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横祸非灾的意思

hénghuòfēizāi

横祸非灾



拼音héng huò fēi zāi

注音ㄏㄥˊ ㄏㄨㄛˋ ㄈㄟ ㄗㄞ

解释犹言横殃飞祸。

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只为那当年认了个不良贼,送的俺一家儿横祸非灾。”

例子天哪,天哪,怎遭这场横祸非灾!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三折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意外的灾祸。

感情横祸非灾是贬义词。

繁体横禍非災

近义飞灾横祸、横殃飞祸、横祸飞灾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héng hèng   注音  ㄏㄥˊ ㄏㄥˋ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SAMW  仓颉  DTLC  郑码  FEKO  四角  44986  结构  左右区位  2665  统一码  6A2A  笔顺  一丨ノ丶一丨丨一丨フ一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横的拼音:héng(ㄏㄥˊ)  

⒈ 跟地面平行的,与“竖”、“直”相对:横梁。横楣。横额。横幅。横批。横披(长条形横幅字画)。横匾。横标。横空。

⒉ 左右向的,跟目视方向垂直的,与“竖”、“直”、“纵”相对:横写。横排。横向。横斜。纵横。

⒊ 地理学上指东西向的:与“纵”相对:横贯东西。

其他字义

横的拼音:hèng(ㄏㄥˋ)  

⒈ 凶暴,不讲理;蛮横。强横。横暴。横蛮。

⒉ 意外的,不寻常的:横财。横祸。横事。横死。

统一码

横字UNICODE编码U+6A2A,10进制: 27178,UTF-32: 00006A2A,UTF-8: E6 A8 AA。

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cross、sidelong、horizontal、transverse、perverse、unexpected

相关字词

纵、直、竖

造字法

形声:从木、黄声

English

acro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横的拼音: héng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黄声。本义:门框下部的横木)

(2) 同本义 [middle rail]

横,闌木也。——《说文》。字亦作桁。

以横为之。——《诗·陈风·横门之下》

(3) 又如:横轼(古代车前供人凭倚的横木)

(4) 侧,旁边 [side]

时横隤以阳遂。——王褒《洞箫赋》。注:“旁决貌。”

(5) 又如:横头(正面两侧的位置,或长方形物体较短两侧的位置);横屋(正屋前两侧的房屋);横道(旁道);横逸(犹旁出,旁行)

(6) 古代负有督察记录权责的官员,可以入人于罪者 [surpervisor]

下有五横,以揆其官。——《管子·君臣》

(7) 学堂 [school]。如:横舍;横塾

(8) 汉字由左至右的笔形“一” [horizontal stroke]。如:王字是三横一竖

(9) 姓

词性变化

横的拼音: héng  

〈词性:形〉

(1) 地理上指东西向。与“纵”相对 [east to west]

横田其亩。——《韩诗南山》。传:“东西曰横。”

不别横与纵。——《楚辞·沈江》。注:“纬曰横。”

纵横间之。——《淮南子·览冥》

坐横弓。——《仪礼·大射仪》。注:“南踣弓也。"

曰从与横。——《太玄卷·七玄莹》。注:“东西曰横。”

(2) 又如:横织(纵横交织);横厉(纵横凌厉,形容气势强盛);横驱(纵横驰驱);横驱别骛(纵横奔驰)

(3) 跟地面平行的 [horizontal]

横柯上蔽。——吴均《与朱元思书》

(4) 又如:横枝(主干上横长的树枝,比喻正宗以外旁衍的支派);横軃(横躺而睡着);横堑(与前方平行的濠沟);横卷(左右两端有轴的横幅书画)

(5) 自左到右或自右到左 [transverse]

横执之。——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横无际涯。——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横有八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横卧一楫。——明· 魏学洢《核舟记》

(6) 又如:横头(在方桌筵席上,主席两侧的位置);横川(数字三的隐语);横字(横行的字);横阵(横排的阵势)

(7) 广,宽广 [broad]

广为横。——《史记·周本纪》正义

(8) 又如:横广(广阔;广大);横沙(广阔的沙漠);横制(广泛控制);横览(广泛观察);横赐(帝王对臣民广施赏赐)

横的拼音: héng  

〈词性:动〉

(1) 横陈 [display crosswise]

有神十人,各曰女娲之肠,横道而处。——《山海经·大荒西经》

(2) 又如:横刀(横陈佩刀);横天(横陈天空);横身(插身,插手);横江(横陈江上);横路(横陈道中);横经(横陈经籍)

(3) 横渡;横越 [cross]

乃帅群臣横大河。——《汉书·扬雄传上》

(4) 又如:横厉(横越;横渡);横截(横渡);横天(横越天空);横江(横越江上);横绝(横越;横度);横霄(横越天空)

(5) 充满;遮盖 [cover]

以横于天下。——《礼记·孔子闲居》。注:“充也。”

横被四表。——《后汉书·冯异传》

号以立横。——《礼记·乐记》

(6) 又如:横世(充满世间);横出(充分表露;洋溢);横流(充盈;遍布);横滋(四处滋长)

(7) 下决心不顾一切 [steel one's heart]。如:横劲(决心,毅力);横了心(下定决心,不顾一切);横下心(犹横了心)

(8) 交错,错杂 [interlock;crisscross]

禁野之横行径逾者。——《周礼·野庐氏》。注:“妄行田中。”

(9) 又如:横飞(交错飞行);横落(交错落下)

(10) 将物体横向拿着 [hold crosswise]。如:把扁担横过来;横刀跃马

(11) 横佩带着 [wear across]。如:腰横玉带;横金妇(官员的妻子。横金:宋时表示官阶的一种佩带物)

横的拼音: héng  

〈词性:副〉

(1) 〈词性:方〉∶大概,揣测之词 [probably]。如:横是(大概;恐怕)

(2) 〈词性:方〉∶横竖,反正 [anyway]。如:我横不那么办;横数(不管怎么样)

(3) 另见 hèng  

常用词组

横匾、横标、横波、横步、横陈、横冲直撞、横穿、横队、横额、横飞、横幅、横隔、横贯、横加、横街、横空、横跨、横梁、横眉、横眉冷对千夫指、横眉立目、横眉怒目、横楣、横木、横批、横七竖八、横切、横肉、横三竖四、横扫、横生枝节、横尸遍野、横竖、横说竖说、横躺竖卧、横挑鼻子竖挑眼、横头横脑、横纹肌、横向、横心、横行、横行霸道、横眼、横溢、横越、横直、横坐标

基本词义

横的拼音: hèng  

〈词性:形〉

(1) 假借为“犷”。横暴;放纵 [perverse and violent]

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

横行天下。——《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

东夷横畔。——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

以威力相胁曰横。——《汉书·彭宠传》注

(2) 又如:蛮横;横政(暴政);横侈(专横放纵);横虐(专横肆虐);横逆(横暴不顺理);横逞(放纵恣肆);横施(肆意施加);横议(恣肆批评);横杀(肆意杀戳)

(3) 意外,突然 [sudden;unexpected]。如:横生(意外发生,到处乱生);横起(意外的发生);横亡(横死);横夭(意外的早死)

(4) 额外 [extra]。如:横入(额外收入);横恩(额外的恩赏);横费(浪费;额外用度);横赐(额外的赏赐)

(5) 祸害 [mishap]

谓为三横。——《世说新语·自新》

三横唯余其一。

(6) 另见 héng  

常用词组

横暴、横财、横祸、横蛮、横逆、横事、横死、横殃飞祸

  拼音  huò   注音  ㄏㄨㄛˋ   繁体    
部首  礻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PYKW  仓颉  IFROB  郑码  WSLO  四角  36227  结构  左右电码  4393  区位  2786  统一码  7978  笔顺  丶フ丨丶丨フ一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祸(禍)的拼音:huò(ㄏㄨㄛˋ)  

⒈ 灾殃,苦难:祸殃。祸害。祸患。祸根。祸端。祸首。祸事。战祸。惹祸。祸从口出。祸起萧墙(“萧墙”是照壁,意思是祸事发生在家里,喻内部发生祸乱)。

⒉ 危害,使受灾殃:祸国殃民。

统一码

祸字UNICODE编码U+7978,10进制: 31096,UTF-32: 00007978,UTF-8: E7 A5 B8。

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祸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禍旤䄀

汉英互译

disaster、misfortune、rui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礻、呙声

English

misfortune, calamity, disast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祸的拼音:

禍、旤 huò  

〈词性:名〉

(1) (形声。从示,楇( kuā  )声。本义:灾祸,祸患)

(2) 同本义 [calamity]

禍,害也。神不福也。——《说文》

禍灾杀礼。——《周礼·掌客》

禍兮福所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逆其类者谓之禍。——《荀子·天论》

来不由我,古谓之祸。——《论衡·累害》

鱼无失水之祸。——《韩非子·大体》

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韩非子·十过》

近者祸及身。——《战国策·赵策》

不能为祸。——《淮南子·人间训》

祸且及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

祸至无日。——《资治通鉴》

文人画士之祸。——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祸及枯骨。——《广东军务记》

(3) 又如:祸基(灾祸根由);祸不旋踵(比喻祸害来势迅猛,连脚后跟都来不及掉转);祸至无日(比喻祸患的急迫);祸中有福(不幸中有幸)

(4) 罪 [crime]

罪祸有律。——《荀子·成相》。注:“祸,亦罪也。”

(5) 灾荒之处 [famine due to crop failure]

有祸则反。——《太玄经·玄文》

词性变化

祸的拼音:

huò  

〈词性:动〉

(1) 作祸;加害 [bring calamity to]

子木有祸人之心, 武有仁人之心。——《左传·昭公元年》

(2) 又如:祸国(加害于国);祸国殃民;祸世(危害社会);祸计(恶计);祸人(害人)

(3) 遭难;受害 [meet with disaster]

刘恭见 赤眉众乱,知其必败,自恐兄弟俱祸。——《后汉书》

常用词组

祸不单行、祸从口出、祸从天降、祸端、祸根、祸国殃民、祸害、祸害、祸患、祸乱、祸起萧墙、祸事、祸首、祸水、祸胎、祸心、祸殃、祸因、祸种

  拼音  fēi   注音  ㄈㄟ   
部首  非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DJDD  五笔98  HDHD  仓颉  LMSY  郑码  KC  四角  11111  结构  单一电码  7236  区位  2339  叠字  二叠字统一码  975E  笔顺  丨一一一丨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非的拼音:fēi(ㄈㄟ)  

⒈ 不,不是:非凡。非法。非分(fèn   )。非礼。非但。非同小可。啼笑皆非。

⒉ 不对,过失:痛改前非。文过饰非。习非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

⒊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非看这本书。

⒋ 责怪,反对:非难(nàn   )。非议。无可厚非。

⒌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非。西非。

统一码

非字UNICODE编码U+975E,10进制: 38750,UTF-32: 0000975E,UTF-8: E9 9D 9E。

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非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blame、evildoing、have to、non-、not、wrong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非的拼音: fēi  

〈词性:动〉

(1) (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2) 同本义 [violate;run counter to;not conform to]

非,违也。从飛,下翅取其相背也。——《说文》

非刀匕是共。——《礼记·檀弓》。皇氏注:“不也。”

非礼也。——《礼记·礼运》。注:“犹失也。”

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世说新语·简傲》

(3) 又如:非常异义(违背经文正义的异说);非度(违反法度);非道(不合道义);非德(不合道德;违背道德);非理(不合常理;违背情理)

(4) 责怪;非难;反对 [blame;censure;reproach]

私田稼不善则非吏。——《谷梁传·宣公十五年》。注:“责也。”

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史记·秦始皇本纪》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5) 又如:非驳(非难驳斥,诘责缺失);未可厚非

(6) 讨厌 [detest]

吾岂厌喧而求静,吾岂好丹而非素?——宋· 王安石《白鹤吟示觉海元公》

(7) 讥刺 [satirize]

非世而恶利。——《史记·李斯传》

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唐· 韩愈《答李翊书》

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8) 又如:非讥(讥评,议论);非笑(讥笑)

(9) 通“诽”( fěi  )。诽谤,诋毁 [slander]

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庄子·刻意》

民释实事而诵虚词,则力少而非多。——《商君书·慎法》

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韩非子·有度》

(10) 又如:非誉(诽谤与赞誉);非而不用(诽谤而不予重用);非世(诋毁世俗);非孝(非难毁诋孝行);非怨(诋毁,怨恨)

(11) 通“避”。躲开 [avoid]

古者周公旦非 关叔,辞三公,东处于 商盖[ 奄],人皆谓之狂。——《墨子》

(12) 〈词性:方〉∶必须 [have got to;simply must]

(13) 下决心一定要;坚决要——常与“不”相呼应。如:非说不可;要学好一种语言,非下苦功夫不可

(14) 在口语中,“非”后也可以不用“不可”等词,表示一定要…不可。常用于承接上文或反问句中。如:他不来就算了,为什么非叫他来;干这活非得胆子大

(15) 无;没有 [not have]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荀子·劝学》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清· 刘开《问说》

然陈涉…才能不及中人,非有 仲尼、 墨翟之贤, 陶朱、 猗顿之富。—— 汉· 贾谊《过秦论》

(16) 又如:非辜(无辜,无罪);非材(无能;不才);非意相干(没事寻衅,无故制造事端);非钱不行(有钱才能成事。讥讽民风不淳,世人但知逐利)

词性变化

非的拼音: fēi  

〈词性:名〉

(1) 不对;错误 [error;wrong]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似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吕氏春秋·察今》

(2) 又如:不明善恶,不辨是非;分清是非

(3) 疑惑烦恼的问题 [problem]。如:无事生非

非的拼音: fēi  

〈词性:副〉

(1) 相当于“不”、“不是” [no;not]

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是非贿得之。——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非时(不是时候);非计(失策,不是良计);非义之财(不应得的财物);非直(不但,不仅);非细(不小);非据(不应据有的职位)

非的拼音: fēi  

〈词性:形〉

(1) 不真实 [untruthful]

近日小人妄造非语。——宋· 苏轼《谏买浙灯状》

(2) 邪,不正 [evil]。如:非心(邪心)

常用词组

非常、非常、非此即彼、非但、非得、非独、非法、非凡、非分、非官方、非驴非马、非命、非难、非奇、非亲非故、非人、非特、非同小可、非惟、非昔是今、非写实主义、非刑、非议、非正规军、非正式、非正义战争、非洲

  拼音  zāi   注音  ㄗㄞ   繁体    
部首  火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POU  仓颉  JF  郑码  WDUO  四角  30809  结构  上下电码  3506  区位  5254  统一码  707E  笔顺  丶丶フ丶ノ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灾的拼音:zāi(ㄗㄞ)  

⒈ 水、火、荒旱等所造成的祸害:水灾。火灾。灾难(nàn   )。灾害。灾患。

⒉ 个人的不幸遭遇:招灾惹祸。幸灾乐祸。破财消灾。

统一码

灾字UNICODE编码U+707E,10进制: 28798,UTF-32: 0000707E,UTF-8: E7 81 BE。

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灾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災烖

汉英互译

calamity、disaster、personal misfortune

造字法

会意:从宀、从火

English

calamity, disaster, catastroph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灾的拼音:

災、烖、菑 zāi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火焚屋的形状。小篆从川,表水;从火。水火都是灾祸之源。本义:火灾)

(2) 同本义 [fire as a disaster]

天火曰烖,从火,哉声。古文从才,籀文从巛声。——《说文》。或体灾。

大者曰灾,小者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火所烧灭之余曰烖,言其余物如是也。——《释名》

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夏四月,陈灾。(陈地发生火灾。)——《左传·昭公九年》

(3) 又如:灾火(火灾);灾燀(火灾)

(4) 灾害,祸患 [disaster;calamity;catastrophe]

大烖。——《周礼·司服》。注:“水火为害。”

祸烖杀礼。——《周礼·掌客》。注:“新有兵寇水火也。”

国有大故天烖。——《周礼·大祝》。注:“疫疠水旱也。”

灾及其身。——《荀子·臣道》

天灾降戾。(戾:猛,凶)——《国语·周语》

(5) 又如:灾晦(灾祸;恶运);灾燀(灾祸;灾难);天灾(自然灾害);受灾(遭受灾害);灾殃(灾难);灾兵(战争的灾难);灾疫(指疫疠这种灾祸);灾时(灾变的时间);灾疚(祸患疾苦);灾毒(祸患);灾故(灾患);灾魔(祸患;灾难)

(6) 罪恶 [crime]

灾,纪也。——《谷梁传》。范宁注:“灾,谓罪恶;纪,治理也。”

词性变化

灾的拼音: zāi  

〈词性:动〉

(1) 伤害,使受灾害 [injury]

人君失政,天为异;不改,灾其人民;不改,乃灾其身也。——《论衡》

(2) 焚烧 [burn]

滥炎妄起,灾宗庙,烧宫馆。——《汉书》

(3) 另见   

常用词组

灾变、灾害、灾患、灾荒、灾祸、灾民、灾难、灾年、灾情、灾区、灾星、灾殃

横祸非灾: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