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横驱别骛的意思

héngbié

横驱别骛



拼音héng qū bié wù

注音ㄏㄥˊ ㄑㄨ ㄅ一ㄝˊ ㄨˋ

解释纵横奔驰。

出处清·恽敬《与卫海峰先生同年书》:“本朝魏叔子,多结交淡泊奇玮之士,为寿序抑扬抗坠,横驱别骛,力脱前人之所为。”

用法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横驱别骛是中性词。

繁体横驅别騖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héng hèng   注音  ㄏㄥˊ ㄏㄥˋ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SAMW  仓颉  DTLC  郑码  FEKO  四角  44986  结构  左右区位  2665  统一码  6A2A  笔顺  一丨ノ丶一丨丨一丨フ一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横的拼音:héng(ㄏㄥˊ)  

⒈ 跟地面平行的,与“竖”、“直”相对:横梁。横楣。横额。横幅。横批。横披(长条形横幅字画)。横匾。横标。横空。

⒉ 左右向的,跟目视方向垂直的,与“竖”、“直”、“纵”相对:横写。横排。横向。横斜。纵横。

⒊ 地理学上指东西向的:与“纵”相对:横贯东西。

其他字义

横的拼音:hèng(ㄏㄥˋ)  

⒈ 凶暴,不讲理;蛮横。强横。横暴。横蛮。

⒉ 意外的,不寻常的:横财。横祸。横事。横死。

统一码

横字UNICODE编码U+6A2A,10进制: 27178,UTF-32: 00006A2A,UTF-8: E6 A8 AA。

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cross、sidelong、horizontal、transverse、perverse、unexpected

相关字词

纵、直、竖

造字法

形声:从木、黄声

English

acro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横的拼音: héng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黄声。本义:门框下部的横木)

(2) 同本义 [middle rail]

横,闌木也。——《说文》。字亦作桁。

以横为之。——《诗·陈风·横门之下》

(3) 又如:横轼(古代车前供人凭倚的横木)

(4) 侧,旁边 [side]

时横隤以阳遂。——王褒《洞箫赋》。注:“旁决貌。”

(5) 又如:横头(正面两侧的位置,或长方形物体较短两侧的位置);横屋(正屋前两侧的房屋);横道(旁道);横逸(犹旁出,旁行)

(6) 古代负有督察记录权责的官员,可以入人于罪者 [surpervisor]

下有五横,以揆其官。——《管子·君臣》

(7) 学堂 [school]。如:横舍;横塾

(8) 汉字由左至右的笔形“一” [horizontal stroke]。如:王字是三横一竖

(9) 姓

词性变化

横的拼音: héng  

〈词性:形〉

(1) 地理上指东西向。与“纵”相对 [east to west]

横田其亩。——《韩诗南山》。传:“东西曰横。”

不别横与纵。——《楚辞·沈江》。注:“纬曰横。”

纵横间之。——《淮南子·览冥》

坐横弓。——《仪礼·大射仪》。注:“南踣弓也。"

曰从与横。——《太玄卷·七玄莹》。注:“东西曰横。”

(2) 又如:横织(纵横交织);横厉(纵横凌厉,形容气势强盛);横驱(纵横驰驱);横驱别骛(纵横奔驰)

(3) 跟地面平行的 [horizontal]

横柯上蔽。——吴均《与朱元思书》

(4) 又如:横枝(主干上横长的树枝,比喻正宗以外旁衍的支派);横軃(横躺而睡着);横堑(与前方平行的濠沟);横卷(左右两端有轴的横幅书画)

(5) 自左到右或自右到左 [transverse]

横执之。——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横无际涯。——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横有八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横卧一楫。——明· 魏学洢《核舟记》

(6) 又如:横头(在方桌筵席上,主席两侧的位置);横川(数字三的隐语);横字(横行的字);横阵(横排的阵势)

(7) 广,宽广 [broad]

广为横。——《史记·周本纪》正义

(8) 又如:横广(广阔;广大);横沙(广阔的沙漠);横制(广泛控制);横览(广泛观察);横赐(帝王对臣民广施赏赐)

横的拼音: héng  

〈词性:动〉

(1) 横陈 [display crosswise]

有神十人,各曰女娲之肠,横道而处。——《山海经·大荒西经》

(2) 又如:横刀(横陈佩刀);横天(横陈天空);横身(插身,插手);横江(横陈江上);横路(横陈道中);横经(横陈经籍)

(3) 横渡;横越 [cross]

乃帅群臣横大河。——《汉书·扬雄传上》

(4) 又如:横厉(横越;横渡);横截(横渡);横天(横越天空);横江(横越江上);横绝(横越;横度);横霄(横越天空)

(5) 充满;遮盖 [cover]

以横于天下。——《礼记·孔子闲居》。注:“充也。”

横被四表。——《后汉书·冯异传》

号以立横。——《礼记·乐记》

(6) 又如:横世(充满世间);横出(充分表露;洋溢);横流(充盈;遍布);横滋(四处滋长)

(7) 下决心不顾一切 [steel one's heart]。如:横劲(决心,毅力);横了心(下定决心,不顾一切);横下心(犹横了心)

(8) 交错,错杂 [interlock;crisscross]

禁野之横行径逾者。——《周礼·野庐氏》。注:“妄行田中。”

(9) 又如:横飞(交错飞行);横落(交错落下)

(10) 将物体横向拿着 [hold crosswise]。如:把扁担横过来;横刀跃马

(11) 横佩带着 [wear across]。如:腰横玉带;横金妇(官员的妻子。横金:宋时表示官阶的一种佩带物)

横的拼音: héng  

〈词性:副〉

(1) 〈词性:方〉∶大概,揣测之词 [probably]。如:横是(大概;恐怕)

(2) 〈词性:方〉∶横竖,反正 [anyway]。如:我横不那么办;横数(不管怎么样)

(3) 另见 hèng  

常用词组

横匾、横标、横波、横步、横陈、横冲直撞、横穿、横队、横额、横飞、横幅、横隔、横贯、横加、横街、横空、横跨、横梁、横眉、横眉冷对千夫指、横眉立目、横眉怒目、横楣、横木、横批、横七竖八、横切、横肉、横三竖四、横扫、横生枝节、横尸遍野、横竖、横说竖说、横躺竖卧、横挑鼻子竖挑眼、横头横脑、横纹肌、横向、横心、横行、横行霸道、横眼、横溢、横越、横直、横坐标

基本词义

横的拼音: hèng  

〈词性:形〉

(1) 假借为“犷”。横暴;放纵 [perverse and violent]

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

横行天下。——《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

东夷横畔。——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

以威力相胁曰横。——《汉书·彭宠传》注

(2) 又如:蛮横;横政(暴政);横侈(专横放纵);横虐(专横肆虐);横逆(横暴不顺理);横逞(放纵恣肆);横施(肆意施加);横议(恣肆批评);横杀(肆意杀戳)

(3) 意外,突然 [sudden;unexpected]。如:横生(意外发生,到处乱生);横起(意外的发生);横亡(横死);横夭(意外的早死)

(4) 额外 [extra]。如:横入(额外收入);横恩(额外的恩赏);横费(浪费;额外用度);横赐(额外的赏赐)

(5) 祸害 [mishap]

谓为三横。——《世说新语·自新》

三横唯余其一。

(6) 另见 héng  

常用词组

横暴、横财、横祸、横蛮、横逆、横事、横死、横殃飞祸

  拼音    注音  ㄑㄨ   繁体    
部首  马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CAQY  五笔98  CGAR  仓颉  NMSK  郑码  XHOS  四角  71114  结构  左右电码  7517  区位  3993  统一码  9A71  笔顺  フフ一一ノ丶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驱(驅)的拼音:qū(ㄑㄨ)  

⒈ 赶牲口:驱马。驱策。驱驰。

⒉ 赶走:驱动。驱赶。驱寒。

⒊ 强行、逼迫:驱使。驱遣(a.强迫;b.赶走;c.消除,排除情绪)。

⒋ 快跑:并驾齐驱。先驱。前驱。

统一码

驱字UNICODE编码U+9A71,10进制: 39537,UTF-32: 00009A71,UTF-8: E9 A9 B1。

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驱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驅駆敺駈䮃

汉英互译

drive、order to

造字法

形声:从马、区声

English

spur a horse on; expel, drive awa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驱的拼音:

驅、駈   

〈词性:动〉

(1) (形声。从马,区声。本义:奔驰;疾行)

(2) 同本义 [run quickly;speed]

驱,马驰也。——《说文》

驱,奔也。——《广雅·释室》

王用三驱。——《易·比》

驱马悠悠。——《诗·鄘风·载驰》

负而前驱。——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驱弛;驰驱(骑马快跑);长驱(迅速地向很远的目的地走);驱侵(驱车侵袭);驱劳(奔走辛劳);驱突(驱驰奔跑);驱骇(奔走惊骇)

(4) 赶马 [whip up;drive a horse]

并驱从两肩兮。——《诗·齐风·还》

并驱从两牡兮。

驱而之薛。——《战国策·齐策四》

冯谖先驱。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 杜甫《兵车行》

闲驱泾水之涘。—— 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驱驱(策马快奔);驱马(策马奔驰);驱良(驱策良马);驱驽(驱策劣马);驱肥(驱策肥马);驱鑣(驱策奔驰);驱放(驱策奔驰)

(6) 驱逐;赶走 [drive out;expel]

我自不驱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驱出斩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又如:驱治(驱赶整治);驱虐(驱除虐疾);驱摈(驱逐摈弃);驱羊(驱赶羊群);驱乌(驱赶乌鸦);驱捶(驱逐捶打)

(8) 迫使 [force]

驱而之善。——《孟子·梁惠王上》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陶渊明《乞食》

驱予并往。——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驱番(推倒);驱役(驱使。差遣;役使);驱制(差遣管辖);驱丁(“金”、“元”时对奴仆的称呼)

(10) 追随 [follow]

双美并进,骈驰翼驱。——《文选·嵇康·琴赋》

(11) 行进 [proceed]

妇乘以几,姆加景,乃驱。——《仪礼》

常用词组

驱策、驱车、驱驰、驱虫剂、驱除、驱动、驱赶、驱寒、驱傩、驱迫、驱遣、驱散、驱使、驱邪、驱逐、驱逐舰、驱逐令、驱走

  拼音  bié biè   注音  ㄅ一ㄝˊ ㄅ一ㄝˋ   繁体    
部首  刂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KLJH  五笔98  KEJH  仓颉  RSLN  郑码  JYKD  四角  62400  结构  左右电码  0446  区位  1780  统一码  522B  笔顺  丨フ一フノ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别的拼音:bié(ㄅ一ㄝˊ)  

⒈ 分离:别离。别情。别绪(离别时离别后的情感)。分别。告别。久别重逢。分门别类。

⒉ 差别:霄壤之别。

⒊ 分类:类别。性别。职别。级别。派别。

⒋ 另外的:别人。别号。别字。别墅。别论。别开生面。

⒌ 卡住,插住,绷住:别针。别花。

⒍ 不要,不准:别动。

其他字义

别(彆)的拼音:biè(ㄅ一ㄝˋ)  

⒈ 〔别扭〕不顺心,不相投(“扭”读轻声)。

统一码

别字UNICODE编码U+522B,10进制: 21035,UTF-32: 0000522B,UTF-8: E5 88 AB。

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别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別彆

汉英互译

leave、other、distinction、distinction

造字法

会意:从刂、从另

English

separate, other; do no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别的拼音: bié  

〈词性:动〉

(1) (会意。从冎( guǎ  ),从刀。“冎”,《说文》:“剔人肉置其骨也。”“别”的小篆形体,是一个表示用刀剔骨头的会意字。本义:分解)

(2) 同本义 [cut apart;divide up]

别,分解也。——《说文》

桀之力,别觡伸钩。——《淮南子·主术训》

(3) 又如:别割(分割);别产(分割家产;分家);别国(从一国分化而成的国家;现常指别的国家)

(4) 分离;分开;分出 [divide;separate;leave;part]

岷山导 江,东别为 沱。——《书·禹贡》

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汉书·张禹传》

有别券者几何家?——《管子·问》。注:“别券,谓分契也。”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汉书·李广苏建传》

(5) 又如:别疏(分离疏远);别宥(除去蒙蔽。指排除主观成见);别脚(破绽)

(6) 区分;辨别 [distinguish]

知国之安危臧否,若别白黑。——《荀子·君道》

我又欲与若别之。——《列子·杨朱》

如丝体变为缕体,缕体即是丝体,有何别焉。——南朝梁· 范缜《神灭论》

(7) 又如:鉴别(辨别);分门别类;别白(分别明白。明辨);别族(区别氏族)

(8) 离别;告别 [leave]

余既不难夫难别兮。——屈原《离骚》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 杜甫《石壕吏》

自君别我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10) 又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别”的时间长;“离”的时间短。)

别君去兮何时还?——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1) 又如:告别(离别;告辞);话别(别离前在一块儿谈话);别情(离别之情);别绪(离别时的情感)

(12) 送别 [see sb off]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唐· 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13) 又如:别筵(送别的宴会);别敬(旧时送别时赠钱名目之一)

(14) 用别针等把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布等上 [pin]。如:把玫瑰花别在衣服上;把表格别在一起

(15) 扭、转过去 [turn]

老都管别了脸对众军道…——《水浒传》

(16) 又如:别转(扭过去;掉转);别折(折断;拗折)

词性变化

别的拼音: bié  

〈词性:形〉

(1) 另外的,不同的 [another;other]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

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徐霞客游记》

(2) 又如:别驾(官名。指州刺吏的佐史。因随刺史出巡时另乘传车,故称)

(3) 特殊的 [special]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 又如:别致(新奇,特别,不同寻常);别材(特殊的才能);别真(格外纯真);别趣(趋向各异)

(5) 其他 [else]。如:别兵(官名。别兵曹,掌“胡骑”、“越骑等别种族的兵);别请(佛教用语。即在众多的比丘中,特请一位比丘来供养)

别的拼音: bié  

〈词性:副〉

(1) 另外(古代没有“另”字,现代“另、另外”的意义在古书中常用“别”字来表示) [besides;in addition]

宜别图之。——《资治通鉴》

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资治通鉴》

已别有旨。——《后汉书·班超梁慬传》

是无难,别具本章。——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又当别论;别有心肠(别有心肝。别有肺肠。另有打算或企图);别置(另行安排);别婚(另娶)

(3) 各;各自 [by oneself;on one's own;separately]

成树之后,树别下子一石。——贾思勰《齐民要术》

死生别处,终始异居。——班固《白虎通》

(4) 又如:别裁(分别裁定,决定取舍);别自(各自);别食(分别进食)

(5) 表示劝阻或禁止 [advise sb.not to]。如:别太悲伤;别自做主张

(6) 表示揣测 [conjure]。如:他今天不来上班,别是生病了

(7) 另见 biè  

常用词组

别扭

  拼音    注音  ㄨˋ   繁体    
部首  马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CBTC  五笔98  CNHG  仓颉  NKNVM  郑码  XSMX  四角  18127  结构  上下电码  7497  区位  7080  统一码  9A9B  笔顺  フ丶フ丨ノノ一ノ丶フ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骛(騖)的拼音:wù(ㄨˋ)  

⒈ 乱跑,奔驰:骛望(放眼远望)。骛骤(急速,急骤)。

⒉ 同“务”。

统一码

骛字UNICODE编码U+9A9B,10进制: 39579,UTF-32: 00009A9B,UTF-8: E9 AA 9B。

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骛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look for、seek for

造字法

形声:下形上声

English

gallop; rush about; pursue, ru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骛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马,敄(   )声。本义:纵横奔驰)

(2) 同本义。泛指疾驰 [disorderly gallop]

代御执辔持策,则马咸骛矣。——《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3) 又如:骛驰(车马奔驰);骛行(驰行);骛神(驰神);骛置(急驰传递);骛骛(奔腾的样子)

(4) 追求;强求。也作“务” [make every effort to]

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脱脱《宋史》

(5) 又如:好高骛远;骛利(求利);骛名(追求名誉);骛奇(猎奇);骛华(追求华丽);骛新(追求时髦)

词性变化

骛的拼音:

  

〈词性:形〉

(1) 迅速 [swiftly]

肝脉骛暴。——《素问·大奇论》

(2) 又如:骛骤(迅疾行进);骛驶(疾速奔驰);骛扬(迅疾浮游)

横驱别骛: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