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禾黍故宫的意思

shǔgōng

禾黍故宫



拼音hé shǔ gù gōng

注音ㄏㄜˊ ㄕㄨˇ ㄍㄨˋ ㄍㄨㄥ

解释宫殿成了农田,长满禾黍。形容亡国破败的景象。

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17回:“一路上晓行夜宿,只觉得景物都非,不胜禾黍故宫之感。”

用法偏正式;作定语;含贬义。

感情禾黍故宫是贬义词。

繁体禾黍故宮

近义故宫禾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ㄏㄜˊ   
部首  禾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TTTT  仓颉  HD  郑码  MF  四角  20904  结构  单一电码  4421  区位  2644  统一码  79BE  笔顺  ノ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禾的拼音:hé(ㄏㄜˊ)  

⒈ 谷类植物的统称:禾苗。禾本科(单子叶植物的一科)。

⒉ 古代指粟(谷子)。

统一码

禾字UNICODE编码U+79BE,10进制: 31166,UTF-32: 000079BE,UTF-8: E7 A6 BE。

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禾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standing grain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grain still on stalk; rice pla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禾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垂穗的禾本科农作物。汉字部首之一。从“禾”的字多与农作物有关。本义:谷类作物的总称)

(2) 古代指粟,即今之小米 [millet]

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说文》

粢黍稻其采谓之禾。盖凡谷皆以成实为费,禾象穗成,故为嘉谷之通名,谷未秀曰苗,已秀曰禾。——《广雅·释草》

(3) 又如:禾粟(谷粟);禾畴(种植禾谷的田野);禾颖(带芒的谷穗);禾绢(谷穗);禾线(谷穗);禾稿(连茎带穗的谷类收获物);禾菽(谷类和豆类)

(4) 粟的植株;谷类植物的统称 [cereal crops]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诗·豳风·七月》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

取禾三百亿。

取禾三百囷。

禾生陇亩无东西。——唐· 杜甫《兵车行》

一丘之禾。——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禾黍(泛指庄稼或粮食);禾卉(谷类作物的植株);禾稼(谷类作物的统称);禾谷(谷类作物)

(6) 禾秆 [stem]。如:禾茇(禾稼割取穗子后留下的茎秆)

(7) 特指初生没有吐穗的水稻 [rice]

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韩非子·难二》

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书·金滕》

(8) 又如:禾田(稻田);禾把(连穗带秆的稻捆子);禾更旧时以稻谷代替差役的一种赋税;禾米(稻米);禾稻(稻谷)

常用词组

禾本科、禾草、禾场、禾秆、禾苗

  拼音  shǔ   注音  ㄕㄨˇ   
部首  黍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TWIU  仓颉  HDOE  郑码  MFOK  四角  20909  结构  上下电码  7810  区位  4282  统一码  9ECD  笔顺  ノ一丨ノ丶ノ丶丨丶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黍的拼音:shǔ(ㄕㄨˇ)  

⒈ 〔黍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

统一码

黍字UNICODE编码U+9ECD,10进制: 40653,UTF-32: 00009ECD,UTF-8: E9 BB 8D。

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黍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millet

造字法

形声:从禾、雨声

English

glutinous millet; KangXi radical number 202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黍的拼音: shǔ  

〈词性:名〉

(1) (形声。从禾,雨省声。本义:植物名。亦称“稷”、“糜子”)

(2) 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broomcorn millet]。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黍,禾属而黏者也。——《说文》。按,今北方谓之黄米。

天子乃以雏尝黍。——《礼记·月令》。注:“黍火谷。”

黍白芗合。——《礼记·曲礼》

无食我黍。——《诗·魏风·硕鼠》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论语·微子》

(3) 又如:黍离(喻覆没;衰败。西周亡后,周大夫过故宗庙官室,只见满目黍离,十分荒凉);黍酒(用黍酿制的酒);黍醅(同黍酒);黍月霍(一种杂有黍米的肉羹);黍谷生春(比喻厄运有了好的转机)

(4) 糜稷一类草本植物 [panic grass]

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宋· 王安石《后元丰行》

(5) 古时建立度量衡的依据 [base]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6) 黄米做的饭 [millet]

其镶伊黍。——《诗·周颂·良耜》

(7) 又如:杀鸡为黍

常用词组

黍子

  拼音    注音  ㄍㄨˋ   
简体部首  攵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攴部  
五笔  DTY  仓颉  JROK  郑码  EDJM  四角  48640  结构  左右电码  2399  区位  2542  统一码  6545  笔顺  一丨丨フ一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故的拼音:gù(ㄍㄨˋ)  

⒈ 意外的事情:事故。变故。故障。

⒉ 原因:缘故。原故。

⒊ 有心,存心:故意。故杀(有意谋杀)。明知故犯。

⒋ 老,旧,过去的,原来的:故事(a.旧事,成例;b.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事”读轻声)。故人。故乡。故土(故乡)。故园(故乡)。故居。故国(故乡,亦指祖国)。故纸堆(泛指旧而多的文籍)。革故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故步自封(“故步”,原来的步子;“封”,限制;喻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亦作“固步自封”)。

⒌ 朋友,友情:亲故。沾亲带故。

⒍ 死亡(指人):故去。病故。

⒎ 所以,因此:故此。故而。

⒏ 古同“顾”,反而。

统一码

故字UNICODE编码U+6545,10进制: 25925,UTF-32: 00006545,UTF-8: E6 95 85。

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故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reason、cause、hence、therefore、die、former、old、friend、happening、on purpos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攵、古声

English

ancient, old; reason, becau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故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攴(   ),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2) 同本义 [cause;reason]

故,使为之也。——《说文》

又明于忧患与故。——《易·系辞传》

则是无故。——《礼记·礼运》

夫有其故。——《国语·楚语》

既克,公问其故。——《左传·庄公十年》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

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史记·李将军列传》

(3) 又如:借故(托故。借口某种原因);无故(没有缘故)

(4) 事;事情 [thing]

昭伯问家故,尽对。——《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国语·周语下》

教、 孝景固袭掌故,未遑讲试。——《史记·龟策传》

(5) 又如:细故(细小而值不得计较的事情);掌故(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

(6) 意外或不幸的事变 [accident]

国有故。——《周礼·天官·宫正》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7) 又如:故端(事故;事端);变故(灾难;意外发生的事情);事故(意外的损失或灾祸)

(8) 旧识;旧交 [old friend]

君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9) 又如:一见如故;故贵(旧交与贵人);故义(故交旧友);旧故(旧交);亲故(亲戚故旧)

(10) 特指旧法、旧典、成例 [outmoded conventions]

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庄子·天运》

是时,宣帝循 武帝故事,招名儒俟材置左右。——《汉书·楚元王传》

(11) 又如:蹈常袭故;故典(典故);故语(典故成语);故祀(按惯例举行的祭祀);故套(陈规俗套)

(12) 先,祖先 [ancestors]。如:故训(先代留下的法则。古训);故业(指祖上传下的基业);故家(世代仕宦之家;世家大族);故墓(祖先的墓地)

(13) 旧的事物 [the stale]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4) 又如:吐故纳新

(15) 通“诂”(   )。以今言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 [explain archaic or dialectal words in current language]

训故举大谊而已。——《汉书·儒林传》

并作周官解故。——《后汉书·贾逵传》

词性变化

故的拼音:   

〈词性:形〉

(1) 原来。旧时的 [ancient;old;former]

故,旧也。——《广韵》

反故居些。——《楚辞·招魂》

乐先故些。

蔓成然故事蔡公。——《左传·昭公十三年》

所谓故国者。——《孟子·梁惠王下》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吕氏春秋·察今》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轩东故尝为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故步(旧时行步的方法);故地(旧有的属地);故夫(以前的丈夫);故方(旧药方);故吏(原有属吏);故林(从前栖息的树林);故式(古旧的仪式)

(3) 通“古”(   )。时代久远 [long long ago;ages ago]

是故之时,陈财之道,可以行今也。——《管子·侈靡》

(4) 又如:先故(很久以前)

故的拼音:   

〈词性:动〉

(1) 死亡 [die]

前年赵三郎已故了,他老婆在家守寡。——《古今小说·穷马固遭际卖鎚媪》

(2) 又如:病故;亡故(死去);染病身故(死);物故(去世);大故(指父亲或母亲死亡);故鬼(旧鬼,死去已久的人的鬼魂)

(3) 衰老 [be old and feeble]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故的拼音:   

〈词性:副〉

(1) 故意,存心 [deliberately;on purpose]

广故数言欲亡。——《史记·陈涉世家》

主者故不受,则固请。——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2) 又如:故故(故意;屡屡;常常);故违(有意违抗);故推(故意推托);故靳(故意吝惜。靳:吝惜);故纵干咎(有意纵容罪犯而触犯法令)

(3) 同“固”,原来,本来 [first;originally]

程不识故与 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史记·李将军列传》

此物故非西产。——《聊斋志异·促织》

(4) 仍,还是 [still]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资治通鉴》

(5) 通“胡”(   )。何,何故 [why]

公将有行,故不送公?——《管子·侈靡》

(6) 又如:故为(何故如此)

故的拼音:   

<连>

(1) 因此,所以 [therefore]——表示因果关系

夫秦无道,故 沛公得至此。——《史记·留侯世家》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战国策·燕策》

(2) 又如:今日下雨,故未成行;故以(因此;所以);故厎(所以致成)

故的拼音:   

〈词性:代〉

〈词性:方〉∶这;那 [this; that]。如:故歇(这时候);故号(这种);故是(那是);故末(那末;那就)

常用词组

故步自封、故此、故城、故道、故第、故地、故典、故都、故而、故宫、故国、故伎、故伎重演、故家子弟、故迹、故交,故旧、故旧不弃、故居、故里、故弄玄虚、故人、故世、故事、故事片、故态复萌、故土、故我、故乡、故业、故意、故意杀人、故友、故园、故宅、故障、故辙、故知、故址、故纸堆、故作、故作端庄、故作姿态

  拼音  gōng   注音  ㄍㄨㄥ   繁体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PKKF  仓颉  JRR  郑码  WDJJ  四角  30606  结构  上下电码  1362  区位  2512  统一码  5BAB  笔顺  丶丶フ丨フ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宫的拼音:gōng(ㄍㄨㄥ)  

⒈ 房屋(封建时代专指帝王的住所):宫室。宫廷。宫殿。宫观(guàn   )(a.供帝王游乐的离宫;b.道教的庙宇)。宫禁。宫苑。宫刑。

⒉ 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天宫。龙宫。蟾宫。

⒊ 庙宇的名称:雍和宫。

⒋ 一些文化娱乐场所:少年宫。文化宫。

⒌ 天文上黄道分为十二宫,每一宫三十度。

⒍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1”。

⒎ 指“子宫”(妇女生殖器官)。

⒏ 姓。

统一码

宫字UNICODE编码U+5BAB,10进制: 23467,UTF-32: 00005BAB,UTF-8: E5 AE AB。

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alace

造字法

象形:像房屋形

English

palac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宫的拼音: gōng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房屋形。在穴居野处时代也就是洞窟。外围象洞门,里面的小框框象彼此连通的小窟,即人们居住的地方。本义: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秦、汉以后才特指帝王之宫))

(2) 同本义 [house]

宫,室也。——《说文》

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尔雅·释宫》

古者贵贼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称宫焉。——《释文》

父子皆异宫。——《礼记·内则》

上入执宫功。——《诗·豳风·七月》

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易·系辞下》

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孟子·滕文公上》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战国策·秦策一》

父母妻子,皆同其宫。——《墨子·号令》

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下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战国策·齐策》

(3) 又如果宫室对举,则宫指整所有围墙围着的房子,室指其中的一个居住单元(room)。如:宫柯(屋子;家里。宫:古代房屋的通称);宫庭(房屋之中);宫墙(房屋的围墙)

(4) 秦汉以来,宫指宫廷,帝王的住所 [court]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战国策·赵策》

沛公入 秦宫。——《史记·留侯世家》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

作宫阿旁,故天下谓之阿房宫。——《史记·秦始皇本纪》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宫嫔(宫廷中的女官);宫漏(宫廷里计时用的漏壶);宫众(保卫王宫的官吏的子弟)

(6) 神仙的居处 [palace]。如:蓬莱宫;天宫;宫神(守卫天宫的门神)。又指文化活动或娱乐的场所。如:少年宫;文化宫

(7) 五音之一。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 [one of the five note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five-tone scale, corresponding to I in numbered musical notation]

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庄子·徐无鬼》

(8) 又如:宫商(中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第一、第二两个音阶。常用以代指音乐);宫调(古代乐曲曲调的总称。凡以宫为主的调式为“宫”;又凡以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主的格式为“调”,统称为“宫调”);宫商角徵羽(古代五声音阶的名称)

(9) 借指帝王 [emperor]。如:宫宇(帝王所居位的宫室殿宇);宫车晏驾(皇帝死亡的讳辞。晏:晚);宫仗(帝王的仪仗)

(10) 太子 [crown prince]。如:宫保(即太子少保,二品官阶,可用一品顶戴。称有宫保街的巡抚,是表示尊重);宫坊(青宫与春坊。青宫为太子的居处,春坊为太子的官属,合指太子的官署)

(11) 借指后妃 [empress and imperial concubines]。如:宫主(古代高丽国臣民对本国后妃的称呼);宫眷(后妃的统称);宫卿(大长秋。皇后宫中的高级近侍);宫眷(本指宫帷,借指嫔妃)

(12) 以十二个黄道座的位置作为标志的黄道十二宫之一 [sign]

(13) 宗庙,神殿,供神的大建筑物 [temple]

于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以望幸矣。——《史记·封禅书》

(14) 又如:雍和宫;宫馆(祠庙);宫庙(犹宗庙)

(15) 妇女子宫的省称 [womb]。如:扩宫;宫颈

(16) 古代五刑之一。阉割男子生殖器 [castration]

宫辟疑赦。——《书·吕刑》《传》:“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妇人幽闭。”

(17) 又如:宫者(受过宫刑的男子);宫罪(宫刑);宫割(施以宫刑);宫墨(宫刑与墨刑的并称);宫罚(宫刑)

(18) 古代贵族妇女的卧室 [boudoir]

以阴礼教六宫。——《周礼》

(19) 通“躬”。身体 [body]

余左执鬼中,右执殇宫。王念孙云:中、宫皆身也。——《国语·楚语上》

(20) 通“官”( guān  )。官府,官舍 [local authorities;feudal officials]

甸粟而内之三宫。——《谷梁传·桓公十四年》

县治宫储,设共具而望幸。——《汉书·食货志下》

(21) 又如:宫府(官府)

词性变化

宫的拼音: gōng  

〈词性:动〉

(1) 居住;栖息 [house]

若但竖数十屋而宫,群数十士而饭,而曰教养尽是矣,何其易也!——宋· 叶适《瑞安县重修县学记》

(2) 营建宫室房屋 [build]

重门城,昔齐王芳为 司马师废之,宫于此。——《水经注》

(3) 围绕 [surround]

君为庐宫之。——《礼记》

大山宫小山,霍。——《尔雅·释山》。疏:宫犹围绕也。谓小山在中,大山在外围绕之,山形若此者名霍

常用词组

宫车、宫灯、宫殿、宫调、宫娥、宫观、宫禁、宫颈、宫女、宫阙、宫室、宫廷、宫廷政变、宫外孕、宫刑、宫苑、宫掖、宫妆,宫装

禾黍故宫: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