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鸿鶱凤逝的意思

hóngxiānfèngshì

鸿鶱凤逝



拼音hóng xiān fèng shì

注音ㄏㄨㄥˊ ㄒ一ㄢ ㄈㄥˋ ㄕˋ

解释鸿鹄高飞,凤凰远逝。比喻毅然远行。

出处清·龚自珍《海门先啬陈君祠堂碑文》:“年三十,让产伯兄,鸿鶱凤逝,去之无迹。”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鸿鶱凤逝是中性词。

繁体鴻鶱鳳逝

动物生肖牛,虎,蛇

鸿  拼音  hóng   注音  ㄏㄨㄥˊ   繁体    
部首  鸟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IAQG  仓颉  EMPM  郑码  VBRZ  四角  37127  结构  左中右电码  7703  区位  2672  统一码  9E3F  笔顺  丶丶一一丨一ノフ丶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鸿(鴻)的拼音:hóng(ㄏㄨㄥˊ)  

⒈ 大雁:鸿雁。鸿毛。雪泥鸿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⒉ 大:鸿博。鸿图。鸿沟。鸿儒。鸿福。鸿运。鸿烈。

⒊ 指书信:来鸿。

⒋ 姓。

统一码

鸿字UNICODE编码U+9E3F,10进制: 40511,UTF-32: 00009E3F,UTF-8: E9 B8 BF。

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鸿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鴻䲨

汉英互译

grand、great、letter、swan goose

造字法

形声:从鸟、江声

English

species of wild swan; vas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鸿的拼音:

hó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鸟,江声。本义:大雁)

(2) 同本义 [swan goose]。雁属中类似天鹅的大型种类旧时的泛称

鸿,鹄也。——《说文》

鸿渐于干。——《易·渐》

鸿雁于飞。——《诗·小雅·鸿雁》

(3) 又如:鸿冥(鸿鸟飞入苍冥);鸿飞(鸿鸟飞翔);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鸿渐(鸿鸟飞翔由低处逐渐进于高位。比喻官职升迁或渐入佳境);鸿嗷(鸿鸟哀鸣,比喻灾民的悲号)

(4) 鹄。即天鹅 [swan]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按,凡鸿鹄连文者即鹄也。

(5) 又如:鸿骞凤立(鸿鹄高飞,凤凰挺立。比喻超群杰出);鸿翼(天鹅的羽翼);鸿举(天鹅高飞远翔)

(6) 喻指书信 [letter]。如:来鸿(来信);鸿稀鳞绝(比喻书信断绝);鸿信(书信);鸿便(信使)

(7) 洪水。通“洪” [flood]

鲧陻鸿水,汨陈其五行。——《汉石经·尚书·洪范》

禹有功,抑下鸿。——《荀子·成相》

不任汨鸿,师何以尚之?——《楚辞·屈原·天问》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史记·夏本纪》

禹抑洪水。——《史记·河渠书》

(8) 又如:鸿水(大水。即洪水);鸿泉(洪水的源头);鸿体(洪水的主流);鸿波(洪水)

(9) 天地未开时的景象 [chaos]。如:鸿洞(混同为一。指宇宙虚无混沌的原始景象);鸿墐(天地未开时浑沌的元气);鸿同(即鸿洞)

(10) 即豆雁 [bean goose]。一种带褐色的欧亚普通雁( Anser fabalis ),嘴有一豆形斑

词性变化

鸿的拼音:

hóng  

〈词性:形〉

(1) 大 [great]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楚辞·刘向·九欢·逢纷》

撞鸿钟,建九旒。——《文选·扬雄·羽猎赋》

夫鸿均之世,何物不乐。——王褒《四子讲德论》

鸿,大也。——《淮南子·鸿烈序》

(2) 又如:鸿猷(大道理);鸿文(巨著,大作);鸿名(大名,崇高的声誉);鸿休(洪福);鸿绪(大业,大统);鸿志(大志,壮志)

(3) 形容学识渊博 [broad and profound]

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论衡·超奇》

(4) 又如:鸿生(指博学之士);鸿博(学识渊博);鸿儒(学识渊博的儒者);鸿儒硕辅(学识渊博的学者,功勋卓著的臣士)

(5) 旺盛,兴盛 [prosperous]

神农以鸿。——《吕氏春秋·执一》。注:“盛也。”

(6) 又如:鸿均(太平,升平);鸿明(昌盛清明);鸿威(盛威);鸿祚(鼎盛的王业)

常用词组

鸿裁、鸿沟、鸿鹄、鸿鹄之志、鸿毛、鸿门宴、鸿篇巨制、鸿儒、鸿图、鸿雁、鸿运

  拼音  xiān   注音  ㄒ一ㄢ   
部首  鳥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21画  
五笔86  PFJO  五笔98  PAWO  仓颉  JTCF  郑码  WDOR  四角  30327  结构  上下电码  7728  统一码  9DB1  笔顺  丶丶フ一一丨丨一ノ丶ノ丨フ一一一フ丶丶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鶱的拼音:xiān(ㄒ一ㄢ)  

⒈ (鸟)向上飞的样子。

统一码

鶱字UNICODE编码U+9DB1,10进制: 40369,UTF-32: 00009DB1,UTF-8: E9 B6 B1。

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soa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鶱的拼音: xiān  

〈词性:动〉

(形声。从鸟,寒省声。本义:振翼而飞) 同本义 [flight of birds;flap]

群飞时合离,将鶱复敛翮。——沈约《天渊水鸟应诏赋》

  拼音  fèng   注音  ㄈㄥˋ   繁体    
部首  几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86  MCI  五笔98  WCI  仓颉  HNE  郑码  QDXS  四角  77210  结构  上三包围电码  7685  区位  2379  统一码  51E4  笔顺  ノ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凤(鳳)的拼音:fèng(ㄈㄥˋ)  

⒈ 传说中的鸟王(雄的称“凤”;雌的称“凰”):凤凰。凤雏(幼小的凤;喻英俊少年)。龙肝凤髓(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龙驹凤雏(喻有才华的英俊青少年)。雏凤清于老凤声。

⒉ 姓。

统一码

凤字UNICODE编码U+51E4,10进制: 20964,UTF-32: 000051E4,UTF-8: E5 87 A4。

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鳳鳯鴌䲶

汉英互译

phoenix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male phoenix; symbol of jo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凤的拼音:

fè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鸟,凡声。本义:凤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2) 同本义 [phoenix,a mythic bird]

凤,神鸟也。朋,古文凤。——《说文》

凤皇来仪。——《书·益稷》

凤皇于飞。——《诗·大雅·卷阿》。传:“凤皇,灵鸟仁瑞也。雄曰凤,雌曰皇。”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宋玉《对楚王问》

(3) 又如:凤求凰;凤子(绣有凤凰的轿子);凤舸(雕有凤凰的大游船);凤毛(凤凰的羽毛。多用以赞美人的文采俊秀,有先人遗风)

(4) 古时比喻有圣德的人 [saint]

潘陆张左,擅侈丽之才,饰羽仪于凤穴。——《北史·文苑传序》

(5) 又如:凤穴(比喻文才荟萃的地方)

(6) 借喻帝王 [emperor]。如:凤阁龙楼(帝王居住的楼阁);凤邸(称古代帝王登位前所居住的宅第);凤纸(帝王诏敕用纸);凤诏(天子的诏书);凤驾(帝王所乘坐的车驾)

(7) 乐器,音律 [instrument;temperament]。如:凤吹(指笛、笙、箫一类的管乐器);凤管(指笙);凤箫(古管乐器名。即排箫)

(8) 指婚姻关系中的男方 [man]。如:凤侣(配偶)

(9) 姓

常用词组

凤雏、凤冠、凤凰、凤凰衣、凤毛麟角、凤藻

  拼音  shì   注音  ㄕˋ   
简体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RRPK  仓颉  YQHL  郑码  WDPD  四角  32302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41  区位  4237  统一码  901D  笔顺  一丨一ノノ一丨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逝的拼音:shì(ㄕˋ)  

⒈ 过去,往:逝去。逝川(逝去的流水,喻过去了的岁月或事物)。光阴易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⒉ 死,多用于对死者的敬意:逝世。长逝。仙逝。

⒊ 古同“誓”,表决心之词。

统一码

逝字UNICODE编码U+901D,10进制: 36893,UTF-32: 0000901D,UTF-8: E9 80 9D。

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遰䠠

汉英互译

die、elapse、pass、pass away

造字法

形声:从辶、折声

English

pass away; di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逝的拼音: shì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折声。本义:去;往)

(2) 同本义 [go;leave;be away from]

逝,往也。——《说文》

逝,行也。——《广雅》

谷旦于逝。——《诗·陈风·东门之枌》

君子可逝也。——《论语·子罕》

(3) 又如: 逝者如斯夫。

毋逝我梁。——《诗·邶风·谷风》

倏而来兮忽而逝。——《楚辞·九歌·少司命》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楚辞·湘夫人》

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驰,遂逝迎之。——《吕氏春秋·疑似》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清· 袁枚《祭妹文》

(4) 又如:远逝(去到远处);逝逝(独往之意);逝踵(离去);逝川(流逝的水。也比喻逝去的时间或事物);逝水(流逝的水);逝波(流去的水。也比喻流逝的光阴);逝景(逝去的光阴)

(5) 死亡,去世 [die;pass away]

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6) 又如:逝殂(死亡);逝灭(消逝,灭亡);逝路(死亡之路);逝没(死去)

(7) 通“誓”。表决心 [vow]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8) 又如:逝将(即誓将)

词性变化

逝的拼音: shì  

〈词性:助〉

助词。无实义,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诗·邶风·日月》

常用词组

逝世

成语首拼