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河溓海晏的意思

liánhǎiyàn

河溓海晏



拼音hé lián hǎi yàn

注音ㄏㄜˊ ㄌ一ㄢˊ ㄏㄞˇ 一ㄢˋ

解释见“河溓海夷”。

出处唐·陈集源《龙龛道场铭序》:“地平天成,河溓海晏。”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局势等。

感情河溓海晏是中性词。

繁体河河海晏

近义河溓海夷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ㄏㄜˊ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SKG  仓颉  EMNR  郑码  VAJ  四角  31120  结构  左右电码  3109  区位  2651  统一码  6CB3  笔顺  丶丶一一丨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河的拼音:hé(ㄏㄜˊ)  

⒈ 水道的通称:河道。河沟。河谷。河流。河滩。河沿。河鲜(供食用的新鲜河鱼、河虾等)。河港。河湾。河网。河运。内河。

⒉ 特指中国黄河:河套。河防。

⒊ 指“银河系”:天河。河汉。

统一码

河字UNICODE编码U+6CB3,10进制: 27827,UTF-32: 00006CB3,UTF-8: E6 B2 B3。

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river

造字法

形声:从氵、可声

English

river; stream; yellow riv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河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2) 同本义 [the Huanghe River (the Yellow River)]

河,河水出敦煌塞外 昆仑山,发原注海。——《说文》

导河积石。——《书·禹贡》

河阳之北。——《列子·汤问》

三豕涉河。——《吕氏春秋·慎行论》

(3) 又如:河堧(黄河河边之地);河湟(黄河与湟水);河朔(泛指黄河北岸的地方);河洛(黄河与洛水);河堑(黄河沿岸的壕沟)

(4) 河流的通称 [river]

南方无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谓之河。——《汉书·司马相如传》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韩信钓河曲。——《后汉书·郦炎传》

散作满河星。——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河出伏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鸡翼城河面。——《广东军务记》

沿河施放。

(5) 又如:河次(河边);河浒(河边;河畔);河畔(河滨);河津(河流的渡口);河洲(河中可居的陆地)

(6) 天河,银河 [the Milky River]

秋河曙耿耿。——谢元晖《诗》。注:“天汉也。”

(7) 又如:河星(银河中的星星);河云(指银河)

(8) 指河洲,河滨 [streamside]。如: 河津(河边的渡口);河澳(河边弯曲的地面);河润(指沿河湿润之地);河濆(河边,沿河的高地)

(9) 指河伯 [River Gods]。如:河公(河伯);河庭(河伯的住所)

(10) 指河图 [the plan of the Yellow River-mystic diagram said to have been supernaturally revealed]。如:河纪(指河图)

常用词组

河岸、河北梆子、河边、河滨、河伯、河槽、河叉、河川、河床、河道、河堤、河底、河东、河段、河防、河肥、河港、河工、河沟、河谷、河汉、河间、河口、河流、河马、河南、河南坠子、河内、河曲、河润、河塞、河山、河身、河神、河水、河滩、河套、河豚、河外、河湾、河网、河西、河西走廊、河系、河鲜、河蟹、河沿,河沿儿、河阳、河鱼、河源、河运

  拼音  lián liǎn nián xián xiàn   
注音  ㄌ一ㄢˊ ㄌ一ㄢˇ ㄋ一ㄢˊ ㄒ一ㄢˊ ㄒ一ㄢˋ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86  IUVO  五笔98  IUVW  仓颉  ETXC  郑码  VUXK  四角  38137  结构  左右统一码  6E93  笔顺  丶丶一丶ノ一フ一一丨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溓的拼音:lián(ㄌ一ㄢˊ)  

⒈ (水)平静:“河溓海夷。”

⒉ 味淡薄。

其他字义

溓的拼音:liǎn(ㄌ一ㄢˇ)  

⒈ 〔溓溓〕水快凝结成冰的样子,如“水溓溓以微凝。”

其他字义

溓的拼音:nián(ㄋ一ㄢˊ)  

⒈ 古通“黏”,黏着:“则虽有深泥,亦弗之溓也。”

其他字义

溓的拼音:xián(ㄒ一ㄢˊ)  

⒈ 水喷出沾在其他物体上。

其他字义

溓的拼音:xiàn(ㄒ一ㄢˋ)  

⒈ 以水浸物,使冷却。

统一码

溓字UNICODE编码U+6E93,10进制: 28307,UTF-32: 00006E93,UTF-8: E6 BA 93。

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濂瀶

  拼音  hǎi   注音  ㄏㄞˇ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86  ITXU  五笔98  ITXY  仓颉  EOWY  郑码  VMZY  四角  38157  结构  左右电码  3189  区位  2603  统一码  6D77  笔顺  丶丶一ノ一フフ丶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海的拼音:hǎi(ㄏㄞˇ)  

⒈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⒉ 用于湖泊名称:青海。中南海。

⒊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⒋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海。火海。

⒌ 漫无目标地:海骂。海找。

⒍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

⒎ 特指中国上海:海派。

⒏ 姓。

统一码

海字UNICODE编码U+6D77,10进制: 28023,UTF-32: 00006D77,UTF-8: E6 B5 B7。

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海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ea、big lake、a lots of、extra large

造字法

形声:从氵、每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海的拼音: hǎi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sea;ocean]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

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前途似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半壁见海日。——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4) 海水 [seawater]

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

(5) 又如: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

(6) 大湖或大池 [lake]。如:洱海;里海;咸海;北海

(7)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border]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

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校人四海山川注:四海犹四方也。——《周礼·调人》

(8) 又如: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海夷(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海土(海内的土地);海方(犹四海。极言广远之地)

(9) 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mare]

(10) 较大的器皿 [large vessel]。如:银海;墨海

(11) 大口,大嘴巴 [big mouth]

面皮微白,海下无须。此人就是赛叔和 李怀春。——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词性变化

海的拼音: hǎi  

〈词性:形〉

(1) 很多的 [many;much]

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 又如:那年闹霍乱,死的人海啦!东西海着哩,管你们酒足饭饱

(3) 大的 [extra large;of great capacity;very big]。如:海碗;夸下海口;海灯(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海骂(大骂)

常用词组

海岸、海岸线、海拔、海报、海豹、海北天南、海滨、海波、海菜、海草、海汊、海产、海潮、海程、海带、海岛、海盗、海堤、海底、海底捞月、海地、海风、海港、海狗、海关、海龟、海涵、海河、海疆、海角天涯、海军、海客、海口、海枯石烂、海况、海阔天空、海蓝色、海里、海量、海陵、海流、海流图、海轮、海螺、海洛因、海米、海绵、海面、海南、海南岛、海难、海内、海涅、海鸥、海瑞、海参、海参崴、海狮、海蚀、海誓山盟、海市蜃楼、海水、海说神聊、海滩、海棠、海塘、海图、海豚、海外、海外关系、海湾、海碗、海王星、海味、海峡、海鲜、海啸、海蟹、海熊、海盐、海蜒、海燕、海宴河清、海洋、海洋性气候、海隅、海域、海员、海运、海葬、海藻、海战、海蜇、海震、海中捞月、海猪、海子

  拼音  yàn   注音  一ㄢˋ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JPVF  仓颉  AJV  郑码  KWZM  四角  60404  结构  上中下电码  2518  区位  7444  统一码  664F  笔顺  丨フ一一丶丶フフ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晏的拼音:yàn(一ㄢˋ)  

⒈ 迟,晚:晏起。晏驾。

⒉ 天清无云:天清日晏。

⒊ 鲜艳。

⒋ 同“宴”

⒌ 安定,安乐:晏宁晏处(chù  )(安然处之)。晏安。晏然。

⒍ 〔晏晏〕温柔,和悦,如“言笑晏晏”。

⒎ 姓。

统一码

晏字UNICODE编码U+664F,10进制: 26191,UTF-32: 0000664F,UTF-8: E6 99 8F。

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晏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mfort、late

造字法

形声:从日、安声

English

peaceful, quiet; clear; late in the da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晏的拼音: yàn  

〈词性:形〉

(1) (形声。从日,安声。本义:晴朗)

(2) 同本义 [sunny]

晏,天清也。——《说文》

晏,明也。——《小尔雅》

于是天清日晏。——杨雄《羽猎赋》。注:“无云之处也。”

鶤日知晏阴蜡知雨。——《淮南子·缪称》。注:“无云也。”

日出清济为晏。——《汉书·郊祀志上集》注

(3) 又如:晏日(晴天);晏阴(晴阴);晏温(天气晴暖)

(4) 通“安”( ān  )。平静;安逸 [peaceful]

以定晏阴之所成。——《礼记·月令》。注:“安也。阴称,晏。”

而海内晏如。——《汉书·诸侯王表》。注:“安然也。”

言笑晏晏。——《诗·卫风·氓》

河清海晏,大德宽仁。——《西游记》

(5) 又如:晏安(平静;安逸);晏如(安坐;闲坐);晏居(闲居;安居);晏室(闲居之室;私室)

(6) 通“旰”( gàn  )。迟 [late]

冉子退潮,子曰:“何晏也?”。——《论语·子路》。皇疏:“晏,晚也。”

二子待君,曰晏。——《吕氏春秋·慎小》。高诱注:“晏,暮也。”

及年岁之未晏兮。——《楚辞·离骚》

你们今天怎么回来得这样晏?——巴金《家》

(7) 又如:晏眠(迟睡);晏然(迟迟;迟缓的样子);晏灯(长明灯;终夜不熄的灯)

(8) 通“安”( ān  )。温和;和柔 [mild]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诗·卫风·氓》。传:“晏晏,和柔也。”

粲也晏也。——扬雄《法言·孝至》。 李轨注:“晏,和柔。”

冻登赤天,晏入玄泉。——汉· 扬雄《太玄》

(9) 又如:晏阴(柔和之阴,微阴)

(10) 鲜艳;华美 [bright]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诗·郑风·羔裘》

(11) 又如:晏灿(明朗)

常用词组

晏驾、晏起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