同一祖先的家族);祖训(祖先的遗训;祖父的训戒)

(7) 祖师。指言行、功业为后世所宗仰者 [the founder;the founder of a school of learning ,a craft,etc.]

第一祖摩诃迦叶。——《景德传灯录》

(8) 又如:祖心,祖意(祖师的心意);祖印(祖师法印);祖位(祖师);祖系(祖师世系)

(9) 帝王的庙号 [posthumous title of an emperor] 。从汉代开始,凡创业的国君死,其庙号称为“祖”。如汉称刘邦为汉高祖,唐称李渊为唐高祖

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史记·孝文帝本纪》

(10) 初,开始。亦指事物的本源 [beginning]

浮游乎万物之祖。——《庄子·山木》

(11) 又如:祖始(本源;起源);祖源(水流的源头);祖帖(最早的法帖);祖本(书籍、碑帖最先的刻本或拓本)

(12) 根本;根据。亦指嫁接时作根株用的花木 [base]。如:祖花(嫁接时作根株用的花木)

(13) 姓

词性变化

祖的拼音:   

〈词性:动〉

(1) 效法;承袭 [follow]

皆祖屈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祖式(效法;仿效);祖用(仿效使用);祖法(效法);祖效(仿效;效法);祖尚(效法);祖袭(效法,因袭)

(3) 崇尚 [uphold;advocate]。如:祖尚(崇尚效法)

(4) 熟悉 [be practised in]

祖识地德。——《国语·鲁语》

(5) 又如:祖识(熟习知悉)

(6) 出行时祭祀路神。引申为饯行 [sacrifice to the Spirit of the Roads before starting on a journey;give a farewell dinner]

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战国策·燕策》

(7) 又如:祖道,祖韨(古人出行时祭祀路神);祖别(祖饯送别);祖行(饯别将病逝者;饯行)

(8) 死者将葬时之祭。泛指为死者作祭 [sacrifice]。如:祖日(为死者设祭尊之日);祖泣(祭奠哭泣);祖畅(古代丧葬,于出殡前设奠所用的郁畅酒);祖腊(祖为古代祭祀五帝五神于明棠,以祖宗配食的祭名;腊是年终祭祀祖先的大祭)

常用词组

祖辈、祖鞭、祖产、祖冲之、祖传、祖坟、祖父、祖国、祖籍、祖居、祖考、祖龙一炬、祖率、祖母、祖母绿、祖上、祖师,祖师爷、祖始、祖孙、祖述、祖先、祖像、祖业、祖宗、祖祖辈辈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