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ōng tuō xuàn rǎn
注音ㄏㄨㄥ ㄊㄨㄛ ㄒㄨㄢˋ ㄖㄢˇ
解释用衬托和夸张的艺术手法,突出主题。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自然还须加一番烘托渲染,才完得这一篇造因结果的文章。”
例子自然还须加一番烘托渲染,才完得这一篇造因结果的文章。(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衬托和夸张的艺术手法。
感情烘托渲染是中性词。
近义渲染烘托
动物生肖牛,虎,蛇
烘的拼音:hōng(ㄏㄨㄥ)
⒈ 用火或蒸气使身体暖和或使物体变热、干燥:烘箱。烘手。烘干(gān )。烘烤。烘焙。
⒉ 烧。
⒊ 衬托,渲染:烘衬。烘托。烘染。烘云托月(喻从侧面加以点染以烘托所描绘的事物)。
烘字UNICODE编码U+70D8,10进制: 28888,UTF-32: 000070D8,UTF-8: E7 83 98。
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烘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灴
dry or warm by the fire、set off
形声:从火、共声
bake, roast; dry by fire
详细解释◎ 烘的拼音: hōng
〈词性:动〉
(1) (形声。从火,共声。本义:烧,焚烧)
(2) 同本义 [burn]
烘,燎也。——《尔雅·释言》
卬烘于歁。——《诗·小雅·白华》
(3) 又如:烘眼(角膜炎之类的眼病,俗称“红眼”);烘焰(光焰);烘腾腾(火旺盛貌)
(4) 烤干;烤热 [dry by fire;roast]。如:烘火(烤火,向火取暖);烘咖啡豆;烘衣服;烘鸡
(5) 衬托;渲染 [set off by contrast]。如:烘晕(烘托)
(6) 映照 [shine upon]。如:烘明(通明);烘霁(霁光映照);烘晴(阳光映照晴空);烘影(映照成影)
(7) 用同“哄”。人同时发出声音 [roar]。如:烘堂(众人同时大笑);烘然(喧闹貌)
烘焙、烘干、烘烤、烘笼,烘笼儿、烘炉、烘染、烘托、烘云托月
托的拼音:tuō(ㄊㄨㄛ)
⒈ 用手掌承着东西:两手托着下巴。
⒉ 陪衬,铺垫:衬托。烘托。
⒊ 承着器物的东西:托盘。
⒋ 寄,暂放:托身,托售。托儿所。
⒌ 请求、帮助:请托。恳托。
⒍ 借故推诿躲避:推托。假托。
⒎ 依赖:托福。托庇。
⒏ 委任:托付。委托。
⒐ 压强单位。
托字UNICODE编码U+6258,10进制: 25176,UTF-32: 00006258,UTF-8: E6 89 98。
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托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乇扽拓讬
entrust、hold in the palm、plead、set off、sth. serving as a support
形声:左形右声
to hold up with palm; to support, rely on
详细解释◎ 托的拼音: tuō
〈词性:动〉
(1) 推。同“拓” [push]
托,推也。——《玉篇》
拓,手推物也。或作托。——《集韵》
(2) 用手掌附着或承着 [hold in the palm]。如:托钵(手托钵盂。指斋人赴斋堂吃饭或向施主乞食。钵,意为应器。比丘的食器);托着盘子;托着下巴;两手托腮
(3) 泛指承托。支持使稳定在某一高度的位置[support]。如:托架(支撑重物的架子)
(4) 用作…的衬里 [line]。如:托一层纸
◎ 托的拼音: tuō
〈词性:名〉
(1) 承托某些器物的座儿 [pad]。如:茶托;花托儿;盏托;托子(承物的器具。即承盘。也叫托儿)
(2) 安装步枪、猎枪的枪筒、接受器和其他装置的木头制作的供端起来瞄准射击的部件 [stock]。如:枪托
(3) 压力单位 [torr],等于1333.2巴,为0°C和标准重力下1毫米汞柱的压力
◎ 托的拼音:
託 tuō
〈词性:动〉
(1) (形声。左形,右声。本字是“乇”( zhé ),小篆字形,象形。象初生的嫩芽,“一”表地面,枝叶有根,有所寄托。后加“手”作“托”。汉字简化后,“托”又兼代“託”字。本义:寄托)
(2) 同本义 [entrust to the care of sb.;commit sth. to sb.'s care]
託,寄也。——《说文》
东方不可以託些。——《楚辞招魂》
託山阪以孤魂。——《文选·张衡·思玄赋》
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礼记·檀弓下》
自托于赵。——《战国策·赵策》
岂足托乎。——《资治通鉴》
(3) 又如:托身(寄身);托心(寄托心意);托情(寄情);托意(寄托心意);托言(寄托言辞);托附(寄托,依附);托宿(寄宿);托食(寄食)
(4) 交付委托 [entrust; trust]
未填沟壑而托之。——《战国策·赵策》
托臣以讨贼。——诸葛亮《出师表》
家书一箧托焉。——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将身后托汝。——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托实(托重于人;不客气);托命(托寄生命);托音(寄托音信);托意(借事物以寄托感情);托体(委身。委托身体);托附(委任,受托);托始(托事而有所起始。后来也称开始为托始);托寄(委托,交付)
(6) 假托 [言辞、 理由] [pretext]
凡败法之人,心设诈托物以来亲。——《韩非子·饰邪》
外托服从之名。——《资治通鉴》
托名汉相。
托于柑以讽。——明· 刘基《卖柑者言》
(7) 又如:托言(借口);托病不来;托天(假托天命);托事(假藉事故);托善(假托美善);托讽(藉事物以为讽喻);托寓(藉以寓意);托之空言(无事实为证的言论)
(8) 依靠;凭借 [rely on]。如:托庇粗安(托人福庇,过着清闲而安适的生活);托足(立足;容身);托大(托身于高位而不被世俗纠纷所纠缠);托名(依托他人高名,借以显扬己名);托承(依附承受);托援(依托而得到帮助)
(9) 请求 [ask;request]。如:托人;托你一件事
托庇、托病、托词、托词,托辞、托地、托儿所、托尔斯泰、托福、托福、托付、托孤、托故、托管、托疾、托架、托靠、托拉斯、托赖、托落、托门子、托梦、托名、托盘、托人情、托生、托始、托熟、托幼、托运、托嘱
渲的拼音:xuàn(ㄒㄨㄢˋ)
⒈ 把水、墨淋在纸上再擦匀的画法:渲染(a.中国画技法之一,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烘涂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b.喻夸大地形容;c.文艺作品中通过多方面的描写、形容或烘托来突出形象)。
渲字UNICODE编码U+6E32,10进制: 28210,UTF-32: 00006E32,UTF-8: E6 B8 B2。
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渲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add repeated washes of color
详细解释◎ 渲的拼音: xuàn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宣声。本义:一种绘画方法,先把颜料涂在纸上,再用笔蘸水涂抹使色彩浓淡适宜) 同本义 [wash with water colors in the Chinese painting]
以水墨再三而淋之,谓之渲。——宋· 郭熙《林泉高致·画诀》
(2) 又如:渲染
渲染、渲腾
染的拼音:rǎn(ㄖㄢˇ)
⒈ 把东西放在颜料里使着色:染料。染色。染坊。染缸。印染。
⒉ 感受疾病或沾上坏习惯或接触到什么:染病。感染。传染。沾染。一尘不染。
染字UNICODE编码U+67D3,10进制: 26579,UTF-32: 000067D3,UTF-8: E6 9F 93。
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染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catch、conraminate、dye、imbrue、soil、tincture、tinge、yarn-dye
形声
dye; be contagious; infect
详细解释◎ 染的拼音: rǎn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杂声。一说从木、从水、从九。会意。古染料多来源于植物,故从木;染料须加工成液体,故从水;染须反复进行,故从九。本义:使布帛等物着色)
(2) 同本义 [dye]
染,以缯为色也。——《说文》
掌染草。——《周礼·序官》。注:“兰ň象斗之属,掌染草,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
(3) 又如:染博士(染色的工匠);染服(僧侣所穿的缁衣。因缁衣由黑色染成,故称);染户(操染色业的人家);染茜(染成大红色);染采(将织物染成彩色);染事(染色的事务);染网(用牲畜血等染网);一股暖流染红了她的两颊;染指甲;染头发
(4) 传染,感染 [catch]
此所以染者众也。——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染疾(患病);染渍(感染,传染);染惹(感染,沾上);染恙(染病,传染);染薰(沾染香气);染上了流感
(6) 渲染 [apply colors to a drawing]。如:染写(渲染描绘);染渲(用水墨或淡彩烘染画面);染画(绘画);染削(润色削减);染翰(以笔蘸墨);染毫(濡墨挥笔)
(7) 熏染;影响 [influence]
舜染于 许由、 伯阳。——《吕氏春秋·当染》
渐染砥砺,几乎道真。——柳宗元《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
(8) 又如:染尚(濡染崇尚);染化(薰陶教化);染神乱志(思想受到迷惑扰乱);染风习俗(受风俗影响而有所习染);染丝之变(比喻受环境影响而变得不同);染惑(外物的影响和迷惑);染上不良习惯;染习(习染)
(9) 污染,沾染 [be contaminated by]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10) 又如:染染手儿(沾点光);染戕(血染戈矛);染洁(操行受到污染);染痘
(11) [在书法时] 落笔 [make strokes]。如:染毫(染翰。沾笔书写)
(12) 连累;牵连 [implicate]。如:染逮(沾污连累);染涉(参与,涉足);染累(染逮。牵连,连累);染惹(沾染;牵扯)
◎ 染的拼音: rǎn
〈词性:名〉
豆豉酱 [fermented and seasoned soybeans in paste form]
于是具染而已。——《吕氏春秋》。高诱注:“染,豉酱也。”
染病、染毒、染房、染缸、染料、染色、染色体、染污、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