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轰轰烈烈的意思

hōnghōnglièliè

轰轰烈烈



拼音hōng hōng liè liè

注音ㄏㄨㄥ ㄏㄨㄥ ㄌ一ㄝˋ ㄌ一ㄝˋ

解释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出处宋 文天祥《沁园春 题张许双庙》词:“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轰轰一场。”

例子比前番在梁山泊上更觉轰轰烈烈,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

正音“轰”,不能读作“hòng”。

辨形“烈”,不能写作“列”。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形容声势浩大。

谜语连续爆破

感情轰轰烈烈是中性词。

繁体轟轟烈烈

近义声势浩大、烈烈轰轰

反义死气沉沉、冷冷清清

英语on a grand and spectacular

俄语грандиóзный(бурный)

日语凄 (すさま)じい勢 (いきお)い,盛大 (せいだい)なさま

德语mit Schwung und Begeisterung(schwungvoll)

造句grandiose(retentissant)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hōng   注音  ㄏㄨㄥ   繁体    
部首  车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LCCU  仓颉  KQEE  郑码  HEXX  四角  40447  结构  上下电码  6575  区位  2668  统一码  8F70  笔顺  一フ一丨フ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轰(轟)的拼音:hōng(ㄏㄨㄥ)  

⒈ 形容大的声响:轰轰。轰响。轰鸣。轰动。

⒉ 用大炮或炸弹破坏:轰击。轰炸。炮轰。

⒊ 驱逐,赶走:轰走。轰出去。

统一码

轰字UNICODE编码U+8F70,10进制: 36720,UTF-32: 00008F70,UTF-8: E8 BD B0。

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轰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轟軣揈

汉英互译

bang、boom、drive off、rumble

造字法

会意:从三车

English

rumble, explosion, blas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轰的拼音:

轟、輷 hōng  

<象>

(1) (会意。从三车。本义:群车行驶声)

(2) 同本义 [roll;rumble]

轰,群车声也。——《说文》

轰轰殷殷。——《史记·苏秦传》

(3) 又如:轰隐(成群车队的喧闹声);轰輵(象声词。形容车声、雷声等);轰轰阗阗(形容车马声)

(4) 雷鸣、炮击、爆破等的隆隆声 [boom;bang]。如:轰!轰!轰!一连串爆破声震撼山谷;轰雷掣电(雷声炸响,闪电劈空。形容心灵受到巨大冲击)

词性变化

轰的拼音:

hōng  

〈词性:动〉

(1) 枪炮、雷电等对准或瞄准爆发 [explode;rumble;bombard]。如:炮轰;雷轰;雷轰电闪;轰打(用炮火轰击);轰炮(开炮)

(2) 猛烈攻击 [attack]。如:他在议会上轰市长;写文章轰他

(3) 驱赶;赶开 [shoo away;expel;drive]。如:轰麻雀;轰魄(驱赶魂魄。迷信);轰蚊(驱赶蚊虫)

(4) 笑闹;狂放 [roar]。如:轰豗(喧哗吵闹的声音);轰醉(狂饮而大醉);轰腾(形容气势旺盛);轰斗(群聚哄闹打斗)

(5) 眩晕 [feel dizzy;feel giddy]

请大夫把病来调,我涩的难行立,轰的则待倒。——元· 张国宾《罗李郎》

常用词组

轰动、轰动一时、轰赶、轰轰、轰轰烈烈、轰击、轰雷贯耳、轰隆、轰隆轰隆、轰鸣、轰然、轰嚷、轰响、轰炸

  拼音  hōng   注音  ㄏㄨㄥ   繁体    
部首  车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LCCU  仓颉  KQEE  郑码  HEXX  四角  40447  结构  上下电码  6575  区位  2668  统一码  8F70  笔顺  一フ一丨フ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轰(轟)的拼音:hōng(ㄏㄨㄥ)  

⒈ 形容大的声响:轰轰。轰响。轰鸣。轰动。

⒉ 用大炮或炸弹破坏:轰击。轰炸。炮轰。

⒊ 驱逐,赶走:轰走。轰出去。

统一码

轰字UNICODE编码U+8F70,10进制: 36720,UTF-32: 00008F70,UTF-8: E8 BD B0。

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轰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轟軣揈

汉英互译

bang、boom、drive off、rumble

造字法

会意:从三车

English

rumble, explosion, blas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轰的拼音:

轟、輷 hōng  

<象>

(1) (会意。从三车。本义:群车行驶声)

(2) 同本义 [roll;rumble]

轰,群车声也。——《说文》

轰轰殷殷。——《史记·苏秦传》

(3) 又如:轰隐(成群车队的喧闹声);轰輵(象声词。形容车声、雷声等);轰轰阗阗(形容车马声)

(4) 雷鸣、炮击、爆破等的隆隆声 [boom;bang]。如:轰!轰!轰!一连串爆破声震撼山谷;轰雷掣电(雷声炸响,闪电劈空。形容心灵受到巨大冲击)

词性变化

轰的拼音:

hōng  

〈词性:动〉

(1) 枪炮、雷电等对准或瞄准爆发 [explode;rumble;bombard]。如:炮轰;雷轰;雷轰电闪;轰打(用炮火轰击);轰炮(开炮)

(2) 猛烈攻击 [attack]。如:他在议会上轰市长;写文章轰他

(3) 驱赶;赶开 [shoo away;expel;drive]。如:轰麻雀;轰魄(驱赶魂魄。迷信);轰蚊(驱赶蚊虫)

(4) 笑闹;狂放 [roar]。如:轰豗(喧哗吵闹的声音);轰醉(狂饮而大醉);轰腾(形容气势旺盛);轰斗(群聚哄闹打斗)

(5) 眩晕 [feel dizzy;feel giddy]

请大夫把病来调,我涩的难行立,轰的则待倒。——元· 张国宾《罗李郎》

常用词组

轰动、轰动一时、轰赶、轰轰、轰轰烈烈、轰击、轰雷贯耳、轰隆、轰隆轰隆、轰鸣、轰然、轰嚷、轰响、轰炸

  拼音  liè   注音  ㄌ一ㄝˋ   
简体部首  灬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火部  
五笔  GQJO  仓颉  MNF  郑码  ARKU  四角  12330  结构  上下电码  3525  区位  3350  统一码  70C8  笔顺  一ノフ丶丨丨丶丶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烈的拼音:liè(ㄌ一ㄝˋ)  

⒈ 火势猛;引申为猛,厉害:烈火。烈焰。烈酒。烈马。烈性。激烈。剧烈。

⒉ 气势盛大:轰轰烈烈。

⒊ 刚直,有高贵品格的;为正义而死难的:烈女。壮烈。先烈。烈士。

⒋ 功业:功烈。

⒌ 古同“列”,行列。

统一码

烈字UNICODE编码U+70C8,10进制: 28872,UTF-32: 000070C8,UTF-8: E7 83 88。

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烈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烮煭

汉英互译

intense、stern、strong、upright、violent

造字法

形声:从灬、列声

English

fiery, violent, vehement, ard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烈的拼音: liè  

〈词性:形〉

(1) (形声。从火,列声。“火”字在下面一般写作四点。本义:火势猛)

(2) 同本义 [raging]

烈,火猛也。——《说文》

如火烈烈。——《诗·商颂·长发》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左传·昭公二十年》

火烈风猛。——《资治通鉴》

(3) 又如:烈烧(炽烈的野火);烈燧(炽烈的烽火);烈烈(猛火炎炽貌);烈光(炽热的阳光)

(4) 猛烈;激烈 [violent]

其使民也酷烈。——《荀子·议兵》

一之曰觱发,二之曰栗烈。——《诗·豳风·七月》

迅雷风烈必变。——《论语·乡党》

冬日烈烈。——《诗·小雅·四月》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烈风雷雨弗迷。——《书·舜典》

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柳宗元《永州八记》

(5) 又如:烈毒(剧毒);烈栗(剧烈的震动);烈盛(猛烈);烈寒(严寒);烈烈轰轰(轰轰烈烈。形容气魄宏伟,声势浩大)

(6) 刚直;坚贞 [staunch and upright]

贞魂烈魄怜巾帼。——李慈铭《感事》

(7) 又如:烈汉(性格刚烈的男子汉);烈直(刚烈耿直);烈性子(性格刚烈)

(8) 光明;显赫 [bright]

君有烈名。——《国语》

休有烈光。——《诗·周颂·载见》

(9) 又如:烈文(光明文采);烈光(光辉、荣耀);烈烈(鲜明灿烂的样子)

(10) 浓烈 [strong]。含有高浓度酒精的,食物味道浓烈的。如:烈酒

(11) 严厉;严重 [stern; severe]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到此矣。——龚自珍《病梅馆记》

(12) 又如:烈君(严厉的君主)

(13) 美好;优美 [fine; beantiful]

声烈遐布。——嵇康《琴赋》

词性变化

烈的拼音: liè  

〈词性:名〉

(1) 功业 [contribution]

成王不能共事天地,修 文、 武之烈。——《汉书·王莽传上》

兼仗父兄之烈。——《资治通鉴》

(2) 又如:烈所(功业之所在);烈祖(建立功业的先祖);烈烈(功业德行显赫貌)

(3) 重义轻生或建功立业 [martyr]。如:先烈;烈属

(4) 通“疠”。恶疾 [leprosy]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诗·大雅·思齐》

(5) 通“列”。行列 [row]

叔在薮,火烈具举。——《诗·郑风·大叔于田》

烈的拼音: liè  

〈词性:动〉

烧 [burn]

益烈山泽而焚之。——《孟子·滕文公上》

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关汉卿《窦娥冤》

常用词组

烈度、烈风、烈火、烈火干柴、烈酒、烈马、烈女、烈日、烈士、烈属、烈性、烈性酒、烈焰、烈阳

  拼音  liè   注音  ㄌ一ㄝˋ   
简体部首  灬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火部  
五笔  GQJO  仓颉  MNF  郑码  ARKU  四角  12330  结构  上下电码  3525  区位  3350  统一码  70C8  笔顺  一ノフ丶丨丨丶丶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烈的拼音:liè(ㄌ一ㄝˋ)  

⒈ 火势猛;引申为猛,厉害:烈火。烈焰。烈酒。烈马。烈性。激烈。剧烈。

⒉ 气势盛大:轰轰烈烈。

⒊ 刚直,有高贵品格的;为正义而死难的:烈女。壮烈。先烈。烈士。

⒋ 功业:功烈。

⒌ 古同“列”,行列。

统一码

烈字UNICODE编码U+70C8,10进制: 28872,UTF-32: 000070C8,UTF-8: E7 83 88。

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烈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烮煭

汉英互译

intense、stern、strong、upright、violent

造字法

形声:从灬、列声

English

fiery, violent, vehement, ard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烈的拼音: liè  

〈词性:形〉

(1) (形声。从火,列声。“火”字在下面一般写作四点。本义:火势猛)

(2) 同本义 [raging]

烈,火猛也。——《说文》

如火烈烈。——《诗·商颂·长发》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左传·昭公二十年》

火烈风猛。——《资治通鉴》

(3) 又如:烈烧(炽烈的野火);烈燧(炽烈的烽火);烈烈(猛火炎炽貌);烈光(炽热的阳光)

(4) 猛烈;激烈 [violent]

其使民也酷烈。——《荀子·议兵》

一之曰觱发,二之曰栗烈。——《诗·豳风·七月》

迅雷风烈必变。——《论语·乡党》

冬日烈烈。——《诗·小雅·四月》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烈风雷雨弗迷。——《书·舜典》

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柳宗元《永州八记》

(5) 又如:烈毒(剧毒);烈栗(剧烈的震动);烈盛(猛烈);烈寒(严寒);烈烈轰轰(轰轰烈烈。形容气魄宏伟,声势浩大)

(6) 刚直;坚贞 [staunch and upright]

贞魂烈魄怜巾帼。——李慈铭《感事》

(7) 又如:烈汉(性格刚烈的男子汉);烈直(刚烈耿直);烈性子(性格刚烈)

(8) 光明;显赫 [bright]

君有烈名。——《国语》

休有烈光。——《诗·周颂·载见》

(9) 又如:烈文(光明文采);烈光(光辉、荣耀);烈烈(鲜明灿烂的样子)

(10) 浓烈 [strong]。含有高浓度酒精的,食物味道浓烈的。如:烈酒

(11) 严厉;严重 [stern; severe]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到此矣。——龚自珍《病梅馆记》

(12) 又如:烈君(严厉的君主)

(13) 美好;优美 [fine; beantiful]

声烈遐布。——嵇康《琴赋》

词性变化

烈的拼音: liè  

〈词性:名〉

(1) 功业 [contribution]

成王不能共事天地,修 文、 武之烈。——《汉书·王莽传上》

兼仗父兄之烈。——《资治通鉴》

(2) 又如:烈所(功业之所在);烈祖(建立功业的先祖);烈烈(功业德行显赫貌)

(3) 重义轻生或建功立业 [martyr]。如:先烈;烈属

(4) 通“疠”。恶疾 [leprosy]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诗·大雅·思齐》

(5) 通“列”。行列 [row]

叔在薮,火烈具举。——《诗·郑风·大叔于田》

烈的拼音: liè  

〈词性:动〉

烧 [burn]

益烈山泽而焚之。——《孟子·滕文公上》

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关汉卿《窦娥冤》

常用词组

烈度、烈风、烈火、烈火干柴、烈酒、烈马、烈女、烈日、烈士、烈属、烈性、烈性酒、烈焰、烈阳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