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óng dēng lǜ jiǔ
注音ㄏㄨㄥˊ ㄉㄥ ㄌㄩˋ ㄐ一ㄡˇ
解释指欢乐的生活。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出处清·黄遵宪《邻妇叹》诗:“遥闻长官高堂上,红灯绿酒欢未足。”
例子冰心《寄小读者》:“今日何在,正是故国的岁除,红灯绿酒之间不知有多少盈盈的笑语。”
用法作主语、定语;指生活糜烂。
感情红灯绿酒是中性词。
近义灯红酒绿
英语red lanterns and green wine
动物生肖牛,虎,蛇
红(紅)的拼音:hóng(ㄏㄨㄥˊ)
⒈ 像鲜血的颜色: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⒉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红人。红运。红角(jué )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
⒊ 喜庆: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⒋ 象征革命: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
⒌ 指营业的纯利润:红利。分红。
⒍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红学。
红(紅)的拼音:gōng(ㄍㄨㄥ)
⒈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红字UNICODE编码U+7EA2,10进制: 32418,UTF-32: 00007EA2,UTF-8: E7 BA A2。
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红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紅
red
白
形声:从纟、工声
red, vermillion; blush, flush
详细解释◎ 红的拼音:
(1) 紅 gōng
(2) 通“工”。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female worker;woman worker]
农夫释耒,红女下机。——《汉书·郦食其传》
吾已食禄,又夺园夫女红利虖。——《汉书·董仲舒传》
(3) 通“功”。
(4) 功服。丧服名 [livery of grief;mouring apparel]
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汉书·景帝纪》
(5) 劳绩,功绩 [merits and achivements]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汉书·景帝纪》
(6) 另见 hóng
◎ 红的拼音:
紅 hóng
〈词性:形〉
(1) (形声。从糸( mì ),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本义:粉红色)
(2) 同本义 [pink]
红,帛赤白色也。——《说文》。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
缙红繎。——《急就篇》。颜注:“红,色赤而白也。”
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释名·释采帛》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乡党》
(3) 又如:红衣(荷花瓣儿);红香(花瓣);红脂(蟹黄)
(4) 后也指各种红色 [red]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5) 又如:红巾(红色巾。对绿林好汉的称呼,因为他们常用红巾包头,史籍上因称红巾);红灼灼(形容鲜红);红颩颩(亦作“红彪彪”。形容鲜红);红轮(红日)
(6) 象征革命、进步 [Red;revolutionary]。如:红区;红军
(7) 指得宠、出名、走运或事业兴旺等 [very popular]。如:红人;红火;红角儿
◎ 红的拼音:
紅 hóng
〈词性:名〉
(1) 美人的代称 [beauty]。如:红泪(泛指女子的眼泪);红袖(指美女);红闺(少女的卧房,同红楼);红袖添香(指有美女相伴)
(2) 红色物品 [red]
(3) 红衣服或红布。如:穿红带绿的妇女
(4) 染料。如:酸性红;碱性红;红点子(清代官吏的委任状,对人名和日期一定要用红笔点圈、钓一下);红椅子(旧时榜文最后一名底下常用红笔勾记,表示名单终止。后因称最后一名“坐红椅子”)
(5) 胭脂。如:对脸敷红
(6) 红绫等织物 [red silk]——旧时常用作礼物。如:红抹额(束在额头上的红巾);红勒帛(用红帛制的腰带);红罗(红帛);红缨帽子(清朝的礼帽,帽上披有红缨)
(7) 血的婉辞 [blood]。如:吐红(吐血);下红(便血或女性生殖道出血);红铅(妇女月经);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8) 花的代称,花多红色,故借红代花 [flower]
晓看红湿处。——唐· 杜甫《春夜喜雨》
(9) 又如:红芳(指红花);红林(盛开红花的树林);红萼(红花);红葩(红花)
(10) 喜事,嫁娶庆贺之事 [weddings]。如:红白(红事与白事);红白大礼(喜事与丧事的礼仪);红鸾(算命者所说吉星中的一种,主婚配等喜事)
(11) 红利(指工商业将除去开销以外的盈余) [dividends]。如:分红(分配红利)
(12) 草名 [grass]。如:红草(即荭草。泛指红色的草);红兰(兰草的一种)
(13) 顺利;成功 [symbol of success]。如:他唱戏唱红了
(14) 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Hong]
秋,蒐于红。——《春秋》
◎ 红的拼音:
紅 hóng
〈词性:动〉
(1) 变红,呈现红色 [redden]。如:红头涨脸(发怒时面色泛红的样子);红蚕(老熟的蚕,体呈红色,故称);红兽(烧红的兽炭)
(2) 另见 gōng
红案,红案儿、红白喜事、红斑痤疮、红榜、红包,红包儿、红宝石、红不棱登、红布、红茶、红场、红尘、红澄澄、红蛋、红得发紫、红灯、红豆、红粉、红封、红汞、红光满面、红海、红河、红花、红火、红角,红角儿、红军、红口白牙、红利、红痢、红脸、红脸赤颈、红领巾、红楼梦、红绿灯、红罗、红煤、红模子、红娘、红女、红牌、红喷喷、红扑扑、红旗、红人、红润、红色、红色保险箱、红烧、红烧肉、红十字会、红事、红薯、红水河、红头文件、红外线、红卫兵、红细胞、红绡、红小鬼、红心、红星、红颜薄命、红眼、红眼病、红艳、红艳艳、红药、红药水、红衣主教、红殷殷、红缨枪、红与黑、红晕、红运、红枣、红肿、红妆、红装
灯(燈)的拼音:dēng(ㄉㄥ)
⒈ 照明的器具:电灯。路灯。灯火(泛指亮的灯)。灯语(通讯方法之一)。灯标。
⒉ 其它用途的发光、发热装置:红绿灯。指示灯。酒精灯。
⒊ 装饰张挂的彩灯:灯节。灯市。河灯。冰灯。
灯字UNICODE编码U+706F,10进制: 28783,UTF-32: 0000706F,UTF-8: E7 81 AF。
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灯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燈
lamp、light
形声:从火、丁声
lantern, lamp
详细解释◎ 灯的拼音:
燈 dē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火,登声。本写作“ 镫”。本义:置烛用以照明的器具。“镫”在古代还作“盛熟食的器具”解。隶变以后,作照明器具用的写作“燈”,而“镫”多作马鞍两旁的铁脚踏讲)
(2) 同本义。亦指通电发光的照明器具或做其他用途的发光器具 [lamp;lantern;light]
月夜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3) 又如:油灯;电灯;日光灯;信号灯;探照灯;灯法(使用灯烛所作的幻术)
(4) 彩灯。特指元宵节挂的彩灯 [festoon lighting]。如:灯市(买卖花灯的市集);灯品(花灯的品类);灯期(元宵节前后赏灯的时节);灯楼(用以张挂花灯的彩楼)
(5) [收音机、电视机等的] 电子管的俗名 [valve]。如:五灯收音机
灯标、灯彩、灯草、灯光、灯黑、灯红酒绿、灯花、灯会、灯火、灯火万家、灯节、灯具、灯笼、灯笼裤、灯谜、灯苗、灯捻,灯捻儿、灯泡、灯市、灯丝、灯塔、灯台、灯头、灯心、灯心绒、灯影,灯影儿、灯油、灯语、灯盏、灯罩、灯烛、灯座
绿(緑)的拼音:lǜ(ㄌㄩˋ)
⒈ 蓝和黄混合成的颜色,一般草和树叶呈现这种颜色:绿色。绿叶。绿灯。绿化。绿洲。绿茶。绿地。绿茸茸。绿水青山。
绿(緑)的拼音:lù(ㄌㄨˋ)
⒈ 义同(一),专用于某些名词:绿林。绿营(中国清代由汉人编成的武装,用绿旗作标志)。
绿字UNICODE编码U+7EFF,10进制: 32511,UTF-32: 00007EFF,UTF-8: E7 BB BF。
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綠緑
green、viridescence
形声:从纟、录声
green; chlorine
详细解释◎ 绿的拼音:
緑 lù
〈词性:名〉
(1) 通“菉”。一种野菜 [hispid arthraxon]
终朝采绿,不盈一掬。——《诗·小雅·绿竹猗猗》
(2) [文]∶帝王受命的符箓。后作“箓” [book of prophecy]
河出绿图,地出乘黄。——《墨子》
(3) 又用于绿林(绿林山)、绿营(清代汉人地方武装)、鸭绿江等
(4) 另见 lǜ
绿林、绿林起义、绿营
◎ 绿的拼音:
綠 lǜ
〈词性:形〉
(1) (形声。从糸( mì ),表示与线丝有关,录声。本义:青中带黄的颜色)
(2) [口]∶同本义 [green]
绿,帛青黄色也。——《说文》
君朱绿。——《礼记·玉藻》
绿叶素荣。——《楚辞·橘颂》。注:“犹青也。”
绿车名曰皇孙车。天子有孙,乘之以从。——蔡邕《独断》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水绿(浅绿色);碧绿(青绿色);绿耳(骏马名。为“周穆王”八骏之一。因其毛为绿色,故名);绿竹(绿色的竹子);绿沈(浓绿色,深绿色。凡弓、枪衣甲及其它器物饰以绿漆或为绿色的都可加上绿沈二字);绿波(碧波,澄绿的水波);绿衫(“唐”时低层官吏所穿的绿色衣衫)
(4) 颜色昏暗,乌黑色 [dark]
绿云扰扰。——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绿鬓(乌黑而光亮的鬓发。引申为青春年少的容颜);绿媛(有乌黑头发的美女);绿云(女子乌黑光亮的秀发)
◎ 绿的拼音:
綠 lǜ
〈词性:动〉
(1) 呈现绿色 [present green]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又如:绿化(种植花、草、树木,使周围一片碧绿,在城市可以使环境优美卫生,在山区可防止水土流失);绿浮(指绿茶泡出的液汁);绿油(用油彩饰为绿色);绿意(指春天草木葱翠的气象);绿威威(形容呈现一片绿色)
(3) 另见 lù
绿茶、绿葱葱、绿灯、绿地、绿豆、绿豆糕、绿肥、绿肥红瘦、绿化、绿浪、绿篱、绿帽子、绿萍、绿茸茸、绿色、绿头巾、绿叶成阴、绿茵茵、绿荫、绿莹莹、绿油油、绿藻、绿洲
酒的拼音:jiǔ(ㄐ一ㄡˇ)
⒈ 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白酒。啤酒。料酒。鸡尾酒。茅台酒。酒浆。
酒字UNICODE编码U+9152,10进制: 37202,UTF-32: 00009152,UTF-8: E9 85 92。
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酉
alcohol、diddle、drink、tiff、tipple、vino、vintage、water of life、wet goods
会意:从氵、从酉
wine, spirits, liquor, alcoholic beverage
详细解释◎ 酒的拼音: jiǔ
〈词性:名〉
(1) (会意。从水,从酉( yǒu )。“酉”本义就是酒。“酉”亦兼表字音。本义: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2) 同本义 [liquor;wine;spirits;alcoholic drink]
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说文》
酒曰清酌。——《礼记·曲礼》
酒食者,所以令欢也。——《礼记·乐记》
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礼记·射义》
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美禄。——《汉书·食货志》
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3) 又如:酒肆(酒店);酒水(酒;筵席);酒生(酒保,酒店伙计);酒务(酒店)
(4) 酒席,酒筵 [feast]。如:酒坐(酒席);酒场(酒会)
◎ 酒的拼音: jiǔ
〈词性:动〉
(1) 饮酒 [drink]。如:酒面(席前,斟满一杯酒暂时不饮,先行酒令,叫“酒面”);酒底(席间,每行完一次酒令,饮一杯酒,叫“酒底”)
(2) 以酒荐祖庙 [offer a sacrifice]
卜辞所载之酒字为祭名。考古者酒熟而荐祖庙,然后天子与群臣饮之于朝。——罗振玉《殷虚文字类编》
酒吧、酒保、酒菜、酒池肉林、酒刺、酒德、酒店、酒饭、酒缸、酒馆、酒鬼、酒柜、酒酣耳热、酒会、酒家、酒浆、酒窖、酒精、酒精灯、酒具、酒力、酒帘、酒量、酒龄、酒令,酒令儿、酒囊饭袋、酒娘,酒酿、酒器、酒钱、酒曲、酒肉朋友、酒色、酒色之徒、酒窝、酒席、酒醒、酒兴、酒筵、酒宴、酒肴、酒药、酒意、酒糟、酒枣,酒枣儿、酒盅、酒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